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艾麗芙·沙法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麗芙·沙法克
Elif Şafak
出生 (1971-10-25) 1971年10月25日53歲)
 法國斯特拉斯堡
職業
  • 小說家
  • 散文家
  • 演講家
  • 活動家
語言
  • 英語
  • 土耳其語
  • 西班牙語
創作時期1990年代—至今
體裁文學小說英語Literary fiction
代表作
官方網站
www.elifshafak.com

艾麗芙·沙法克土耳其語Elif Şafak發音:[eˈlif ʃaˈfak],1971年10月25日)是一位土耳其裔英國英語British Turks[1]小說家散文家演講家政治學家[2]和活動家。

沙法克用土耳其語英語寫作,出版了19部作品。她最出名的是她的長篇小說,包括《伊斯坦布爾的混蛋英語The Bastard of Istanbul》《愛的四十條規則英語The Forty Rules of Love》《夏娃的三個女兒英語Three Daughters of Eve》和《倒數10分又38秒英語10 Minutes 38 Seconds in This Strange World》。她的作品已被翻譯成55種語言,並獲得多項文學獎提名。英國《金融時報》稱她為「土耳其領先的女性小說家」[3],她的幾部作品在土耳其和國際上暢銷。

她的作品以描繪伊斯坦堡為特色,涉及到了東西方文化英語East–West dichotomy、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和人權問題等主題。她的小說中談到了例如虐待兒童和亞美尼亞種族滅絕等具有政治挑戰性的話題,土耳其當局因此採取法律行動,迫使她移居英國。[4][5]

沙法克擁有政治學博士學位。作為幾家媒體的撰稿人,沙法克倡導婦女權利、少數群體權利和言論自由

早年生活和教育

沙法克出生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父親是哲學家,母親後來成為外交官。父母分居後,沙法克回到土耳其安卡拉,由母親和外祖母撫養長大。[6]她說,在一個功能失調的家庭中長大很困難,但在非父權制的環境中長大對她產生了有益的影響。她在沒有父親的情況下長大,20多歲時才第一次見到了同父異母的兄弟。[7]

沙法克18歲時在自己的筆名中加上了她母親的名字——土耳其語中的「黎明」。她在馬德里約旦和德國度過了她的少年時光。[7]

沙法克在中東科技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學本科學位,後來攻讀了婦女研究學科。[8]她擁有政治學博士學位。[9][10] 她曾在土耳其的大學任教。後來移居美國,成為曼荷蓮學院的研究員,密歇根大學的客座教授,以及亞利桑那大學東方研究終身教授[7][11]

在英國,她在2017-2018學年擔任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比較歐洲文學客座教授[12],也是該學院的名譽研究員。[13]

職業生涯

沙法克出版了19部作品,包括小說和非虛構作品。[14]

小說

沙法克的第一部小說《Pinhan》獲得1998年土耳其文學獎魯米獎。[15]

沙法克1999年的小說《凝視英語The Gaze (novel)》於2000年被土耳其作家協會英語Turkish Authors' Association授予「最佳小說」獎。[16]

她的下一部小說《比特帕拉斯》(Bit Palas,2002年)入圍2005年《獨立報》最佳外國小說獎。[17][18]

沙法克於2004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說《初期精神錯亂的聖徒》。[7]

她的第二部英文小說《伊斯坦布爾的混蛋英語The Bastard of Istanbul》入圍了百利女性小說獎[19]這部小說涉及了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問題,以及土耳其政府對此的否認。沙法克於2006年7月因在小說中討論種族滅絕而被指控「侮辱土耳其人」(土耳其刑法第301條)。如果她被定罪,她將面臨最高三年的監禁。《衛報》評論說,《伊斯坦布爾的混蛋》可能是第一部描寫種族滅絕問題的土耳其小說。[20]應檢察官的要求,她於2006年9月被無罪釋放。[21]

沙法克的小說《愛的四十條規則英語The Forty Rules of Love》一經發行就成為土耳其的暢銷書[22],到2009年,它的銷量超過200,000冊,超過了先前奧罕·帕慕克的《新生活》創下的120,000冊的銷售記錄。[23]在法國,它被授予ALEF——外國文學特別獎。[24]它還獲得2012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的提名。[25]2019年,它被英國廣播公司列為100部「最鼓舞人心」的小說英語BBC list of 100 "most inspiring" novels之一[26]和「塑造我們世界的100部小說」之一。[27]

她2012年的小說《榮譽英語Honour (book)》以榮譽謀殺為主題[28],獲得2012年英仕曼亞洲文學獎和2013年百利女性小說獎的提名[29][30][31],之後的作品《建築師的學徒》是關於米馬爾·希南的小說,出版於2014年。[7]

