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朝聖教堂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Pilgrimage Church of Wies(英文) |
位置 | 德國(歐洲和北美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 |
登錄年份 | 1983年(第7屆會議) |
維斯教堂(Wieskirche,全稱Wallfahrtskirche zum Gegeißelten Heiland auf der Wies,意為「維斯受鞭打的救世主朝聖教堂」),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施泰因加登(Steingaden)鎮維斯區,於1745年至1754年由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1680年1月3日-1758年3月2日)和多米尼庫斯·齊默爾曼(1685年6月30日-1766年11月16日)兄弟設計建造,他們都是德國洛可可風格的畫家和建築師。維斯教堂採用了當時流行的洛可可設計,因相傳教堂內的救世主像曾落淚而成為聖地,是一座雄偉的朝聖教堂,其室內裝潢相當出色,198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維斯教堂中供奉的是一尊受鞭打的救世主雕像,由帕特爾·馬格努斯·施特勞布(Pater Magnus Straub)和盧卡斯·施魏格爾(Lukas Schweiger)兄弟於1730年在上巴伐利亞的施泰因加登修道院雕刻完成。傳說1738年6月14日,維斯的一位名叫瑪麗亞·洛呂(Maria Lory)的女農民在救世主雕像的眼睛中看到了幾滴眼淚,消息傳開以後,很快引來了禮拜和朝聖的人潮,人們蜂擁前往一睹傳說中流淚的救世主雕像,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維斯建造起了一座小型的禮拜堂,它就是維斯教堂的前身。
1745年至1754年,齊默爾曼兄弟在Abt Marinus II. Mayer的帶領下建造了現在這座洛可可風格的維斯教堂,聖壇上的畫作是由慕尼黑的宮廷畫師巴爾塔薩·奧古斯特·阿爾布雷希特(Balthasar August Albrecht)創作的;四位西方世界偉大神學家希爾尼瑪斯(Hieronymus)、安波羅修、聖奧古斯丁和額我略一世的雕像,是蒂羅爾畫家安東·施圖爾姆(Anton Sturm)的成熟期作品;教堂的管風琴造於1957年。
隨着巴伐利亞地區政教分離的開始,19世紀初維斯教堂曾被下令準備拍賣和拆除掉,被當地的農民搶救了下來,也使得朝聖能夠繼續。
文化
1983年維斯教堂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85年至1991年花費了1060萬馬克進行整修。現在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來到這裏,教堂內經常性地舉宗教音樂會。5月1日是維斯每年朝聖的開始,而每年的6月14日和接下來的星期日則是「耶穌的眼淚」節,以紀念救世主雕像落淚奇蹟的發生和維斯聖地的建立。
參考文獻
- Deutsche UNESCO-Kommission e.V.: Wallfahrtskirche "Die W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UNESCO: Advisory Body Evalu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ieskirche.de: Wallfahrtskirche zum Gegeißelten Heiland auf der W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