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籠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代戴高頂烏紗帽的男子

烏紗高屋帽,又稱籠巾高屋烏紗帽黑紗高屋帽高頂烏紗帽等,是漢服首服高屋帽烏帽的一類,因以黑紗製成而得名。最早出現於東晉,流行於南朝至宋代,有白、烏兩種[1]烏帽為官員和士庶通用,又稱烏紗帽,但與後世別稱為「烏紗帽」的官帽非同一種帽子。[2]相反白色的白紗帽則為皇室專用。

中國

烏紗高屋帽在隋代時,被當作是官服的一種。《通典》記載說:隋文帝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已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隋代帝王貴臣,多服黃文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大合靴。[3][4]唐代,不論貴賤,天子百官、庶民百姓均可以戴服它。[5]烏帽在唐代是一種日常便帽,不少唐代文人都曾在其詩句中提及烏帽。如柳宗元有詩句: 「春衫裁白紵,朝帽掛烏紗。」[6]李白曾有《答友人贈烏紗帽》詩: 「領得烏紗帽,全勝白接鬵。」白居易在其《初冬早起寄夢得》中也有「起戴烏帽,行披白布裘」的句子。

宋代時士庶依然有服烏紗高屋帽,由於白紗高屋帽在隋唐之後已消失,宋人詩詞所提及高屋帽應是指烏帽,如蘇軾 《椰子冠》詩:「規模簡古人爭看,簪導輕安髮不知。更著短簷高屋帽, 東坡何事不違時。」此詩一出,當時人更紛紛仿效蘇軾戴上短簷高屋烏帽,稱為「子瞻樣[7]

參見

參考資料

  1. ^ 高屋帽. [2013-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2. ^ 《隋書‧禮儀志》七:「案宋齊之間,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烏,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紗高屋,或有烏紗長耳。……今復制白紗高屋帽。」
  3. ^ 《大唐新語》: 「隋代帝王、貴臣多服黃紋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六合靴。」
  4. ^ 《新唐書·車服志》:"初隋文帝聽朝之服,以赭黃紋綾袍、烏紗帽、折上巾、六合轍,與貴臣通服。"
  5. ^ 《中華古今注》:「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詔曰:自今以 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6. ^ 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寄澧州張使君八十韻》
  7. ^ 李廌 《師友談記》:士大夫近年倣 東坡 桶高簷短帽,名曰子瞻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