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損
盧損(870年代?—953年10月12日),五代十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官員,出身范陽盧氏,後人在嶺南為官。
他的父親盧穎,在京師謀官。盧損年輕時學做文章,後梁開平初年,舉進士,為人耿直,有高遠志向。與任贊、劉昌素、薛鈞、高總同年進士擢第,見面對罵,人稱「相罵榜」。任贊、劉昌素居要職,盧損於是不和他們親近。當時左丞李琪看不起劉昌素的為人,常優待盧損。李琪的妹妹瞎了一隻眼,長年嫁不出去,於是嫁給盧損,盧損慕李琪之名,於是接受,李琪為相,盧損也升官。後梁貞明年間,官至右司員外郎。後唐天成初年,由兵部郎中、史館修撰轉任諫議大夫。多次上書言事,他的詞理淺陋,不為名流賞識。清泰年間,盧文紀為相,暗中與盧損參議時政。長興年間,李從珂鎮守河中,盧損為加恩使副,李從珂即位,任命他為御史中丞。任命之日,以此前御史台不能振舉綱領,使得風俗頹壞,於是條奏,裏面有「平明打開鎖,日出守正門」之語,被士人鄙視。因為誤解赦書,錯放罪人,停任。後晉天福年間,再為右散騎常侍,轉秘書監,他表示失望,於是辭位,授戶部尚書致仕,退居潁川。當時少保李鏻年將八十歲,善修煉長生,盧損以李鏻高齡有道術,非常羨慕。因為潁川靠近城市,於是改居陽翟,除茅種藥,穿着山衣野服,在林圃之間逍遙,出門柴車鶴氅,自稱具茨山人。晚年與同輩五六人,在大隗山中疏泉鑿坯,作為隱居地,說不再出山,很久後,齒發不見衰老,似有所得。廣順三年九月初二己卯日(953年10月12日),盧損去世,時年八十餘歲。贈太子少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