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刺史部
涼州刺史部,是西北地區的核心區域[古 1]。始設於西漢,其行政長官為涼州刺史,屬漢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其常寒涼也,故又稱涼州。中古時期,曾經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大涼、渾末、西夏、吐谷渾諸國建都於此,故武威郡姑臧縣為六朝古都。其管轄範圍在今甘肅省及寧夏全境、青海東北部、新疆東南部及內蒙古西北大部。
西漢涼州刺史部
西漢時,轄域約為今甘肅、寧夏、青海三省區湟水流域,陝西省定邊、吳旗、鳳縣、略陽等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即整個內蒙西部。
人口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元始二年(2年),涼州地區總戶口有26萬6799戶,總人口107萬1325人,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1.86%。各郡戶數、人口如下:
西漢涼州地區人口[參 1] | |||||
---|---|---|---|---|---|
郡、國 | 戶數 | 人口 | 全國比例 | 面積 (平方公里) |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
武威郡 | 17,581 | 76,419 | 0.13% | 24,243 | 3.15 |
隴西郡 | 53,964 | 236,824 | 0.41% | 25,443 | 9.31 |
金城郡 | 38,470 | 149,648 | 0.26% | 34,888 | 4.29 |
天水郡 | 60,370 | 261,348 | 0.45% | 23,238 | 11.25 |
張掖郡 | 24,352 | 88,731 | 0.15% | 45,264 | 1.96 |
酒泉郡 | 18,137 | 76,726 | 0.13% | 37,301 | 2.06 |
敦煌郡 | 11,200 | 38,335 | 0.07% | 28,236 | 1.36 |
安定郡 | 42,725 | 143,294 | 0.25% | 54,807 | 2.62 |
郡級行政區
秦代時在隴右一帶設置了隴西、北地2郡;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開闢了河右地,置武威郡、酒泉郡。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安定郡、天水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張掖郡、敦煌郡。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部刺史」。在今甘肅省置涼州刺史部,下轄隴西、天水、安定、酒泉、張掖、敦煌6郡;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地節三年(前67年)置武威郡;元始四年(公元4年)置西海郡。西漢末計轄9郡。
- 天水郡
- 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隴西郡蘭干、略陽、冀、獂道、綿諸、阿陽、戎道、成紀等縣置,治平襄縣。西漢末領平襄、街泉、戎邑道、望垣、罕幵、緜諸道、阿陽、略陽道、冀、勇士、成紀、清水、奉捷、隴、豲道、蘭干16縣。
- 安定郡
- 元鼎三年(前114年)分北地郡置,郡治在高平縣(今寧夏固原)。西漢末領高平、復累、安俾、撫夷、朝那、涇陽、臨涇、鹵、烏氏、陰密、安定、參欒、三水、陰槃、安武、袓厲、爰得、眴卷、彭陽、鶉陰、月氏道21縣。
- 隴西郡
- 秦朝舊郡,秦末可考領縣為狄道、西、蘭干、略陽、上邽、冀、邸道、故道、臨洮、獂道、綿諸、襄武、阿陽、下辨、辨道、戎道、武都道、予道、薄道、成紀、枹罕21縣[參 2]。
- 漢時治狄道縣,繼承秦代領縣。西漢時概增置安故、首陽、大夏、羌道、白石等縣;元鼎三年(前114年),蘭干、略陽、冀、獂道、綿諸、阿陽、戎道、成紀等縣移屬天水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故道、下辨道、武都道等縣移屬武都郡;始元六年(前81年),白石、枹罕2縣移屬金城郡。西漢末領狄道、上邽、氐道、予道、襄武、臨洮、西,安故、首陽、大夏、羌道11縣。
- 金城郡
- 始元六年(前81年)分天水郡榆中、金城2縣,隴西郡白石、枹罕2縣,張掖郡令居、枝陽2縣合置[古 2][參 4]之後逐步向西增置臨羌、浩亹2縣。神爵二年(前61年),置允街、破羌、河關3縣,並置金城屬國管理內附羌人。治允吾縣,西漢末領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枹罕、白石、河關、破羌、允街、安夷、臨羌13縣。
縣級行政區
涼州地區在秦末可考縣數,計隴西郡21縣[註 1]。隨着西漢開擴河西,大量增置縣份。西漢末計轄101縣,西漢時期至少在漢宣帝時,治所已經設在姑臧縣,此後雖有變化,但姑臧縣是涼州刺史部的首縣,西北地區的中心。
涼州刺史部 | |||||
說明:本表主要依據《漢書·地理志》,並參考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漢書地理志匯釋》及相關網站,整理而成。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武威郡 (10) |
姑臧縣 | 姑臧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 | 張掖郡(?-前67)→武威郡(前67-9)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張掖縣 | 今甘肅省古浪縣西北 | 張掖郡(前111-前67)→武威郡(前67-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武威縣 | 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 張掖郡(前111-前67)→武威郡(前67-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休屠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北 | 張掖郡(前102-前67)→武威郡(前67-8) | 太初三年(前102年)置縣。[古 4] | ||
揟次縣 | 疑在今甘肅省古浪縣北 | 武威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鸞烏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南 | 武威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撲褱縣 | 今甘肅省古浪縣東北 | 武威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媼圍縣 | 在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北以及今景泰縣 | 武威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蒼松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 | 武威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宣威縣 | 今甘肅省民勤縣西南 | 武威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金城郡 (13) |
允吾縣 | 允吾縣 |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 金城郡(?-8) | 漢時置縣。(蓋神爵年間) |
浩亹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 金城郡(?-8) | 漢時置縣。(蓋神爵年間) | ||
令居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 張掖郡(前111-前81)→金城郡(前81-8) | 元封年年(前111年)置縣。[古 5] | ||
