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茜·露漢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2月21日) |
蓮茜·露漢 Lindsay Lohan | |||||||
---|---|---|---|---|---|---|---|
女演員 | |||||||
出生 | Lindsay Dee Lohan 1986年7月2日 | ||||||
職業 | 演員、歌手、詞曲作者、製作人和企業家 | ||||||
配偶 | Bader Shammas(2022年結婚) | ||||||
兒女 | 1子[1] | ||||||
父母 | 米高·露漢 黛娜·露漢 | ||||||
親屬 | 阿莉·露漢(妹妹) | ||||||
活躍年代 | 1989年至今 |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 |||||||
|
蓮茜·摩根·露漢(英語:Lindsay Morgan Lohan[2],發音: /ˈloʊ.ən/[3],生名:Lindsay Dee Lohan,1986年7月2日—)是一位美國演員、歌手、詞曲作者、製作人和企業家。她3歲時作為兒童時尚模特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並於10歲時在肥皂劇《另一個世界》中出演了一年。11歲時,蓮茜在迪士尼獲得評論和商業成功的重製《天生一對》(1998)中首次出演了電影角色。她的下一部電影,迪士尼重製《衰鬼媽咪》(2003),也獲得了票房及評論成功。在又一部獲得評論和商業成功的電影《辣妹過招》(2004)發行後,蓮茜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並成為了狗仔隊和花邊小報的焦點。兩部電影為她贏得了數項MTV電影大獎和Teen材大獎。
蓮茜的首張錄音室專輯,《有話直說》(2004),獲得了鉑金認證。她的第二張專輯,《私人空間》(2005),獲得了金認證。2005年初,蓮茜出演了迪士尼電影《瘋狂金龜車》,並獲得了票房成功。2006年,她憑藉自己在羅拔·柯曼的《在晴朗的一天收檔》和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的《鮑比》等獨立電影中的工作獲得了正面評價。2007年,兩起吸毒加酒後駕駛事件導致蓮茜面對緩刑,並三次造訪康復中心。這導致了蓮茜失去了一些電影合約。
2008年和2009年,蓮茜作為時尚模特工作,並發佈了服飾品牌6126。2008年,她憑藉在電視劇《醜女貝蒂》中的客串角色恢復了她的演藝生涯,並在2009年出演了電影《產前陣痛》。她還出演了羅拔·洛迪格斯的電影《彎刀》(2010)。蓮茜2010年和2011年的大部分時間被用在違反緩刑規定和項鍊偷盜所引發的法律問題上。在她的監視緩刑於2012年被解除後,蓮茜進行了包括在電視自傳電影《麗茲與迪克》(2012)中飾演伊莉沙伯·泰萊在內的更多電視工作。2013年,蓮茜出演了保羅·舒里達的獨立電影《峽谷》。
早期生活與教育
蓮茜·露漢生於一個天主教家庭[4],她名字的發音先是羅寒(ˈləʊhæn), 後來改念露安(ˈləʊən)。後來她還在名字中間加上「摩根」,是為了「聽起來更專業」。 蓮茜在米力克和長島冷泉碼頭長大,她在長島上學直到11年級,之後就在家中受課[5]。記者後來問及蓮茜,她的家教經歷是不是為她《辣妹過招》的表演提供一些幫助。而她則說:「當我讀劇本的時候,我的家教還不到那種程度。」她是四姊弟最長。她的弟弟跟父親同名麥克,偶爾可見他出現在蓮茜拍攝的電影電視裏面。而阿莉安娜(Aliana Lohan,暱稱Ali)與姐姐一樣是位模特和演員,像她的母親所說的「阿莉正做着蓮茜做的事。」[6] 弟弟達柯塔(Dakota)目前也是從事時尚模特方面的工作。
其雙親邁克·羅寒(Michael Lohan)和蒂娜·羅寒(Dina Lohan,娘家姓薛禮文)曾是演員。邁克繼承了父輩的泥膏生意,後來將它轉手為資金,轉行期貨交易,並成為紐約期貨交易員主席[7],再後來則成為一位投資人員,為一些公司提供資金。母親蒂娜曾是紐約無線電城踢踏舞蹈隊成員,後來成為華爾街分析員,當蓮茜成名後,她則專職作女兒的經理人。
因為父母職業的原因,琳賽從來無須為缺錢煩惱。但可惜的是,其家庭生活並不算幸福。她的父親在2004年被揭,曾因投資詐騙罪名入獄多年[8],2005年則再次因再犯無牌駕駛和意圖傷害他人而鋃鐺入獄[9],而且有着酗酒和沾染毒品史[10]。父親正與家人疏遠。2005年,麥克和蒂娜正式提出離婚。蒂娜的律師說:「蒂娜和她的孩子為最終渡過這一段不幸而感到欣慰。」而麥克則說:「盼望有機會能和妻子兒女復合。」[11] 這些不幸的家庭經歷或多或少對蓮茜有所影響,例如在她後來的第二張專輯《私人空間》(A Little More Personal (Raw))裏第一首單曲「心碎告白」音樂錄影帶,據她說是表達家人在父親手上曾經受過的苦楚[12]。但又補充道:「這是有點傷害他的味道,但是我希望他從音樂錄影帶裏看到積極的一面,而非消極的那一面。」而蓮茜也曾經斥責那些稱她父親心理有問題的謠言[13]。
影視職業生涯
1989年–2002年:早期職業生涯和《天生一對》
三歲的蓮茜有着紅髮藍眼,臉上有淺淺的雀斑,很符合當時廣告商的審美要求[14]。她通過福特模特公司開始進入媒體視野,她也是該公司第一位簽約的紅髮小姑娘。她陸陸續續為玩具反斗城、必勝客等拍攝過多個廣告,又登上過《ELLE》、《Vogue》、《Bliss》和《Blenda》等雜誌。從4歲起,蓮茜就開始學習唱歌跳舞,加上這些在相機前工作的經歷,蓮茜很自然會到攝影機前去進一步開拓前程。
雖然蓮茜最初幾次電視試鏡並不順利,但是到了她「最後一次嘗試」的時候[14],被鄧肯·海尼斯廣告短片公司錄取,而且為公司拍了超過60部廣告短片。後來她參演肥皂劇,1996年末到1997年初在連續劇《Another World》裏得到一個角色,這位年紀輕輕的姑娘顯然已是片場老手,其分得的對白比其他任何一位10歲上下的兒童都多。但是蓮茜最後還是離開了《Another World》。這一舉動可以歸因於1997年的一個晚上她家接到的一個電話。
- 《天生一對》
電話是由導演南希·梅爾斯打來的,她通知琳賽經過遴選,將出演當時即將開拍的迪士尼翻拍電影《天生一對》裏的雙胞胎(原來的人選是蜜雪兒·雀柏格,《冰公主》,雀柏格的生日正和劇中雙胞胎的是同日—10月11日)。而且她的媽媽蒂娜和弟弟麥克也得到了劇中的小角色。蓮茜當時接受了這個機會,這成為她的螢屏首演。琳賽10歲半試鏡,當她過了自己11歲生日的時候,影片開拍。根據劇情,影片需要在倫敦,洛杉磯和納帕取景。蓮茜對此回憶道:「我為此離開學校8個月。回來的時候,朋友問,『去哪了』。我只說,我們家去過了一個長假。到後來影片開播,朋友說道『琳賽,在《天生一對》裏面的是妳』。我說:『噢,對了,我假期時還拍了這部電影。』」[15]
