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沃爾特·詹金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沃爾特·詹金斯
沃爾特·詹金斯
出生1918年3月23日
 美國德克薩斯州喬里英語Jolly, Texas
逝世1985年11月23日
 美國
職業美國總統助理

沃爾特·威爾遜·詹金斯(英語:Walter Wilson Jenkins,1918年3月23日—1985年11月23日)是一位美國政治人物,自青年時代起便擔任美國前總統林登·約翰遜的助理。他的政治生涯終結於1964年大選期間,當時他因與另一位男性在華盛頓特區的一處公共洗手間內發生性行為而被捕。事件曝光後,詹金斯迫於輿論壓力而辭職。

早年經歷

詹金斯於1918年生於德克薩斯州的小城喬里英語Jolly, Texas,之後在附近的威奇托福爾斯度過了童年時光。他上過當地的哈丁初級學院英語Midwestern State University,後來又在德州大學讀過兩年書,但沒有取得學位。[1]

1939年,詹金斯開始為林登·約翰遜工作,後者在兩年前剛剛成為代表德克薩斯州第十國會選區英語Texas's 10th congressional district眾議員。此後25年間,他一直作為約翰遜的高級行政助理,伴隨約翰遜一路升至參議員副總統乃至總統

1941至1945年二戰期間,詹金斯在美國陸軍中服役。復員後,他返回威奇托福爾斯,改宗羅馬天主教,並與海倫·馬喬里·懷特希爾(Helen Marjorie Whitehill)結婚,兩人後來育有四子二女。[1]他也曾試圖在家鄉競選眾議員職位,然而詹金斯的天主教信仰卻招致許多攻擊,最終競選失敗。

約翰遜的其他幕僚對詹金斯的能力和性情有着很高的評價。約翰遜的特別助理約瑟夫·加利法諾英語Joseph A. Califano, Jr.曾說,詹金斯是他在「任何一屆政府中所見過的為人最好的白宮助理。他從不盛氣凌人,這一點難能可貴。」約翰遜的新聞秘書和助手,後來成為記者的比爾·莫耶斯則在《新聞周刊》上這樣寫道:[2]

當人們需要長期委任一位政治助手的時候,(詹金斯)總是最早被想起的那個人。他彬彬有禮,和藹可親,卻總能在鯊魚成群的波托馬克河里全身而退。如果說林登·約翰遜的成功除了伯德夫人之外還靠了誰的功勞,這個人無疑就是沃爾特·詹金斯。

到1960年代,詹金斯與約翰遜已更多地像是朋友而非主從關係,詹金斯和伯德夫人的關係很好,約翰遜家的財政事務也部分交給詹金斯打理。1963年,伯德夫人的51歲生日聚會正是在詹金斯家舉行的。[3]

醜聞與辭職

被捕及醜聞的披露

1964年大選一個月前的1964年10月7日,詹金斯離開白宮,前去參加《新聞周刊》華盛頓分社為遷入新址舉行的雞尾酒會。他在那裏喝了幾杯酒後,就離席前往相隔幾個街區的華盛頓基督教青年會去。那裏的地下室公共洗手間是一個同性戀幽會場所,詹金斯在那裏和一位退伍軍人發生了關係。[4]:791華盛頓警方一直對該場所的性質有所了解,在長時間的監視之後,當晚7點半左右,一位警官逮捕了兩人,[5]理由是行為不端(disorderly conduct)。[6]:367最終詹金斯被罰款50美元。[7]:489

關於此事的流言迅速在華盛頓傳開,雖然是選戰期間,但許多報紙,如《芝加哥論壇報》和《辛辛那提問訊報英語Cincinnati Enquirer》等,都不願報道此事。[6]:367然而共和黨總統提名人巴利·高華德的競選團隊主管迪安·伯奇英語Dean Burch卻把這件事說成是「一件轟動華盛頓的新聞:白宮正拼命扣壓一條有關國家安全的重大消息」,[4]:791記者們也只好開始報道。[8]:181最初有人將此事解釋為詹金斯在選舉期間工作過度疲勞不堪所致,[7]:490但隨着深入調查發現詹金斯五年前也曾由於同樣的原因被捕(並且事發地點也是在同一個公共洗手間),[8]:179,181這樣的說法也就站不住腳了。

