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政體
政治主題的一部分 | |||||
政體基本形式 | |||||
---|---|---|---|---|---|
權力基礎 | |||||
|
|||||
權力思想 | |||||
|
|||||
權力結構 | |||||
|
|||||
政治主題頁 | |||||
獨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又稱獨裁政府、獨裁體制、專政,是政治學概念,指由一個人或少數人集團,擁有絕對政治權力而不受憲政與法律限制的政體[1]。這種一人或少數人統治的體制,和「多數人的統治」的民主相對立[2]。獨裁體制的統治權常由一人或一集團所壟斷,通過不同的鎮壓機制來發揮其政治權威[3][4][5]。
獨裁體制會導致集權和極權,並違反人民主權原則,違背有限政府及權力分立和制衡等政府組織原則。近代以來的政治理論都反對獨裁政體,認為此類政體侵害和違背民眾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6]。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不少學者將獨裁政體分為三類型:憲政獨裁、反革命獨裁及法西斯獨裁,然而世界各地發展出許多不同於這些類型的獨裁如宗教獨裁、家族獨裁、資本專制等[7]。
獨裁的類型
極權主義的到來標誌着20世紀新政治時代的開始。根據漢娜·阿倫特的說法,極權主義是一種極端形式的新式專政,由「孤立的個體」組成。她申明,意識形態在定義整個社會的組織方式方面起著主導作用。根據政治學家胡安·林茲的觀點,威權政權與極權政權之間的區別在於,威權政權試圖扼殺政治和政治動員,而極權主義則試圖控制政治和政治動員[8]。
但是,最新的分類之一未將極權主義確定為專政的一種形式。在芭芭拉·格德斯(Barbara Geddes)的研究中,她專注於精英領袖與精英大眾關係如何影響專制政治。格德斯確定了在專政中構成精英政治的關鍵機構。該研究基於以下因素,並且與這些因素直接相關:分類的簡單性,跨國適用性,對精英和領導人的重視以及將機構(政黨和軍隊)納入塑造政治的中心。根據格德斯的說法,獨裁政府可以分為五類:軍事專政,單黨專政,個人專政,君主制,混合專政。
軍事獨裁
軍事獨裁政權是由一群軍官掌權,決定誰將領導該國並對政策施加影響的政權。高級精英和領導人是軍事獨裁的成員。軍事獨裁的特點是由專業化的軍隊作為機構進行統治。在軍事政權中,精英被稱為軍政府成員。他們通常是軍隊的高級官員(通常是其他高級官員)。
一黨專政
一黨專政是一黨主導政治的政權。在一黨專政中,單一的政黨有權獲得政治職位並控制政策。且政黨精英通常是執政機構的成員,有時也稱為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或秘書處。 這些人控制著黨員的選拔,組織給支持者的利益分配,動員公民投票以表示對黨魁的支持。
個人獨裁
個人獨裁即為所有權力都掌握在個人手中的制度。個人專政主義與其他形式的專政在獲取關鍵政治職位時有所不同,主要取決於獨裁者個人的判斷力。獨裁者可以是軍隊成員或政黨領導人。但是,無論是軍隊或者政黨都無法獨立行使政治權力。在個人獨裁中,精英軍團通常由獨裁者的親密朋友或家庭成員組成,且這些人多數由獨裁者親自選出。
根據2019年的研究,個人主義專政比其他形式的專政更具壓制性。
混合獨裁
混合獨裁政權是融合了個人獨裁,一黨專政和軍事獨裁的政權。當某一政權具有這三種形式的特徵時,它們被稱為三重威脅。混合獨裁的最常見形式是個人獨裁/一黨專政和個人獨裁/軍事獨裁。
詞源
英語中獨裁政體(dictatorship)一詞的詞根來自拉丁語:dictatura,是羅馬共和時期的一種特殊政治體制,源自於羅馬共和時期的獨裁官官銜[9]。在面臨重大危機的特殊狀況下,國家的所有權力會暫時交給獨裁官進行統治,這種政治體制稱為dictatura。在這個體制下,獨裁官的命令超越任何法律,不受任何節制,他的地位被比擬為希臘的僭主或東方的專制君主(古希臘語:δεσπότης,拉丁化:despótēs,之後成為英語:Despotism的詞根)更高。尤利烏斯·凱撒被任命為終身獨裁官(Dictator perpetuo)之後遭暗殺,這個官銜不再被使用。
根據《梅里亞姆-韋伯斯特字典》定義,獨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是一種政府形式,由一個單一個人,或一個小群體,集中掌握了絶對的權力[10]。獨裁(英語:Autocracy)、寡頭統治(oligarchy)與僭主(tyrant)這幾個源自古希臘語的名詞在某種程度上也被當成同義詞來使用。獨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和獨裁(autocracy)在一般概念使用上差異不大[11],其主要區分在於前者主要靠暴力或武力,而後者主要靠輸誠的臣民[9]。
獨裁這個用語在中國古代已經存在,但主要當成動詞或形容詞,不是專門名詞。獨裁被當成一種使用於政體的專門術語,源自於日本。在日本明治時期,1866年,福澤諭吉譯《西洋事情》,將英語:despot意譯為立君獨裁。隨後,英語:dictatorship也被意譯為獨裁。梁啟超在《清議報》發表的文章,首次將獨裁主義或獨裁政體這個譯名由日本引入中國[12]。但是英語:Autocracy(或譯為獨裁、専制政治)、英語:Despotism(或譯為專制獨裁、專制主義)等術語在日本都被同樣漢譯為獨裁,此外,它也被譯為專政或專制,梁啟超等人在行文中,也沒有做出嚴格的區別[13][14][15]。在民國時期,也有直接音譯成狄克推多的用法[16][17]。
分類及分佈
與民主制的區別
作為政治制度,獨裁政體和民主政體的區別,主要在於獨裁政體中司法權和立法權受行政權的控制,而民主政體中司法權和立法權獨立的分權制,比較能保障行政權不因過度集權而獨裁[6][19];民主較以法治和民意為基礎[20][21]。
政治科學有多種評估政體是否民主及是否獨裁的評估及量化指標,經濟學人信息社不定期公佈的民主指數為其中一例(2011年的資料見圖右)。
政治科學家Cheibub等人所整理的民主與獨裁指數(又稱DD資料集)將199個國家自1946年至2008年民主水平進行分類將世界各國粗分成民主及獨裁政體兩大類型後,再將民主的再細分成:議會制民主、混合型(半總統制)民主、總統制民主[24],獨裁的再細分成:皇家獨裁、文官獨裁(civilian dictatorship)[25]、軍事獨裁[24][22]。右列兩圖呈現該資料集的1988年及2008年度DD資料。
民主化
政權由獨裁體制轉變成民主體制的過程,稱為民主化[26][27]。
(參看右例兩圖1988年至2008年的變化,如非洲及亞洲)
歷史上1980年代之後的第三波民主化中,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東歐許多國家獨裁政體相繼崩潰,是人類史上個案最多,規模最大的民主化浪潮[28]。
在東亞,從獨裁體制轉變成民主體制的國家有蒙古[29][30][31][32]、大韓民國[32][33][34]、中華民國[35][36][37]等等。
近年來,聯合國成員中的獨裁政體影響力越來越大。[38],並因此引發有關爭議,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古巴、沙特阿拉伯、哈薩克、阿塞拜疆、埃及、阿爾及利亞、越南、喀麥隆、安哥拉、索馬里、剛果民主共和國、厄立特裏亞、布隆迪等獨裁政權(國家)取得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席次引發國際爭議[39][40][41]。
有觀點認為,雖然民主政體未必能完全避免違反人權的問題,但政體的結構性因素使獨裁政權更易於違反人權[42]。
民主化現代化理論的奠基者西摩·馬丁·利普塞特於《政治人》一書比較歐洲民主國家及拉美獨裁國家的數據統計比較分析,推斷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存有正相關關係,現代化水平越高該國越可能民主[43]。
歷史
於19世紀和20世紀,血統世襲的君主制逐漸衰落和消失,獨裁體制和憲政民主並列成為世界上政府組成的兩大主要政體形式[1]。
19世紀拉丁美洲
在原有的西班牙殖民中央統治權威崩潰後,解放出來的新國家產生各種各樣的獨裁者。這些考迪羅或自封的領導人,常領導一支私人軍隊,並試圖在一地域進行政經控制後,再進攻薄弱的國家政府,如墨西哥的安東尼奧·羅培茲·聖塔·安那及阿根廷的胡安·曼努埃爾·德·羅薩斯。考迪羅主義亦被稱為軍閥獨裁統治[44]。此類獨裁者又被稱為「國民擁戴的領袖」(personalismo)[1]。