她的小說《夏娃的三個女兒英語Three Daughters of Eve》(2017年)以1980年代至今的伊斯坦布爾和牛津為背景[32],被倫敦市長簡世德選為他今年最喜歡的書。[33]美國作家希莉·哈斯特維特也稱讚了這本書。[34]

瑪嘉烈·愛特伍大衛·米切爾之後,沙法克入選未來圖書館項目英語Future Library project2017年度作家。她的作品《最後的禁忌》是100部文學作品集的第三部分,直到2114年才會出版。[35]

沙法克2019年的小說《倒數10分又38秒英語10 Minutes 38 Seconds in This Strange World》,圍繞伊斯坦布爾一名性工作者的生活展開,入圍2019年的布克獎[36]2019年,沙法克因在她的小說寫作中涉及虐待兒童和性暴力而受到土耳其檢察官的調查。[5]

沙法克於2021年出版了她的第12部小說《失蹤的樹木之島》。[37]

非虛構作品

沙法克的土耳其語非小說散文已被收錄在四本書中:《Med-Cezir》(2005)[38]《Firarperest》(2010)[39]《Şemspare》(2012)[40]和《Sanma ki Yalnızsın》(2017)。[41]

2020年,沙法克發表了文章《如何在分裂時代保持理智》。[2]

媒體

沙法克曾為《時代雜誌[42]衛報[43]共和國報[44]紐約客[45]紐約時報[46]明鏡[47]和《新政治家[48]撰稿。

沙法克曾是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49]歐洲新聞台[50]半島電視台英語頻道[51]的小組成員或評論員。

2017年7月,艾麗芙·沙法克被選為BBC廣播4台的《荒島唱片英語Desert Island Discs》節目中的「漂流者」。[52]

沙法克曾三次在TED大會演講。[53]

主題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堡在沙法克的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 她將這座城市描繪成不同文化和各種矛盾的大熔爐[54]沙法克評論說:「伊斯坦布爾讓人理解,也許不是理智上而是直覺上,東方和西方最終是想像的概念,因此可以被去想像和重新想像。」[42]在為《時代雜誌》雜誌寫的同一篇文章中,沙法克說:「東西方沒有水和油。它們確實混合在一起。在伊斯坦布爾這樣的城市裏,它們緊密地、不間斷地、令人驚訝地混合在一起。」[42]紐約時報書評》對沙法克的評價是:「她在描繪伊斯坦布爾后街方面有着特別的天賦,那裏奧斯曼帝國的無數文化仍然存在於每一個家譜上的錯綜複雜的證據中。」[4]

在她為英國廣播公司寫的一篇文章中,沙法克說:「伊斯坦布爾就像一個巨大的、五顏六色的俄羅斯套娃——你打開它,發現裏面還有另一個娃娃。你打開它,卻只看到一個新的娃娃在嵌套。它像一個鏡子大廳,在那裏沒有什麼是看起來的樣子。在使用類別談論伊斯坦布爾時應該謹慎。如果有一件事這個城市不喜歡,那就是陳詞濫調。」[55]

東西方文化

沙法克融合了東西方英語East–West dichotomy講故事的方式,並借鑑了口述傳統和書面文化。在《華盛頓郵報》中,羅恩·查爾斯英語Ron Charles (critic)說:「沙法克以多元的聲音說話,捕捉到了不同文化的洶湧浪潮。」[56]神秘主義,特別是蘇非主義也是她作品的主題,尤其是在《愛的四十條規則》中。[57][58][22]

女性主義

作為女權主義者性別平等倡導者,沙法克的著作涉及了許多女權主義問題和女性在社會中的作用。[57][54][32]包括母性[57]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54]在接受《衛報》的威廉斯基·德爾斯基採訪時,她說:「在土耳其,男人寫作,女人閱讀。我想看到這種情況改變。」[59]

人權

沙法克的小說探討了人權問題,尤其是土耳其的人權問題。她說:「文學試圖做的是使那些被非人化的人重新人性化……那些我們從未聽到過他們聲音的人。這是我工作的一大部分。」[60]具體主題包括對雅茲迪人的迫害英語persecution of Yazidis亞美尼亞種族滅絕[54]以及土耳其對各種少數民族的待遇。[60]

觀點

言論自由

沙法克是言論自由的倡導者。[61]在參加言論自由辯論時,她評論說:「我更感興趣的是展示我們作為人類同胞的共同點,分享同一個星球,最終分享同樣的悲傷和快樂,而不是在文化/宗教/種族之間豎起的想像牆中再添一塊磚。」 [62]

政治觀點

沙法克一直批評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的總統職位,稱他的任期導致土耳其的威權主義加劇。[63]她在2014年簽署了一封公開信以抗議土耳其對推特的審查,並評論說:「在今天的土耳其缺乏民主的核心......」。[64]

