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潛
王潛(8世紀?—829年3月12日),字弘志,唐朝相州安陽人,王同皎之曾孫,王繇和永穆公主之孫,王詮和永和公主之子。
王潛生下來三日,被賜緋衣、銀魚。年幼時就莊重,不喜兒童遊戲。以他是唐肅宗外孫,補千牛,再選尚公主,固辭。元和年間擢升為將作監。屬吏有人掛名北軍軍籍,驕橫懈怠不做事,王潛上奏全都罷免了,於是屬吏不勸誡戒就該知道做什麼事了。將作監沒有公共膳食,而利息錢舊例都歸長官私有,至王潛,取來置辦公共膳食,於是為定例。轉任左散騎常侍,元和十年(815年)七月十七,涇原節度使李匯去世,以將作監王潛為涇州刺史、四鎮北庭涇原節度使[1]。唐憲宗與他對話,非常高興,說:「我知你稱職,我自然任用你。」王潛至涇原,修繕壁壘,屯積粟米,建造高屋儲存兵器,辦事敏捷嚴厲。於是率兵自原州過硤石,俘獲番將一人,增設烽火台,修築歸化、潘原三壘。請重修原州城,度支不同意,所以原州再次失陷。唐穆宗即位,封他為琅邪郡公,長慶元年(821年)正月初五,以涇原節度使王潛檢校兵部尚書、江陵尹,充荊南節度使[2]。他列舉屬吏的惡行,在里閭張榜,殺死其中最放縱之人。分射箭為三等,教士學習,不能及格的罷免,所以沒有冗軍。大和初年,檢校尚書左僕射。大和三年二月初四(829年3月12日),荊南節度使王潛去世[3],以兵部尚書崔群為荊南節度使。贈司空。
註釋
參考文獻
- 《新唐書》卷191 列傳第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