枝陽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南 | ?→張掖郡(?-前81)→金城郡(前81-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金城縣 |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 ?→天水郡(?-前81)→金城郡(前81-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榆中縣 |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 ?→天水郡(?-前81)→金城郡(前81-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枹罕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前81)→金城郡(前81-8) | |||
白石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 隴西郡(?-前81)→金城郡(前81-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河關縣 | 今青海省同仁縣北 | 金城郡(前60-8) | 神爵二年(前60年)置縣。[古 6] | ||
破羌縣 | 今青海省樂都縣東 | 金城郡(前60-8) | 神爵二年(前60年)置縣。[古 7] | ||
安夷縣 | 今青海省西寧市東 | 金城郡(?-8) | 漢時置縣。(蓋神爵年間) | ||
允街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南 | 金城郡(前60-8) | 神爵二年(前60年)置縣。[古 8] | ||
臨羌縣 | 今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 金城郡(?-8) | 漢時置縣。(蓋神爵年間) | ||
天水郡 (16) |
平襄縣 | 平襄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西 | 隴西郡(?-前114)→天水郡(前114-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街泉縣 | 今甘肅省莊浪縣東南 | ?→天水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戎邑道 | 今甘肅省泰安市東,清水縣西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114)→天水郡(前114-8) | 秦代為戎道,漢時改名。 | ||
望垣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 ?→天水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罕幵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南 | 天水郡(前61-8) | 疑神爵元年(前61年)趙充國破羌後置縣。 | ||
緜諸道 |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前114)→天水郡(前114-8) | |||
阿陽縣 | 今甘肅省靜寧縣西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前114)→天水郡(前114-8) | |||
略陽道 | 今甘肅省泰安縣東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前114)→天水郡(前114-8) | 秦代為略陽縣,漢時改道。 | ||
冀縣 | 今甘肅省甘谷縣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前114)→天水郡(前114-8) | |||
成紀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東、靜寧縣西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前114)→天水郡(前114-8) | |||
清水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西北 | ?→天水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奉捷縣 | 今地無考 | ?→天水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隴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北 | ?→天水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豲道 | 今甘肅省隴西縣西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天水郡(?-8) | |||
蘭干縣 | 今地無考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前114)→天水郡(前114-8) | |||
天水屬國都尉 (勇士縣) |
勇士縣 | 今甘肅省榆中縣北 | ?→天水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張掖郡 (10) |
觻得縣 | 觻得縣 |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 酒泉郡(?-前67)→張掖郡(前67-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昭武縣 |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 酒泉郡(?-前67)→張掖郡(前67-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刪丹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 | 酒泉郡(?-前67)→張掖郡(前67-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氐池縣 | 今甘肅省民樂縣 | ?→張掖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屋蘭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 酒泉郡(?-前67)→張掖郡(前67-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日勒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 ?→張掖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驪靬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南 | ?→張掖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番和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 ?→張掖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居延縣 |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 張掖郡(前102-8) | 太初三年(前102年)置縣。[古 4] | ||
顯美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東 | ?→張掖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酒泉郡 (9) |
祿福縣 | 祿福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 | 酒泉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表是縣 |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 | 酒泉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樂涫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 酒泉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天衣縣 | 疑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北及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交界一帶 | 酒泉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玉門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前121-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會水縣 |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北 | 酒泉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沙頭縣[註 2]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綏彌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 | 酒泉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乾齊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敦煌郡 (6) |