《天生一對》是蓮茜在大螢幕上的真正起步。雖然她日後繼續以高頻率地產出電影電視,並且通過自身努力和一些大明星的加持在票房和收視上獲得更大的成功(《天生一對》全球票房9千2百萬美元[15],低於日後的《衰鬼媽咪》和《辣妹過招》。在德國有44萬人入場觀看了該電影。),但是該部電影毫不遜色於蓮茜日後任何一部高投資大作。飾演兩位家長的演員娜塔莎·理查森和丹尼斯·奎爾戲功深厚,而飾演管家的麗莎·安·瓦爾特和西蒙·孔茲也非常出色。電影的配樂出自阿蘭·西維斯利(回到未來三部曲、阿甘正傳)之手,由他本人親自指揮鋼琴配合小型管弦樂團演出,精緻而有趣,乃點睛之筆。電影不但是蓮茜的首演,也是導演梅爾斯的首次執導。1998年的電影技術已能將「兩個蓮茜」無縫接入一個畫面中。所有這些當然是該片成功的原因,但最關鍵的還是當時毫無名氣的琳賽演出的成功。
蓮茜在影片中以一對被分隔而互不相識的雙胞胎安妮(Annie)和荷莉(Hallie)的形象出場,在一次夏令營中得知對方身份,兩人後來使了不少頑皮主意讓已離婚的父母復合。因為出身不同城市(倫敦和納帕),和家庭的差異—安妮接受母親伊利沙伯(娜塔莎·理查森飾)的教育,是一朵秀雅的玫瑰,而荷莉則在父親尼克(丹尼斯·奎爾飾)的撫養下長大,是一位酷女孩[16],兩人氣質,用詞和口音都有顯著差異,就如劇中安妮說的「但是荷莉,我們是完全,徹底,100%不同的哦」。這是對演員很大的挑戰。琳賽在接受採訪時說:「這是我第一部電影,當我拍廣告短片的時候,從不知道拍電影有多辛苦。現在我知道,若要拍一部電影,你要為之做多少準備。[17]」蓮茜要接受口音訓練,在動作控制攝影機前協調動作。經過這一切之後,蓮茜成功地塑造了安妮和荷莉,其童趣盎然的演出以及天真可愛的表情受到大多數影評家的讚賞。如讓內·馬斯林說道:「(蓮茜)好像從莎朗·史東那裏上了幾課。」坊間的影評則有道「片中的蓮茜·羅寒絕對不會讓你想到日後那一身時尚打扮的封面女郎。」而呂迪格·蘇斯蘭則說道:「最值得讚嘆的是蓮茜·羅寒的表現,將如此困難的雙角色荷莉和安妮如此出色如此漂亮地呈現出來,讓人感到她之前除了出鏡外,別無所為。」[18] 該片目前在IMDB上的評分為6.2[19]。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為影片叫好,特別是來自德國的聲音,因為故事是改編自德國作家埃里希·卡斯特納的有着廣泛讀者群的故事《兩個小洛特》,德國觀眾不免拿影片與原著作一番比較。例如德國雜誌《電影服務》1998年21期中就說道:「電影為充滿奢侈誘惑的上流社會叫好。」還有人認為影片是「麥當勞式的小洛特,只是比原著鬧一點,多點風花雪月,多點眼淚,還有更厚一點。」[20]
不管怎樣,蓮茜通過該片獲得了青年演員獎裏的最佳女主角獎,並被提名競逐年青明星獎和布洛克娛樂獎的最佳女主角獎。而迪士尼則如獲至寶,很快便與蓮茜準備下一步作品。更重要的是,拍攝過程中跟多位前輩演員的交流切磋,以及她本人的心得體會,都為蓮茜下一部電視《真人大小》(Life-Size)做好了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蓮茜有着很多精彩動情的對白,而其中之一就是安妮與父親在回家的路上所發關於父親的一番小演說,同時也頗有惆悵自影的味道:
:尼克:為什麼你每句話後面都加上「Dad」呢?
- 安妮:對不起,我說的時候沒發覺,Dad,——對不起,Dad。
...
- 安妮:你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不停的說「Dad」嗎,真心話?
- 尼克:因為你太想念你的老爸了?
- 安妮:正是,因為我的整輩子,我說的是過去的八個星期里,我都沒機會說一次「Dad」,一次都沒有。而爸爸在女兒生命中是沒人能代的。想想,年裏有一整天是父親節。想一下,那些沒有父親的人,從沒買過父親節卡,從沒坐到過爸爸的膝頭上,從沒有機會說「Hi,Dad」,「怎麼了,Dad」,「再見,Dad,待會兒見,Dad。」BB仔第一個會說的詞就是Dada,對嗎?
- 尼克:看看我明白了沒有……你是很懷念再叫上我「Dad」了。
- 安妮:Yeah,我真的是很懷念的,Dad。[21]
- 《真人大小》
經過短暫的休息後,蓮茜·羅寒和黑人女模特泰雅·賓絲(Tyra Banks,拍有電影《高等教育》)合作接拍了自己下一部迪士尼電視電影《真人大小》(Life-Size)。影片的焦點依然如前,放靠在親子關係上。蓮茜飾演女兒卡西。劇中,卡西的媽媽早前因病離世,她由單親父親本(Ben)撫養。但是母親的缺失對卡西造成的影響很大,她變得孤僻,遠離朋友不止,就連和父親的關係也顯得很隔閡。在用咒語試圖讓母親復活的時候,卡西意外將玩偶依芙喚生。開心果依芙不但使周圍的人得到了歡樂,最後也使卡西走出了心理陰影。
影片有DVD版發行,並在德國以《Zum Leben erweckt》名字發行,受到德國觀眾的好評[22]。但是根據網頁相關度,以及參與評價人數來看,其接受範圍無法與蓮茜的電影相比。而觀眾對影片的評價比較中等。觀眾中如Anthony Radogna認為該片是「唯一一部不斷翻滾着歡樂與哀傷情感的電影[23]」。在拍完《親親兩顆心》之後一年裏,蓮茜身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其氣質也開始有所發展,這都可以在這部《真人大小》中看出來。蓮茜又一次扮演單親家庭中的女兒,而且角色有着較大的心理壓抑。整部影片到最後方才見到她露笑臉。而卡西也是到目前(2006年)為止蓮茜所飾演過的,最有感情深度的,性格最複雜,也是最難理解的角色。13,14歲之交的蓮茜已經很懂得運用表情去刻畫卡西的性情發展,觀眾Katrina Anne Van Tylor說:「其表演一針見血」[24]。有人認為蓮茜的表現在外表上和人格上所帶的成人氣質不如《親親兩顆心》裏所流露出來的童真感人[25]。相對較短的影片時間(68分鐘,以DVD版為準)明顯使得卡西的性格展開不足,她對依芙的態度變化讓人感到不自然,劇情張力也未夠。
與劇情呼應的是,在2005年玩具公司美泰兒(Mattel)發行蓮茜·羅寒玩偶,蓮茜藉此成為首位在生的,其形象被借用到玩偶之上的人物。[26]
同在2000年,蓮茜還參拍過世界範圍內知名度不高的短命連續劇《The Bette-Show》第一集。後來劇組從紐約搬到洛杉磯,蓮茜也隨之退出。之後蓮茜經過一年多休影,開始進入其「學校少女」時期。其中在2001年她還主持過ABC-TV紀念華爾特·迪士尼誕辰100周年系列節目。
2003年-2005年:職業生涯突破和《辣妹過招》
童星時代蓮茜的兩部主要作品無疑都是以親子關係為中心。到了2002年,在她擔任主角的迪士尼電視電影《小記者大偵探》(Get a Clue)中,男女感情的主題開始出現,這也標誌着蓮茜戲路的改變,作品重點由父母與女兒之間的情感磨合轉到到表現少女成長中的心路歷程。而蓮茜那獨特的略帶沙啞的聲音已開始可聞,而這三年也被普遍認為是她獲得突破的時期。
2002年播出的《小記者大偵探》(Get a Clue)是由蓮茜領銜主演的一部迷你電視劇,在迪士尼頻道播出。蓮茜飾演主角萊西,她是學辦報紙的一位記者。大意是:《紐約日報》刊登了萊西有關兩位老師浪漫史的報道,奇怪的是,男方瓦克先生不久後失蹤。女方道生女士因此被警方懷疑與案情有關。萊西暗暗覺得一切是由自己的報道引起的,因此連同三位好友傑克,珍妮花和伽寶一起追查。最後竟讓他們揭發了一宗1987年發生的罪案真相。而瓦克和道生得以終成眷屬。
蓮茜在劇中所擔任的角色已向其日後的「學校少女」靠攏。一身時尚的裝束,敏銳清晰的頭腦和獨立特行的風範都是在她早先那些雙親不離左右的影視作品中沒出現過的。《小記者大偵探》中,母親一開劇就已要離開鏡頭,而父親則起到提點女兒的作用。影片的其它部分都是主要由蓮茜填充。這部電視沒有《真人大小》中倫理話題,而是以巧妙發展的情節來吸引觀眾。