拉丁美洲後來於20世紀出現的獨裁者則相當不同,這些新世紀的獨裁者不是地方武力出身,而是常常通過軍事政變上台或是由國家軍隊軍官所拱出來的國家領袖,如墨西哥的卡列斯、阿根廷的胡安·裴隆、巴西的瓦加斯、尼加拉瓜的索摩查、海地的杜瓦利埃、智利的皮諾切特、薩爾瓦多的馬丁內斯、秘魯的萊基亞和阿爾瓦拉多、洪都拉斯的蒂武西奧·卡里亞斯·安迪諾、多明尼加的特魯希略、古巴的巴蒂斯塔、危地馬拉的豪爾赫·烏維科、哥斯達黎加的蒂諾科、哥倫比亞的皮尼利亞、厄瓜多爾的拉臘、委內瑞拉的希門內斯、巴拉圭的斯特羅斯納、烏拉圭的胡安·瑪麗亞·博達維里、玻利維亞的烏戈·班塞爾等。這些獨裁者通常和特定的社會階層形成政治聯盟,企圖維護有錢有勢權力精英階層的利益,或是建立全面的左翼社會改革[1]。
20世紀政權
20世紀上半期,出現在各種科技進步國家的共產主義和法西斯獨裁政權,和拉丁美洲或非洲及亞洲的後殖民獨裁專制政權截然不同,這種現代極權獨裁的領導例子主要有[1]:
- 在納粹德國的希特拉、在意大利王國的墨索里尼、在大日本帝國的東條英機、在匈牙利王國的霍爾蒂、在羅馬尼亞王國的揚·安東內斯庫、在西班牙國的佛朗哥、葡萄牙的薩拉查、希臘王國的梅塔薩克斯、在泰國的鑾披汶·頌堪等法西斯獨裁政權;
- 在蘇聯的斯大林,蘇聯式的共產主義獨裁政權出現在二戰之後中歐和東歐的東方集團,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越南、古巴和其他第二、第三世界國家,雖然他們大多數(包括蘇聯本身)已於20世紀末崩潰。
兩者的共有的獨裁關鍵因素是,將對國家的認同和單一群眾性政黨及其政治魅力超凡的政治領袖結合在一起,並採用了官方意識形態來合理化並維持政權,利用宣傳及恐怖迫害壓制反對派和持不同政見者,並利用現代科學及官僚技術來控制經濟及個人行為(見極權主義)[1]。
法西斯主義獨裁政權不同於共產主義獨裁政權的特色之一是,其政體並未完全掌控社會經濟,就算最徹底法西斯的納粹德國也未全面壟斷國家經濟;共產主義下的獨裁政權在衰弱過程中,會經歷一段法西斯時期[45]。
馬克思主義發展出無產階級專政的獨裁體制[46],列寧以理論及政治革命來證成蘇維埃,從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俄國形式」變成跨國的政權形式[47][48][49]。斯大林實踐無產階級專政時,強調權力往國家及政黨的最高領導集中是強化國家力量的做法,無產階級專政概念被用來合理化斯大林的個人權力及其推動新的集中式工業及軍事發展策略來打造蘇維埃,並合理化其恐怖統治手段[50],又稱「斯大林獨裁」或「無產階級獨裁」[51]。
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獨裁政權,共產主義和法西斯獨裁政權的特色在於意識型態上的極權主義傾向[52][53][54],使當時飽受戰亂的歐洲學者思考極權政權並反省烏托邦思想,如、1944年海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1945年卡爾·波普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1949年歐威爾的小說《1984》、1951年漢娜·鄂蘭出版的《極權主義的起源》等[55]。
二戰後亞洲及非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亞洲及非洲成立的新興國家,由於沒有強而有力的中產階級及面臨當地傳統統治階級的挑戰,從西方殖民勢力習承而來的現代憲法常行不通而成廢紙,獨裁者很快就取得權力。在這些國家裏,有部份的民選出來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建立一黨專政及打壓反對者的方式取得權力,而另外的則是以軍隊武力取得政權並建力軍事獨裁。[1]
由軍人政變成立的軍事獨裁,在歷史上有亞洲的南越、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北也門、伊拉克、敘利亞、緬甸、泰國;非洲的利比亞、埃及、阿爾及利亞、蘇丹共和國、厄立特裏亞、乍得、烏干達、中非共和國、剛果、多哥、布隆迪、布基納法索、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加納、貝寧、索馬里、馬利、尼日爾、毛里塔尼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岡比亞等國。[56]:205
亞洲及軍事獨裁
亞洲國家的發展,常常是採取發展性獨裁體制[57][58][59],如日本的裕仁天皇、大韓民國的朴正熙[60]、新加坡的李光耀[57]、菲律賓的費迪南德·馬科斯、高棉共和國的朗諾、馬爾代夫的加堯姆、泰國的沙立·他那叻與他儂·吉滴卡宗、印尼的蘇卡諾及蘇哈托,中華民國台灣的戒嚴時期[57]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自70年代後期之後的發展(改革開放)。
1990年代以來,歷經權威主義開發體制的韓國(朴正熙及全斗煥時代[61])及中華民國台灣(蔣中正及蔣經國[62][63]),其開發體制已經開始「溶解」而走向民主化[28][64]。
軍事獨裁體制方面,一般來說,軍人獨裁常由一位軍事強人或幾位將領組成的執政團(Junta)實行集體決策,如東南亞專制的國家緬甸的獨裁軍事執政團發展[65]。緬甸軍政府前後有吳奈溫、蘇貌、丹瑞及敏昂萊等領導的軍事獨裁政體[66][67][68]。泰國在1938年12月鑾披汶·頌堪接任總理時開始,以唯泰主義的意識型態開展了泰國的軍人民族主義及軍事獨裁時代[69][70]。印尼第二任總統蘇哈托在位期間大量委任軍人和親信擔任各政府部門職位。
中國
在近代中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訓政時期以教導人民行使政權為名,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成為實質領導的中央政府,壟斷政治權力,使當時中國成為國民黨一黨獨大的獨裁政體[71][72]。汪精衛、胡漢民時期的國民黨即已開始推動黨治政治,落實屬於國民黨的單一政黨獨裁,爾後蔣中正崛起,個人的魅力開始逐漸凌駕於政黨之上,形成個人崇拜的現象。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成為超越憲法的實質法律基礎[73]。1987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之後,開放黨禁、報禁,中華民國逐步往民主化發展,慢慢脫離了獨裁政體。[74]
在國共內戰前後,儲安平對蔣中正的獨裁不滿,也不贊同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民主專政」。[75]
深受列寧及蘇聯革命的無產階級專政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在毛澤東與胡志明的領導下都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革命政權[76][77]。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中國共產黨為權力核心建立起無產階級專政[78]。
文化大革命確保了毛澤東在中國大陸的影響和權力[79][80][81],而紅衛兵的動員,以群眾專政為口號對群眾的「思想再教育」及暴力也發揮作用[82][83][84]。毛澤東主張,無產階級專政若無社會主義經濟的建立,其專政「就會變成修正主義的國家」,「就會轉化為資產階級專政,而且會是反動的、法西斯的專政」[85]。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第二份《七五憲法》,是以無產階級專政想法設立的憲法,對治權來說提高了集權和任意性,而無產階級專政的立憲模式在毛澤東逝世、四人幫被捕、文革結束後,仍影響着中國憲政發展[86]。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鄧小平等改革派推動改革開放並廢止個人崇拜,但對中國在政治領域的開放仍十分謹慎。鄧小平以鐵腕手法維護政權統治。關於中蘇關係、中美關係的問題,鄧小平明顯感受到來自左派及右派的壓力。隨着中國的開放,中國人開始更多地接觸西方民主人權思想,右派主張改革應該擴大到政治領域,對此他公開批評這些行動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表現,堅持認為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而應繼續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並堅稱中國發展最需要的是社會穩定,「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再來一次折騰」;左派則強調應當限制改革,並返回到當時的蘇聯模式。