到了10月14日,《華盛頓星報》的編輯寫了關於此事的一則報道,打電話到白宮問詹金斯有何評論。詹金斯隨即求助於白宮的律師團隊,包括總統的私人律師亞伯拉罕·亞伯·方特斯(後來成為最高法院大法官)和白宮的非正式法律顧問克拉克·克利福德(後來成為約翰遜政府的國防部長)。[9]他們的對策是遊說華盛頓的三家主要報紙,要求他們不要刊登相關報道,但是這樣一來反而顯出此事的報道價值。[6]:368數小時後克利福德向約翰遜總統詳細報告了相關證據,爾後,白宮新聞秘書喬治·里迪英語George Reedy抹着眼淚,向新聞界證實了此事。[6]:369約翰遜告訴方特斯,詹金斯需要辭職。當天《華盛頓星報》的相關報道發表並被合眾社轉載,詹金斯也於同日辭職。

針對所謂「國家安全」問題,約翰遜立即命令聯邦調查局展開調查。其實約翰遜也知道,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最終會得出政府部門沒有任何安全問題的結論,否則在過去幾年裏沒有調查過詹金斯的聯邦調查局自身也難辭其咎。[7]:491果然,胡佛在10月22日報告說,國家安全並未受到損害。[6]:369-70[10]:480約翰遜後來說:「聽到沃爾特·詹金斯(會危害國家安全)簡直就像是聽到我夫人要去刺殺教皇一樣難以置信。」[8]:180約翰遜也放出陰謀論的調調,認為詹金斯是被陷害了,譬如他宣稱,詹金斯參加的雞尾酒會上的服務生是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成員。[6]:367[8]:180-1

政治反應

約翰遜擔心詹金斯事件會對選舉造成影響,命令對此事造成的公眾反應進行調查,次日返回的結果表明,此事對選民的影響微不足道。[6]:369-70[10]:480[11]10月15日,一位專欄作家寫到:「沃爾特·詹金斯已經活過來了,並且人們對於華盛頓的道德問題,政治派系,還有「德克薩斯幫」的惡劣觀感也因此事而戲劇化了。」[12] 白修德在《1964年總統的產生》中寫道:「這場選舉中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全國人民都看到了這件事的真相,然後聳聳肩走掉。」[6]:368之所以發生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10月15-16日這48小時內發生的國際大事,遠遠蓋過了詹金斯事件的風頭:[4]:791蘇聯赫魯曉夫被趕下了台;在英國工黨擊敗保守黨上台;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試爆。公眾的注意力被迅速轉移了。[6]:371[8]:181

另一方面,共和黨的總統提名人巴利·高華德也未對此事窮追猛打。其實,高華德早先在參議院結識了詹金斯,並且還是詹金斯在空軍預備役的老長官,雖則他一開始否認自己認識詹金斯。[13]他之前曾在選戰中提到過與約翰遜政府密切相關的博比·貝克英語Bobby Baker比利·索爾·埃斯蒂斯英語Billie Sol Estes醜聞,並且將約翰遜政府描繪成缺乏道德感的形象,但這一次他卻沒有拿詹金斯的事來做文章,[6]:369[8]:178即便伯奇和其他競選顧問勸他這樣做,他也不為所動。[4]:791只是在聯邦調查局探員就此事詢問他時,他才反詰埃德加·胡佛,為什麼不在詹金斯進入白宮前就對他進行安全審查呢?[14]這個問題胡佛確實答不上來,因為詹金斯的上次被捕是在1959年1月,那還是艾森豪威爾執政時期。[15]

不過,共和黨的競選團隊還是製作了一些諸如保險槓貼紙和紐扣之類的物件,上面寫上暗諷詹金斯事件的標語。比如:「林登·約翰遜的燈泡詹金斯:怪不得他要關燈呢。」或者,「跟着林登·約翰遜走吧,不過記得不要靠近基督教青年會。」觀察家們發現,高華德的競選夥伴威廉·米勒在提到這件事時總是試圖「煽動大眾的恐懼心理」。[16]高華德則不然,他只是偶爾提到「約翰遜那個有點怪怪的班子就要治國了。」台下的聽眾會心一笑。[7]:493高華德後來在自傳中解釋了他不向詹金斯開火的原因:「那正是詹金斯一家難過的日子,我不想讓他們更不好受。勝利不是一切。有些事情,比如對朋友的忠誠和對原則的堅持,比勝利更重要。」約翰遜自己倒是顯得有幾分心虛,他在10月27日匹茲堡市的一次競選演講中說,政府「發生了不幸的事」,有些人「讓你們失望了」,「犯了錯誤」的人必須辭職,並接受公正的調查。[17]