2003年蓮茜到迪士尼為電影《衰鬼媽咪》試鏡並得到了主角安娜的飾演資格。與之搭檔的是美國知名女星占美·李·庫提斯。這也是一部翻拍電影。片中母女倆人被魔術對調了身體。只有後來當兩人「產生無私的愛時,才會被對調回來。」這部電影是蓮茜目前為止獲得最高收視的電影,全球票房達1億6千萬美元,IMDB的影評得分6.9,也成為蓮茜出演過影片中的最好紀錄。這些成績,首先是自於占美·李·庫提斯那出眾的演技才能,雙面角色轉換自如。扮演弟弟的童星瑞安·瑪伽里尼也很引人注目。蓮茜的演出也得到如影評家羅渣·易北的肯定:「(蓮茜)的演出有着茱迪·科士打的莊重,在其年輕的人格面具下有着強烈的張力。[27]」而為影片搖鏡頭的卡里·利奇稱她的表演為「不可預言和充滿激情的」。
值得一提的是,蓮茜在《衰鬼媽咪》一開歌喉,並且有着很短的一段結他獨奏。 她為該片錄製了片尾歌曲《Ultimate》。
蓮茜自己在《小記者大偵探》飾演小記者,應該很好的體現過一次,那些「和偵探沒什麼區別」的好記者會如何「改變別人的生活」,使用間諜器材隱藏在角落靜窺別人的一舉一動,並將別人的私事公報於眾,為當事人帶來不可預測的可怕後果。而在戲外,她卻成了被靜窺,被改變的對象。名聲鵲起的蓮茜,同時也引來媒體的關注,各式各樣的消息也開始傳出,負面居多。在戲內,作為「安娜」的蓮茜曾向「辣媽」庫提斯喊過:「你毀了我的生活!」 。這句話在戲外她也對過自己的母親喊過,不過是玩笑的成分居多[6]。
而蓮茜在接受《ELLE》採訪時說「我並不是無緣無故地消瘦的,並不是貪食症或是厭食症的原因,也不是我服用藥品的原因。我沒吸大麻,但不久前我曾一天工作21個小時。 我只18歲大,身體只能撐這麼多。我又是個很情緒化的人。……我不知道為什麼,同時也不知道是什麼讓我這樣的不適。
- 《青春舞會皇后》
2003年,蓮茜,希拉里·杜芙與歌手亞倫·卡特的三角關係導致兩人一場「Catfight」(指女性之間的爭執),並被一些媒體刊登報道。當蓮茜2004年走在路上的時候,有路人故意向她喊「杜芙」以嘲諷她。但兩人後來都分別澄清,這樣做並無惡意。而蓮茜也在2004年5月1日的《週六夜現場》裏向由瑞切·德拉許(Rachel Dratch)扮演的希拉里道歉,並且說到:「我和希拉里並沒有互慪對方的氣,只是我們都與同一名男孩約會了,這都是些學校里常見的小事。」而恰恰在2003/04年,兩部有她角色作旁白的電影與大眾見面,竟然都是涉及學校少女間勾心鬥角之事。第一部是迪士尼的《年輕戲劇女王的表白》(confession of a teenage drama queen)。蓮茜早在2003年接受了該影片,但開始時,這部電影主角羅拉的台詞本來卻是為希拉里·杜芙而寫的。因為後者排期已滿才作罷。這部影片是蓮茜第一部非翻拍電影,也是第一部完全以她為中心的電影,同時還是蓮茜幾部沒有離奇童話色彩的影視作品之一,但是劇情依然是浪漫的因素居多。片中的羅拉不情願地跟隨媽媽從紐約搬到新澤西,在學校遇上了好友埃拉。羅拉一方面在學校通過競爭獲得了當上《皮格馬利翁》主角,另一方面與埃拉一起接近自己的搖滾樂偶像斯圖·沃爾夫。後來舞台劇演出獲得成功。這些經歷使羅拉最後認識到「真正的現實生活可以比幻想還要有着更多的樂趣……在每個地方。」
在這部電影裏,蓮茜為電影唱了四首歌:「Drama Queen (That Girl)」、「What Are You Waiting For」、「Don't Move On/Living for the City/Changes」和「A Day in the Life」,在跳舞機上一展身手,還演戲中戲,並配合着自己的旁白推動劇情。但是這無法掩飾劇本和情節上缺陷。這是蓮茜在Imdb網站中目前得分最低的電影,只有4.4。儘管有如觀眾Katrina Anne Van Tylor所寫的:「(蓮茜)的上部電影《年輕戲劇女王的表白》是2004年最讓我失望的,但是她扮演的人物卻是那裏唯一的亮點。[24]」該電影收視平平,而且飽受評論責難。由此可見,當時從影6年的蓮茜還缺乏荷里活當家花旦的票房號召力。羅拔·愛德寫道:「儘管(蓮茜)還是個有前途的新星,但是要人原諒她的「表白」前,她自己得先懺悔一下。[28]」而《辣妹過招 》應該就是愛德所說的懺悔。
- 《辣妹過招》
蓮茜的第一部非迪士尼製作的影視作品就是2004年的校園青春喜劇《辣妹過招》,由派拉蒙出品。故事的劇情頗有映射蓮茜就近所發生之事的意味。成長於非洲的16歲凱迪回到美國上中學,在學校飯堂里與以利吉娜為首的三位「假貨女郎」相識。後來利吉娜插入凱迪與男友阿龍的關係,凱迪受到傷害,便立心用計報復,搬弄是非,並在逐步實施計謀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辣妹過招」,到最後落得被家人朋友孤立的境地。幸好凱迪最後真心認錯,並得到周圍同學的支持和接納,懂得了與人相處,以和為貴。而「女孩世界」也再度恢復平靜。
本片的情節與《年輕戲劇女王的表白》非常相似,都是記述了高校女學生在校園內交朋友,鬧矛盾,到最後重歸於好的過程,而很巧合的是,凱迪和利吉娜爭奪的男生竟也是名曰阿龍(Aaron,正是現實中一度夾在蓮茜和杜芙之間男友的前名)。《辣妹過招》的腳本由天娜·菲(Tina Fey)編寫,演員班底中有很多來自NBC的《周六晚現場》,而菲則自己出演了數學老師諾貝莉一角。本片出品人羅·麥克斯(Lorne Michaels)因此邀請蓮茜在2004年5月1日主持該節目。
《辣妹過招》被普遍認為是蓮茜的成名之作。這部電影在美國本土獲得8千6百萬,全球共1億2千8百萬美元的票房紀錄。勃蘭登·格雷寫道:「(蓮茜的演出)讓她登上了年輕戲劇女王之寶座。[29]」史提夫·羅德斯則寫道:「蓮茜再一次使人眩目,漂亮的腳本真如為其睿智的喜劇天賦度身定做的一樣。[30]」
在本片拍攝前後,蓮茜還錄製了一部長20分鐘的《蓮茜日記》視頻[31]。內容包括她在墨西哥坎昆沙灘參加簽名比賽和夜間生活等,而《辣妹過招》的拍攝工作雖然為她帶來「很多」的樂趣[5],但是從「日記」可見到她與家人離多聚少,只得將幾位親密好友帶在身邊方能一解孤悶的情況。
本來,蓮茜是想出演「假貨女郎」利吉娜的,但是她後來想,不希望影迷因此將她與辣妹過招一詞掛鈎[5]。不過這一語反成讖,04到06年的多宗負面新聞,使得有些報章網站拿着「辣妹過招」[32] 作標題去攻擊她,包括她的「重度」晚會「癖」,酒精,以及與杜芙和芭麗絲·希爾頓爭奪男性而產生的矛盾[33]。蓮茜的私生活無疑不斷地被報章雜誌當作銷售話題。蓮茜的母親蒂娜對此說道:「朱利亞·羅伯茲單身時一年拍三部電影,跟荷里活里所有的人約會,格溫妮斯·帕特洛也一樣。蓮茜做着同樣的事。人們既然忘記了前者的那些事,也定會忘記蓮茜在她這段時間所做的事。[6]」
2004年7月蓮茜與其初戀偉墨·瓦德拉馬(Wilmer Valderrama)承認兩人之間的情侶關係[34]。她在同年11月7日以「明星」身份客串《That '70s Show》時與其搭檔,在劇中扮演女郎丹尼爾,與扮演理髮店員的瓦德拉馬迅速相愛。但是兩人後來在2004年11月中分手了[35]。蓮茜在Elle中說道:「(我們的)時間表不合……而且我並不十足相信他。這也是很難的。」當被問及其復合的可能性時,她答道:「我想不會這樣的了。我的生活太離譜,我又是那麼的悲憂。」
- 《瘋狂金龜車》