1983年,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上指出加強馬克思主義的領導克服自由主義[87]1985年5月,鄧小平提出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走資產階級道路,[88][89]。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崇拜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會主義」[90][91]。在1986年9月28日的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上,鄧小平針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講話:「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我講得最多,而且我最堅持。自由化實際上就是要把我們中國現行的政策引導到走資本主義道路。搞自由化就會破壞我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其後,2001年7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以黨和國家領導人身份允許資本家加入共產黨。[93]此一政策舉措引發國內外討論:除了中共黨內左派發表多份「萬言書」,蘇紹智(原中國社科院馬列所所長)稱之為是由「官僚壟斷資產階級」統治的「法西斯政權轉化」,也被他人如曠新年批評為背叛無產階級工人造就「資本法西斯獨裁」[93][94][95][96]。2005年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長子胡德平於人民大會堂演說時,表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變成法西斯主義國家的看法,但他認為「不管中國是什麼樣的權威社會,即使是法西斯主義,中國人仍然希望得到公正。他們一方面希望獲取利益,另外一方面希望得到公正」。
作家王力雄也認為中國政府法西斯主義的「跡象早就存在了...我覺得有一個清晰的走向法西斯主義的趨勢,而這種法西斯主義源自那些掌權者們仍在增長的權力」,如只為權力服務的「警察國家」、及針對其他國家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97][98][99],中國能被描述成「法西斯」的特點如下:
- 一黨制:從毛澤東死後「開始的經濟改革,已經使這個國家通過其國有企業的盈利而變得極為富有。中國從一個貧窮的專制國家,變為一個富有的專制國家。而它的國企也躋身世界上最富有企業的行列。」
- 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與法制:「儘管有了一點放鬆,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的權利依然受到嚴重妨礙。一些高級官員公然蔑視民主。法院則服從黨的領導。」
- 民族主義和「民族復興」:「官方的口號變本加厲地鼓吹着民族主義和「民族復興」,這個概念植根於民族主義的神秘情結,流行在上個世紀的法西斯主義思想家之間。」
以「中國現是法西斯國家」的標題為文,前南華早報記者傑士柏.貝克也評論江澤民與墨索里尼二人採用手段的顯著相似性,認為中國「不是恐怖瘋狂的希特拉式的國家社會主義,而是極類似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主義早期的思想」[100][101]。
於《世界法西斯》百科全書中,關於〈中國〉的條目亦將讓資本家入黨此舉總結為是『準法西斯國家』(英語:quasi-fascist state)的鞏固,而1979年後的後毛時代的政體往準法西斯國家轉型,名義上的意識型態還是馬克思主義,實質以『發展主義─收復故土─民族統一主義』為內容(英語:developmental irrendentist nationalism)[102]。保加利亞首位民主選舉的總統哲列夫所著的《法西斯主義》一書中,認為共產主義下的獨裁政權在衰弱過程中,會經歷一段法西斯時期[103],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後的發展作為例子[45](參見赤納粹)。
民主專政
《自由中國》雜誌編輯殷海光所譯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到奴役之路》一書中,對中國共產主義的「民主專政」做出以下譯評:[104]
為推銷其自以為良好的「制度」或「主義」而實行獨裁或極權....「制度」與「主義」未見實行,而獨裁與極權之禍先臨。....茲以共產黨人為例。彼等倡言共產主義,若干人誤以為真,起而盲從附和,及至被利用此盲從附和之力量造成暴力統治,立即實行所謂「民主專政」,於是,億萬人眾於「共產主義之利益」未見,而極權之苦味先嚐。
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權政治體制的形成的蘇紹智(原中國社科院馬列所所長)說明一黨專政體制並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想法,而是列寧的概念。列寧強調領袖的作用使一黨專政等於領袖專政,而使專政集於一點成個人獨裁。蘇紹智區分「蘇聯馬列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概念的不同,強調「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來沒有在任何著作中設想過一黨專政的制度,也沒有贊成過賦予一黨專政體制以壓迫反對者的政治權力」並說明恩格斯更強調反對黨內專制獨裁。蘇紹智說明列寧的概念如何以高度強調領袖的作用使一黨專政等於領袖專政,而使專政集於一點成個人獨裁,他引用列寧[105]:
階級通常是由政黨來領導的,政黨通常是由較穩固的集團來主持的,而這個集團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組成的
在工作時間絕對服從蘇維埃領導人──獨裁者──的意志......個人獨裁成為革命階級專政的表現者、代表者和執行者。
毛澤東
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他終身出任中國共產黨主席一職,控制中國共產黨掌握最高權力。毛澤東任內發動文化大革命,批鬥國家主席劉少奇等領導人,在林彪和四人幫宣傳的個人崇拜下,其在中國大陸的影響和威望達到巔峰。
蘇紹智進一步論證說明毛澤東的集權理論,並不如毛自己說的是「馬克思加秦始皇」,而是「秦始皇+斯大林」。
中國共產黨法學家王桂五相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於其人民內部還是實行民主集中制,而非實行個人的獨裁統治。[106]毛澤東自己以為,對於人民內部來說,人民民主專政是民主的。[107]
在中國大陸,關於毛澤東是否是獨裁者也有不同意見,比如金仁主張「獨裁者以專制政體為支撐,毛澤東致力於民主政體建設」等論點來論證毛澤東不是獨裁者[108]。
習近平
2018年中國修憲取消國家主席和副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表述,此前還加強了他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的權力。英國《經濟學人》認為是中國從專制(autocracy)走向獨裁(dictatorship)[109],美國外交關係協會Jerome A. Cohen認為中國將進入一段長而嚴厲的獨裁體制[110],英國衛報則報導了反對此修正案者認為習近平成為終身獨裁[111]。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辯稱,修正案是國內的「共識」,它協調了黨、政、軍之間的關係,是在受到普遍擁戴下才決定的,並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光明的」、「認爲中國會回到毛澤東時代的想法毫無根據」。沈春耀還認爲,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更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所期盼的」。[112]。