敦煌縣 | 敦煌縣 |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 敦煌郡(前111-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冥安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 敦煌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效穀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 酒泉郡(前117-前111)→敦煌郡(前111-8) | 元封六年(前117年)置縣。[古 9] | ||
淵泉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 | 敦煌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廣至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 敦煌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龍勒縣 |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 敦煌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安定郡 (21) |
高平縣 | 高平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 ?→北地郡(?)→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復累縣 | 地望不詳 | ?→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
安俾縣 | 地望不詳 | 安定郡(2-8) | 元始二年(西元2年)置縣。[參 6] | ||
撫夷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北 | ?→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
朝那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 | 塞國直轄→北地郡(前205-前114)→安定郡(前114-8) | |||
涇陽縣 | 今甘肅省平涼市西北 | 塞國直轄→北地郡(前205-前114)→安定郡(前114-8) | |||
臨涇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 | ?→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
鹵縣 | 地望不詳 | 塞國直轄→北地郡(前205-前114)→安定郡(前114-8) | |||
烏氏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南 | 塞國直轄→北地郡(前205-前114)→安定郡(前114-8) | |||
陰密縣 | 今甘肅省靈台縣南 | 塞國直轄→北地郡(前205-前114)→安定郡(前114-8) | |||
安定縣 | 今甘肅省涇川縣北 | ?→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
參欒縣 | 今甘肅省環縣南 | ?→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
陰槃縣 | 今陝西省長武縣西北 | ?→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
安武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西南 | 塞國(前206-前205)→北地郡(前205-前114)→安定郡(前114-8) | |||
袓厲縣 | 今甘肅省會寧縣西北 | ?→安定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眴卷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東北一帶 | ?→安定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彭陽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東 | 塞國(前206-前205)→北地郡(前205-前114)→安定郡(前114-8) | |||
鶉陰縣 |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北與景泰、皋蘭2縣交界處 | ?→安定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月氏道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南與隆德、西吉2縣交界處 | ?→安定郡(?-8) | 漢武帝開闢河西後置縣。 | ||
安定屬國都尉 (三水縣) |
三水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東 | ?→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
爰得縣 | 今甘肅省涇川縣南 | ?→安定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明) | ||
西海郡 (5) |
龍夷縣 | 龍夷縣 | 今清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 | 西海郡(4-8) | 元始四年(公元4年)置縣。 |
其餘四縣名稱不詳。 | |||||
隴西郡(11) | 狄道縣 | 狄道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8) | |
上邽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治所道北街道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天水郡(?-?)→隴西郡(?-8) | |||
安故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 隴西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氐道 | 疑在今甘肅省武山縣、岷縣及禮縣交界處一帶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8) | 秦代為邸道縣,漢時改名。 | ||
首陽縣 | 今甘肅省渭源縣北 | 隴西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予道 | 疑在今甘肅省洮河流域附近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8) | |||
大夏縣 |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 | 隴西郡(?-8) | 漢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襄武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8) | |||
薄道 | 地望不詳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 | 漢時廢縣。(年代不詳) | ||