2005年,蓮茜返回迪士尼,接拍了《瘋狂金龜車》(Herbie: Fully Loaded )。這對迪士尼—蓮茜·羅涵組合在這次又是以童話情節聯袂。該電影是迪士尼5部以福士金龜為主題電影系列的第五部。片中蓮茜駕駛着有靈性的53號金龜「賀比」與賽車手特里普較量並獲勝。電影全球票房收益1億4千萬美元。
電影開始時,蓮茜飾演的角色美姬踏着滑板出席畢業典禮。的確,從這部影片打後,蓮茜就已經不再飾演高校少女了。蓮茜在一訪問中提到,電影的後期製作的任務之一,就是使用數碼技術去減少美姬胸部的尺寸,因為一方面迪士尼不想影片有過分的性別渲染,另一方面電影公司在電影試播的時候就已收到來自家長方面的壓力。而這涉及到困擾蓮茜多時的「假胸」傳聞[36]。蓮茜通過接受訪問,上「周六晚直播」節目的形式公開否認該傳聞。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蓮茜的健康堪憂。在拍攝《瘋狂金龜車》的過程中,蓮茜因過勞入院五天,並被診斷得了酸返流、貧血、低血糖、肝腫大,還有腎臟受到感染。對此,她說到自己「差點沒命」[37],出院後,她體重減了25磅。甚至有3000名影迷願意啟動一個名為feedlindsay.com的網站,用以發表意見,希望蓮茜得回以前的身體曲線[38]
- 《幸運之吻》
蓮茜的「幸運之吻」並不見得為攝製團隊帶來幸運,首先是票房不佳,全球只售得3千3百萬,還要去面對一串劣評。製作人布魯斯·威利還要被《紐約時報》追加一筆,說「與蓮茜來了一場互利的狂野派對(Gropefest)」。威利斯不得不澄清,他和蓮茜只是「職業關係」[39]。而蓮茜也否認與威利斯的情侶關係,並指責這些「和年紀大得夠做她老爸的人約會」的謠言[6]。
- 《大家來我家》
《大家來我家》是蓮茜2006年的第二部電影。這一次,蓮茜就不再是獨挑大樑了,而是當一位女歌手約蘭達的女兒羅拉。而約蘭達則是由老牌女影星美里·斯翠普(Meryl Streep)飾演。電影由羅拔·阿特曼導演。故事頗有一絲神秘的氣氛,主要描述一天晚上的現場節目,人物通過高頻率的對話或歌唱去展開情節。菲茲傑羅劇院被一位富翁收購,劇院所屬的表演團為此而作告別演出。演出當晚表演團的各位成員上場獻藝。而其間卻有一位素裝的天使走進了劇院並看着一位老藝員的離世。富翁也有到包廂觀看一段演出,可是他卻在與天使同車回家的路上車禍身亡。
在影片之中一頭金髮的蓮茜所得的戲份不算太多,在影片末段她為了補白演出的空缺而上場唱了一首歌,並且在結尾的團體合唱中再放一厥。但是正如蓮茜母親蒂娜所說的:「這是一個小角色,但卻是很有味道的。蓮茜一直都是主演。我對她(蓮茜)說『把它看作一堂演藝課吧,和你同台的都是最一流的演員,美里·斯翠普,莉莉·湯蓮,米雪·菲夫,記住吸收這一切。[6]」
故事最後,幾位藝員又走到一起商量開始新的演出事業。這時天使又來到了他們身邊。影片結尾並無提示究竟天使有沒有帶走他們,但她卻在2006年11月20日帶走了導演羅拔·阿特曼。從蓮茜寄往弔唁的信看來,一如影片中羅拉對逝去生命的敏感,她受到很大的打擊。而該信因為其連篇的語法錯誤和條理的不清晰而引致眾多責難。而蓮茜的發言人萊斯莉·斯隆(Leslie Sloane)為之辯護,說對一封出自心底的信作如此之挑剔批評是不盡合理的。從她的發言可得知,這封信是蓮茜用黑莓手機按出來的。[40] 為,那些窮追不捨的記者才是「毀了」蓮茜生活的緣由,「被媒體那樣的追着不放是我在任何人身上都不願意看到的,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有自己的私生活的,而且過這樣的生活也是很難受的。[6]」她的母親也說:「狗仔隊或保鏢寸步不離(蓮茜)左右,她受到的監視比絕大部分孩子受到的要多得多。」
- 《波比》
正如蒂娜所說,從《親親兩顆心》出道以來到《幸運之吻》,還有幾部已公佈但仍在籌劃之中的電影,這位「年輕的戲劇皇后」就一直是提頭主角,成為這些電影的賣點。同時她並不缺少與各名女演員攜手獻演的機會。從最初「非常可親的」娜塔莎·理查森,到5年後的庫提斯,然後是美里·斯翠普,這些都是在表演藝術方面造詣很高的優秀演員。但是在2005年開拍的電影波比(在美國,Bobby是Robert的暱稱)中,蓮茜一下子就到了一「明星俱樂部」。這部虛構的電影卻有着真實的歷史背景,就是羅拔·甘迺迪1968年6月5日在洛杉磯大使酒店遇刺事件。同時還有着一份星光熠熠的演員名單,除了蓮茜外,還有:安東尼·鶴健士(《沉默的羔羊》、《捕與殺》、《象人》)、狄美·摩亞(《人鬼情未了》、《紅字》)、 莎朗·史東(《本能》、《炸彈專家》)、海倫·亨特(《貓屎先生》)、海特·格拉罕、馬田·西恩(《現代啟示錄》、《葛底斯堡戰役》)、勞倫斯·費雪本(《高等教育》)、威廉·麥斯和克里斯蒂安·斯拉特,而導演艾米利奧·埃斯提夫茲也在本片中飾演了一個角色。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蓮茜拍攝的第一部現實主義電影(之前《小記者大偵探》和《年輕戲劇天后的表白》的題材還是帶一點童話色彩的),而且還是她第一部悲劇。
影片開始的時間是1968年6月4日晚,地點是洛杉磯大使酒店。攝影機捕捉的是數對人物,例如剛到步薩曼達(海倫·亨特)和傑克(馬田·西恩)夫婦,而戴安娜(蓮茜·羅寒)為了幫助威廉(以利亞·伍德)逃避兵役而來到酒店結婚。接線生安吉拉(海特·格拉罕),酒店經理保羅(威廉·麥斯)和他的理髮美容師妻子米利安(莎朗·斯東),廚房裏的工人羅加斯,還有退休的酒店安全負責人約翰(安東尼·鶴健士)和名歌手維珍尼亞(狄美·摩亞)。情節有如《Short Cuts》和《Crash》,某些人物之間有着聯繫,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各自相識。這些人在酒店裏各做着自己的事。直到6月5日晚上R·甘迺迪來到酒店慶祝在加州的選舉成功,眾人都來到現場為之歡呼。意外的是當甘迺迪退場時,被一巴勒斯坦青年槍殺。在場的群眾大亂,其中還有多人受傷。不幸中的萬幸,除了甘迺迪,當晚的傷者都保住了生命。
該片沒有將重心放在任何一個或一對人的身上。而是非常平均地穿插報道他們個人的生活,包括以資料片形式出現的R·甘迺迪。這些平凡的個體卻都在甘迺迪遇刺的那一刻起受到了留影終身的衝擊。蓮茜在這場群星會中與伍德飾演了年輕的一對。蓮茜不再是往前的那些青春綻放的少女,而是一位60,70年代溫文爾雅的的年輕女子,含蓄而又大方,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她在影片中把握好自己那幾段短小的露面,以扮演好戴安娜這一位「群眾」人物角色。
2006年-2007年:獨立電影和職業生涯中斷
2006年4月15日,蓮茜又一次登上《周六晚現場》做主持,她表達自己的感受是:「我才19歲,就已經三度登上周六晚現場,真是太瘋狂了。」在節目中,她幾乎參與了所有表演短片,包括當白宮發言人,「掃興女戴比」,而其中在節目正式開場時,她與扮演賓尼兔肯南·湯普森來了一個小脫口騷,而賓尼兔卻有着酒癮,還說道:「我年輕,我還很喜歡聚會。」內容影射了蓮茜自己的喝酒和聚會癖。她在裏面通過對賓尼兔說的話,向公眾表示了自己對此的態度「我認為你不該去聚會,……聚會只會掩蓋你的才華。」而在「瘋狂吃蛋糕」的短片中,她與三位演員在吃一塊巧克力蛋糕,四人越吃越瘋狂,做出各種誇張動作,但對蓮茜的表演有網站做出批評,認為她根本是在「假的」「做戲」,蛋糕根本沒進她的嘴就掉下了:「嗯,因為她是位演員,要演戲,何況她是位悲劇演員!」[41]。相比同場的德拉許,蓮茜的演技確實還未夠火候。更有觀眾評論道,該次《周六晚現場》「很爛」[42]。
