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蒙省
甘蒙省 ແຂວງ ຄໍາມ່ວນ | |
---|---|
省 | |
甘蒙省地圖 | |
甘蒙省在老撾的位置 | |
坐標:17°30′00″N 105°20′00″E / 17.5°N 105.333333°E | |
國家 | 老撾 |
首府 | 他曲 |
面積 | |
• 總計 | 16,315 平方公里(6,299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人口普查) | |
• 總計 | 433,570人 |
時區 | ICT(UTC+7) |
ISO 3166碼 | LA-KH |
HDI (2017) | ▲ 0.569[1] 中等 |
甘蒙省(老撾語:ແຂວງຄໍາມ່ວນ)是老撾的一個省份,位於老撾中部近南部。甘蒙的西面是泰國,東面是越南;北部是波里坎塞省,南部是沙灣拿吉省。
甘蒙省面積為16,315平方公里(6,299平方英里),主要是森林覆蓋的山地地形。許多溪流流經該省,匯入湄公河。納開-南騰國家公園的廣闊森林是一個重要的集水區,滋養了許多湄公河支流,並形成南騰2號水庫,這是老撾最大的水力發電項目。色本斐河、南欣本河和南騰河是該省的主要河流。
未完成的他曲-譚阿普鐵路的一部分將穿過該省,通過姆賈山口連接到越南廣平省的譚阿普火車站,並與南北鐵路相連。
地理
甘蒙省主要是森林覆蓋的山地地形。[2] 該省北部和西北部與博利坎賽省接壤,東部與越南接壤,南部與沙灣拿吉省接壤,西部與泰國接壤。[3] 許多溪流流經該省,匯入湄公河。該省山區的主要河流有色本斐河(長239公里(149英里))、南欣本河、南騰河和南鳩河。[4] 湄公河與安南山脈之間的甘蒙高原具有峽谷、石窟、叢林、石灰岩山丘和河流。[5]
省會他曲位於湄公河畔,與泰國接壤,有邊境檢查站那空拍儂。這座城市有許多按法國殖民建築風格設計的建築物。[4] 2011年11月11日通車的第三泰老友誼大橋橫跨湄公河。大橋長1,423米(4,669英尺),寬13米(43英尺)。[6]
坦空洛洞(意為「黑暗中的美麗」)是欣本山國家保護森林區的一部分。其西入口位於欣本區的班坦空洛村,東入口位於納凱區的班納坦村。洞穴全長約7.4公里(4.6英里)。其寬度從10米(33英尺)到90米(300英尺)不等。高度範圍為20米(66英尺)到100米(330英尺)。欣本河常年流經該洞穴。萬塔特(Vang That) 和 哈德賽琅(Had Xay Luang) 是洞穴內的兩處懸掛岩石。哈德賽琅處有一片白色沙灘,長約150米(490英尺),寬約100米(330英尺)。[4] 洞穴可以通過兩條路線到達,一條是沿13號公路從萬象到欣本區,另一條是沿欣本河乘船前往。[4]
保護區
該省的森林區包括三個保護區。它們是:納開-南騰國家公園,覆蓋甘蒙省和波里坎賽省的安南山脈及相鄰的納開高原,面積為352,200公頃;欣南諾國家公園,面積為86,229公頃;以及普欣蓬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面積為150,000公頃。這些森林中有許多天然洞穴。[4]
1996年,西方科學家在甘蒙省發現了一種齧齒動物,代表了一種此前僅在化石中發現的哺乳動物家族。這種被稱為老撾岩鼠或kha-nyou (Laonastes aenigmamus) 的動物,也被稱為「鼠松鼠」,於2005年被正式描述為一個新物種。該物種首次在Paulina Jenkins及其合作者的2005年文章中描述,他們認為該動物與所有現存齧齒動物不同,將其歸入一個新科,老撾岩鼠科。它屬於單型屬Laonastes。[7][8]
一些哺乳動物物種,部分是最近發現的,包括以下物種(Robichaud 2005):[9] 蘇拉羚、大麂、羅斯福麂、長山麂、中南半島疣豬、赫德豬、安南條紋兔、爪哇犀牛 (Rhinoceros sondaicus annamiticus)、印度支那虎和亞洲象。
重要鳥區
68,125公頃的欣南諾(也稱為Hin Namno)重要鳥區(IBA)位于欣南諾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區(NBCA)。其地形特點是石灰岩喀斯特突起、起伏的石灰岩山丘以及山谷。該重要鳥區的棲息地特徵包括植被稀疏的石灰岩喀斯特、半常綠熱帶雨林、混交落葉林、濕潤落葉熱帶森林和濕常綠森林。越南鳳冠鵑(Rheinardia ocellata)和奧斯汀棕犀鳥(Anorrhinus austeni)被列為近危物種。無紋松鼠(Callosciurus inornatus)已被確認為該重要鳥區內的重要動物。[10]
