跳至內容

趙承熙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承熙
조승희
趙承熙自拍的示威照片(死後被公佈)
出生(1984-01-18)1984年1月18日
 南韓忠清南道牙山市
逝世2007年4月16日(2007歲—04—16)(23歲)
 美國弗吉尼亞州布萊克斯堡
維珍尼亞理工大學諾理斯教學大樓
死因吞槍自殺
謀殺
日期2007年4月16日
7:15 a.m.
9:40 – 9:51:31 a.m.
位置維珍尼亞理工大學
目標學生,老師和校工
死者數量33(包括自己)
傷者數量29
趙承熙
諺文조승희
漢字趙承熙 [1][2]
文觀部式Jo Seung-hui
馬-賴式Cho Sŭng'hŭi
/ˌ sʌŋh/
韓語發音:[tɕo sɯŋhi]

趙承熙[1](韓語:조승희,英語:Seung-Hui Cho,1984年1月18日—2007年4月16日)[3]2007年維珍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的主犯,[4][5][6]旅美韓國人,為該校學生。2007年4月16日,其行兇後飲彈自盡,其屍體被發現在其他遇難者的遺體中。

傳記

趙承熙[1]生於韓國忠清南道牙山市,1992年9月,8歲時跟隨父母移民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7]根據維珍尼亞理工學院的資料,他是該大學英語專業四年級本科生。是韓國公民並持有美國永久居留證[8]長住於華盛頓大都會地區維珍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的縣府直轄地區山特維爾市(Centreville)。[9]他於2003年畢業於維珍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的西菲爾特高中(Westfield High School),[10]父母經營一家乾洗店。[11]一個校園內的韓國人社團指出趙某很少參加社團活動或和他們交談。[12]在意外發生之前,他已顯示出一些暴力徵狀,反常的行為包括在宿舍寢室內縱火,據稱亦跟蹤騷擾一些女性,相信他有接受相關治療。[13]

維珍尼亞理工大學慘案

美國CNN電視臺報導, 趙承熙於4月16日事發當天曾在宿舍內與兩人發生嚴重爭吵,其間說出「富家子弟」、「放蕩」、「欺詐」等字眼,隨後宿舍內傳出槍聲,兩人身亡。

兩小時後,趙承熙闖入維珍尼亞理工大學工程系諾理斯教學大樓開槍,造成32人死亡,23人受傷。警方根據從兩支槍上採集的指紋與移民案卷認定了兇手身分。並在兩處大樓內採集到指紋核對並證實吻合。警方一度懷疑與兇手手臂上之紅墨水印記「Ismail Ax英語Ismail Ax」同名的同犯證人,但後來證明確實僅有一名兇手。

後來趙承熙被警方包圍於大樓內,兇徒吞槍自殺,腦部中彈。維州警方已根據證人供詞認定他是此次事件中僅有的「縱慾殺手」(英文:Rampage killer 或 Spree killer)。

槍械來源

根據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條文,美國民眾不可剝奪的有擁槍、持槍的權利。每個擁有持槍證維珍尼亞州州民均能在本州內方便合法地購買槍支。根據槍械店記錄,趙於2007年3月6日購入一款格洛克19九毫米口徑手槍,4月9日又增購一款瓦爾特P22.22 LR(點二二英吋)小口徑手槍。兩支槍上的序號均被銼刀磨去。

美國聯邦調查局相信,兩支手槍槍彈均是通過合法途徑,於維珍尼亞的槍店中購買,根據該州法律,州民每個月只能購槍一枝(或一挺)。 趙承熙在中學時診斷患有選擇性緘默症,並曾接受治療。

醫院的評價

2005年,趙承熙曾被維珍尼亞州蒙哥馬利縣當局短期羈留並接受心理評估,評估結果為他理智不健全、已構成對其本人的生命威脅。特別法官命令趙到縣醫院心理科門診接受診治,趙也遵照就醫,隨後的醫生檢查發現趙患有嚴重的憂鬱症。另有一些報導是在案發前趙使用抗憂鬱藥物,但是經聯邦調查局查對全美國藥物數據庫並沒有找到任何醫生給趙的開的處方記錄。