[6]」在2006年1月,她的哮喘發作,再度在邁亞美入院。關於她所說的「藥品」, 在2006年《名利場》雜誌里她承認自己服用過「一點」毒品,但否認是可卡因,她說那是「疼痛劑」。
雜誌中提到她已從貪食症中恢復過來。但是其後,蓮茜卻「驚異」地說,《名利場》「斷章取義」。 而《名利場》則反駁說,訪問都有錄音,雜誌社可以為文章負責[43]。2006年7月,蓮茜在拍攝《Georgia Rule》再度去醫院,抱怨道自己「發燒還有脫水」。而Morgan Creek Productions的CEO占士·G·羅賓森寫給了蓮茜一封信,指責她「晚晚夜夜笙歌」,東拼西湊製造「藉口」,並威脅到要採取行動彌補任何金錢上的損失[44]。對此,蓮茜媽媽在出席Access Hollywood時否認其指控,說蓮茜犯有哮喘,而且在在華氏105度高燒下工作,羅賓森的信「太離譜」,「我不認識他,我也沒資格去說他好壞,但我覺得這樣對待一個年輕姑娘算不上明智。[45][46]」
羅賓森所說的「夜夜笙歌」指的是蓮茜素有名氣的聚會癖。她被形容為「Party Girl」,經常和希爾頓姊妹,妮歌·莉齊結伴上酒吧,凌晨3,4點還在酒吧徘徊。這對她的健康無疑有負面作用,而雪上加霜的是,蓮茜煙酒都碰過。在2006年她顯出要戒的跡象。2004年她抽了自己的第一支煙。之後的2005年7月她參了加「煙草遠離兒童運動」,有意幫助兒童遠離香煙,並勸吸煙人士戒煙。但對自己的煙癮她則要到2006年初才開始行動。同年12月,蓮茜在接受People雜誌採訪時說到,她在洛杉磯參加匿名戒酒者協會已超過一年,此前因為這「與任何人無關,所以才要匿名啊!」而沒有對外透露。值得注意的是,在07年7月2日之前,蓮茜喝酒都是不合法的,因為在美國只有年滿21歲的人士才可以合法接觸酒類[47],就是說蓮茜在《天生一對》裏以荷莉的身份品酒也是不合法的(所以當影片在迪士尼頻道播出時要刪去這一段)。她在拍攝電影閒余之時希望靠多上俱樂部以擺脫自己的聚會癖。發言人對此聲稱「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卻是一件很好的事。[48]」蓮茜還在訪問中說道「但我外出還是太頻繁了,我也知道這一點,而我對生活也有着更多的期盼。」 [49]
與電影裏面駕駛着賀比笑傲車場的美姬相比,蓮茜在2005-2006年裏的車運就不是太妙了。她在2005一年之內就出了3次車禍。第一次只是輕微撞着前車車尾,但是事主後來提出要控告蓮茜[50]。第二次則是事出狗仔隊的追蹤,蓮茜受了輕傷,警方稱是有意圖的碰撞,但原告並未能提供足夠證據去向肇事人提出檢控[51]。第三次則是2005年10月在西荷里活,蓮茜駕駛着梅塞德斯撞上了一輛貨車。據稱她是為了躲避狗仔隊而出事的。警方認為事故是由於貨車司機違規掉頭造成的[52]。當2005年12月VH1將蓮茜因為其「Big」而選為當年的「Big 'It' Girl」時,蓮茜接道:「(我)在05年夠格成為巨星,憑的是一年之內就能來三宗車禍啊,老友。[53]」不過這還沒完,在2006年11月,蓮茜等來了18個月來第四宗車禍,她在倫敦撞上了一輛警車[54]。
2007年5月26日,蓮茜汽車失控。警方在她車內及她血液內發現可卡因。因此她要接受戒毒45日。
2007年5月26日,蓮茜被發現血液酒精含量超標,並藏有可卡因。她被判監禁一日和十天社會服務令。她亦再次進入康復中心。
音樂職業生涯
蓮茜的偶像安·瑪格麗特[來源請求],是一位演員、模特及歌手。由於其所出演的電影題材的原因,蓮茜一直就有機會去發揮自己的音樂天賦,在《衰鬼媽咪》中其歌唱事業可見端倪,而且她慢慢地有着更多的機會去唱。但只有當她得到製作人埃米里奧·埃絲泰威茲的賞識時,她的歌唱生涯才可以說是正式開始。埃斯特凡說道:「當我第一次聽到她的歌聲時,我就知道她有這方面的天賦,有一種常人少見的能力,可以帶動聽眾。我能與她共事,實在是很值得高興的」。2002年,他跟蓮茜簽下了一份5張專輯的合約。蓮茜也對這個機會表示興奮「非常高興能與這些具有天賦的人合作。」[55]
蓮茜的首張專輯《有話直說》於2004年12月7日發行。專輯最高排名位列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第四號,並於2005年初獲得鉑金認證。[56][57]蓮茜為風格主要是流行/搖滾的專輯中的數首歌曲合作作詞。[56][58] 專輯受到了愛爾蘭廣播電視琳達·麥吉的讚揚。她對專輯給出了五顆星中的四顆,評論「《有話直說》以從露漢年紀的藝術家所能期望到的全部真實情感與少年煩惱開場」,並將專輯與艾薇兒·拉維尼的音樂相提並論。[59] 專輯由單曲《Rumors》推廣,單曲獲得了全球商業上適度的成功,單曲詳細描述了蓮茜與流言和狗仔隊的問題,並在美國獲得了金認證,但遺憾的是,並沒有被排在公告牌百強單曲榜中。[57][58][60]
蓮茜的第二張專輯《私人空間》於2005年12月6日發行。專輯在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上最高排名第20名,並獲得了金認證。[57][61]蓮茜為褒貶不一的專輯中的大部分歌曲合作作詞。[62][63]專輯首支單曲《Confessions of a Broken Heart (Daughter to Father)》的音樂視頻由蓮茜導演,並在演員中包括了她的妹妹阿莉·露漢。[64]音樂視頻是蓮茜所聲稱的她的家庭所受到的由她的父親所施加的痛苦的戲劇化演繹。[64]單曲是蓮茜首支進入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的單曲,最高排名第57名。[65]
影視作品
- 電影
年份 | 電影 | 角色 | 備註 |
---|---|---|---|
1998 | 天生一對 | 荷莉·帕克(Hallie Parker) 安妮·占士(Annie James) |
|
2000 | 真人大小 | 凱西·米契爾(Casey Mitchell) | 電視電影 |
2002 | 小記者大偵探 | 蕾西(Lexy) | 電視電影 |
2003 | 衰鬼媽咪 | 安娜·科勒曼(Anna Coleman) | |
2004 | 高校天后 | 羅拉·賽普(Lola Cep) | |
辣妹過招 | 凱蒂·海倫(Cady Heron) | ||
2005 | 金龜車賀比 | 瑪姬·佩頓(Maggie Peyton) | |
2006 | 幸運之吻 | 艾什莉·奧爾布賴特(Ashley Albright) | |
牧場之家好做伴 | 羅拉·約翰遜(Lola Johnson) | ||
鮑比 | 黛安·豪瑟(Diane Huber) | ||
緣份精華遊 | 她本人 | 友情客串 | |
誤傷 | 女朋友 | 錄影帶首映 | |
2007 | 乖女唔易做 | 雷切爾·威爾科克斯(Rachel Wilcox) | |
我知道誰殺了我 | 奧布里·弗萊明(Aubrey Fleming) | ||
第27章 | 祖德·漢森(Jude Hanson) | ||
2009 | 產前陣痛 | 西婭(Thea) | 電視電影 |
