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玉
田中玉 | |
---|---|
出生 | 1869年10月 大清直隷省永平府臨榆縣 |
逝世 | 1935年11月日 中華民國遼寧省大連市 | (66歲)
職業 | 清末民初軍事將領 |
田中玉(1869年10月—1935年11月),字薀山,直隷省永平府臨榆縣(今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人,清末民初軍事將領。北洋政府、皖系人物。[1]
生平
北洋陸軍
1884年(光緒10年),淮軍葉志超率領的正定練軍駐扎山海關,設立了隨營武備學堂,田中玉入學。他的學堂同學中還有盧永祥、鮑貴卿等後來的北洋系軍人。1885年(光緒11年),他入天津武備學堂砲兵科學習,成績優秀。[1]
1887年(光緒13年)畢業後,田中玉回到葉志超部任職。1894年(光緒20年),在朝鮮的請求下,清廷派葉志超率部赴朝鮮鎮壓甲午農民戰爭,田中玉、鮑貴卿等隨軍前往朝鮮。同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在朝鮮的日軍進攻清軍。葉志超喪失鬥志,逃回中國,遭到懲處。田中玉受牽連被免職。[1]
1895年(光緒21年),袁世凱在天津編成新建陸軍,任田中玉為新建陸軍右翼快砲隊營幫帯。後改任新建陸軍右翼砲隊領官。1899年(光緒25年),他任武衛右軍砲隊統領官。1902年(光緒28年),他任北洋常備軍第1鎮砲隊第1標管帯、參將。[1] 胡適曾著文《海濱半日談》,主要記錄了田中玉自述其在新軍中負責採辦軍械之事。當時他與德國軍械公司的代表(曾是其在陸軍學校的德籍教員)商談價格,言「國家練新軍,直隸省(田本人即是直隸人)負擔最重,錢糧票上每一兩銀子附加到一塊錢」,主動提出從經費中去掉給他的經手費,「至少替國家省去了一千萬元的經費」[2]。
1904年(光緒30年)、兩廣總督岑春煊創設廣東省新軍,任用田中玉為協統。1907年(光緒33年)、東三省總督徐世昌任命他為督署練兵處督練公所總參議兼東三省講武堂首任監督。1910年(宣統2年),江蘇巡撫程德全任命他為江蘇新軍第23混成協統領。[1]
加入皖系
1911年(宣統3年)辛亥革命爆發,田中玉擺出擁護清朝的姿態。革命派佔優勢後,他棄職北上,被袁世凱任命為山東兗州鎮守使。1912年(民國元年),他代理山東民政長。其間他從日本購入新型大砲,歸國後試射成功,他被讚譽為「北洋砲聖」。1913年(民國2年)7月,他任兗州鎮守使兼任曹州鎮總兵。1915年(民國4年)4月,田中玉被召還北京,任陸軍部次長。同年,袁世凱稱帝,田中玉封一等男爵。[1][3]
1916年(民國5年)6月袁世凱死去,田中玉成爲段祺瑞的皖系軍閥,任察哈爾特別區都統。1917年(民國6年)4月,他參加了段祺瑞召集的督軍團。7月,吉林督軍孟恩遠因參與張勳復辟而被免職,其吉林督軍一職由田中玉接任。此後由於奉系張作霖的壓力,田中玉回任察哈爾特別區都統。[1][3]
統治山東與興辦教育
1919年(民國8年)11月,田中玉任山東督軍。儘管山東省長屈映光也屬皖系,但因權力、地盤之爭而和田中玉對立。起初,第47旅旅長馬良站在屈映光一邊,田中玉顯劣勢。1920年(民國9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田中玉未赴主戰場而是留在山東。此後直皖戰爭皖系敗北,屈映光失勢,田中玉掌握山東省實權。勝利的直系因需要田中玉辦事,故他得以留任。[1][3]
1921年(民國10年)田中玉遵照祖母和母親的意願在家鄉山海關(又稱榆關)設立的田氏中學(即今山海關第一中學的前身)落成並開學。此後,他在山海關又相繼投資興辦了小高建莊小學、西關小學、羅城小學、南肖莊小學、北戴河海濱小學等八所小學。他每年都回到山海關小住,並且在公館內接待友人、臨榆縣紳士及田氏中學的教職員。他還出資十萬銀元購買了山海關原旗地以及林場,將地租作為辦學經費。他為家鄉山海關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4]
1923年(民國12年)5月,山東省、江蘇省交界的臨城發生臨城劫車案。田中玉受命於北京政府解決事件。田中玉親自和劫匪交渉,使乘客獲得釋放。後因外國使節團就事件發生進行問責,北京政府迫於壓力免去田中玉職務。同年10月,田中玉山東督軍一職被罷免。此後,田中玉離開了軍事、政治舞台,到大連從事實業活動。[1][3]
1935年(民國24年),田中玉在大連病逝。享年67歳(満66歳)。[1]
參考文獻
中國(北京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