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
文學 |
文學 |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
出版社・文學期刊 文學獎 |
作家 |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
紅學是一門以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爲對象的學問。
「紅學」一詞在嘉慶、道光年間出現,在當時是個開玩笑的說法,畫家李放 (清朝)(其父李葆恂)在《八旗畫錄》(1919)「曹霑」篇中稱「光緒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讀之(《紅樓夢》),自相矜為紅學云」。而研究《紅樓夢》成為嚴肅專門的學問,始自胡適在1921年所寫考證《紅樓夢》的文章。胡適的研究初步證實了《紅樓夢》的作者為曹雪芹,提出了「自傳說」。從此,《紅樓夢》的研究工作與清代考據學,與民初的整理國故匯合起來。至今紅學研究已汗牛充棟,裏面基本跨足了歷史文化方方面面的推敲,作出各種觀點各異的解釋。[1]
創作動機
由於傳世版本多,欣賞角度與動機的不同,學者們對於紅樓夢的作者與內容,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其中大致可分為索隱派、考證派、階級鬥爭論與文學批評派共4派。
影射歷史人物(索隱派)
晚清時,不少人視《紅樓夢》為清初政治小說,旨在宣揚民族主義,弔明之亡,批評滿清。1915年蔡元培撰寫《石頭記索隱》,總結其說,推論小說中人所影射的歷史人物。故此視《紅樓夢》為政治小說的觀點,被稱為「索隱派」。
1970年代,「索隱派」一度在台灣零星「復活」,代表學者是潘重規和杜世傑。他們不再堅持小說影射歷史人物,而強調全書宗旨在反清復明或仇清悼明。即使如此,索隱派持論說服力終嫌微弱。[2]
自傳(考證派)
1921年,胡適〈紅樓夢考證〉一文是「自傳說」的開山之作。胡適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的自傳,寫他親見親聞的曹家繁華舊夢。在「自傳說」的號召下,許多有關曹雪芹的史料陸續被發現,從考證曹雪芹的身世,來說明《紅樓夢》的主題和情節。
受「自傳說」影響,不少學者集中研究作者曹雪芹的生活。就考證曹雪芹的家世而言,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是集大成之作,他把歷史上的曹家,與小說的賈家完全等同起來。這種「考證派」紅學已變為「曹學」。[3]
俞平伯在20世紀50年代初已反省「自傳說」,指出其弊病為:「第一,失卻小說所為小說意義。第二,這樣處處黏合真人真事,小說恐怕不好寫,更不能寫得這樣好。第三,作者明說真事隱去,若處處都是真的,即無所謂『真事隱』」。[4]
階級鬥爭(鬥爭論)
「鬥爭論」始自1954年,李希凡等大陸學者對「自傳說」俞平伯的抨擊,三十多年間,在大陸學界一度取得紅學的正統地位。「鬥爭論」認為《紅樓夢》不是自傳,而是「很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的階級鬥爭」。[5]
「鬥爭論」把小說當作歷史文件來看待,嚴格來說,屬於社會史的範疇而不是文學研究。它是馬克思理論在《紅樓夢》研究上的引申。[6]
學派
紅學研究有四派:
- 文學評論派:最早是王國維引入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以西方的視角審視《紅樓夢》所開創的「文學評論派」。「文學批評派」從文學觀點研究《紅樓夢》,注重小說作者在藝術創作上的意圖,並通過全書的結構加以發掘。因「考證派」紅學興起,文學評論派一度成為絕響。20世紀70年代初,余英時提倡「紅學革命」,着重研究曹雪芹的藝術構想,不再自限於自傳說。在海外,不少學者從文學批評或比較文學的觀點來研究《紅樓夢》。[7]
- 考證派:以胡適、俞平伯為代表的「考證派」是主張家史自傳說的;其中周汝昌先生是考證派的集大成者,在此學派基礎上有發展,開創「文化思想派」,將紅學研究上升到中華文化的高度,既宏揚精華,同時也審視缺陷,他認為《紅樓夢》是進入中華文化的「一把總鑰匙」。
- 探佚:探佚即根據前八十回中「草蛇灰線」的伏筆和脂批等研究曹雪芹原著八十回以後佚稿情節,進而根據這種研究重新定位曹雪芹原著和後四十回程高續書「兩種《紅樓夢》」的思想、藝術、文化內涵等。探佚本來從考證派衍生,但由於這種研究既有趣味性藝術性,又有理論性文化性,吸引了眾多的研究者和紅迷參與,所以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影響很大,被稱為探佚派。探佚派的第一部著作是梁歸智的《石頭記探佚》,1983年出版,已經出了四版,最新版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紅樓夢探佚》。
其他流派:
- 竇嘉棟認為此書是清朝八旗文化的概述。
- 近年大陸歷史學者土默熱提出《紅樓夢》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清初傳奇《長生殿》作者洪昇,大觀園的原型是在洪昇的故鄉杭州西溪,「金陵十二釵」的原型是「蕉園姐妹」[8]。
