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鴉翼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鴉翼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 75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乞丐魚目 Ichthyodectiformes
科: 乞丐魚科 Ichthyodectidae
亞科: 蜥齒魚亞科 Saurodontinae
屬: 烏鴉翼龍屬 Gwawinapterus
Arbour & Currie, 2011
模式種
皮氏烏鴉翼龍
Gwawinapterus beardi

Arbour & Currie, 2011

烏鴉翼龍屬(屬名:Gwawinapterus)是中生代輻鰭魚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西部海道。最初被認為屬於翼龍目帆翼龍科,2012年研究顯示牠們是不屬於翼龍類,而是屬於乞丐魚目蜥齒魚科的輻鰭魚類。[1]

發現與命名

在2005年5月,業餘古生物學家Sharon Hubbard發現一個表面有骨頭、牙齒外露的石塊,發現地點在加拿大卑詩省鴻比島的一處海岸。當地溫哥華島古生物學博物館的工作人員Graham Beard,也參與這個挖掘活動,並將這個化石帶到博物館保存、儲藏。亞伯達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力·柯爾(Philip J. Currie)與維多利亞·阿爾布爾(Victoria M. Arbour)聽到消息後,前來研究這個化石,他們初步鑑定後的結果,發現這個化石是個翼龍類。

在2011年,菲力·柯爾、阿爾布爾將這個化石正式敘述、命名,模式種皮氏烏鴉翼龍G. beardi)。屬名意為「Gwawina的翼」,在當地原住民誇誇嘉夸族的語言裏,「Gwawina」意為烏鴉,因為這個化石的頭顱骨類似當地原住民的烏鴉面具;種名則是以參與挖掘、保存化石的Graham Beard為名[2]

這個石塊被分成兩個部分,以方便儲藏、研究,被分別編號為VIPM 1513a、VIPM 1513b,都被選定為正模標本。化石可能來自於諾森比亞組(Northumberland Formation)的海相沉積層,地質年代約7000萬年前,相當於坎潘階晚期[2]

這個方解石石塊長約20公分,保存了該個體的口鼻部。在發現當時,被認為是在加拿大發現的第一個翼龍類頭顱骨化石。石塊表面可見口鼻部、牙齒等部分。部分齒冠被侵蝕而消失,但仍可發現斷裂的齒根、預被替換的牙齒、齒槽等部分[2]

體徵

烏鴉翼龍目前只有一個化石,只有頭顱骨的前半段。口鼻部的前端尖,上下距離高,高度約9.5公分。口鼻部上端與頭顱骨洞孔之間,距離6.5公分;頭顱骨洞孔與上頜下緣之間,距離則約2.1公分。前上頜骨上頜骨之間癒合,因此上頜可能沒有縫隙。根據被保存成化石的部分,上頜每邊有至少26顆牙齒,其中有11或12顆牙齒是位於頭顱骨洞孔的正下方。上頜的最前段沒有被保存下來,因此無法得知上頜前端的牙齒狀態。牙齒之間緊密地排列。牙齒的齒冠小而平坦、略成三角形,高度約4毫米,寬度約2.75毫米。牙齒邊緣較鈍,沒有鋸齒狀邊緣。牙齒的形狀筆直,前後緣沒有彎曲。牙齒只有單一齒根,齒根長而狹窄,長度約10到12毫米。整體而言,牙齒的長度約14毫米[2]

在菲力·柯爾等人的命名研究裏,列出烏鴉翼龍的兩個自衍徵:上頜有超過25顆牙齒、齒根長度是齒冠長度的兩倍以上[2]

分類

菲力·柯爾等人根據比較解剖學,將烏鴉翼龍歸類於帆翼龍科。他們參考中國帆翼龍的頭顱骨,提出烏鴉翼龍的翼展估計值約3公尺[2]。菲力·柯爾等人並提出,烏鴉翼龍是已知生存時期最晚的帆翼龍科,比其他帆翼龍科還晚4000萬年;另外,烏鴉翼龍也是白堊紀晚期的唯一有牙齒的翼龍類。他們認為,這代表白堊紀翼龍類的多樣性並不是過去理論所認為的低多樣性[2]

在2012年的一個帆翼龍科頭顱骨研究,則質疑這個加拿大標本是否是翼龍類。英國古生物學家麥克·維頓(Mark Witton)研究這個頭顱骨的牙齒替換率,發現烏鴉翼龍的牙齒替換模式相當特殊,舊牙齒下方是預備替換的新牙齒,而其他翼龍類並沒有這種現像。這顯示烏鴉翼龍可能是不屬於翼龍類的其他脊椎動物,而帆翼龍科的生存時代仍僅限於白堊紀早期[3]

參考資料

  1. ^ Vullo, R., Buffetaut, E. and Everhart, M.J. (2012). "Reappraisal of Gwawinapterus beardi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Canada: a saurodontid fish, not a pterosaur."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32(5): 1198-1201. doi:10.1080/02724634.2012.681078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Victoria M. Arbour; Philip J. Currie. An istiodactylid pterosaur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Nanaimo Group, Hornby Isla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1, 48 (1): 63–69. doi:10.1139/E10-083. [永久失效連結]
  3. ^ Witton, M.P. (2012). "New Insights into the Skull of Istiodactylus latidens (Ornithocheiroidea, Pterodactyloidea)." PLoS ONE, 7(3): e33170. doi:10.1371/journal.pone.003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