不過美國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主任杜克雷,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不同意將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這單一事件視作回歸獨裁,他認為今次修憲「並不是這麼大的一件事」。杜克雷解釋,「黨總書記、軍委主席的職務更為重要,但本身沒有任期限制,今次取消任期限制的是國家主席,相當於一個儀式頭銜」。但杜克雷不贊成中國把權力集中在個別人士身上。他認為,一個擁有全權的領袖或只聽從少數人的意見,可能會誤判形勢,增加了不穩定的風險。[113]
2023年3月10日,習近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第三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14],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任期最長的中國國家主席,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位任期超過十年的國家主席[115]。
非洲
1960年代到1980年代,非洲的軍事獨裁政權如烏干達的伊迪·阿明、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莫布托、中非共和國的卜卡薩、利比里亞的塞繆爾·多伊及查爾斯·泰勒、查德的侯賽因·哈布雷、赤道幾內亞的弗朗西斯科·馬西亞斯·恩圭馬、埃塞俄比亞的門格斯圖,等都以獨裁手段壓迫人民[116];而尼日利亞、馬達加斯加、幾內亞、馬里、尼日和毛里塔尼亞亦歷經軍事獨裁及政變[117]。學者Gurtov M認為,非洲失敗的民主化歸因於長期統治者不願進行制度改變,使集權主義的文化及傳統不當延續。[118]。至1989年為止,除了毛里裘斯以外,非洲並沒有出現過執政黨被選舉洶汰的政黨輪替現象,學者孫哲認為是新成立的非洲政權希望以集權獨裁統治的政治壟斷來實現國家的現代化發展。[71]
2010年代以茉莉花革命為代表的阿拉伯之春運動重啟世人對北非及中東獨裁國家民主化的期待[119][120],學者巨克毅稱之為第四波民主化[121]。然而許多革命結果是產生新的獨裁政體,展示了民主化往穩定民主體制的諸多挑戰[122][123]。
比較
極權與軍事獨裁
當代極權政府是較全面的獨裁政體,有「單一且官方的意識型態」、「單一政黨」、「政治警察」、「獨佔所有武力」等等特徵,以推行官方所定的意識型態來支配了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56]:206
哲列夫以政治科學研究來區分法西斯極權政府與軍事獨裁的相異處,列出以下差異:[45]:182-183
一、法西斯實行一黨制,並確保由單一政黨壟斷政治;軍事獨裁實行無黨制,禁止並解散所有政黨,認為軍方才是唯一組織。
二、法西斯除了實行恐怖手段,還有中產階級等廣大民意背書,並在國家掌控下成立許多群眾組織;軍事獨裁則完全以恐怖手段統治國家,而無任何社會或政治基礎。
三、法西斯組成專業人士、女性、青年、體育、兒童等各種團體,讓所有人口都盡納管控之下;軍事獨裁禁止所有團體出現,在軍方將領眼中,軍隊才是唯一有必要持續存在的組織。
四、法西斯充分運用意識形態,統一所有的知識份子;軍事獨裁則用恐怖手段鎮壓所有知識份子。法西斯混合暴力與宣傳;軍事獨裁只有暴力行動。
五、法西斯透過掌控民間社會以建立極權國家;軍事獨裁所形成的政府有時並非完全符合獨裁者期待。
哲列夫主張,以上因素使軍事獨裁相當不穩定,一當道德上站不住腳便會垮台;相較之下,法西斯較熟稔運用意識形態與宣傳手段操縱社會。軍事獨裁因此常面臨抉擇,究竟要轉為中產階級民主,或是回歸法西斯極權政府[45]:183。法西斯獨裁政體的社會基礎較廣較深,能夠避免政變發生;軍方唯有當國家戰敗時才較有可能推翻法西斯政府[45]:184。
極權與法西斯
於1930與1940年代學者認為「法西斯政府」與「獨裁政府」相等,然而,「每個法西斯政府都是極權政府,但不是每個極權政府都是法西斯政府」,如君主獨裁與軍事獨裁都是獨裁政府,但並非極權政府。「法西斯政府是獨裁政府的極端樣貌,也就是完全獨裁政府,將其原則施行於公私生活之中」,而一般的獨裁政府只將其基本教條落實在軍公教等政府機器[45]:184。
比較19世紀前半的普魯士君主立憲獨裁體制和20世紀的德國法西斯極權體制,哲列夫展示了,法西斯政體在公私生活意識型態上的控制,遠比君主獨裁體制來得全面。普魯士君主獨裁企圖將基督教義落實推及社會,但缺乏群眾組織執行,只能依靠警察扮演壓迫者,如哲學家費爾巴哈1841年出版《基督教的本質》,駁斥包含基督教以內的所有宗教,指「上帝不過是反映了人對人性的相像與對天堂的投射」直接挑戰當時的官方主流意識型態,但當時德國政府唯一能做的懲罰是讓柏林大學拒絕其擔任哲學系系主任。這種君主獨裁政府缺乏任何工具來打擊或阻擋自由思想與異端言論。相較之下,類似「德國青年」的反國家哲學與文學組織在法西斯政體下是不被允許的,而國內最進步與民主的意見因此無法整合團結對抗政府,納粹德國下的知識份子絕不可能撰寫或出版挑戰政府主流思想的文章,而就算有作家敢動筆,也沒有出版社出版,因為出版商工會受國家掌控,其成員還可能向蓋世太保告密,以避免書出版後被直接送到集中營囚禁。[45]:185-186
意識形態
極權與社會主義
自由主義思想家海耶克認為,極權主義和社會主義沒有任何實質差異,主張極權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社會沒有「中間路線」的可能;[124]海耶克並預測福利國家將發展成極權社會主義政體[125]。 對海耶克來說,社會主義思想並不是邪惡或不道德的意識型態,而是在追求社會主義理想時,會造就極權政體,無論有此社會主義理想的人是否想要創建一個獨裁政體 [126]。
極權與國家資本主義
以佛里德里西·波洛克的國家資本主義想法為基礎之一,左派法蘭克福學派以物質文化分析,發展出一套極權政體理論,一開始說明當時歐洲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及擴散,而後延伸將法西斯德國、共產蘇聯、新政下的美國詮譯為取代歷史上自由資產級階的自由市場時代的國家資本主義[127]。
參見
- 政治學
- 君主專政
- 終身總統
- 最高領導人
- 獨裁者─專政
- 寡頭政治─權威主義─極權主義
- 獨裁/專政的歷史
- 自我政變
- 任期重置
- 集體主義─個人主義
- 警察國家
- 審查制度
- 思想控制
- 行銷獨裁
- 個人崇拜
- 民粹主義
- 竊盜統治
- 政治極化
- 互聯網審查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1.6 dictatorship.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書》. 伊利諾斯州芝加哥: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3 [2013-12-20]. 1622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9) (英語).
- ^ 高鴻鈞. 现代法治的出路.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 72 [25 March 2014]. ISBN 978-7-302-0763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中文(中國大陸)).
,民主的基本旨向是指"人民的統治"、"多數人的統治" ,即民眾的自我治理,與一人或少數人統治的 專制獨裁相對立。
- ^ Margaret Power. Dictatorship and Single-Party States 〈獨裁和一黨國家〉. Bonnie G. Smith (編).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Women in World History: 4 Volume Set 《牛津百科全書-世界歷史的女性:第4卷集》.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 [14 December 2013]. ISBN 978-0-19-5148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6) (英語).
- ^ 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 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吳明鎬. 現代政治學理論. 愽英社. 1990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韓語).
