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摶
王摶 | |
---|---|
出生 | 9世紀 唐朝 |
逝世 | 900年7月12日 唐朝 |
職業 | 唐朝官員 |
王摶(9世紀—900年7月12日[1]),字昭逸,爵封魯國公,中國唐朝官員,唐昭宗年間的895—900年間為宰相。光化三年(900年),他有權勢的同僚宰相崔胤誣告他勾結宦官,他被昭宗賜死。
家世
王摶生年不詳,祖上有兩位宰相,即女主武則天年間拜相的十世祖王方慶和唐肅宗年間拜相的曾祖父王璵。王摶的祖父王及官至中書舍人,父親王鐬官至右諫議大夫。[2]
早期仕途
王摶中進士,直弘文館,佐前宰相、義成軍節度使、滑州刺史王鐸為推官。[3][4][5][6]王摶累遷蘇州刺史,曾任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7]後以戶部侍郎判戶部。[8]景福二年(893年)十一月,加同平章事、[9]中書侍郎。[10]
拜相
乾寧元年(894年)十月,王摶被任為武安軍節度使,但未赴任。二年(895年)三月,昭宗任宰相崔胤為護國軍節度使意圖收回朝廷對護國軍的控制,復任王摶為中書侍郎,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1]以代崔胤,[12][13]且仍判戶部。[14]王摶雖明達有度量,並被時人稱為良相,[1]但作為宰相時的舉措卻幾無記載,僅知曾進和詩[15]及請求立何淑妃為皇后。[16][17]威勝軍節度使董昌稱大越羅平帝,五月,昭宗令鎮海軍節度使錢鏐討之,王摶作詔書。[18]七月昭宗為避軍閥鳳翔軍節度使李茂貞和靜難軍節度使王行瑜劫持,逃離京城長安而入秦嶺時,王摶與其他宰相崔昭緯、徐彥若一同隨駕。[13][19]九月,在正議大夫、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任上被加金紫光祿大夫、戶部尚書、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判度支。[9]
三年(896年)五月,昭宗殺崔昭緯,與崔昭緯同宗的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崔胤因而作為崔昭緯黨羽被罷相。[20]同月,錢鏐敗殺後來取消帝號的董昌,從而控制威勝軍。七月,昭宗因李茂貞再攻京城避難鎮國軍軍部華州。王摶等宰相畏懼鎮國軍節度使韓建,不敢專斷政事。八月,王摶以扶危匡國致理功臣、判度支、諸道鹽鐵轉運等使、金紫光祿大夫、兼戶部尚書、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上柱國、琅琊郡開國公、[21]食邑二千戶的身份被任為檢校戶部尚書、檢校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兼越州刺史、充威勝軍節度、浙江東道管內觀察處置宣撫等使、使持節越州諸軍事守處州刺史,[9][22]還未出發,又加檢校尚書右僕射。但錢鏐並不願讓出威勝軍,令兩浙吏民上表請以錢鏐兼領浙東。昭宗不得已,十月,召回王摶,王摶以扶危匡國致理功臣、新授武勝軍節度、浙江東道管內觀察處置兼宣撫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使持節越州諸軍事、越州刺史、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的身份被拜為光祿大夫、守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23][24][25]以錢鏐為鎮海、威勝兩軍節度使。[13]四年(897年),昭宗立皇子李𥙿為皇太子,[26]王摶建議昭宗大赦天下以顯隆重。王摶一度以扶危匡國致理功臣、光祿大夫、守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琅琊開國公、食邑二千戶的身份被任為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充諸道鹽鐵轉運等使,[27]後正拜右僕射,光化二年(899年)遷司空,[28]封魯國公。[8]王摶表辭司空。[29]
王摶曾上表謝昭宗加其食邑、實封[30][31]及任自己為監修國史、鹽鐵使等。[32][33]當年冬,上表請辭宰相及接任上表請求接任的嶺南節度使嗣薛王李知柔。[34]次年,再次為此上表。[35]
身亡
此前崔胤和昭宗密謀屠戮宦官時,王摶害怕這樣的謀劃會引起朝臣和宦官的激烈對抗,建議謹慎。崔胤當時就誣告王摶奸邪,為樞密使朱道弼和景務修外應,[1]後也懷疑自己先前在光化二年又一次罷相是被王摶所排擠,[26]愈發恨王摶。三年(900年)六月,昭宗追究崔昭緯舊惡,崔胤受到牽連被遣出任清海軍節度使,離京前,他又彈劾王摶。崔胤給盟友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寫信告知王摶說的話,並要朱全忠上表稱崔胤應該留居相位。昭宗召崔胤回長安再拜為宰相,崔胤在朝中威權極盛,因徐彥若、王摶曾揭發崔昭緯而排擠他們,朱全忠也上書稱王摶勾結宦官,王摶以特進、扶危匡國致理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判度支、上柱國、魯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一百戶的身份被貶為特進、工部侍郎。[36]次日,又貶王摶為溪州刺史,[37]又次日再貶崖州司戶參軍員外置同正員。[38]同日,在藍田驛賜死,[28][39]朱道弼、景務修也皆被賜死。[1][9][19][20][40][41]王摶推薦的中書舍人錢珝也被貶為撫州司馬。[42]
家庭
妻
子
後裔
- 七世孫王稟
註釋及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二
- ^ 2.0 2.1 《新唐書》卷七十二
- ^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
-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
- ^ 王鐸在882—884年間任義成軍節度使、滑州刺史,可見王摶效力王鐸在此期間。見《舊唐書》卷一百六十四。
- ^ 劉崇望《授王搏檢校殿中侍御史充義成軍節度推官制》
- ^ 李磎《授王搏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等制》
- ^ 8.0 8.1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六
- ^ 9.0 9.1 9.2 9.3 《舊唐書》卷二十上
- ^ 《冊府元龜》
- ^ 《舊唐書·昭宗紀》作六月事。
- ^ 《新唐書》卷十
- ^ 13.0 13.1 13.2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
- ^ 段安節《授王搏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戶部制》
- ^ 錢珝《史館王相公進和詩表》
- ^ 錢珝《中書省請冊皇后表》
- ^ 錢珝《史館王相公請冊淑妃何氏為皇后表》
- ^ 《命錢鏐討董昌詔》
- ^ 19.0 19.1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七
- ^ 20.0 20.1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三下
- ^ 《舊唐書·昭宗紀》作太原郡開國公。
- ^ 楊鉅《授王搏威勝軍節度平章事制》
- ^ 《新唐書》卷九十
- ^ 韓儀《授王摶平章事制》
- ^ 《冊府元龜》作八月事。
- ^ 26.0 26.1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一
- ^ 鄭璘《授王摶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制》
- ^ 28.0 28.1 《新唐書》卷一十
- ^ 錢珝《為王相公讓加司空表》
- ^ 錢珝《代王相公謝加門下侍郎食邑表》
- ^ 錢珝《代史館王相公謝加食邑實封表》
- ^ 錢珝《代史館王相公謝監修國史鹽鐵使表》
- ^ 錢珝《代史館王相公謝令樞密使宣諭奸邪表》
- ^ 錢珝《代史館王相公讓相位第一表》
- ^ 錢珝《第二表》
- ^ 《貶王摶工部侍郎制》
- ^ 《貶王摶溪州刺史制》
- ^ 《再貶王摶崖州司戶制》
- ^ 《誅王摶敕》
-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四
- ^ 《新唐書》卷二百零八
- ^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
- ^ 《新唐書》卷五十八
前任: 張濬 |
唐朝尚書右僕射 898年—899年 |
繼任: 趙崇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