-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霍國玲、霍力君、霍紀平合著的《紅樓解夢》等一系列著作,自稱「解夢派」。該派認為曹雪芹是為自己所愛慕的一位女子做傳,此女子曾進宮做了雍正的皇后,曹雪芹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兩人合作毒殺了雍正帝,但政權被乾隆篡奪了……這一派是大多數人不贊成的。
紅學之爭
紅學研究者眾多,爭論在所難免,據劉夢溪記錄紅學的爭論前後共有十七次的論戰,公案約有九次、四條不解之謎和三個死結[9]:
十七次論戰
- 第一次論戰:胡適與蔡元培論戰
- 第二次論戰:《紅樓夢》的地點問題
- 第三次論戰:《紅樓夢》中的女性是大腳還是小腳
- 第四次論戰:1954年的大討論[10]
- 第五次論戰:李希凡與何其芳的筆墨官司
- 第六次論戰:關於「(分瓜)瓟斝」和「點犀喬」
- 第七次論戰:曹雪芹卒年會戰
- 第八次論戰:吳世昌與伊藤漱平辯論「堂村序文」
- 第九次論戰:《廢藝齋集稿》的真偽
- 第十次論戰: 曹雪芹畫像問題
- 第十一次論戰:所謂曹雪芹軼詩
- 第十二次論戰:關於曹雪芹的著作權
- 第十三次論戰:紅學三十年的評價問題
- 第十四次論戰:什麼是紅學
- 第十五次論戰:潘重規與徐復觀的筆戰
- 第十六次論戰:趙岡與余時英討論《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 第十七次論戰:唐德剛與夏志清之間的紅樓風波
十大公案
- 公案之一:寶黛孰優孰劣
- 公案之二:《紅樓夢》後四十回的評價問題
- 公案之三:副冊.又副冊等二十四釵到底系何人
- 公案之四:《紅樓夢》有沒有反滿思想
- 公案之五:第六十四、六十七回的真偽問題
- 公案之六:甲戌本《凡例》出自誰人之手
- 公案之七:《紅樓夢》的版本系統
- 公案之八:曹雪芹的籍貫
- 公案之九:曹家的旗籍問題
- 公案之十:靖本「迷失」
四條不解之謎
- 賈元春判詞之謎
- 賈元春《恨無常》曲之謎
- 《紅樓夢》書名之謎
- 《紅樓夢》二十首絕句之謎
三個死結
- 死結一:脂硯齋為何人?
- 死結二:芹系誰子?[11]
- 死結三:續書作者何人?
紅學專家
在1960年代,專業與業餘的紅學家,已有300多家。[12]
大陸「紅學」家二十八宿(張愛玲與楊憲益對調):
- 王國維 引進西方思想理論評論紅樓夢的第一人、《紅樓夢評論》作者
- 蔡元培 舊紅學(索隱派)代表、《石頭記索隱》作者
- 胡適 新紅學(紅樓夢是曹氏的自敘傳)創始人、《紅樓夢考證》作者,胡適最後認為脂硯即曹雪芹本人。
- 俞平伯 與胡適共同開創新紅學、《紅樓夢研究》(《紅樓夢辨》)作者
- 周汝昌 新紅學的集大成者、《紅樓夢新證》作者,認為脂硯是史湘雲。
- 白先勇:作家、紅學家。著有《白先勇細說紅樓夢》以及《正本清源說紅樓》,認為80回後並非高鶚續書,蓋紅樓無人可續。
- 吳世昌 考證派專家、《紅樓夢探源》作者
- 吳恩裕 曹學專家、《有關曹雪芹十種》作者
- 王崑崙 較早的文學批評派紅學家、《紅樓夢人物論》作者
- 何其芳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論紅樓夢》作者
- 李希凡 文藝評論家、大批判時代「小人物」紅學家
- 馮其庸 曹學、紅樓夢版本專家
- 蔡義江 紅樓夢詩詞研究專家
- 林冠夫 紅樓夢版本專家
- 胡文彬 紅學資料研究專家
- 劉世德 考證曹學家世紅樓版本專家
- 吳新雷 考證曹學家世紅樓版本專家
- 梁歸智 探佚學創始人、《紅樓夢探佚》(《石頭記探佚》)作者
- 呂啟祥 紅學藝術評論家
- 鄧雲鄉 《紅樓風俗談》《紅樓識小錄》作者
- 劉夢溪 《紅樓夢與百年中國》、《陳寅恪與紅樓夢》作者
- 蔣和森 《紅樓夢論稿》作者
- 孫遜 《紅樓夢脂評初探》作者
- 端木蕻良 作家、《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作者
- 張愛玲 作家、《紅樓夢魘》作者
- 劉心武 作家、索隱派新秀、發明「秦學」
- 王蒙 作家、紅樓夢評論家
- 劉再復 文藝理論家、「紅樓四書」作者
- 周嶺 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八十回以後情節編劇
- 王關仕 《紅樓夢新論》作者
- 劉燁 《細說紅樓》作者
- 龔鵬程 《紅樓夢夢》作者
港台「紅學」家四大金剛:
- 李辰冬 香港學者、早期紅學評論家
- 潘重規 香港索隱派紅學研究者,認為賈寶玉為傳國玉璽,著有<紅樓夢新解>。
- 林以亮(宋淇)香港紅學研究者、《紅樓夢識要》作者
- 高陽 台灣歷史小說作家、別號<野翰林>,紅學研究者
海外「紅學」家十八羅漢:
- 趙岡 美國華人紅學研究者
- 余英時 美國華人文史學者、《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作者
- 周策縱 美國華人紅學家
- 唐德剛 美國華人歷史學家
- 浦安迪 美國白種人紅學家
- 李福清 俄羅斯紅學家
- 柳存仁 澳大利亞華人紅學家
- 陳慶浩 法國華人紅學家
- 松枝茂夫 日本紅學家、紅樓夢日文本翻譯者
- 伊藤漱平 日本紅學家、紅樓夢日文本翻譯者
- 李治華 法國華人學者、紅樓夢法文本翻譯者
- 休帕那克 蘇聯漢學家、紅樓夢俄文本翻譯者
- 弗朗茨庫恩 德國學者、紅樓夢德文本翻譯者
- 崔溶澈 韓國學者、紅樓夢朝鮮文本翻譯者;此前有金龍濟譯本,崔本後來居上
- 武培煌 紅樓夢越南文本翻譯者(與阮元澤、阮育文、阮文煊共譯)
- 克拉爾 紅樓夢捷克斯洛伐克文本翻譯者