甘蒙重要鳥區位於普欣蓬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區(NBCA)。該重要鳥區面積為79,000公頃,海拔為200—900米(660—2,950英尺)。其地形和棲息地特徵包括植被稀疏的石灰岩喀斯特、半常綠森林、混交落葉林以及非石灰岩基質。該重要鳥區因支持煙黑鈎嘴鶥(Stachyris herberti)和一種弗朗索瓦葉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而著名。[11]
歷史
甘蒙省在老撾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公元5世紀左右,甘蒙省曾是扶南王國和占婆王國的所在地,古稱西科塔邦或西科塔普拉。在法國殖民時期,西科塔邦改名為他曲,因此在他曲市區仍能看到許多法國殖民時期的建築。如今,他曲僅作為省會城市的名字,因為「他曲」這一名字並未充分體現老撾的文化特色。
名人
在他曲市,有一位於1916年出生的人物,他曾與法國遠征軍並肩作戰,後來赴法國深造,並返回老撾參加民族解放運動。他在新政權成立後,擔任了重要領導職務。
歷任省長
年份 | 姓名 | 老撾文姓名 |
---|---|---|
1948 | 古沃拉翁 | ກຸວໍລະວົງ |
1949 | 吝沙尼哥 | ໂງ່ນ ຊະນະນິກອນ |
1951 | 本塔宋維萊 | ບຸນທັນ ຊົງວິໄລ |
1953 | 尼特·辛哈拉 | ນິດ ສິງຫາຣາດ |
1955 | 烏代·蘇萬納翁 | ອຸໄດ ສຸວັນນະວົງ |
1957 | 坤萊恩·本亞賽 | ຄຳເລື່ອນ ບຸນຍະແສງ |
1960 | 尼特·辛哈拉 | ນິດ ສິງຫາຣາດ |
1964 | 烏代·蘇萬納翁 | ອຸໄດ ສຸວັນນະວົງ |
1970 | 西蘇萬 | ສີສຸວັນ |
1971 | 坤萊恩·本亞賽 | ຄຳເລື່ອນ ບຸນຍະແສງ |
1972 | 素提呂克 | ສຸທິລຶກ |
1974 | 本良·朱拉瑪尼 | ບຸນລ້ຽງ ຈຸລາມະນີ |
1975 | 坎派·本薩瓦 | ຄຳເພັດ ພູນສະຫວັດ |
1975 | 萬通·林宗普 | ວັນທອງ ລິນຊົມພູ |
1979 | 帕迪·克瑪尼 | ຜາດີ ແກ້ວມະນີ |
1986 | 坎班·占塔桑 | ຄຳບານ ຈັນທະສອນ |
1988 | 印彭·開亞翁 | ອິນປົງ ໄຄ້ຍະວົງ |
1995 | 凱·帕利翁 | ເຄນ ຜາລີວົງ |
人口
根據2015年的人口普查,甘蒙省的人口為392,052人。[12]
行政區劃
該省由以下九個縣組成:[4]
地圖 | 代碼 | 名稱 | 老撾文 |
---|---|---|---|
12-01 | 他曲縣 | ເມືອງທ່າແຂກ | |
12-02 | 馬哈賽縣 | ເມືອງມະຫາໄຊ | |
12-03 | 農波縣 | ເມືອງໜອງບົກ | |
12-04 | 欣本縣 | ເມືອງຫີນບູນ | |
12-05 | 納瑪拉膠縣 | ເມືອງຍົມມະລາດ | |
12-06 | 布拉帕縣 | ເມືອງບົວລະພາ | |
12-07 | 納開縣 | ເມືອງນາກາຍ | |
12-08 | 色邦非縣 | ເມືອງເຊບັ້ງໄຟ | |
12-09 | 賽布東縣 | ເມືອງໄຊບົວທອງ | |
12-10 | 昆坎縣 | ເມືອງຄູນຄຳ |
經濟
他曲,該省的省會,是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與波里坎賽省和沙灣拿吉省一樣,它是老撾主要的煙草生產地區之一。[13] 該省的一部分,特別是納瑪拉膠縣,在2011年7月因大雨引發的洪水嚴重受災,影響了該縣的稻田,淹沒了近700公頃,摧毀了數十個魚塘並導致112頭牛死亡。 該省有幾家主要的礦業公司在運營,包括在他曲縣開採石膏的礦業發展經濟公司(Mining Development Economy Corporation),在色本斐縣開採石膏的老撾-越南合資公司LAVICO有限公司,在他曲縣開採石灰石的V.S.K.有限公司,以及在欣本縣開採錫的老撾-朝鮮錫礦公司。[14] 該省還有幾種本地特色美食,包括一種米糕Kha Nom Phane。
地標
西科塔邦塔,也被稱為西科塔邦佛塔,是沙灣拿吉的塔因杭和泰國的塔帕農的同代建築,建於西科塔邦帝國時期。據說這些寺廟裏供奉着佛祖的舍利。南塔森王為蘇米塔王建造了這座佛塔。15世紀,賽賽塔提拉王統治時期對其進行了翻修。佛塔有四個方形,每邊長25,030米(82,120英尺),基座面積為14.33平方米(154.2平方英尺),高度為29米(95英尺)。塔頂呈現為香蕉花的形狀。佛塔位於湄公河畔,每年在第三個農曆月舉行慶祝活動。[4]
