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恆伽王朝
西恆伽王朝 ಪಶ್ಚಿಮ ಗಂಗ ಸಂಸ್ಥಾನ | |||||||||
---|---|---|---|---|---|---|---|---|---|
350年—1000年 | |||||||||
地位 | 帝國 (公元350年前附屬於婆臘伐) | ||||||||
首都 | 戈拉爾 塔拉卡德 | ||||||||
常用語言 | 卡納達語 梵語 | ||||||||
宗教 | 耆那教 印度教 | ||||||||
政府 | 君主制 | ||||||||
摩訶羅闍 | |||||||||
• 350–370 | 康伽尼跋摩·摩德訶伐 | ||||||||
• 986–999 | 羅查摩臘五世 | ||||||||
歷史 | |||||||||
• 早期恆伽歷史記錄 | 400 | ||||||||
• 建立 | 350年 | ||||||||
• 終結 | 1000年 | ||||||||
|
西恆伽王朝(公元350-1000年,卡納達語:ಪಶ್ಚಿಮ ಗಂಗ ಸಂಸ್ಥಾನ)是古代印度統治卡納塔克地區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它被命名為「西恆伽」是為了與後幾個世紀統治今天奧里薩地區的東恆伽王朝相區分。一般認為西恆伽人興起時,南印度婆臘伐王朝的力量由於沙摩陀羅·笈多的南侵已經削弱,一些本地的部族開始爭取獨立。西恆伽王朝的主權自350年開始,550年結束,最初在戈拉爾建立政權,後來遷都至今天邁索爾縣高韋里河畔的塔拉卡德。
巴達彌的遮婁其人興起後,恆伽人臣服於遮婁其人,並幫助他們打擊建志的婆臘伐人。公元753年,羅濕陀羅拘陀人取代遮婁其人成為德干的主導力量。在經過一個世紀的爭取自治的抗爭後,西恆伽人承認了羅濕陀羅拘陀的宗主權,並與他們聯手攻打坦賈武爾的朱羅人。到了10世紀晚期,棟格珀德拉河以北羅濕陀羅拘陀已被西遮婁其王朝取代,而高韋里河以南朱羅王朝的勢力也得到了恢復。公元1000年左右,西恆伽人被朱羅人打敗,他們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也就此終結。
雖然版圖不大,西恆伽王朝卻對今天卡納塔克南部地區的政治、文化及文學做出了重要貢獻。西恆伽國王們表現出仁慈的宗教寬容,尤其對耆那教頗為支持,坎巴達哈里和斯洛凡那比拉葛拉的一些耆那教古蹟就是在這時期建築的。國王們還鼓勵美術創作,卡納達語和梵語文學也因此繁盛。查文達拉亞於978年寫的《查文達拉亞·普拉納》是卡納達語散文的重要作品。這時期出現的許多經典著作涵蓋了從宗教到大象管理的廣泛主題。
歷史
關於西恆伽王朝創立者的先祖世系(4世紀之前)有多種不同的觀點。一些耆那教文獻記載他們源自印度北部,[1][2]也有一些理論假定他們來自南部。而持南部起源說的史學家對西恆伽王室家族的早期成員最初是來自今日卡納塔克南邦部地區、[3][4][5][6]泰米爾納德邦的孔谷地區[7][8]還是安德拉邦的南部地區又有爭議。[9][10]理論上講恆伽人利用了北印度國王沙摩陀羅·笈多在公元350年之前入侵南方所造成的混亂,建立出自己的王國。他們控制的區域稱作恆伽伐蒂,包括今日卡納塔克邦的邁索爾、哈桑、查馬拉賈納加爾、杜姆古爾、戈拉爾、班加羅爾、門迪亞等縣份。[11]那時他們還控制了今日泰米爾納德邦(6世紀開始通知孔谷地區)、安德拉邦(5世紀中期開始通知阿嫩達布爾地區)的部分地區。[12]王朝的建立者康伽尼跋摩·馬德哈瓦在350年左右將戈拉爾定為首都,統治了大約20年。
到了公元390年訶黎跋摩統治時期,恆伽人已遷都塔拉卡德,並鞏固了政權。遷都可能具有戰略意圖,即意圖聯合崛起中的卡丹巴王朝的力量。[12]到了公元430年,他們的東部領土已包括今天的班加羅爾、戈拉爾和杜姆古爾縣,470年他們控制了孔谷(在現在的泰米爾納德邦)、森德拉卡(今天的奇克馬加盧爾和貝魯爾)、普納塔和普納達地區(今天的海格德代文戈德和南占古德)。[13][14]529年,杜爾維尼塔發動了一場針對其弟的戰爭奪取了王位,後者更受老國王阿維尼塔的青睞。[15]有資料表明,婆臘伐人支持阿維尼塔對王位繼承人的選擇,而遮婁其國王毗闍耶阿迭多支持杜爾維尼塔。[16]據文獻記載,這些戰役發生在棟代曼達拉姆和孔谷地區(泰米爾納德北部),歷史學家們因而推測杜爾維尼塔成功打敗了婆臘伐人。[17]杜爾維尼塔被認為是最成功的恆伽國王,對藝術頗有早已,如音樂、舞蹈、阿育吠陀和馴化野生大象。有不少稱頌他的銘文,將他比作印度神話中的代表智慧和公正的人物尤帝士提爾和瑪努。[18][19]
參考資料
- ^ (Rice in Adiga 2006, p88)
- ^ Jayaswal in Arthikaje,Mangalore. Gangas of Talkad. 1998-2000 OurKarnataka.Com, Inc. [200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5).
- ^ Adiga and Sheik Ali in Adiga (2006), p89
- ^ Sarma (1992), pp1-3
- ^ Ramesh (1984), pp1-2
- ^ The Gangas were sons of the Soil - R. S. Panchamukhi and Lakshminarayana Rao Arthikaje, Mangalore. Gangas of Talkad. 1998-2000 OurKarnataka.Com, Inc. [200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5).
- ^ Baji and Arokiaswamy in Adiga (2006), p89
- ^ Robert Sewell and Vishwanatha in Arthikaje,Mangalore. Gangas of Talkad. 1998-2000 OurKarnataka.Com, Inc. [200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5).
- ^ Kamath (2001), p39
- ^ Krishna Rao in Adiga (2006), p88
- ^ Kamath (2001), pp39-40
- ^ 12.0 12.1 Sarma (1992), p4
- ^ Adiga 2006, p97, p100
- ^ From the Cakra-Kedara grant, Kodunjeruvu grant (Adiga 2006, p99
- ^ Kamath (2001), p40
- ^ Sheik Ali and Ramesh in Adiga (2006), p100-101
- ^ Adiga (2006), p101
- ^ from the Nallala grant (Kamath 2001, p41)
- ^ Adiga (2006), p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