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
虎牢關,又稱汜水關,晉代稱成臯關[1],唐代因為避唐高祖祖父李虎的忌諱而改稱武牢關,地理位置在洛陽以東,今河南省滎陽市市區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鎮境內, 連霍高速和河南省道S315穿越經過。為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因相傳西周穆王在此圈養猛虎而得名。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明洪武四年改稱古崤關置巡檢司。[2]
《左傳·魯莊公二十一年》(前673年):「鄭伯平周王室之亂...與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東。」其建為城邑,則是此後的一百零二年(即前571年)。是年「秋七月,晉師侵鄭,諸大夫欲從晉...會於戚謀鄭故也,孟獻子曰:「請城虎牢以逼鄭。冬,夏會於戚...,遂城虎牢」。在春秋故事「鄭伯克段於鄢」中,鄭莊公的母親武姜起初為小兒子公子段而向鄭莊公請求賜予一座城池名「制」。鄭莊公因該地險要,不答應將此地給公子段,故事中的「制」即是此地。
此處亦曾發生過無數經典戰鬥,小說《三國演義》中三英戰呂布和關羽溫酒斬華雄為人所津津樂道(三國演義把虎牢關和汜水關誤作兩關,歷史上並未有三英戰呂布,斬華雄的是孫堅,史實亦無虎牢關之戰)。前秦滅前燕之戰因虎牢關割地而起。另外在隋末唐初的虎牢之戰中,李世民也在此打敗竇建德,迫使王世充投降,為建立唐朝打好基礎。
歷史沿革
有人根據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第5卷中的「汜水縣……開元二十九年,自虎牢城移於今理」[3]推斷,因為黃河的侵蝕,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虎牢關城已經毀棄,汜水縣城往南遷了數里,因此在安史之亂時期,虎牢關已經無險可守,不再是李世民和竇建德大戰的那個虎牢關,導致唐將封常清守關失敗[4]。實際上,向南遷的只是汜水縣治,而非虎牢關本身。乾元二年(759),李光弼在與史思明的對抗中,仍然有守虎牢關的打算:「李公曰︰『思明渡河,必圖洛城,我當守武牢關,揚兵於廣武原以待之。』」[5]可見當時虎牢關仍然有險可守。
相關條目
註釋
- ^ 晉·陸機《洛陽記》:「漢洛陽四關。東成臯關,南伊闕關,西函谷關,北孟津關。」
- ^ 《明史·地理志》 汜水縣:「又西有虎牢關,洪武四年九月改曰古崤關,有巡檢司。」;《清一統志·開封府二》:「明洪武二年改虎牢為古崤關,置巡司戍守,成化十七年裁。」
- ^ 元和郡縣圖志/卷05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4-07-20] (中文).
- ^ 虎牢关为什么在安史之乱中没有出现?. www.zhihu.com. [2024-07-20].
- ^ 資治通鑒 (胡三省音注)/卷221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24-07-20] (中文).
這是一篇與河南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