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胡佛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est Houston & Mercer St.上的棚屋和失業者,Berenice Abbott 1935年攝於曼哈頓
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附近的胡佛村

胡佛村(英語:Hooverville)是大蕭條期間美國無家可歸者修建的棚戶區。胡佛村的名字來源於大蕭條初期時任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而大蕭條也被廣泛地歸咎於他。該詞由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宣傳主管查爾斯·米高遜提出。[1]在1930年代,數以百計的胡佛村遍佈全國,有成千上萬的人居住在這些貧民窟中。[2]

背景

無家可歸這一社會問題在美國早在1929年大蕭條前就已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在當時,大多數的大城市都有專門用於接納流浪漢的公寓。但住房問題由於大蕭條期間經濟急轉直下而顯著惡化,流浪者們只得另建新屋。這些棚屋往往被他們建在免費食物發放點附近。雖然這些房屋常會侵犯一些人的私有土地,但其擁有者一般會無視並容忍這些棚屋的存在。

對於這些流浪者來說,資源與技術往往是稀缺的——只有少數熟悉建築的人能用石頭建造住所,而大多數人只能四處尋找木材、紙板、廢金屬等材料蓋建簡易的房屋。這些屋子通常只有小型火爐、床上用品和一些簡單的烹飪工具作為家具。[3][4]胡佛村裏的失業居民大多都向公共慈善機構尋求救助或乞討食物以維持生計。

民主黨以胡佛命名了很多當時與貧困有關的東西,[5]比如"胡佛毯"(保暖用的舊報紙)、"胡佛旗"(把空口袋內外翻轉)、"胡佛革"(鞋底爛穿時用於修復的紙板)、"胡佛馬車"則是由馬拉動的汽車(意指當時很多人已經失去了支付燃料費用的能力)。

在1940年經濟復甦後失業率下降,政府便得以拆除了所有的胡佛村。[6]

著名的胡佛村

Police with batons confront demonstrators armed with bricks and clubs. A policeman and a demonstrator wrestle over a U.S. flag.
酬恤金進軍事件的示威者與警察對峙

在1930年代全美數百個胡佛村中,比較著名的胡佛村如下:

  • 華盛頓特區阿納科斯蒂亞英語Anacostia酬恤金進軍事件中,尋求更多福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軍人在1932年建立了一個胡佛村。這些人當中很多通過非法搭乘貨運列車行至此地加入運動,[7]最多的時候有15,000人生活在這裏。[8]這一營地最終被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指揮的美國陸軍部隊拆毀。
  • 紐約,中央公園:眾多無家可歸的家庭在大草坪英語Great Lawn and Turtle Pond上安家,水庫已經放空。[9]
  • 紐約,河濱公園:棚戶區佔領了位於72街的河濱公園。[10]
  • 西雅圖在1930年代有8個胡佛村,[11]其中最大的胡佛村位於西雅圖港旁的潮灘上,在1932至1941年間一直存在。[12]
  • 聖路易斯擁有1930年全美最大的胡佛村,包括四個不同的區域。聖路易斯的種族混合胡佛村由私人慈善贊助,任命了非官方的市長,創建了自己的教堂和其他社會機構,並一直保持着活躍社區的狀態,直到1936年聯邦公共事業振興署給該地區劃撥了貧民窟清除資金。[13]

參見

參考

  1. ^ Hans Kaltenborn, It Seems Like, Yesterday (1956) p. 88
  2. ^ Hoovervilles and Homelessness. washington.edu. [2018-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3. ^ Andrew T. Carswell. The Encyclopedia of Housing, Second Edition. SAGE. 2012: 302 [2018-03-09]. ISBN 97814129895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4. ^ McElvaine, Robert S. The Depression and New Deal: A History in Documen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5. ^ John Morton Blum, The National Experience: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865 (1993) p. 678
  6. ^ Steven L. Danver, Revolts, protests, riots, demonstrations, and rebellions in American History (2010) p. 839. ISBN 1598842218
  7. ^ Tugwell, Rexford G. 「Roosevelt and the Bonus Marchers of 1932,」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78, No. 3 (September 1972) 363-376.
  8. ^ [1][失效連結]
  9. ^ Gray, Christopher. Streetscapes: Central Park's 'Hooverville'; Life Along 'Depression Street'. The New York Times. 29 August 1993 [2018-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10. ^ Vitello, Paul. Why Listen to the Substitute? At 81, He does Tell History Firsthand. The New York Times. 4 April 2007 [2018-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11. ^ Map of Hoovervilles. washington.edu. [2018-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12. ^ Hoovervilles in Seattle. Archives Document Library for Washington State History
  13. ^ Martin G. Towey, "Hooverville: St. Louis Had the Largest." Gateway Heritage 1980 1(2):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