2010 | 攞命.彎刀.罪惡城 | 愛普莉·布斯(April Booth) | |
少年狗仔隊 | 她本人 | 紀錄片 | |
蓮茜·露漢的印度之路 | 她本人 | BBC Three紀錄片 | |
2012 | 夢露人生 | 她本人 | 紀錄片 |
麗茲與迪克 | 伊莉沙伯·泰萊 | ||
2013 | 不合時宜的喜劇 | 瑪麗蓮·夢露 | |
搞乜鬼奪命雜作5 | 她本人 | ||
閃閃靚賊 | 她本人 | 素材鏡頭 | |
峽谷 | 塔拉(Tara) | 聯合製片 | |
2019 | 陰影之中 | Patricia Sherman | |
2022 | 聖誕傾情 | 席艾拉·貝爾蒙特(Sierra Belmont) | 兼執行製作 |
2024 | 愛爾蘭之願 | 瑪德琳(Maddie Kelly) | 兼執行製作 |
我瞞的聖誕 | 艾芙莉(Avery) | 兼執行製作 |
- 電視
- 黑慾天堂 - 1996年–1997年
- Bette - (2000年–2001年)(2000年10月11日播出,只在試映一集出現)
- 明星大整蠱 - 一集,2003年12月14日(參見上方)
- 周六晚現場 - 2004年5月1日主持
- 2004年MTV電影大獎頒獎典禮 - 2004年6月10日主持
- 70年代秀 - 「媽媽的小幫手」,2004年11月10日
- 周六晚現場 - 2004年12月11日
- 周六晚現場 - 2005年5月21日當季最後一集的主持
- 周六晚現場 - 2006年4月15日主持
- 2006年世界音樂獎 - 2006年11月主持
- 客串電視連續劇醜女貝蒂 - 2008年10月
- 客串電視連續劇破產姊妹花3 - 2013年
- 蓮茜 - 2014年
- 人生請病假 飾演 Katerina West - 2018年
- 蓮茜·露漢的沙灘俱樂部 - 2019年[66]
- 蒙面歌手 (澳洲) 評審 - 2019年
- 名人觀看派對 - 2020年
- Devil May Care 配音 Ziva - 2021年
音樂作品
錄音室專輯
標題 | 信息 | 最高排行榜排名 | 認證 | 銷量 | ||||||||||
---|---|---|---|---|---|---|---|---|---|---|---|---|---|---|
美國 [67] |
奧地利 [68] |
加拿大 [69] |
德國 [70] |
日本 [71] |
波蘭 [72] |
英國 [73] | ||||||||
《有話直說》 | 4 | 36 | 9 | 53 | 19 | 12 | 105 |
| ||||||
《私人空間》 |
|
20 | — | — | — | 44 | — | 122 |
|
| ||||
「—」表示未在該地區發行或未進入排行榜。 |
單曲
標題 | 年份 | 最高排行榜排名 | 認證 | 專輯 | ||||||||||
---|---|---|---|---|---|---|---|---|---|---|---|---|---|---|
美國 [75] |
美國 舞曲 [76] |
澳大 利亞 [77] |
奧地利 [68] |
加拿大 [78] |
德國 [70] |
愛爾蘭 [79] |
瑞士 [80] |
英國 [81] |
烏克蘭 [82] | |||||
Drama Queen (That Girl) | 2004年 | — | — | 86 | — | — | — | — | — | — | — | 《Confessions of a Teenage Drama Queen》 | ||
Rumors | — | — | 10 | 23 | — | 14 | — | 30 | — | 4 | 《有話直說》 | |||
Over | — | — | 27 | 49 | — | 40 | 19 | 52 | 27 | 8 | ||||
First | 2005年 | — | — | 53 | 31 | — | 74 | — | 51 | — | 2 | |||
Confessions of a Broken Heart (Daughter to Father) | 57 | — | 7 | 74 | — | — | — | — | — | 7 | 《私人空間》 | |||
Bossy | 2008年 | — | 1 | — | — | 77 | — | — | — | — | — | 不適用 | ||
Back to Me | 2020 | — | — | — | — | — | — | — | — | — | — | 待公佈 | ||
「—」表示未在該地區發行或未進入排行榜。 |
起訴《GTA5》形象侵權案
蓮茜·露漢聲稱《GTA5》中有女性角色在未經她同意的前提下,使用了她的形象,並於2014年正式起訴了GTA5開發商R星。2016年9月,案件被判無效,露漢的律師繼續上訴。紐約州上訴法院在2018年3月22日駁回了蓮茜·露漢關於《GTA5》及R星公司形象侵權的上訴[85]。
參考資料和註釋
- ^ Lindsay Lohan and Husband Bader Shammas Welcome Their First Baby, Son Luai: 'Over the Moon in Love'. People. 2023-07-17 [2023-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0).
- ^ Lindsay Lohan - Biography on Bio. Thebiographychannel.co.uk. [2012-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8).
- ^ AP-News Pronunciation Guide L-R. Associated Press. [201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8).
- ^ Dominic Wills. Lindsay Lohan Biography. tiscali.co.uk. [27 Februar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3 二月 2006).
- ^ 5.0 5.1 5.2 Lynda Obst. Lindsay Lohan: One of the movies' biggest rising stars goes on the record. findarticles.com. [June 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9).
- ^ 6.0 6.1 6.2 6.3 6.4 6.5 6.6 Fully loaded,Elle, July 2005 Page 129
- ^ Samuel Bruchey and Jennifer Smith. Plenty of dramatics in young star's family, Dad's in and out and back in jail. pqarchiver.com. [3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1).