用石頭建造的長城從他曲的西側開始。它距離市區8公里(5.0英里),在13號公路上。它從南頓河延伸,總長度約為15公里(9.3英里)。在他曲的某些部分也能看到這道牆。其建造可追溯到19世紀西科塔邦帝國時期,現在被提議作為國家遺產保護地。[4]
其他景點包括:塔坎瀑布(距他曲縣約52公里),塔南坎瀑布(距他曲縣約37公里),帕索坎森寺(一個位於農博縣附近的古老寺廟,距他曲縣約37公里),以及塔圖帕旺佛塔(位於農博縣北部)。[4]
-
西科塔邦塔
-
瓦納博寺
-
他曲天主教堂
參考資料
- ^ Sub-national HDI - Area Database - Global Data Lab. hdi.globaldatalab.org. [2018-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3) (英語).
- ^ Home. Laos Tourism Organization. [7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January 2013).
- ^ Maps (地圖). Google Maps.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Khammouane Province. Lao Tourism Organization. [1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December 2012).
- ^ Mansfield & Koh 2008,第9頁.
- ^ Third Mekong Bridge opens. TTR Weekly. [3 December 2012].[永久失效連結]
- ^ James Owen. New Rodent Discovered at Asian Food Market.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May 16, 2005 [3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19, 2005).
...odd-looking mammal, known locally as the kha-nyou....
- ^ Marivaux, M.R.; Li, C.K.; Beard, K.C.; Métais, G. Laonastes and the "Lazarus effect" in Recent mammals. Science. 2006, 311 (5766): 1456–1458. PMID 16527978. doi:10.1126/science.1124187.
- ^ Lao National Tourism Association. Khammouane Overview. [3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September 2012).
- ^ Important Bird Areas factsheet: Hin Namno.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6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Important Bird Areas factsheet: Khammouan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6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Provinces of Laos. Statoids.com. [3 Nov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9).
- ^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Second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Paper (EPub).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1 October 2008: 54 [6 December 2012]. ISBN 978-1-4527-9182-1.
- ^ Geological Survey 2010,第14頁.
這是一篇與老撾地理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