辨道 | 地望不詳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 | 漢時廢縣。(年代不詳) | ||
隴西南部都尉
(臨洮縣) |
羌道 | 今甘肅省舟曲縣北與宕昌縣交界處一帶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8) | 漢高帝時已置縣。(年代不詳) | |
臨洮縣 | 今甘肅省岷縣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8) | |||
西縣 | 今甘肅省禮縣東北 | 塞國直轄→隴西郡(前205-8) |
東漢涼州刺史部
新朝時期設立雍州刺史部,治所姑臧縣。東漢時,轄域等同於西漢。東漢桓帝之前,州治在武威郡姑臧縣。漢獻帝建安初年,分涼州河西的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張掖居延屬國5郡置雍州刺史,州治武威郡姑臧縣,轄域縮小至僅存今甘肅省黃河以東、寧夏南部、內蒙西部地區。建安十八年(213年)省涼州入雍州。治所東遷隴縣(今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境內),直到漢獻帝時,才遷治到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
人口據《後漢書·郡國志》記載,永和五年(140年)時,涼州地區總戶口約10.3萬戶,總人口約47萬左右,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0.87%,與西漢時期相比,戶口減少13萬戶,人口減少60萬。各郡戶數、人口如下:
東漢涼州刺史部人口 | |||||
---|---|---|---|---|---|
郡、國 | 戶數 | 人口 | 戶均人口 | ||
隴西郡 | 5,628 | 29,637 | 5.26 | ||
漢陽郡 | 27,423 | 130,138 | 4.74 | ||
武都郡 | 20,102 | 81,728 | 4.06 | ||
金城郡 | 3,858 | 18,947 | 4.91 | ||
安定郡 | 6,094 | 29,060 | 4.77 | ||
北地郡 | 3,122 | 18,637 | 5.97 | ||
武威郡 | 10,042 | 34,226 | 3.41 | ||
張掖郡 | 6,552 | 26,040 | 3.97 | ||
酒泉郡 | 12,706 | 缺 | |||
敦煌郡 | 748(有誤) | 29,170 | |||
張掖屬國 | 4,656 | 16,952 | 3.64 | ||
張掖居延屬國 | 1,560 | 4,733 | 3.03 |
郡級行政區
東漢時,復改雍州為涼州。增置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即西海郡),並領武都郡。永和年間,計有12郡國,98縣。漢獻帝時期增置南安郡(188年置)、永陽郡(193年置)新平郡(194年置)。建安初,分涼州河西的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張掖居延屬國5郡置雍州刺史。建安十八年(213年)省涼州入雍州。
- 武威郡(25年 - 220年)
- 治姑臧縣,初領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樸褱、媼圍、鸇陰、袓厲、顯美、宣威、倉松13縣,設有左騎1城、千人官1城[古 10],共計13縣2城[古 11],至東漢末未變。
- 隴西郡(25年 - 220年)
- 郡治狄道縣,因羌亂,永初五年(111年)三月,郡治由狄道縣內徙到襄武縣,延光三年(124年)還治狄道縣。初領狄道、安故、氐道、首陽、大夏、襄武、臨洮、上邽、西、羌道、予道11縣。東漢初省予道縣[註 4]。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其枹罕、白石、河關等13縣屬隴西郡[古 12],次年(37年)以允吾、浩亹、令居等10縣復置金城郡。永元元年(89年)前置鄣縣[參 8]。永初五年(111年)以前,上邽、西2縣移屬漢陽郡,羌道縣移屬武都郡[參 9]。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雍州管轄。建安末因亂而廢白石縣。東漢末,領狄道、安故、氐道、首陽、大夏、襄武、臨洮、鄣、枹罕、河關10縣。
- 天水郡(25年 - 74年)→漢陽郡(74年-220年)
- 本天水郡,永平十七年(74年)更名為漢陽郡[古 13],郡治冀縣。初領冀、望恆[註 5]、阿陽、略陽[註 6]、勇士、成紀、隴、蘭干、平襄、豲道、街泉、清水、奉捷、罕幵、戎邑道、緜諸道16縣。東漢初省街泉、戎邑道、緜諸道、清水、奉捷、罕幵6縣。建武八年(32年)以前置顯親縣[古 14]。永初五年(111年)左右,隴西郡上邽、西2縣來隸[古 15][參 9]。中平五年(188年),豲道縣移屬南安郡。初平四年(193年)十二月,上邽縣移屬永陽郡。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後歸屬雍州管轄。建安十九年(214年)南安郡、永陽郡廢,所屬豲道、新興、中陶、上邽、清水、罕幵、緜諸道7縣來隸。東漢末,領冀、望恆、阿陽、略陽、勇士、成紀、隴、蘭干、平襄、顯親、西、豲道、新興、中陶、上邽、清水、罕幵、緜諸道18縣。
- 武都郡(25年 - 219年)
- 原治武都道,東漢初遷治下辨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徙治右扶風武功縣內小槐里。初領武都、上祿、故道、河池、沮、下辨道、平樂道、嘉陵道、循成道9縣。東漢初省平樂道、嘉陵道、循成道3縣。永初五年(111年),隴西郡羌道來隸[參 9]。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漢中後,曹操以「武都孤遠」,令太守楊阜前後遷徙居民1萬餘戶,安置於京兆、扶風、天水交界處,各縣逐廢[古 16]。
- 金城郡(25年 - 220年)
- 治允吾縣,因羌亂,永初四年(110年)內徙隴西郡襄武縣,元初五年(118年)復還。初領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允街、枹罕、白石、河關、臨羌、破羌、安夷13縣,建武十二年(36年)省金城郡入隴西郡;次年(37年)復置[古 17],領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允街、臨羌、破羌、安夷10縣。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析金城郡臨羌、破羌、安夷3縣置西平郡;同年歸屬雍州管轄。東漢末,領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允街7縣。
- 安定郡(25年 - 220年)
- 東漢時移治臨涇縣,因羌亂,永初五年(111年)內徙右扶風美陽縣,永建四年(129年)復還;永和六年(141年)十月再次內徙右扶風,建和年間復還。初領高平、復累、安俾、撫夷、朝那、涇陽、臨涇、鹵、烏氏、陰密、安定、參欒、三水、陰槃、安武、袓厲、爰得、眴卷、彭陽、鶉陰、月氏道21縣,永和五年(140年)以前省併復累、安俾、撫夷、涇陽、鹵、陰密、安定、安武、爰得、眴卷、月氏道11縣;永初五年(111年)左右,鸇陰、袓厲2縣移屬武威郡;永建四年(129年),參欒縣移屬北地郡,北地郡鶉觚縣來隸[古 18]。延熹四年(161年)左右復置涇陽縣;中平年間末,陰槃縣移寄治京兆尹新豐縣,故地遂廢[古 19];興平元年(194年)分鶉孤縣置新平郡。東漢末領臨涇、高平、朝那、烏氏、三水、彭陽6縣。
- 北地郡(25年 - 220年)
- 治馬領縣,永建四年(129年)北地郡重歸舊土,郡治富平縣。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被迫放棄領地,郡民內徙,省馬領、直路、靈武、昫衍、方渠、除道、五街、歸德、回獲、略畔道、郁郅、義渠道、大要13縣。建武二十六年(50年)恢復北地郡舊土,郡民重歸本土,永初五年(111年)北地郡內徙至左馮翊池陽縣,永建四年(129年)北地郡重歸舊土,安定郡參欒縣來隸[古 20],鶉觚縣移屬安定郡。永和六年(141年)北地郡再次內徙至左馮翊祋祤縣境,並設富平、泥陽二僑縣,終漢世未再返回舊地。東漢末,領富平、泥陽、弋居、廉、參欒、靈州6僑縣。
- 張掖郡(25年 - 220年)
- 治觻得縣。初領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顯美、居延、日勒、驪靬、番和10縣。永初年間(107 - 113),顯美縣移屬武威郡,居延縣移屬張掖居延屬國。建安中,日勒縣移屬西郡。東漢末領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驪靬、番和7縣。
- 酒泉郡(25年 - 220年)
- 治祿福縣。初領祿福、表氏、樂涫、天衣、玉門、會水、沙頭、綏彌、乾齊9縣。東漢時省天衣縣,新置延壽縣,綏彌縣改名安彌縣,至東漢末未變。
- 敦煌郡(25年 - 220年)