大學的評價

理工大學的發言人稱趙承熙是個『不合群的人』,並說大學為找關於他的資訊費了很大勁。大學裏有一個韓國學生俱樂部,但俱樂部主任說趙從來不與韓國同學們交談。早些時候有人報告趙在宿舍內放火,兩名女生報告警方說在校園中被趙跟蹤,他的同班女同學報告說他曾用手機偷拍她們的照片。

同學的評價

另有同學描述趙為『沉默寡言』的人,別人給他打招呼他卻從不理睬。女同學朱莉·普爾(Julie Poole)說上文學課第一天每個同學都自我介紹,當輪到他時卻坐着發愣,一句話也沒有說。老師從同學們上課前的簽名表上他的欄目中僅看見一個問號,從此他就被視作『問號小子』(Question mark kid)。趙的祖母也說,我孫兒非常內向,我真的不相信他會做出這麼大的事情來。

兩名曾經與趙同過宿舍的學生在被訪談時說,趙的確有跟蹤男同學的異性朋友,有時深夜站在自己寢室門口給路過的同學拍照,又時常打騷擾電話給同學說:『我是小趙的哥哥,問號』。他也經常對感興趣的女生介紹他自己是『問號』。

同學史蒂芬尼·戴莉(Stephanie Derry)說趙從不參加課堂討論,她說:『他只是坐在那裏而已,我都不能形容了,光坐在那裏看我們討論,自己一句話都不說。正是他的缺乏表現的行為才使他顯得與眾不同,我僅記得他笑過一次,且不是大笑』。

老師的評價

教過趙英語課的露辛達·羅伊(Lucinda Roy)教授描述他為『聰明的人』,但似乎有些笨拙,非常孤獨,缺乏安全感,就算在教室內也從不脫下太陽眼鏡。有時候他的行為是『傲慢的』、『犯眾的』。2005年秋季萊伊教授曾將趙從班上除名,因為他常在課堂內無緣無故地發火。她說她曾數次試圖幫助他,好心勸他看心理醫生但都遭到拒絕。她又說趙的作文似乎很有怒氣,他還常常自言自語,對簡單問題半天也答不上來。並用手機在課堂上偷拍她照片。她曾對趙進行單獨輔導,但是在會面時她總是為自己的安全擔心。

教過趙詩詞課的尼基·喬瓦尼(Nikki Giovanni)教授也曾將趙從班上除名,因為他有威脅的行為。並說趙的『脾氣很壞』(mean),是一堆有問題的『廢物』(crap)。當聽說到校園裏發生屠殺事件後她說:我當時已經猜到很有可能是誰了,如果不是他才會令我吃驚呢。

郵寄給NBC的影視光碟

趙承熙在宿舍殺人之後,曾將一個郵包寄往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郵包寄出後,才前往第二現場殺害30名師生。郵包內包含一張由他自拍的光碟,十頁紙上有他的相片打印件和為他所作行為辯解的說理。因為趙把地址中的美國郵區編號寫錯了,郵包在路上多走了一天。

4月18日,NBC收到郵包,光碟中有27段錄影短片(均存檔為蘋果電腦QT電影格式),當晚NBC播放其中一部分錄影。趙於開場白中如此說道:

這段話除了最後一句,全部使用英語的過去時態,因為他知道當人們看到時他已經不再活在世上了。

另外據專家分析[來源請求],他所留下的數頁文字毫無邏輯性,讓人摸不着頭腦。可以看出這個人的精神已經瀕臨崩潰。文字大致是咒罵擁有過多財富的美國人們,和享樂主義(即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在以下一段錄影中,趙還說道:

在另一段文字中趙還特意提到了1999年4月20日發生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科倫拜校園事件和其中兩名少年兇犯,值得注意的是本事件發生日距離那次慘案為八年差四日整。