沙法克曾就各種全球政治趨勢發表過演講並撰寫過文章。在2010年代,她將土耳其政治與歐洲和美國的政治發展相提並論。[58]她在2016年的《紐約客》中寫道:「一波又一波的民族主義、孤立主義和部落主義襲擊了歐洲各國的海岸,並且已經波及美國。沙文主義和仇外心理正在上升。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從焦慮到憤怒,從憤怒到攻擊性只是一小步。」[45]

沙法克在201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前簽署了一封公開信,抗議俄羅斯對同性戀者的迫害[65]

個人生活

在搬到英國之前,沙法克曾在伊斯坦堡和美國的波士頓密歇根州亞利桑那州生活過。[66]沙法克自2013年以來一直住在倫敦[7][67],但她談到「將伊斯坦布爾帶入她的靈魂」。[68]截至2019年,由於害怕被起訴,沙法克一直遠離土耳其流亡[58][69]

沙法克與土耳其記者埃於普·坎·薩格勒克結婚,後者是《Radikal英語Radikal》報紙的前任編輯,並育有一女一子。[67][70]2017年,沙法克承認自己是雙性戀[71]

2006 年女兒出生後,沙法克患上了產後抑鬱症,她在回憶錄《黑牛奶》中談到了這一時期。[72]

參考資料

  1. ^ Elif Shafak. Curtis Brown. [2018-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5). 
  2. ^ 2.0 2.1 How to Stay Sane in an Age of Division by Elif Shafak review – a poignant look back at another age. the Guardian. 2020-08-21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英語). 
  3. ^ Small talk: Elif Shafak. Financial Times. 2011-02-18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6). 
  4. ^ 4.0 4.1 Freely, Maureen. Writers on Trial. The New York Times. 2006-08-13 [2019-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5. ^ 5.0 5.1 Flood, Alison. Turkey puts novelists including Elif Shafak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Guardian. 2019-05-31 [2019-06-01].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英國英語). 
  6. ^ Finkel, Andrew. Portrait of Elif Şafak. Turkish Cultural Foundation. [201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1). 
  7. ^ 7.0 7.1 7.2 7.3 7.4 7.5 Elif Shafak: 'I don't have the luxury of being apolitical'. the Guardian. 2014-12-06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英語). 
  8. ^ https://tez.yok.gov.tr/UlusalTezMerkezi/giris.js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sis number:53420
  9. ^ tez.yok.gov.tr/UlusalTezMerkezi/giris.jsp thesis number:147676
  10. ^ 存档副本 (PDF). [2022-07-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4-07). 
  11. ^ Elif Shafak: U. Arizona Professor Acquitted of Charges In Turkey | History News Network. hnn.us. [202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12. ^ Weidenfeld Visiting Professorship in Comparative European Literature. St Anne's College, Oxford.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13. ^ Honorary, Advisory and Emeritus Fellows.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14. ^ Where to start reading Elif Shafak. www.penguin.co.uk. 2021-03-11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15. ^ Mevlana büyük ödülleri - Bilgi ve Eğlence Portalınız - Porttakal. porttakal.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9). 
  16. ^ Archived copy. [2012-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3). 
  17. ^ Spanning the literary globe.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8). 
  18. ^ Bookseller Article.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8). 
  19. ^ Orange newsroom - Orange Broadband Prize For Fiction Announces 2008 Longlist. orange.co.uk.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8). 
  20. ^ Lea, Richard."In Istanbul, a writer awaits her day in court", "The Guardian", 24 July 2016
  21. ^ Acquittal for Turkish novelist. the Guardian. 2006-09-21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0) (英語). 
  22. ^ 22.0 22.1 The Forty Rules of Love, By Elif Shafak. The Independent. 2010-07-08 [2021-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3) (英語). 
  23. ^ Edebiyatta rekor Aşk 200 bin sattı. hurriyet.com.tr.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24. ^ Prix ALEF - Mention Spéciale Littérature Etrangère. prix-litteraires.net.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25. ^ Archived copy. [201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0). 
  26. ^ 100 'most inspiring' novels revealed by BBC Arts. BBC News. 2019-11-05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英國英語). 
  27. ^ BBC Arts - The Novels That Shaped Our World - Explore the list of 100 Novels That Shaped Our World. BBC.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6) (英國英語). 
  28. ^ Honour by Elif Shafak – review. the Guardian. 2012-04-20 [2021-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英語). 
  29. ^ Curtis Brown website. [201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30. ^ Penguin Books website. [2012-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7). 
  31. ^ Fiction Book Review: Honor by Elif Shafak. PublishersWeekly.com.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32. ^ 32.0 32.1 Williams, John. Tell Us 5 Things About Your Book: Elif Shafak on Mixing Faith and Doubt. The New York Times. 2017-12-17 [2021-06-17].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6) (美國英語). 
  33. ^ Best books of 2017: critics' picks. Financial Times. [201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34. ^ Elif Shafak: Three Daughters of Eve with Siri Hustvedt. Livestream.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7). 
  35. ^ Flood, Alison. Elif Shafak joins Future Library, writing piece to be unveiled in 2114. The Guardian. 2017-10-27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7). 