- ^ Mark Binelli. Confessions of a Teenage Drama Queen. Rolling Stone. [19 August 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7).
- ^ Lindsay Lohan's Dad Gets Prison Sentence. Fox News Network. [3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5).
- ^ Fully loaded,Elle, July 2005 Page 167
- ^ Lohan's Parents Reach Divorce Settlement. sfgate.com. [13 Decem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8).
- ^ Billboard: Lohan Puts "Heart" into Second Album. billboard.com. [30 Septem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6).
- ^ Fully loaded,Elle, July 2005 Page 126
- ^ 14.0 14.1 Lohan, Lindsay (subject). MTV Diary (TV-Documentary). USA: MTV. 2004. 外部連結存在於
|title=
(幫助) - ^ 15.0 15.1 Box Office Mojo: The Parent Trap. boxofficemojo.com. [29 Januar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 ^ 封底介紹,The Parent Trap DVD版
- ^ YouTube
- ^ Rüdiger Suchsland. Ein Zwilling kommt selten allein (The Parent Trap)-Typisch Hollywood. artechock.de. [1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1).
- ^ Mean Girls (2004) - IMDb. [2006-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 ^ Martin Schlu. McDonalds-Fassung des "Lottchens". amazon.de. [1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6).
- ^ 譯自:[失效連結]
- ^ 參看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與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的評價
- ^ A unique film with a full dynamic range of both happy and sad emotions. imdb.com. [1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 24.0 24.1 This funny heart warming story you'll enjoy again and again. imdb.com. [13 December 2006].
- ^ Heart warming and charming family comedy. imdb.com. [13 December 2006].
- ^ Larry Carroll. Lohan Still A Redhead On Toy-Store Shelves, In Cartoons. vh1.com. [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 十月 2007).
- ^ Roger Ebert. Freaky Friday review. rogerebert.suntimes.com. [1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10).
- ^ Robert K. Elder. Robert K. Elder: Little to Forgive in Confessions. metromix.com. [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二月 2006).
- ^ Brandon Gray. Brandon Gray: Mean Girls' Surprisingly Nice $24.4M Weekend. boxofficemojo.com. [1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5).
- ^ Steve Rhodes. Internet Reviews: Mean Girls. rottentomatoes.com. [1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九月 2004).
- ^ YouTube. [200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 ^ 摇滚小天后飞吻后耍阴 热火令“贱女孩”受辱. southcn.com. [15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1月3日).
- ^ Lohan-Hilton Catfight Update: Brandon Davis Uses Nuclear Option, Officially Upgrades Tiff To War. defamer.com. [15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十月 2006).
- ^ NEWS FLASH! Lindsay Lohan And Wilmer Valderrama Break Up. socialitelife.com. [20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5月3日).
- ^ Lindsay Lohan Biography. kidzworld.com. [20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8).
- ^ Associated Press: Lindsay Lohan on breasts, break-up. msnbc.msn.com. [8 December 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7).