- ^ 6.0 6.1 楚樹龍; 唐虹. 政治学概论.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6: 106–107 [2013-12-14]. ISBN 978-7-302-1211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Frank J. Coppa. Encyclopedia of Modern Dictators: From Napoleon to the Present. Peter Lang. 1 January 2006: xiv [25 March 2014]. ISBN 978-0-8204-501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語).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four types of dictatorships were described by a number of scholars: constituional, the communist (nominally championing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and the fascist. Many have rightfully questioned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se prototypes. In fact, since World War II, we have recognized that the range of dictatorship is much broader than earlier posited and includes so-called Third World dictatorships in Africa, Asia, Latin Ame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and regligious dictatorships....They are also family dctatorships ....
- ^ Natasha M. Ezrow; Erica Frantz, Dictators and Dictatorships: Understanding Authoritarian Regimes and Their Leaders,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5–, 24 February 2011 [8 January 2014], ISBN 978-1-4411-739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英語),
Juan Linzquoted
- ^ 9.0 9.1 Mr. Fahad Abdullah Al Rabiah Al Malki - Dr. Mubarak Abdullah Al Rabiah Al Malki. The Digest of Arab Political Education. Mubarak Abdullah Al Malki. : 39– [2013-12-18]. ISBN 978-1-301-8381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英語).
- ^ Dictatorship - Definition and More from the Fre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com. 2012-08-31 [2013-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英語).
- ^ the staff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cy. Routledge. 2 December 2013: 52– [2013-12-18]. ISBN 978-1-135-963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英語).
- ^ 《飲冰室文集》卷2〈自由書〉〈俄人之自由思想〉:「皇帝尼古剌乃宣言曰:『今全國各階級之代表者,為表白忠愛之心,咸集此處,朕之所深喜也。古來俄國臣民,皆抱至誠之忠義心。故今日卿等之所表,朕深信之。雖然,頃者州會連名上書,欲得全國人民參與國事之權。朕今有不得不質言者:朕於國民有益之事,必以全力赴之。雖然,至於先帝所行獨裁主義,朕必率由之,罔敢或墜。一言以蔽之,則朕之政治,一無以異於先帝之政治也。』云云」。
- ^ 《飲冰室文集》卷2〈自由書〉〈草茅危言〉:「古今東西,一治一亂,盛衰之變,不能百年。今歐美諸邦,日躋富強隆治之域,國運蒸蒸乎不知其艾期。是其故何也?不治民,而與民共治也。曷言乎治民也?專制為治,獨裁為政。有賢明之君在上,則國富兵強。有暗愚之君在上,則國貧兵弱。所謂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盛衰興亡之幾,繫在一人。」
- ^ 《飲冰室文集》卷2〈自由書〉〈草茅危言〉:「夫獨裁專制之君,以天下為家,宜愛其國。既愛其國,宜舉其國之賢者委以政事。今顧偏信左右,聽於盧倖,以至喪其宗祀者。何也?則明有所不見,而聰有所不聞也。」
- ^ 《飲冰室文集》卷2〈自由書〉〈記斯賓塞論日本憲法語〉:「獨日本者,建國以來,一系相承,為專制獨裁之國體。民樂其化,未聞有要夾強逼之事。今乃平地湧現,生出此憲法,其故何由?金子氏乃詳告以日本建國以來之歷史,更及明治維新以後之事。」
- ^ 見胡適,1926年致張慰慈信:「狄克推多向來是不肯放棄已得之權力的,故其下的政體總是趨向愚民政策。蘇俄雖是狄克推多,但他們卻真是用力辦新教育,努力想造成一個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依此趨勢認真做去,將來可以由狄克推多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民治制度。」
- ^ 徐志摩,1926年〈關於黨化教育的討論—答張象鼎先生〉:「再說如蘇俄一類的黨化教育(那簡直是『劃一人生觀』訓練,說什麼教育),是只能在一黨完全專制治下才有實現的可能。它有幾個前提是不容你辯難,不容你疑問的:天主教的上帝與聖母,共產主義的階級說;你沒有選擇的權利,你只能依,不能異。再退一步說,即使一黨的狄克推多,尤其是一階級的狄克推多,的確是改造社會最有捷效的一個路子,但單只開辟這條路!我怕再沒有更血腥的工作了。」
- ^ EIU Democracy Index 2020 - World Democracy Report. www.eiu.com. [2021-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 ^ 馬起華. 政治制度.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張金鑑. 現代政治學.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1953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徐宗林. 現代教育思潮.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0: 401– [2013-12-18]. ISBN 978-957-11-016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22.0 22.1 22.2 Cheibub, José Antonio, Jennifer Gandhi, and James Raymond Vreeland. 2010.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 Revisited.” Public Choice, vol. 143, no. 2-1, pp. 67-101.. [2013-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
- ^ Alvarez, M., Cheibub, J. A., Limongi, F., & Przewroski, A. Classifying political regime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996, 31(2): 3–36.
