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輝
葉兆輝,MH﹙YIP Siu Fai, Paul﹚,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人口健康講座教授,香港著名社會學者。主要研究範圍為人口政策、防止自殺、精神健康等等[1],目前也擔任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2]。
簡歷
早年就讀建德公立學校、墨爾本大學和拉籌伯大學,並且獲得博士學位[3]。
葉教授曾擔任國際防止自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icide Prevention) 副會長 (2009-2013)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2009-2011; 2013-2014)。葉教授的成就更被國際肯定,他在2011年獲得Stengel 研究大獎與及在2008年獲得澳洲La Trobe University傑出校友獎,以表揚其在公共健康上的研究上卓越成就。他亦分別在2011年獲得港大傑出研究生導師獎和2009年的傑出研究員獎。葉教授的主要研究題目是公共健康的研究,包括預防自殺、人口結構的轉型及計劃評估。
在2017年,葉教授因其在預防學生自殺的工作,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4]
七一遊行人數估算
葉教授其中一個研究範圍是統計學,自2003年以來,每年都為在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時所舉辦的「七一」遊行進行人數統計,同時亦會發表一些關於遊行人數估算的學術研究文獻[5][6]。
為了做出更精準的估計,2019年的「七一」遊行時,葉教授聯同美國得州州立大學地理學系鄒之喬副教授,以及C&R Wise A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公司合作,將人工智能和人手統計結合起來。人工智能團隊在遊行路線的兩個主要行人天橋上安裝了7台iPad,而攝像機旁邊亦有以傳統人手點算的義工,幫助驗證電腦的計算。葉教授並安排了一個團隊,對在場8000多名遊行人士進行了民調,以估計有多少人中途加入了遊行,從而幫助校對最終結果。最後,估算得出的結論是有26.5萬人參與了遊行,此數字亦與為香港民意研究所所得結果相近[7]。
7月1日的示威活動前,葉教授和人工智能團隊花了數週時間訓練他們的程式,對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訓練和微調,並測試出最佳拍攝角度。團隊亦趁6月16日香港再一次發生大規模抗議時,測試了系統的運行。這些測試協助了他們為人群中的障礙物和身體重疊等問題作好準備,並根據不同環境因素,如人流密度、人流速度和光線進行調整,加強了系統之準繩度。
主要論著
- 香港貧窮問題真相(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 Social unrest and the poverty problem in Hong Kong : growth imbal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ngapore : Springer 2021)
參考資料
- ^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7-26.
- ^ 葉兆輝 Professor Paul Yip - Home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of HKU (PDF). [2014-07-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7-14).
- ^ Dr. Paul S.F. YIP Homepage -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5-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 ^ 二○一七年授勳名單. www.info.gov.hk. [2021-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3).
- ^ Estimation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a Demonstration. [2019-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 ^ How many were there when it mattered? Estimating the sizes of crowds. [2019-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A.I.如何幫助改進香港「七一」遊行人數統計. [2019-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