- 治敦煌縣。初領敦煌、冥安、效穀、淵泉、廣至、龍勒6縣。至東漢末未變。
- 永陽郡(193年 - 214年)
- 初平四年(193年)十二月,分漢陽郡上邽縣置[古 26],領上邽、清水(析上邽縣復置)、罕幵(析上邽縣復置)、緜諸道(析上邽縣復置)4縣。建安十九年(214年)郡廢併入漢陽郡[古 27]。
縣級行政區
東漢初涼州轄縣數,計武威郡13縣2城、武都郡9縣、金城郡13縣、安定郡21縣、北地郡13縣、張掖郡10縣、酒泉郡9縣、敦煌郡6縣、隴西郡11縣、天水郡16縣、合計118縣。東漢初省35縣[註 9],新置鄣縣、顯親、延壽、新興、中陶、清水、罕幵、緜諸道8縣,復置富平、泥陽、弋居、廉、靈州5縣,綏彌縣改名安彌縣。東漢初期設立河西五郡為雍州,州治姑臧縣,但不久取消。
東漢末,廢枹罕、白石(以上2縣屬隴西)、陰槃(以上1縣屬安定)3縣。至建安十八年(213年)廢涼州為止,合計下轄16郡、101縣。
涼州刺史部 | |||||
說明:本表主要依據《續漢書·郡國志》,並參考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錢林書《續漢書郡國志匯釋》及相關網站,整理而成。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武威郡 (15) |
姑臧縣 | 姑臧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 | 武威郡(25-220) | |
張掖縣 | 今甘肅省古浪縣西北 | 武威郡(25-220) | |||
武威縣 | 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 武威郡(25-220) | |||
休屠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北 | 武威郡(25-220) | |||
揟次縣 | 疑在今甘肅省古浪縣北 | 武威郡(25-220) | |||
鸞烏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南 | 武威郡(25-220) | |||
撲褱縣 | 今甘肅省古浪縣東北 | 武威郡(25-220) | |||
媼圍縣 | 在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北以及今景泰縣 | 武威郡(25-220) | |||
蒼松縣 | 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 | 武威郡(25-220) | |||
宣威縣 | 今甘肅省民勤縣西南 | 武威郡(25-220) | |||
袓厲縣 | 今甘肅省會寧縣西北 |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 |||
鶉陰縣 |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北與景泰、皋蘭2縣交界處 | 安定郡(129-111)→武威郡(111-220) | |||
顯美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東 | 張掖郡(25-111)→武威郡(111-220) | |||
左騎 | 地望不詳 | 武威郡(?-220) | |||
千人官 | 地望不詳 | 武威郡(?-220) | |||
武都郡 (7) |
武都縣 | 武都縣 | 今甘肅省禮縣南 | 武都郡(25-219) | |
上祿縣 | 今甘肅省成縣西南 | 武都郡(25-219) | |||
故道縣 | 今陝西省鳳縣東北 | 武都郡(25-219) | |||
河池縣 | 今甘肅省徽縣西北 | 武都郡(25-219) | |||
沮縣 | 今陝西省略陽縣東 | 武都郡(25-219) | |||
羌道縣 | 今甘肅省舟曲縣北與宕昌縣交界處一帶 | 隴西郡(25-111)→武都郡(111-219) | |||
下辨道 | 今甘肅省成縣西北 | 武都郡(25-219) | |||
平樂道 | 今甘肅省康縣西北 | 武都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嘉陵道 | 今甘肅省徽縣東南 | 武都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循成道 | 今甘肅省成縣東南 | 武都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金城郡 (7) |
允吾縣 | 允吾縣 |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浩亹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令居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枝陽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南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金城縣 |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榆中縣 |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允街縣 | 今甘肅省永登縣南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20) | |||
西平郡 (4) |
西都縣 | 西都縣 | 今青海省西寧市 | 西平郡(213-220) | |
臨羌縣 | 今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13)→西平郡(213-220) | |||
破羌縣 | 今青海省樂都縣東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13)→西平郡(213-220) | |||
安夷縣 | 今青海省西寧市東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37)→金城郡(37-213)→西平郡(213-220) | |||
安定郡 (6) |
臨涇縣 | 臨涇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東南 | 安定郡(25-220) | |
高平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 安定郡(25-220) | |||
朝那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 | 安定郡(25-220) | |||
烏氏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南 | 安定郡(25-220) | |||
三水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東 | 安定郡(25-30) | |||
彭陽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東 | 安定郡(25-220) | |||
復累縣 | 地望不詳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安俾縣 | 地望不詳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撫夷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北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鹵縣 | 地望不詳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陰密縣 | 今甘肅省靈台縣南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安定縣 | 今甘肅省涇川縣北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安武縣 | 今甘肅省鎮原縣西南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爰得縣 | 今甘肅省涇川縣南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眴卷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東北一帶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月氏道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南與隆德、西吉2縣交界處 | 安定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陰槃縣 | 今陝西省長武縣西北 | 安定郡(25-189) | 中平年間末,陰盤縣移寄治京兆尹新豐縣,故地遂廢[古 31]。 | ||