- ^ 24.0 24.1 英文原文為Parliamentary democracy, Mixed (semi‐presidential) democracy,及Presidential democracy
- ^ civilian dictatorship的翻譯見 蘇子喬,《臺灣民主季刊》第十卷,第四期 (2013年12月):1-4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Ronald H. Chilcote. Transitions 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pain, Portugal, and Greece. Taylor & Francis. 1990 [2013-12-23]. ISBN 978-0-8448-167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 ^ Nathan J. Brown. The Dynamics of Democratization: Dictatorship, 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JHU Press. 31 August 2011 [2013-12-23]. ISBN 978-1-4214-008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 ^ 28.0 28.1 吳乃德. 歷史與現實. 聯經出版. 2006: 320 [9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08-3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轉型正義成為當今學術、文化界熱門的題目,主要是因為第三波民主化的刺激。在 1980 年代之後的這一波民主化中,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東歐共產國家的許多威權 獨裁政體相繼崩潰。由於這一波的民主化是人類歷史上個案最多。規模最大的民主化 浪潮
- ^ 全民雜誌. 劉子鵬. 1992 [2013-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知識分子. China Perspective, Incorporated. [2013-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中共問題資料週刊. 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 1991 [2013-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32.0 32.1 張小明.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03 [2013-12-23]. ISBN 978-7-5078-225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思想》編輯委員會. 歷史與現實. 聯經出版. 2006: 14– [2013-12-23]. ISBN 978-957-08-3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蔡東傑. 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143– [2013-12-23]. ISBN 978-957-11-461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任雪麗. 台灣為什麼重要?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台灣觀察報告. 貓頭鷹出版. 2013: 150– [2013-12-23]. ISBN 978-986-262-1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中文(臺灣)).
- ^ 汪子錫 (大眾傳播). 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 中央警察大學. 1 October 2012: 148– [2013-12-23]. ISBN 978-986-7663-9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中文(臺灣)).
- ^ 陳茂雄. 一個中國兩個台灣. 前衛出版社. 2007 [2013-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中文(臺灣)).
- ^ Benner, Thorsten. United Nations of Democracies and Dictatorships?. Deutsche Welle (Berlin/Bonn, Germany: ARD). 2007-05-17 [201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2) (英語).
- ^ Charbonneau, Louis. China, Cuba, Russia, Saudi elected to top U.N. rights body. Reuters (New York, USA: Thomson Reuters). 2013-11-12 [201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英語).
- ^ Associated Press. China, Russia in running for top UN human rights body. Fox News (New York, USA: Associated Press). 2013-11-12 [201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英語).
- ^ Ellen Bork. The U.N.'s Big Human Rights Problem.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Nov 15, 2013 [2014-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4).
On November 12, Saudi Arabia, China, Vietnam, Russia, Cuba and Algeria were elected by secret ballot to three-year terms on the 47-member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The accession of these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including three ruled by communist parties, to a body mandated to work "objectively" to advance human rights leaves the council open to ridicule. ... The accession of so many dictatorships reflects both their skillful diplomacy and the absence of principle among the democracies.
- ^ Gene Sharp, STRUCTURAL APPROACH TO HUMAN RIGH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nviolent Sanctions News, Spring 1994 issue Vol. V. No. 4.
- ^ 民主化的理論系譜:從現代化理論到結構化理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理論與改革》
- ^ 李春輝, 拉丁美洲史稿, 商務印書館: 209–211, 1983 [2013-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哲列夫 Zhelyu Zhelev. 法西斯主義. 由錢佳緯翻譯. 臺灣民主基金會. 2007 [2013-12-20]. ISBN 978-986-829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中文(臺灣)).
- ^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書》. 伊利諾斯州芝加哥: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3. 162253 (英語).
- ^ 林韋; 徐荇; 蘇沛. ʻʻ四人帮ʾʾ 批判.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3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黃金麟. 政體與身體: 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 1928-1937. 聯經出版. 2005: 43– [2013-12-18]. ISBN 978-957-08-293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中文(臺灣)).
- ^ Alexander Pantsov. The Bolsheviks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9-1927. Routledge. 23 October 2013: 12– [2013-12-18]. ISBN 978-1-136-8289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英語).
- ^ F. J. Ferdinand Joseph Maria Feldbrugge; Gerard Pieter Van den Berg; William Bradford Simons. Encyclopedia of Soviet Law. BRILL. 1985: 254– [2013-12-18]. ISBN 978-90-247-307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 ^ Communism党史纵览. 《黨史縱覽》 編輯部. 2008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Hannah Arendt 鄂蘭, 極權主義的起源, 林驤華 (翻譯), 左岸文化出版, 2009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6723-2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譚爽(譯), 京華出版社, 2000 [8 January 2014], ISBN 978-7-80600-5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波普爾Karl Raimund Popper,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 [8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開卷嚴選, 極權主義的起源 國際新聞 A14 版, 中時電子報: 196–, 2009-11-15 [8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1) (中文(臺灣)),
本書手稿於一九四九年完成,主要分析對象是二十世紀人類的政治災難──極權主義。極權主義一詞對早出現於一九二五年,強調國家權力對社會生活的全面滲透與控制,包括德國的納粹主義和蘇聯史達林的共產主義。依鄂蘭的解釋,極權主義是史無前例的新的統治形態。
- ^ 56.0 56.1 朱榮智等. 社會科學概論.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8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11-157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8) (中文(臺灣)).