- 霍克思 英國學者、紅樓夢英文本翻譯者
- 楊憲益 紅樓夢英文本翻譯者
紅學刊物
紅學書目
-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1904)
- 蔡元培《紅樓夢索隱》(1915)
- 胡適《紅樓夢考證》(1921)
- 王伯沆《王伯沆紅樓夢批語彙錄》(趙國璋、談鳳梁整理而成)
- 俞平伯《紅樓夢辨》(1923)《紅樓夢研究》(1952)《俞平伯論紅樓夢》(1988)
- 王崑崙《紅樓夢人物論》(1982)
- 周汝昌《紅樓夢新證》(1953)《紅樓藝術》(1994)《〈紅樓夢〉與中華文化》《紅樓小講》《紅樓奪目紅》《紅樓夢的真故事》《石頭記會真》
- 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鑑賞》(2001)《紅樓夢是怎樣寫成的》
- 舒蕪《說夢錄》
- 梁歸智《紅樓夢探佚》《紅樓夢詩詞韻語新賞》《獨上紅樓》《紅樓探佚紅》《紅樓疑案》《禪在紅樓第幾層》《新評新校紅樓夢》《紅樓風雨夢中人:紅學泰斗周汝昌傳》
- 王蒙《紅樓啟示錄》《王蒙說紅樓夢》(2003)
- 朱淡文 《紅樓夢論源》
- 林冠夫 《紅樓夢縱橫談》
- 孫玉明 《紅學.1954》
- 劉夢溪《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 趙岡、陳鍾毅《紅樓夢研究新編》(臺北:聯經出版,1975)
- 張愛玲《紅樓夢魘》(臺北:皇冠出版,1976)
- 薩孟武《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臺北:東大圖書,1977)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出版,1978)(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 劉心武《紅樓望月》《劉心武揭秘〈紅樓夢〉》1-4部
- 吳克岐 《犬窩譚紅》
- 吳世昌《紅樓夢探源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 宋淇(林以亮):《紅樓夢識要》(北京:中國書店,2000)。
-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紅樓夢、西遊記及其他》(北京:三聯書店,2006)。
-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裏的情慾與虛構》(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 周策縱《紅樓夢案——周策縱論紅樓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 黃一農《二重奏:紅學與清史的對話》(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
註釋
-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2。
-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8-12。
-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2-3、10、36。
- ^ 俞平伯:〈讀紅樓夢隨筆〉,載《紅樓夢研究專刊》第一輯,頁105。
- ^ 李希凡:《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頁10。
-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14-16。
- ^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頁27-33。
- ^ 土默熱:《土默熱紅學》
- ^ 劉夢溪,《紅樓夢與百年中國》
- ^ 1978年9月錢鍾書在意大利說:「一九五四年關於《紅樓夢研究》的大辯論的一個作用,就是對過去古典文學研究里的實證主義的宣戰……經過那次大辯論後,考據在文學研究里佔有了它應得的地位,自覺的、有思想性的考據逐漸增加,而自我放任的無關弘旨的考據逐漸減少」(《古典文學研究在現代中國》)
- ^ 胡適根據楊鍾羲《雪橋詩話》的記載認定曹雪芹是曹寅之孫。但曹雪芹究竟是誰的兒子卻不得而知。
- ^ 唐德剛:《書緣與人緣》(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頁167。
參考
- 劉廣定:〈細讀原典再研紅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劉廣定:〈蔡元培《石頭記索隱》補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劉廣定:〈胡適與《甲戌本石頭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劉廣定:〈《紅樓夢》抄本抄成年代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馬晴川,《大連新商報記者專訪紅學專家梁歸智教授》,原載於大連的《新商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