涇陽縣 | 今甘肅省平涼市西北 | 安定郡(25-30,161前-?)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延熹四年(161年)左右,復置涇陽縣[參 13]。東漢末已廢縣。 | ||
新平郡 (2) |
漆縣 | 漆縣 | 今陝西省彬縣 | 右扶風(25-194)→新平郡(194-220) | |
鶉觚縣 | 今甘肅省涇川縣東南 | 北地郡(25-129)→安定郡(129-194)→新平郡(194-220) | |||
北地郡 (6) |
富平縣 | 富平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東南 | 北地郡(25-111,129-220) | 永和六年(141年)北地郡內徙至關中後成為僑縣。 |
泥陽縣 | 今甘肅省寧縣東 | 北地郡(25-111,129-220) | 永和六年(141年)北地郡內徙至關中後成為僑縣。 | ||
弋居縣 | 今甘肅省寧縣南與正寧縣交界處 | 北地郡(25-111,129-220) | 永和六年(141年)北地郡內徙至關中後成為僑縣。 | ||
廉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北 | 北地郡(25-111,129-220) | 永和六年(141年)北地郡內徙至關中後成為僑縣。 | ||
參欒縣 | 今甘肅省環縣南 | 安定郡(25-129)→北地郡(129-220) | 永和六年(141年)北地郡內徙至關中後成為僑縣。 | ||
靈州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東南 | 北地郡(25-111,129-220) | 永和六年(141年)北地郡內徙至關中後成為僑縣。 | ||
馬領縣 | 今甘肅省慶陽市西北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直路縣 | 今陝西省富縣西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靈武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西南 | 北地郡(25-220)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昫衍縣 | 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東南與陝西省定邊縣交界處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方渠縣 | 今甘肅省環縣東南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除道縣 | 地望不詳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五街縣 | 地望不詳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歸德縣 | 今陝西省吳起縣西北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回獲縣 | 地望不詳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略畔道 | 今甘肅省合水縣北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郁郅縣 | 今甘肅省慶陽市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義渠道 | 今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大要縣 | 今甘肅省寧縣東南 | 北地郡(25-44) | 建武十年(34年)到二十年(44年)間廢縣。 | ||
張掖郡 (7) |
觻得縣 | 觻得縣 |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 張掖郡(25-220) | |
昭武縣 |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 張掖郡(25-220) | |||
刪丹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 | 張掖郡(25-220) | |||
氐池縣 | 今甘肅省民樂縣 | 張掖郡(25-220) | |||
屋蘭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 張掖郡(25-220) | |||
驪靬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南 | 張掖郡(25-220) | |||
番和縣 |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 張掖郡(25-220) | |||
西海郡 (1) |
居延縣 | 居延縣 |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 張掖郡(25-111)→張掖居延屬國(111-213)→西海郡(213-220) | |
西郡 (1) |
日勤縣 | 日勒縣 |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 張掖郡(25-213)→西郡(213前-220) | |
酒泉郡 (9) |
祿福縣 | 祿福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 | 酒泉郡(25-220) | |
表是縣 |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 | 酒泉郡(25-220) | |||
樂涫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 酒泉郡(25-220) | |||
玉門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25-220) | |||
會水縣 |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北 | 酒泉郡(25-220) | |||
池頭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25-220) | |||
安彌縣 |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 | 酒泉郡(25-220) | 西漢名綏彌縣,東漢時改名安彌縣[古 32]。 | ||
乾齊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 酒泉郡(25-220) | |||
延壽縣 | 今甘肅省玉門市南 | 酒泉郡(?-220) | |||
天衣縣 | 疑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北及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交界一帶 | 酒泉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註 4]。 | ||
敦煌郡 (6) |
敦煌縣 | 敦煌縣 |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 敦煌郡(25-220) | |
冥安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 敦煌郡(25-220) | |||
效穀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 敦煌郡(25-220) | |||
淵泉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 | 敦煌郡(25-220) | |||
廣至縣 |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 敦煌郡(25-220) | |||
龍勒縣 |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 敦煌郡(25-220) | |||
張掖屬國 (5) |
無 | 侯官 | 地望不詳 | 張掖屬國(113-?) | |
左騎 | 地望不詳 | 張掖屬國(113-?) | |||
千人 | 地望不詳 | 張掖屬國(113-?) | |||
司馬官 | 地望不詳 | 張掖屬國(113-?) | |||