- ^ ABC News: Lohan Looks Startlingly Thin in Photos. abcnews.com. [19 May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30).
- ^ Feedlindsay.com fans who want Lindsay Lohan to gain weight. moono.com. [2014-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Lindsay Lohan denies canoodling with Bruce Willis. femalefirst.co.uk. [11 March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30).
- ^ Publicist fires back over Lohan's 'adequite' note. cnn.com.[失效連結]
- ^ 存档副本. [2006-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26).
- ^ 存档副本. [2006-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17).
- ^ Lindsay Lohan Says She's 'Appalled' by Vanity Fair Article. nynewsday.com. [10 Januar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2).
- ^ ABCNews.com: Studio Blasts Club-Hopping Lohan for 'Bogus Excuses'. abcnews.go.com. [28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6).
- ^ Access Exclusive: Dina Lohan Defends Lindsay. accesshollywood.com. [30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2).
- ^ RagRap.com: Lindsay Lohan's Mom Scolds Hollywood BigWig. ragrap.com. [29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6).
- ^ Lindsay Lohan lässt sich wegen Alkoholismus behandeln. de.news.yahoo.com. [18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6 十二月 2006).
- ^ Lindsay Lohan geht zu den Anonymen Alkoholiker. flensburg-online.de. [18 December 2006].[失效連結]
- ^ [3][失效連結]
- ^ Lindsay Lohan Sued Over Car Accident. abc4.com. [3 February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二月 2006).
- ^ Photog Gets Break after Lohan Crash. newsday.com. [30 Decem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一月 2006).
- ^ Cops: Paparazzi Had No Role in Lohan Crash. abcnews.com. [5 Octo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8).
- ^ Celebrities: 'Big' in 2005. etonline.com. [5 December 2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年12月7日).
- ^ 存档副本. [2006-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4).
- ^ Business Wire: Emilio Estefan, Jr., Signs Lindsay Lohan. findarticles.com. [12-05, 2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9).
- ^ 56.0 56.1 Speak :Lindsay Lohan. Allmusic. [2010年3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1月8日).
- ^ 57.0 57.1 57.2 RIAA's Gold & Platinum Program searchable database. 美國唱片業協會. [2012年8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4日).
- ^ 58.0 58.1 Donna Freydkin. The evolution of Lindsay Lohan. USA Today. 2004年12月5日 [2013-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4).
- ^ McGee, Linda. Lindsay Lohan – Speak. 愛爾蘭廣播電視. 2004 [2010年3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3月19日).
- ^ For The Record: Quick News On Lindsay Lohan. MTV. 2004年9月14日 [2010年3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2月15日).
- ^ A Little More Personal (Raw) – Lindsay Lohan. Billboard. [2012年7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7月5日).
- ^ A Little More Personal (Raw) – Lindsay Lohan. Metacritic. [2012年7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8日).
- ^ Slant magazine: Music Review: A Little More Personal (Raw). Slant Magazine. [2006年1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4月7日).
- ^ 64.0 64.1 Vineyard, Jennifer. Lindsay Lohan Cracks The Mirror. MTV. MTV Networks. 2005年10月17日 [200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2月2日).
- ^ {{cite web|url=https://www.billboard.com/artist/lindsay-lohan/chart-history/ |title=Artist Chart History – Lindsay Lohan |work=Billboard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11151809/http://%7b%7bbillboardurlbyname%7cartist=lindsay/
- ^ Bluestone, Gabrielle. You Can't Hurt Lindsay Lohan Now.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26, 2018 [December 10,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5).
- ^ Artist Chart History – Lindsay Lohan. 公告牌 (雜誌). [2010年12月2日].
- ^ 68.0 68.1 Austrian charts - Lindsay Lohan. austriancharts.com. 2006-08-23 [2011-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4).
- ^ Speak – Lindsay Lohan. 公告牌 (雜誌). [2010年4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7月5日).
- ^ 70.0 70.1 Lohan, Lindsay: chart history: Media Control Top 100 Albums. charts.de. Media Control GfK International. [2011年11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24日).
- ^ Jaoan Chart. Oricon. [2010年12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27日).
- ^ Bridgit Mendler: Hello My Name Is... - Album Charts Week 2006年11月26日. ZPAV. [2011-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7).
- ^ Peak chart positions for albums in the United Kingdom:
- "Speak": The Official UK Singles Chart for the week ending 2004年1月27日. ChartsPlus (Milton Keynes: IQ Ware Ltd): 7.
- "A Little More Personal": The Official UK Singles Chart for the week ending 2006年6月27日. ChartsPlus (Liverpool: UKChartPlus): 7.
- ^ 74.0 74.1 74.2 74.3 RIAA - Gold & Platinum Searchable Database - July 04, 2015. [2013-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3).
- ^ Billboard Chart History. Billboard. [2010-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 ^ Billboard Hot Dance Club Songs Chart History - Lindsay Lohan. Billboard. [2010-05-13].
- ^ Lindsay Lohan on ARIA Charts:
- Top50 Singles: Lindsay Lohan -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charts. 澳大利亞唱片業協會 (Australian-charts.com at Hung Medien). [2009-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4).
- Under Top50 Singles: The ARIA Report: Search for Lindsay Lohan (PDF) (1069). Pandora Archive. 2010年9月11日 [2013年1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23日).
- ^ Canadian Singles Chart History - Lindsay Lohan. Billboard. [2010-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 ^ Ireland Lindsay Lohan charts. Irish Charts. [2010-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 ^ Swiss Charts: Lindsay Lohan. Hung Medien. [2009年9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5日) (德語).
- ^ UK Lindsay Lohan charts. Official Charts UK. [2010-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3).
- ^ Ukrainian Chart - Lindsay Lohan. FDR. 2009-05-10 [2010-07-13].[永久失效連結]
- ^ Gold & Platinum – 2010年4月12日. RIAA. [2010年4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9月24日).
- ^ ARIA Charts – Accreditations – 2005 Singles. Aria.com.au. [2010年4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23日).
- ^ 上訴法院駁回荷里活女星蓮茜·露漢起訴《GTA5》形象侵權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cnBeta.[2018-03-31].
延伸閱讀
- Boone, Mary. Lindsay Lohan: A Star on the Rise. Triumph. 2004. ISBN 978-1-57243-689-3.
- Wheeler, Jill C. Lindsay Lohan (Young Profiles). Checkerboard. 2004. ISBN 978-1-59197-878-7.
- Brown, Lauren. Lindsay Lohan: The "It" Girl Next Door. Simon Spotlight. 2004. ISBN 978-0-689-87888-6.
外部連結
- 蓮茜·露漢的Facebook專頁
- 蓮茜·露漢的Instagram帳戶
- 蓮茜·露漢的MySpace主頁
- 蓮茜·露漢的X(前Twitter)帳戶
- 蓮茜·露漢在Allmusic上的頁面
- 蓮茜·露漢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People.com的蓮茜·露漢。
- 蓮茜·露漢在《紐約時報》上的節選新聞及評論
- 來自《衛報》有關蓮茜·露漢的新聞和評論
- WorldCat 聯合目錄中蓮茜·露漢的著作或與之相關的著作
- 高校天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