- ^ 57.0 57.1 57.2 李登輝.中山鳥嶺. 亞洲的智略. 遠流出版. 2000: 99– [2013-12-25]. ISBN 978-957-32-41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東北亚硏究. 吉林省東北亞研究中心. 1995 [2013-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唐亮, 現代化的政治經濟學和中國模式的有效性評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中文(中國大陸))[永久失效連結]
- ^ 王加豐. 朴正熙"开发独裁"体制研究. 學苑出版社. 1999 [2013-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 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3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09-156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陳紹英. 一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手記.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5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7375-39-1 (中文(臺灣)).
- ^ 中央月刊 7:12, 中央文物供應社, 1992 [8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渡邊利夫; 小島朋之; 劉雪卿. 毛澤東與鄧小平. 大展出版社. 1995 [8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第 394 頁 論及權威主義的開發體制,像昔曰的朴正熙、全斗煥時代的韓國,蔣介石、蔣經國時代的台灣都是如此。不過,近幾年來,韓國、台灣權威主義的開發體制都已經「溶解」了。...當時的民主正義黨盧泰愚提出八項民主化,有軍隊在背後...
- ^ 成秋華, 探討東南亞僑生的政治文化: 以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僑生為例, 蘭台出版社, 2007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7626-4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緬甸是東南亞最為專制的國家.但是政治民主發展的意識,卻相當盛行,只是受到軍 政府的嚴格控制,尚未發生政體的轉變。尼溫將軍自 1962 年藉着政變而取得政權,他 的軍事獨裁政權,不斷受到青年學生的示威抗議,最後終於在 1988 年 7 月被迫辭職。....(三)緬甸的政府體制,目前仍然是 軍事獨裁政體,只是由一人獨裁變成獨裁軍事執政團(集體領專) ;在國會運作方面...
- ^ 缅甸专集. 财经 12 1. 《財經》雜誌社. 2003 [8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 ^ 顧長永, 東南亞政治學, 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2005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732-2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東南亞研究 1:4,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1989 [8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季國興主編, 东南亚概览: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热点地區,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 [8 January 2014], ISBN 978-7-5004-149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鑾披汶軍人集團再次執政,對內實行軍事獨裁,對外奉行親美政策。
- ^ En-han Lee; 李恩涵, 東南亞華人史,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16–415–416, 2003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11-340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71.0 71.1 孫哲, 权威政治: 国际独裁现象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8 January 2014], ISBN 978-7-309-0382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第 290 頁 在政治上,新成立的政權面臨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常常採取集權措施實行獨裁統治, 希望以政治壟斷的手段迅速實現國家的現代化發展。例如,到 1985 年止,非洲除了 毛里裘斯一個小國以外,居然沒有出現過執政黨被選舉洶汰的情況 1 ,
- ^ 李輝. 在歷史現場: 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 知書房出版集團. 2004: 11– [2013-12-20]. ISBN 978-986-764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
- ^ 遠流台灣館/編著. 台灣史小事典. 遠流出版. 2000: 178– [2013-12-20]. ISBN 978-957-32-41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 (中文(中國大陸)).
- ^ 蒋经国大传(上下). [2014-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4).
- ^ 謝泳. 儲安平和他的時代: 紀念儲安平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謝泳(秀威代理). 1 December 2009: 149– [2014-03-11]. ISBN 978-957-41-67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 ^ Ilʹi︠a︡ V. Gaĭduk. Confronting Vietnam: Soviet Policy Toward the Indochina Conflict, 1954-196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0– [2013-12-18]. ISBN 978-0-8047-47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英語).
- ^ Cheng Guan Ang. Vietnamese Communists'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the Second Indochina Conflict, 1956-1962. McFarland. 1 January 1997: 26– [2013-12-18]. ISBN 978-0-7864-040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英語).
- ^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淡江大學. 2004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東呉政治社會學報. 第 4-5 卷. 東吳大學. 1980 [2013-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中文(臺灣)).
- ^ Jiaqi Yan. 第三共和: 未來中國的選擇. 八方文化創作室. 1992: 49– [2013-12-17]. ISBN 978-981-4327-2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
- ^ 文藝復興. 第 59-79 期. 華岡學會. 1975 [2013-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Guo Jian; Yongyi Song; Yuan Zhou. The A to Z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Scarecrow Press. 17 September 2009: 45– [2013-12-17]. ISBN 978-0-8108-703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英語).
- ^ 徐友漁. 形形色色的造反: 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52– [2013-12-17]. ISBN 978-962-201-89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香港)).
- ^ Ron Fridell. Dictatorship. Marshall Cavendish. 1 September 2007: 97– [2013-12-17]. ISBN 978-0-7614-262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 ^ 游梓翔 (編). 領袖的聲音: 兩岸領導人重要演講選輯, 1906-2006.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123– [2013-12-20]. ISBN 978-957-11-427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中文(臺灣)).
- ^ Benny Tai 戴耀廷. 憲政‧中國: 從現代化及文化轉變看中國憲政發展.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 December 2011: 55–56 [2013-12-18]. ISBN 978-988-8083-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9) (中文).
- ^ 1.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 Cpc.people.com.cn. 2006-06-17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0).
- ^ 407. 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Cpc.people.com.cn. 2006-10-24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0).
- ^ 1. 薄一波《关于整党和党的建设的几个问题》. Cpc.people.com.cn. 2006-06-17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0).
- ^ 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 Cpc.people.com.cn. 2006-06-17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0).
- ^ 407. 江泽民在五四青年节上的讲话. Cpc.people.com.cn. 2010-01-21 [2017-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0).
- ^ Zhichu Ren; 文思永. 胡锦涛传. Mirror Books USA. 2002 [2014-01-08]. ISBN 978-1-932138-0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 ^ 93.0 93.1 蘇紹智(原中國社科院馬列所所長). 中共向何处去?江泽民允许资本家入党之后. BBC. 2001-08-29 [2013-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7) (中文(中國大陸)).
- ^ Thomas Heberer; Gunter Schubert. Regime Legitimac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Stability. Routledge. 1 August 2008: 26– [2013-12-27]. ISBN 978-1-134-036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 (英語).
In December 2002 a Beijing high school professor warned publicly of a looming 'capitalist fascist dictatorship'
- ^ Holbig, Heike; Bruce Gilley. Reclaiming Legitimacy in China. Politics & Policy. 2010, 38 (3): 395–422 [2013-12-26]. ISSN 1747-1346. doi:10.1111/j.1747-1346.2010.00241.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9) (英語).
