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倫素·吉貝爾蒂
羅倫素·吉貝爾蒂 | |
---|---|
出生 | Lorenzo di Bartolo 1378年 佛羅倫薩 |
逝世 | 1455年12月1日 佛羅倫薩 |
國籍 | 意大利 |
知名於 | 雕塑 |
知名作品 | 佛羅倫薩聖若望洗禮堂天堂之門 |
運動 | 文藝復興 |
羅倫素·吉貝爾蒂(Lorenzo Ghiberti),本名羅倫素·迪·巴爾托洛(Lorenzo di Bartolo,1378年—1455年12月1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初期雕塑家。
吉貝爾蒂出生在佛羅倫薩。他的父親巴爾托魯西奧·吉貝爾蒂是一位訓練有素的藝術家和金匠,在黃金貿易中訓練他的兒子。後來羅倫素·吉貝爾蒂前往巴托魯西奧·德·米歇爾(Bartoluccio de Michele)的作坊工作,伯魯乃列斯基也在那裏接受培訓。當1400年黑死病襲擊佛羅倫薩時,吉貝爾蒂移居羅馬涅(Romagna),在那裏協助完成了卡羅馬拉泰斯塔(Carlo I Malatesta)城堡的壁畫。
吉貝爾蒂首次出名是在1401年擊敗伯魯乃列斯基,贏得佛羅倫薩聖若望洗禮堂第一套青銅大門的競賽。最初的計劃是描繪舊約奉獻以撒的情景,但是後來改為描繪新約的情景。
為了完成這一委託,他設立了一個大型作坊,許多藝術家在其中培訓,包括多那太羅、馬佐利諾、米開羅佐、保羅·烏切洛和安東尼奧·波拉尤奧羅。吉貝爾蒂重新發明了青銅的脫蠟鑄造(古羅馬人曾經使用)。這使得他的作坊對於年輕的藝術家特別親密。
當他的第一套28塊面板完成時,吉貝爾蒂又得到委託在教堂門口完成第二套,這一次的場景來自舊約,他沒有再創作28塊面板,而是改為完全不同風格的10個矩形場景。它們更為自然,運用透視,也更為理想化。米開朗基羅稱為這些場面為「天堂之門」。「天堂之門」被公認是人文主義的紀念碑。
後來他受命完成佛羅倫薩聖彌額爾教堂壁龕內的幾尊鍍金銅像,包括施洗約翰(羊毛商人行會)、馬太(銀行公會)和司提反(羊毛製造商行會)。
他還是古典文物收藏家和歷史學家,積極參與傳播人文主義思想。他未完成的《述評》(Commentarii)是關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寶貴的文獻資料,也包含了第一部藝術家的自傳。這部著作成為喬爾喬·瓦薩里的《藝苑名人傳》重要的參考文獻。
吉貝爾蒂在佛羅倫薩去世,享年77歲。 奧古斯特·羅丹的地獄之門受到「天堂之門」的啟發。
圖片
-
「天堂之門」
-
佛羅倫薩聖十字大殿的吉貝爾蒂墓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Catholic Encyclopedia artic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Gates of Paradise: Lorenzo Ghiberti's Renaissance Masterpiece"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view by John Haber (retrieved on 12/26/2007)
- Golden Oldies With a New Spark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view by Roberta Smith in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on 12/2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