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鳥形龍屬
西鳥形龍屬 | |
---|---|
正模標本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科: | †傷齒龍科 Troodontidae |
屬: | †西鳥形龍屬 Hesperornithoides Hartman et al., 2019 |
模式種 | |
†米氏西鳥形龍 Hesperornithoides miessleri Hartman et al., 2019
|
西鳥形龍(屬名:Hesperornithoides,意為「西方的鳥類形態」,暱稱「洛里」)是一屬生存於晚侏羅世北美洲的傷齒龍科獸腳類恐龍。[1]
發現
2001年,在威廉·沃爾(William Wahl)的監督下,泰特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在莫里遜層金博採石場(Jimbo Quarry)的岩石中意外發現這具化石,該採石場覆於懷俄明州道格拉斯附近的超龍挖掘現場之上。收藏家們仔細記錄該遺址的地層位置,並在洛夫雷斯(2006年)的研究中進行詳細說明。[2]古脊椎動物學會的2003年年會上宣佈了該遺址的發現。2005年,一項包括該化石的系統發育分析發表在古脊椎動物學雜誌上。標本在同年被捐獻給大角盆地基金會(Big Horn Basin Foundation)並於2016年加入懷俄明恐龍中心的收藏中。[1]
2019年,模式種米氏西鳥形龍(Hesperornithoides miessleri)由斯科特·哈特曼(Scott Hartman)、米奇·莫蒂默(Mickey Mortimer)、威廉·沃爾(William Wahl)、迪恩·洛馬克斯(Dean R. Lomax)、傑西卡·利平科特(Jessica Lippincott)和大衛·洛夫雷斯(David M. Lovelace)正式命名、敘述。屬名取自希臘語Ἑσπερίς/Hesperis(「西方」)、ὄρνις/ornis(「鳥」)和~eides(「形式」);種名紀念米斯勒家族對該項目的支持。正模標本WYDICE-DML-001發現於中莫里遜層的一層,可追溯至提通階,由部分骨骼組成,包括顱骨後部、下頜骨、舌骨、五節頸椎、第一節背椎、十二節尾椎、肋骨、人字骨、左肩胛骨、右肱骨、左臂、一截腿骨、左小腿和缺乏右趾的右小腿。骨骼部分連接,代表亞成年或成年個體。[1]
敘述
2019年,正模標本個體體長估計為89 cm(35英寸)。這種體形對傷齒龍科來說相當有限。由於缺乏與未成年個體相關的顱骨和身體比例,標本可能代表成體或亞成體。儘管如此,兩種分配方式都不會有太大區別,例如之前估計的89 cm(35英寸)的體長會增加至1米(3.3英尺)。敘述作者建立了西鳥形龍的數個衍生特徵,包括:①顴骨含有氣腔;②淚骨後支較短,從內角向下測量,其長度小於降支長度的15%;③方骨是副方骨孔(foramen paraquadraticum)外緣的一部分;④下頜骨外側開口很小,不到整個下頜長度的八分之一;⑤在肱骨上,朝內髁突出的嵴占骨骼遠端總寬度的15%以上;⑥手部第三隻爪幾乎與第二隻爪等大;⑦脛骨下內角向前突出。[1]
分類學
2005年的系統發育分析將該標本定為中國鳥腳龍的近親。[3]SVP2017年會議未發表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西鳥形龍(當時被稱為非正式稱為「洛里」)是中國獵龍的近親。[4]這種衍生手盜龍類及其它幾個發現於侏羅紀沉積物的物種(如近鳥龍和始中國羽龍)的存在,有力地駁斥了那些反對鳥類從恐龍進化而來的普遍觀點的人所使用的時間悖論論點。
西鳥形龍於2019年被置於傷齒龍科中一個由大連龍、西峽龍和曲鼻龍形成的演化支的基礎位置,分支圖如下所示:[1]
傷齒龍科 Troodontidae |
| |||||||||||||||||||||||||||||||||||||||
古生物學
19世紀在莫里遜層中發現了許多大型恐龍,而西鳥形龍的發現表明該地層仍有許多物種未被發現。西鳥形龍生活在一個相對開放且水源充足、具有生長量低但數量眾多的樹木或者湖泊濕地環境的自然景觀中。[1][5]
除鳥翼類外,多數近鳥類分類群只有少數成員具有一定飛行能力,這些例外情況皆顯示出對樹棲生活的適應,表明當物種進化出有助於爬樹的特徵和行為時(例如翅膀輔助奔跑),飛行能力發展了很多次。[1]
參見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Hartman, Scott; Mortimer, Mickey; Wahl, William R.; Lomax, Dean R.; Lippincott, Jessica; Lovelace, David M. A new paravian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North America supports a late acquisition of avian flight. PeerJ. 2019, 7: e7247. PMC 6626525 . PMID 31333906. doi:10.7717/peerj.7247.
- ^ Lovelace, D.M. (2006). "An Upper Jurassic Morrison Formation fire-induced debris flow: Taphonomy and paleoenvironment of a sauropod (Sauropoda: Supersaurus vivianae) locality, east-central Wyoming." pp. 47–56 in Foster, J.R., and Lucas, S.G., eds. (2006), Paleontology and geology of the Upper Jurassic Morrison Formation.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36.
- ^ Hartman, S., Lovelace, D., and Wahl, W., (2005). "Phylogenetic assessment of a maniraptoran from the Morrison Formatio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5, Supplement to No. 3, pp. 67A–68A http://www.bhbfonline.org/AboutUs/Lori.pdf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7-26.
- ^ 存档副本. [2021-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 ^ Black, Riley. Discovery of Raptor-Like Dinosaur Adds a New Wrinkle to the Origin of Birds. Smithsonian. [2019-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0)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