千人官 | 地望不詳 | 張掖屬國(113-?) | |||
隴西郡
(10) |
狄道縣 | 狄道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 | 隴西郡(25-220) | |
安故縣 | 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 隴西郡(25-220) | |||
氐道縣 | 疑在今甘肅省武山縣、岷縣及禮縣交界處一帶 | 隴西郡(25-220) | |||
首陽縣 | 今甘肅省渭源縣北 | 隴西郡(25-220) | |||
大夏縣 |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 | 隴西郡(25-220) | |||
襄武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南 | 隴西郡(25-220) | |||
臨洮縣 | 今甘肅省岷縣 | 隴西郡(25-220) | |||
鄣縣 | 今甘肅省漳縣西 | 隴西郡(25-220) | 永元元年(89年)前置縣。 | ||
枹罕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220) | |||
河關縣 | 今青海省同仁縣北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220) | |||
予道縣 | 疑在今甘肅省洮河流域附近 | 隴西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 | ||
白石縣 | 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 金城郡(25-36)→隴西郡(36-?) | 建安末年因羌亂而廢縣。 | ||
漢陽郡
(18) |
冀縣 | 冀縣 | 今甘肅省甘谷縣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望恆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阿陽縣 | 今甘肅省靜寧縣西南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略陽縣 | 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勇士縣 | 今甘肅省榆中縣北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成紀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東、靜寧縣西南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隴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北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蘭干縣 | 今地無考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平襄縣 | 今甘肅省通渭縣西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220) | |||
顯親縣 | 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 | 天水郡(32-74)→漢陽郡(74-220) | 建武八年(32年)以前置顯親縣。 | ||
西縣 | 今甘肅省禮縣東北 | 隴西郡(25-111)→漢陽郡(111-220) | |||
豲道縣 | 今甘肅省隴西縣西南 | 天水郡(25-74)→漢陽郡(74-188)→南安郡(188-213)→漢陽郡(213-220) | |||
新興縣 |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 | 南安郡(188-213)→漢陽郡(213-220) | 中平五年(188年)析豲道縣置。 | ||
中陶縣 |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 | 南安郡(188-213)→漢陽郡(213-220) | 中平五年(188年)析豲道縣置。 | ||
上邽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 | 隴西郡(25-111)→漢陽郡(111-193)→永陽郡(193-213)→漢陽郡(213-220) | |||
清水縣 | 今甘肅省清水縣西北 | 天水郡(25-30)→永陽郡(193-213)→漢陽郡(213-22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初平四年(193年)分上邽縣復置。 | ||
罕幵縣 |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南 | 天水郡(25-30)→永陽郡(193-213)→漢陽郡(213-22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初平四年(193年)分上邽縣復置。 | ||
綿諸道 |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北 | 天水郡(25-30)→永陽郡(193-213)→漢陽郡(213-22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初平四年(193年)分上邽縣復置。 | ||
街泉縣 | 今甘肅省莊浪縣東南 | 天水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 | ||
戎邑道 | 今甘肅省秦安縣東,清水縣西北 | 天水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 | ||
奉捷縣 | 今地無考 | 天水郡(25-30) | 建武六年(30年)廢縣。 |
歷任刺史
- 貢禹,漢宣帝時。(《漢書·貢禹傳》)
- 谷永,漢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任,永始三年(前14年)遷北地太守。(《漢書·谷永傳》)
- 杜鄴,漢哀帝時。(《漢書·杜鄴傳》、《後漢書·杜林傳》)
- 趙宏,漢元帝、成帝之時。(《華陽國志·士女目錄》)
- 鄭興,漢更始帝時。(《後漢書·鄭興傳》)
- 郭伋,漢光武帝初。(《後漢書·郭伋傳》)
- 竇融,建武五年(29年)任。(《後漢書·竇融傳》)
- 尹業,永平十八年(75年)時免。(《後漢書·馬援傳》)
- 皮揚,元初元年時。(《後漢書·安帝紀》、《西羌傳》)
- 宗漢,延光元年春見在任。(《後漢書·西羌傳》)
- 劉秉,永和四年(139年)任,明年免。(《後漢書·西羌傳》)
- 种暠,漢質帝、漢桓帝初。(《後漢書·種嵩傳》)
- 橋玄,漢桓帝初。(《蔡邕太尉橋玄碑》)
- 祝良,漢桓帝初。(《後漢書·陳龜傳》)
- 成就,漢桓帝時。(《魏志·董卓傳》注引《吳書》)
- 郭閎,延熹二年(159年)至四年(161年)見在任。(《後漢書·皇甫規傳》、《段熲傳》)
- 趙仲臺,延熹年間。(《魏志·閻溫傳》注引《魏略》)
- 劉恭,延熹年間。(《後漢書·羊陟傳》)
- 孟佗,建寧三年(170年)見在任。(《後漢書·西域傳》、《三輔決錄》)
- 劉虔,熹平六年(177年)見在任。(《後漢書·蔡邕傳》)
- 周洪,光和二年(179年)見在任。(《魏志·虔淯傳》注引《烈女傳》)
- 魏元丕,光和四年(181年)卒。(《隸釋》卷10《元丕本碑》)
- 梁鵠,中平元年(184年)見在任。(《後漢書·蓋勳傳》注引《續漢書》)
- 左昌,中平元年(184年)任。(《後漢書·蓋勳傳》)
- 宋臬,中平元年(184年)繼左昌後任。(《後漢書·蓋勳傳》)
- 楊雍,中平年間,繼宋臬後任。(《後漢書·蓋勳傳》)
- 耿鄙,中平四年為韓遂所殺。(《後漢書·靈帝紀》、《傅燮傳》、《董卓傳》)
- 張則,漢靈帝時。(《華陽國志·漢中女士志》)
- 种劭,興平元年(194年)前。(《後漢書·獻帝紀》注、《董卓傳》)
- 韋端,建安十年左右遷太僕。(《魏志·楊阜傳》、《三輔決錄》)
- 韋康,建安中,繼韋端後任。建安十七年為馬超所殺。(《魏志·夏侯淵傳》、《荀彧傳》、《楊阜傳》、《蜀志·馬超傳》)
註解
- ^ 後曉榮考証為:狄道、西縣、蘭干、略陽、上邽、冀縣、邸道、故道、臨洮、獂道、綿諸、襄武、阿陽、下辨、辨道、戎道、武都道、予道、薄道、成紀、枹罕等21縣[參 5]。
- ^ 《漢書·地理志》誤作「池頭縣」。