在錄影的末尾和打印出來的相片之中有他用軍用刀抵着自己咽喉和用手槍比劃着自己的太陽穴的駭人鏡頭,即說明他是要人們看到,他將要在按預定計劃實現了他蓄謀已久的『縱慾殺戮』之後自盡。

英語習作

兩個短劇本

2006年,趙承熙曾用英語寫下一個劇本習作,標題為《理查德·麥克必夫紀事》(Richard McBeef)。標題里的人名可能襲自莎翁的名作《馬可白》(Macbeth)。和《馬》劇類似,劇本是講一個十三歲小孩約翰設計並陷害繼父,使得繼父被母親誤會, 導致家庭失和的虛構故事。劇中有一段在小約翰、繼父理查德、和生母蘇珊之間劇烈爭吵的『戲肉』,在本劇結尾則是繼父在惱羞成怒之下給了小約翰『致命的一擊』。

後來,趙又寫了一個短劇,標題為《布朗斯通先生》(或譯《布朗史東先生》),情節為三個十七歲少年一邊在賭場試運氣,一邊談論他們所憎恨的數學老師即布朗斯通先生,因為老師曾虐待(在英文劇本裏趙寫做『雞姦』,趙的用詞為ass-rape)過他們三個人,最後三人贏了一些錢,布朗斯通先生卻出現,經過一番唇槍舌戰後居然把他們的錢都騙走了。

對劇本的評價

戲劇學教授愛德華·法樂科(Edward Falco 或譯愛華特·科高)曾在課堂上評述過趙的其中一個短劇本,他首先提到在短短的十二頁中發現一些語法和鍵盤敲擊錯誤。法樂科教授相信趙是因為與眾人口頭溝通不擅才付諸紙上的。他說:『劇本寫的不算好,但起碼那也是一種溝通方式』。

另一位教授則說趙的作品「如同兒戲」,而且含有大量暴力成分。他的同學們則認為那個劇本實在是病態畸形。前同班同學麥克法蘭(Ian MacFarlane,在世倖存着)說:「我們看過他的劇本後,簡直就像作了一場惡夢,暴力情節那麼扭曲,那麼恐怖,一般人怎麼想像得出。」

韓國反應

趙承熙的暴行極大震撼了美國的韓裔社區,當年約九萬三千名有韓國背景的學生在美國各高等院校中讀書。

首爾一位市民憤慨地說:「他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帶到美國養大,又讀上了大學,沒想到他卻幹出這麼瘋狂的事情來」。多數在美韓人都擔心主流社區會因此對他們產生更多種族偏見並多生事端。

很多在美的韓國人在事件發生後便馬上前去對倖存者表示了慰問和支持。大韓民國總統盧武鉉宣稱該事件之震撼「簡直不可思議」,令他「深感痛楚」。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弗大槍擊案兇手趙承熙在同學眼中就是“恐懼的化身”. The Dong-a Ilbo. 2007-04-19 [2007-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1) (中文). 
  2. ^ 組圖:震惊!趙承熙自拍照片(2). The Chosun Ilbo. 2007-04-19 [2007-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2) (中文). 
  3. ^ NPR.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4. ^ VT front page.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7). 
  5. ^ John M. Broder. Virginia Gunman Identified as a Student. 紐約時報.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6. ^ Gunman Identified as Massacre at Virginia Tech Enters Second Day. ABC News.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2). 
  7. ^ Campus gunman lived in U.S. since 1992 - official. Reuters.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0). 
  8. ^ Gunman's writings raised concerns.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5). 
  9. ^ Centreville Student Was Va. Tech Shooter. [2021-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6). 
  10. ^ Gunman Is Described as Quiet and 'Always by Himself'.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6). 
  11. ^ A university spokesman described Cho as a "loner", and said university officials were having a hard time finding information about him.Gunman identified in Virginia Tech shooting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 ^ "범인은 '외톨이'" 조승희 누구인가, retrived from Chosun.com 07-04-17.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13. ^ Virginia Tech Police Still Search for Motive After Identifying Shooter. [2007-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9). 
  14. ^ Gunman sent package to NBC News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