  36. ^ Atwood and Rushdie on Booker Prize shortlist. BBC News. 2019-09-03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37. ^ Boyt, Susie. The Island of Missing Trees by Elif Shafak — war and figs. www.ft.com. 2021-07-22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38. ^ Med-Cezir. www.dogankitap.com.tr.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8). 
  39. ^ Firarperest.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40. ^ Şemspare.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3). 
  41. ^ Sanma Ki Yalnızsın. www.dogankitap.com.tr.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8). 
  42. ^ 42.0 42.1 42.2 Shafak, Elif. Pulled by Two Tides. Time. 2006-07-31 [201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18). 
  43. ^ Elif Shafak. The Guardian.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44. ^ Elif Shafak - Protagonisti. La Repubblica.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2) (意大利語). 
  45. ^ 45.0 45.1 Shafak, Elif. The Silencing of Writers in Turkey. 紐約客. 2016-12-10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6). 
  46. ^ Shafak, Elif. Opinion | Turkey's Future Is Moving Backward.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9-19 [2021-06-28].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美國英語). 
  47. ^ Elif Shafak. Der Spiegel.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1) (德語). 
  48. ^ Elif Shafak, Author at New Statesman. New Statesman. [202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5). 
  49. ^ Politics of Fear or Rebellion of the Forgotten?.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英語). 
  50. ^ Harris, Chris. Is this the end for multiculturalism?. euronews. 2017-01-17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8) (英語). 
  51. ^ 'Core of nationalism is ugly': Elif Shafak & W Soyinka. www.aljazeera.com. [202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1) (英語). 
  52. ^ FM, Player. Elif Shafak Desert Island Discs podcast. player.fm.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7). 
  53. ^ Shafak, Elif. Elif Shafak. TED.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31). 
  54. ^ 54.0 54.1 54.2 54.3 10 Minutes 38 Seconds in This Strange World by Elif Shafak review – powerful but preachy. the Guardian. 2019-06-16 [202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5) (英語). 
  55. ^ Shafak, Elif. The Essay: Postcards from Istanbul. BBC Radio 3. 2010-05-13 [201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 
  56. ^ Charles, Ron. Elif Shafak's new novel is so timely that it seems almost clairvoyant. Washington Post. 2017-12-11 [201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8). 
  57. ^ 57.0 57.1 57.2 Abrams, Rebecca. Elif Shafak: Motherhood is sacred in Turkey. the Guardian. 2010-06-18 [2018-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7). 
  58. ^ 58.0 58.1 58.2 Turkish author Elif Shafak's cautionary tale for the West. 政客 (媒體). 2017-08-14 [202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59. ^ William Skidelsky. Elif Shafak: 'In Turkey, men write and women read. I want to see this change'. the Guardian. 2012-04-07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9). 
  60. ^ 60.0 60.1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Elif Shafak: using literature as a means to defend human rights | DW | 05.05.2021. DW.COM. [202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3) (英國英語). 
  61. ^ 'Police officers demanded to see my books': Elif Shafak on Turkey's war on free-speech. the Guardian. 2019-07-15 [202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0) (英語). 
  62. ^ Elif Shafak on our common humanity. Free Speech Debate.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63.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Elif Shafak: 'Erdogan is the most divisive politician in Turkey's modern history' | DW | 11.09.2017. DW.COM. [202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5) (英國英語). 
  64. ^ Major authors express Turkey concern. thebookseller.com.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65. ^ Alison Flood. Sochi 2014: world authors join protest against Putin. the Guardian. 2014-02-06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66. ^ Salter, Jessica."11527563 Elif Shafak: 'I believe I'm not a good wife but I'm OK with that'", The Telegraph, 2014-11-14.
  67. ^ 67.0 67.1 "My recipe for marriage: a husband who lives 1,500 miles away, says writer Elif Shafa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vening Standard, 2013-08-29
  68. ^ Kate, Kellaway. Elif Shafak: 'When women are divided it is the male status quo that benefits'. The Guardian. 2017-05-02 [201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8). 
  69. ^ Elif Shafak: 'I thought the British were calm about politics. Not any longer'. the Guardian. 2019-09-16 [202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0) (英語). 
  70. ^ Elif Shafak: Happily married, 1,500 miles apa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d, 2017-02-02
  71. ^ Elif Şafak: Bugüne dek biseksüel olduğumu hiç söyleyemedim. www.hurriyet.com.tr.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72. ^ Breaking down the boundarie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0-03-17 [2022-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