- ^ Holbig, Heike. Ideology after the end of ideology. China and the quest for autocratic legitimation. Democratization. 2013, 20 (1): 61–81 [2013-12-26]. ISSN 1351-0347. doi:10.1080/13510347.2013.7388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6) (英語).
- ^ Didi Kirsten Tatlow. Can China Be Described as 'Fascist'?.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Times). 2012-10-31 [2014-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英語).
- ^ Didi Kirsten Tatlow. 中国能被描述成“法西斯”吗?. 紐約時報. 林蒙克(翻譯) (紐約時報). 2012-10-31 [2014-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中文).
- ^ BBC中文. 英媒:中国是法西斯主义国家吗?. BBC中文 (BBC). 2012-10-31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中文).
- ^ Becker, Jasper. 江氏政权是法西斯政权(译文). 英國觀察者雜誌. 2002-11-23 [2013-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8) (中文(中國大陸)).
- ^ Becker, Jasper. China is a fascist country. The Spectator (英國觀察者雜誌). 2002-11-23 [2013-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2) (英語).
- ^ Maria Chang, China, Cyprian Blamires; Paul Jackson (編), World Fasc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128–129, 1 January 2006 [2013-12-20], ISBN 978-1-57607-9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3) (英語)
- ^ Europa Public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Who's Who 2004. Psychology Press. 2003: 1876– [2013-12-26]. ISBN 978-1-85743-21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英語).
- ^ 殷海光; 海耶克. [[到奴役之路]].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 80 [2014-03-11]. ISBN 978-986-01-92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為推銷其自以為良好的「制度」或「主義」而實行獨裁或極權....「制度」與「主義」未見實行,而獨裁與極權之禍先臨。....茲以共產黨人為例。彼等倡言共產主義,若干人誤以為真,起而盲從附和,及至被利用此盲從附和之力量造成暴力統治,立即實行所謂「民主專政」,於是,億萬人眾於「共產主義之利益」未見,而極權之苦味先嚐。
- ^ 蘇紹智,MCS 1999 Issue 2 集權政治體制的形成及其制度性後果:關於中國大陸政治體制的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王桂五; Yichu Xu; Dengju Zhao.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 法律出版社. 1991 [2014-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 ^ 林博文. 1949石破天驚的一年. 時報文化. 2009: 280 [2014-03-11]. ISBN 95713502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1).
- ^ 金仁:毛澤東不是獨裁者 2013年10月28日 09: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0月28日第516期
- ^ 存档副本. [2018-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5).
- ^ 存档副本. [2018-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 ^ 存档副本. [2018-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 China defends scraping of tenure limit for Xi, dismisses concerns of dictatorship. [2018-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4).
- ^ 林祖偉. 「中國夢」與「完全極權」:歐美專家談習近平修憲. BBC 中文網. 2018-03-11 [201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 ^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在国家主席选举中获得全票. 新華社. 2023-03-10 [2023-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 ^ 彭耀祖/整理報導, 韓瑩. 2952全票通過 習近平連做3任中國國家主席 | 公視新聞網 PNN. 公視新聞網 PNN. 2023-03-11 [2023-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4).
- ^ Seabrook, Jeremy.·希布魯克; 天·譚, 階級: 揭穿社會標籤迷思,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29–, 2002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57-586-99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
- ^ 中國社會科學院. 西亞非洲研究所, 非洲问题论文选,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 1983 [8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中國大陸)),
其餘的非洲軍人奪權國家如尼日利亞、馬達加斯加和毛里塔尼亞,都曾多次爆發政變 與反政變,軍隊內部的爭奪權利也是基本原因之一
- ^ Gurtov M. 著, 人類關注的全球政治, 知書房出版集團: 34–, 2003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7746-0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林疋愔, 透視茉莉花革命: 符號力量的建構, 秀威出版: 189–, 1 February 2013 [8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326-04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 ^ Carlo Panara; Gary Wilson, The Arab Spring: New Patterns for Democracy and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4–, 9 January 2013 [8 January 2014], ISBN 90-04-23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英語)
- ^ 巨克毅, 第四波民主化的背景與意義 34, 全球政治評論: 1–6, 2011 [8 January 2014], ISBN 90-04-23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中文(臺灣))
- ^ MICHAEL ALBERTUS and VICTOR MENALDO, Aftermath of Revolution,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2013-02-14 [8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英語),
The recent assassination of a leading secular opposition figure in Tunisia has cast a dark cloud on what many had hoped would serve as a model for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countries swept by the Arab Spring. The sad fact is that many revolutions lead to renewed dictatorships. But the good news is that even a rocky and prolonged transition can produce stable democracy.
- ^ Gene Sharp, 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Profile Books, 7 July 2011 [8 January 2014], ISBN 1-84765-784-2 (英語)
- ^ 葉永文,周凱蒂,童涵浦,陳玟伶. Adam Lent , 編. 當代新政治思想. POLIS系列. 台灣: 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2000-04-01: 55–56 [2014-01-08]. ISBN 978-957-818-11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中文(臺灣)).
在《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一書中-一本精心策劃的普及書籍,海耶克主張在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社會主義(這兩者對海耶克而言,沒有什麼實質的差異)與自由主義的社會之間沒有任何可能的「中間路線」(middle way)存在。同時,波柏《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的(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這本書也同樣地將自由主義放在對抗極權主義的位置),使得新自由主義之新右派的智識基礎由此建立。
- ^ Daniel Rauhut; Neelambar Hatti; Carl-Axel Olsson. Economists and Poverty: From Adam Smith to Amartya Sen. Vedams eBooks (P) Ltd. 2005: 335 [2014-01-08]. ISBN 978-81-7936-01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英語).
because Hayek predicts the welfare state to develop into a full-fledged totalitarian socialist state.
- ^ Simon Tormey. Making Sense of Tyranny: Interpretations of Totalitarianis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11–. ISBN 978-0-7190-4594-3 (英語).
- ^ Thomas Wheatland. The Frankfurt School in Exile. U of Minnesota Press. 2009: 161–162 [2014-01-08]. ISBN 978-0-8166-536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英語).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鄭正忠2000」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SkidmoreWilson2008」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Dozer1979」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Dowswell2009」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Abukhalil2011」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Scheck2008」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DoniaFine1994」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references>
標籤中name屬性為「黃文雄2000」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外部連結
- 國際政體轉型研究1800-20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含依權力分享之三類國家趨勢變化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reedom World 2013報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的圖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指出2013年的Free Countries有90國佔46%, Partly Free Countries有58國佔30%, Not Free Countries有47國佔24%。
- 民主-獨裁(D-D)政體視覺化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