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9月17日)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1年9月17日) |
經濟學 |
---|
經濟學主題首頁 |
貨幣銀行學,亦稱貨幣經濟學(monetary economics),為宏觀經濟學中的一個分支,主要在於研究與貨幣有關的宏觀經濟現象,介紹貨幣、商品與市場價格之間的關係。貨幣經濟學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來研究貨幣在經濟中的角色,以及它的基本功能:交易媒介、儲存價值以及計算單位。它解釋了,為何貨幣能夠被人所廣泛接受,只因為它如同共用品的方便性。它也解釋了貨幣系統(monetary system)的影響,包括貨幣控制的作法與成效,以及它與金融機構以及國際金融之間的互動關係。
開始於20世紀初,它的創始者為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語:John Maynard Keynes)。
貨幣
貨幣是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帳單位的一種工具[1][2],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不同的貨幣區之間在互相兌換貨幣時,需要引入匯率的概念。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英語:inflation,又稱通脹),意指一般物價水平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的狀態[3]。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間之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使用國內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因為不同物價影響不同人,通貨膨脹有許多不同的衡量方式,最常見兩種衡量指數為衡量賬面消費者物價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和衡量新出現的商品和服務的通貨膨脹的GDP平減指數。
主流經濟學家對於通貨膨脹起因的看法可大略分為兩派,「貨幣主義者」相信貨幣是通脹率數值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相信貨幣、利率和產出間的相互作用才是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也傾向除了一般標準消費性商品物價通脹外再另附上生產性商品(資本)通脹。其它理論,例如奧地利經濟學派,相信通脹是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應導致。
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英語:deflation,又稱通縮),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下降,是一個與通貨膨脹相反的概念。
歐文·費沙首次提出債務沉積-通貨緊縮鏈,成功地指出經濟波動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央銀行貨幣供應不足,造成了企業債務沉積,進而造成全社會的通貨緊縮與經濟危機。
通貨緊縮的原因是當市場上的貨幣減少,購買能力下降。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與經濟衰退。
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簡稱「央行」,是負責該國或該一區域(如歐盟)貨幣政策的主體,通常也是一個經濟體的唯一貨幣發行機構。正常的發行方式為貸款和收買外匯。央行負責執行國家選擇的貨幣政策。無論是強勢貨幣、金本位貨幣、聯繫匯率制度還是貨幣聯盟,央行最基本的工作都包括建立國家幣制。當一個國家擁有自己的幣制後,就牽涉到貨幣標準化,基本上就是本票形式:本票是在某些情況下保證將票據兌換為金錢的承諾。過去通常都是金錢可以兌換固定金額的貴重金屬。現在有許多強勢貨幣,因此保證兌付不再僅止於保證兌付同幣別的相同金額。
央行之所以被稱為銀行,是因為手中握有資產(外匯、黃金、以及其它金融資產)和負債。央行的基本負債就是流通貨幣,還有銀行本身資產擔保的負債。比較不常見的狀況是,管轄強勢貨幣的央行創造新貨幣以支付負債,且理論上並無金額上限。
多數央行會直接(貨幣聯盟的央行實行此法)或間接連動他國貨幣。在間接的狀況下,央行利用握有的外幣以固定比率穩住本國貨幣;使用此機制最值得注意的國家和地區為愛沙尼亞和香港。
在強勢貨幣國家,掌控貨幣者以貨幣政策作為達成目標利率或其它目的的快速手段。
參考文獻
- ^ Mishkin, Frederic S.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Alternate Edition). Boston: Addison Wesley. 2007: 8. ISBN 0-321-42177-9.
- ^ money: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18 December 2010
- ^ See:
- Wyplosz & Burda 1997 (Glossary);
- Blanchard 2000 (Glossary)
- Barro 1997 (Glossary)
- Abel & Bernanke 1995 (Glossary)
擴展閱讀
- Leonardo Auernheimer|Auernheimer, Leonardo, "The Honest Government's Guide to the Revenue From the Creation of Mone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2, No. 3, May/June 1974, pp. 598–606.
- William Baumol|Baumol, William J. and Alan S. Blinder, Macroeconomics: Principles and Policy, Tenth edition. Thomson South-Western, 2006. ISBN 0-324-22114-2
- Milton Friedman, Nobel lecture: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77
- Henry Hazlitt|Hazlitt, Henry,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Infl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aguerodie, Stephanie and Vergara, Francisco, The Theory of Price Controls (from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rederic Mishkin|Mishkin, Frederic S.,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5.
外部連結
- United State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Consumer Price Index homep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Inflation 1290-2006 -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Consumer Price Index of the Swedish Riksbank
- Inflation Calculat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ummary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inflation figures - CPI and HIC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ummary of current inflation in Euro Area - CPI and HIC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