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鎮
磁灶鎮 | |
---|---|
鎮 | |
坐標:24°49′17″N 118°29′17″E / 24.82129°N 118.48807°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上級行政區 | 晉江市 |
村級區劃單位數 | |
面積 | |
• 總計 | 56 平方公里(22 平方英里)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行政區劃代碼 | 35 05 82 102 |
郵政編碼 | 362214 |
電話區號 | +86 (0)595 |
磁灶鎮是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西北部的一個鎮[1],面積56平方公里,蘊含着豐富的瓷土資源。以燒製陶瓷而得名。西晉泰始元年,磁灶開始燒製陶器,直至宋朝,該地的陶瓷製品揚名海外。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中國陶瓷發源地之一。2000年6月18日,磁灶鎮被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陶瓷重鎮」稱號。
行政區劃
西園街道辦事處的砌田、車厝、官前、小橋4個村原屬磁灶鎮,2003年拆出[2]。
磁灶鎮政府駐大埔,共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分別是:
行政村 | 自然村 | 姓氏[3] | 備註 |
---|---|---|---|
磁灶社區 | 磁灶、後山宮 | 吳、唐 | |
嶺畔 | 嶺畔 | 吳、朱 | |
井邊 | 井邊、笑口、曾嶺 | 蘇、王、李、倪、吳 | |
下官路 | 下官路、陳坑 | 吳、陳 | |
下灶 | 下尾、下灶、上流坑、下流坑、內塘 | 吳、李、王、陳、蔡、唐 | |
蘇垵 | 蘇垵 | 陳 | |
壩頭 | 壩頭、溪頭、曾坑 | 柳、周、曹、曾 | |
洋宅 | 洋宅 | 李 | |
大埔 | 大埔、菜洞 | 吳 | |
前尾 | 古塘頭、山後、樹後 | 王、陳、李 | |
瑤瓊 | 瑤瓊、新鄉、風爐、後坑 | 陳、張 | |
官田 | 官田、草山頭、新後坑 | 陳 | |
大宅 | 大宅、深溝 | 陳 | |
太昌 | 太昌、倒橋、杏田 | 陳 | |
上厝 | 上厝、後洋 | 張 | |
錦美 | 錦美、下五龍 | 莊、張 | |
錢坡 | 錢坡、加山、溝邊 | 蘇、李、姚、吳 | |
新垵 | 石湖邊、杏當、高厝林、妹山、山仔 | 蘇、林、蔡、李、黃、謝 | |
洋尾 | 洋尾 | 謝 | |
三吳 | 西邊遼、前山、杏林 | 吳 | |
東山 | 東山、龍林 | 張、王 | |
張林 | 張林 | 張 | |
五龍 | 上五龍、加福 | 張 | |
湖頭 | 湖頭 | 柯、張、林 | |
宅內 | 宅內、南倉 | 張、陳、莊、姚、王 |
編號 | 名稱 | 年代 | 地址 | 登錄 | 類別 | 圖片 | 備註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磁灶窯址 | 6-96 | 古遺址 | 晉江市磁灶鎮嶺畔村 | 宋至元 | 2006年5月25日 | ||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
3-61 | 俞大猷墓 | 明 | 磁灶鎮蘇垵村 | 1991年3月20日 | 古墓葬 |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
第一批 | 溪口山窯址 | 南朝 | 磁灶鎮下官路村 | 1982年9月14日 | 古遺址 | ||
第三批 | 閩浙贛人民游擊縱隊閩中支隊泉州團隊部舊址 | 現代1949 | 磁灶鎮 宅內村 | 1999年6月15日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
第四批 | 莊用賓墓 | 明 | 磁灶鎮 宅內村 | 2007年6月7日 | 古墓葬 | ||
民生亭 | 明 | 磁灶鎮 溪頭村 | 2007年6月7日 | 古建築 |
參考資料
- ^ 2023年晋江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03-06-09 [2008-10-12] (中文(簡體)).[永久失效連結]
- ^ 乡镇村居区划及主要姓氏(一). 泉州歷史網. 2007-07-24 [2008-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30)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