- ^ 《漢書·地理志》無此縣,與「安民」二字相關者有「安俾」「安定」「安武」三縣,而「安民」與「安俾」音近相同,疑二者當即同一縣。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李曉傑據《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建武六年六月),並省四百餘縣」,認為該縣當於東漢初年省併無疑[參 7]。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望恆縣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略陽縣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李曉傑考証,因張掖屬國位於邊塞,經常受到境外少數民族的侵擾,所以屬國領域中的軍民蓋皆以軍隊編制居於一些塢壁之中,故無法以具體城名命名所控地區,而僅以屬國之下所設的候官等官職劃定一定的區域進行管理,於是便以官名作一定區域的代稱[參 10]。
- ^ 李曉傑考証認為張掖郡東部飛地驪靬、番和2縣應歸西郡管轄[參 12];但孔祥軍據《魏志·毌丘儉傳》有「張掖番和、驪靬二縣吏民」云云一文,認為該2縣並未劃入西郡。
- ^ 據統計,隴西郡1縣,天水郡6縣,武都郡3,安定郡11郡,北地郡馬13縣,酒泉郡1縣。
參考文獻
文獻
- ^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元始二年郡國人口密度表,第96頁。
- ^ 後曉榮《秦代政區地理》,第149-159頁。
- ^ 3.0 3.1 3.2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168頁。
-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173頁。
- ^ 後曉榮《秦代政區地理》,第149-159頁
- ^ 《漢書·》卷12〈平帝紀〉:「〔元始二年〕,罷安定呼池苑,以為安民縣。[註 3]」
-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中的各郡沿革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鄣縣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9.0 9.1 9.2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第143頁。
-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第156頁
-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第150頁。
-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第157頁。
-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第153頁。
史書
- ^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涼州》:「涼州。案禹貢雍州之西界,周衰,其地為狄。秦興美陽甘泉宮,本匈奴鑄金人祭天之處。匈奴既失甘泉,又使休屠、渾邪王等居涼州之地。二王後以地降漢,漢置張掖、酒泉、敦煌、武威郡。其後又置金城郡,謂之河西五郡。漢改周之雍州為涼州,蓋以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 ^ 《漢書》卷7〈昭帝紀〉:「始元六年,以邊塞闊遠,取天水、隴西、張掖郡各二縣置金城郡。」
- ^ 《元和郡縣圖志》卷39〈隴右道上〉:「平帝元始四年,金城塞外羌獻魚鹽之地內屬,漢遂得西王母石室,以為西海郡,理龍夷城。」;《後漢書》卷87〈西羌傳〉:「至王莽輔政,欲燿威德,以懷遠為名,乃令譯諷旨諸羌,使共獻西海之地,初開以為郡,築五縣。」
- ^ 4.0 4.1 《漢書》卷61〈李廣利傳〉:「〔武帝〕益發戍甲卒十八萬酒泉、張掖北,置居延、休屠以衛酒泉。」
- ^ 《水經注》卷2〈河水〉:「〔澗〕水出令居縣西北塞外,南流逕其縣故城西。漢武帝元鼎二年置。」
- ^ 《水經注》卷2〈河水〉:「《地理志》:漢宣帝神爵二年置河關縣。」
- ^ 《漢書》卷28下〈地理志下〉:「破羌,宣帝神爵二年置。」
- ^ 《漢書》卷28下〈地理志下〉:「允街,宣帝神爵二年置。」
- ^ 《漢書》卷28〈地理志下〉顏師古註:「本漁澤障也。桑欽說孝武元封六年濟南崔不意為魚澤尉,敎力田,以勤效得穀,因立為縣名。」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鸇陰,故屬安定。租厲,故屬安定。顯美,故屬張掖。」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左騎,千人官。」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枹罕,故屬金城;白石,故屬金城;河關,故屬金城。」
- ^ 《後漢書》卷2〈顯宗明帝紀〉:「是歲(永平十七年),改天水為漢陽。」;《續漢志》卷23〈郡國五〉:「漢陽郡,武帝置,為天水,永平十七年更名。」
- ^ 《後漢書》卷23〈竇融傳〉:「〔建武〕八年夏,封〔竇融〕弟友為顯親侯。」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上邽,故屬隴西;西,故屬隴西。」
- ^ 《三國志》卷25〈楊阜傳〉:「劉備取漢中以逼下辯,太祖以武都孤遠,欲移之,恐吏民戀土。阜威信素著,前後徙民、氐,使居京兆、扶風、天水界者萬餘戶,徙郡小槐里。」
- ^ 《後漢書》卷1下〈世祖光武帝紀下〉:「建武十二年,省金城郡屬隴西;建武十三年,復置金城郡。」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鶉觚,故屬北地。」
- ^ 《太平寰宇記》卷34〈邠州宜祿縣下〉:「按,《漢書》武帝元年立陰盤縣,屬涼州。靈帝末徙於京兆尹界內,其縣遂廢。」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參欒,故屬安定。」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武帝置屬國都尉,以主蠻夷降者。安帝時,別領五城。」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故郡都尉,安帝別領一城。」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劉昭註:「獻帝建安末,立為西海郡。」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劉昭註:「《秦州記》曰:「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
- ^ 《三國志》卷1〈武帝紀〉:「建安十九年,省安東*、永陽郡。」
- *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謂「安東」為「南安」之訛。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劉昭註:「《獻帝起居注》曰:初平四年十二月,已分漢陽上郡*為永陽,以鄉亭為屬縣。」
- *《後漢書集解》引馬與龍說謂為「上邽」之誤。
- ^ 《三國志》卷1〈武帝紀〉:「建安十九年,省安東、永陽郡。」
- ^ 《後漢書》卷9〈獻帝紀〉:「興平元年十二月,分安定、扶風為新平郡。」;《續漢志》卷23〈郡國五〉劉昭注引袁山松《後漢書》:「興平元年,分安定鶉觚、右扶風之漆置新平郡。」
- ^ 《太平寰宇記》卷34〈邠州下〉:「後漢興平元年分安定之鶉觚、右扶風之漆置新平郡,理漆縣。」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劉昭註:「獻帝分置西郡。」。
- ^ 《太平寰宇記》卷34〈邠州宜祿縣下〉:「按,《漢書》武帝元年立陰盤縣,屬涼州。靈帝末徙於京兆尹界內,其縣遂廢。」
- ^ 《續漢志》卷23〈郡國五〉:「安彌,故曰綏彌。」
來源
- 書籍
- 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2009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ISBN 9787509705704
- 周振鶴:《漢書地理志匯釋》,2006年,安徽教育出版社。ISBN 7533647572
- 錢書林:《續漢書郡國志匯釋》,2007年,安徽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3617121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1987年,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1987年,人民出版社。
-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1986年,人民出版社
-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