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哈里斯·哈比森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2年9月11日) |
約翰·哈里斯·哈比森 John Harris Harbison | |
---|---|
出生 | 新澤西州奧蘭治 | 1938年12月20日
國籍 | 美國 |
職業 | 作曲家、指揮家、學者 |
知名作品 | 清唱劇《飛入埃及》,歌劇《了不起的蓋茨比》 |
所屬時期/樂派 | 20世紀 |
擅長類型 | 歌劇,合唱 |
師從 |
約翰·哈里斯·哈比森(英語:John Harris Harbison,1938年12月20日—),又譯哈濱遜[1]。生於新澤西州,美國當代作曲家,其歌劇和合唱作品在當代樂壇上有一定的重要性。哈比森的父母都從事音樂工作,他五歲的時候已經能夠即興演奏鋼琴曲,十二歲的時候自組了一個爵士樂隊。在哈佛大學畢業的同時,哈濱遜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頒發的美術碩士學位。從1984年起,哈濱遜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杜克大學等處任教。
作為一個出色的作曲家,哈比森的音樂創作十分豐富,其風格明晰而富於邏輯性,同時他也是位詩人,歌劇《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很多經典的台詞就出自他手。哈比森的許多作品均獲得了很高的評譽,其中清唱劇《飛入埃及》「The Flight into Egypt」為他贏得了1987年的普利策音樂獎,1989年憑藉他的鋼琴協奏曲獲得林肯中心的弗瑞德海姆「Friedheim」一等獎,1998年贏得年度黑茲「Heinz」獎金(表彰那些對藝術和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每年有五個名額),2000年獲得哈佛大學藝術勳章,2002年獲得美國作曲家協會頒發的卓越作曲家獎。
另外,作為指揮家的哈比森帶領過許多交響樂團和室內樂團。1990年-1992年,哈比森擔任了聖保羅室內管弦樂隊,演出了從蒙特威爾第至今的作品;1991年,在歐加爾音樂節上,哈比森擔任了蘇格蘭室內管弦樂隊的指揮;2003年的演出季節,哈比森將擔任西雅圖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此外,哈比森曾擔任過指揮的樂團還有:洛杉磯愛樂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及亨德爾-海頓協會等。
代表作品一覽
- 管弦樂
- 鋼琴協奏曲(Concerto for Piano,1978年)
- 尤利西斯(Ulysses,1983年)
- 飛入埃及(The Flight into Egypt,1986年)
- 第二交響曲(Symphony No.2,1987年)
- 中提琴協奏曲(Concerto for Viola,1988年)
- 第三交響曲(Symphony No.3,1991年)
- 雙簧管協奏曲(Concerto for Oboe,1991年)
- 長笛協奏曲(Concerto for Flute,1993年)
- e小調華爾茲-巴薩卡利亞舞曲(Waltz-Passacaglia, in e minor,1996年)
- 讚美詩四首(Four Psalms,委託自以色列駐芝加哥領事館為慶祝以色列建國50周年,1999年)
- 變奏曲(Partita,2001年)
- 室內樂
- 兩個世界之間(Between Two Worlds,1991年)
- 六個美國畫家(Six American Painters,2000年)
- 北與南(North and South,2001年)
- 聲樂作品
- 歌五首,對威廉姆布萊克的詩的體驗(Five Songs of Experience on Poems of William Blake ,1971年)
- 飛入埃及(The Flight into Egypt,1986年)
- 讚美詩四首(Four Psalms,1999年)
- 「我記得很久以前」("I remember long ago" 選自了不起的蓋茨比,2000年)
- 我們並沒有因為自己生活(We do not live to ourselves,2002年)
- 獨奏曲
- 一份無字的信(On an Unwritten Letter,2000年)
- 第二奏鳴曲(Sonata No. 2,2003年)
參見
註釋
- ^ 「哈比森」和「哈濱遜」皆為常見譯法,但「哈比森」的發音更接近原文,不論是國語還是粵語或閩南語等,故採用此種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