對詹金斯的支持

詹金斯事件發生後,記者們很快發現這並不是白宮僱員第一次遭遇由性取向引起的問題。《紐約時報》記者詹姆斯·賴斯頓首先披露說,「在(1952年)艾森豪威爾提名他的第一屆政府組成人員時,也曾遇到相似的尷尬局面」。[12]四天後,德魯·皮爾森英語Drew Pearson在他的專欄「華盛頓旋轉木馬」中點出了1952年這一「尷尬局面」的主角是前共和黨參議員阿瑟·范登堡的兒子小阿瑟·范登堡英語Arthur H. Vandenberg, Jr.,後者當時「因有同性戀問題而未能通過安全審查」,[18]而艾森豪威爾政府則聲稱他是因為健康原因去職。[19]:98這些內幕的曝光無疑幫助約翰遜政府緩和了一定的壓力。在10月28日聖地牙哥的選舉活動中,當記者問及政府僱員中的「性取向偏離」問題時,約翰遜總統回應道,任何一屆政府都存在醜聞,艾森豪威爾的秘書就有類似的問題。這樣一來就證實了皮爾森的爆料屬實。[10]:481

另一些人則呼籲停止對詹金斯事件進行炒作。10月29日,44名高級神職人員就此事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其中提到:[20]

我們認為,詹金斯事件暴露出了人性的弱點。如果這件事真的和國家安全有關,那麼就事論事即可。不應該以此為藉口抓住這件事不放,只為了迎合部分公眾淫褻的好奇心和自以為是。

選舉結束後,全美精神健康基金會給約翰遜總統寫了一封信,抗議人們對待此事「歇斯底里」的態度:[21]

一個公民——不論是否受僱於政府——其私生活和性取向如何,並不必然與其在工作上的能力、才具和責任感有關係。一個公民是同性戀——就像本案中的詹金斯先生那樣——這本身並不能說明他會比任何異性戀者更不可靠,或者更有某種國家安全上的風險。

11月17日,伯德夫人看望了即將離開華盛頓搬回德克薩斯的沃爾特·詹金斯和夫人海倫。她在日記中記載道,詹金斯從熟人和許多普通民眾那裏接二連三地受到信件,對他表達理解之情。[22]:204著名專欄作家約瑟夫·艾爾索普也是一位出櫃的同性戀者,他也通過公開撰文和去信的方式向詹金斯表達支持。[23]:47

對約翰遜政府的影響

約翰遜並沒有找到合適人選來代替詹金斯的職位,只好將他的職責分成幾部分,交由不同的幕僚接手。喬治·里迪告訴記者:「總統所面對的許多難題歸根到底,都是因為沃爾特·詹金斯的離職……要不是因為這一次的插曲,也許整個歷史就會不一樣。」前司法部長拉姆齊·克拉克則說,「詹金斯的辭職讓總統失去了他最能幹和最受信任的助手。到總統面臨難關的時候,這就成了大問題。要是沃爾特還在,他關於越戰的意見應會對總統大有裨益。」[2]

晚年生活

詹金斯一家離開華盛頓,搬回德克薩斯的奧斯汀居住。在那裏,他作為註冊會計師工作,開了一家建築公司,並提供管理諮詢服務。1965年2月,詹金斯退出了空軍預備役。[24] 妻子在1970年代初與其分居,但沒有離婚。1985年,在經歷一次心臟病發作之後數月,沃爾特·詹金斯去世,享年67歲。[25]他的妻子於1984年去世。

流行文化

1971年,NBC曾以詹金斯事件為藍本,製作過一部電視電影《消失》(Vanished)。[26]

參考文獻

  1. ^ 1.0 1.1 New York Times: "Storm Center in Capital," October 16,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2. ^ 2.0 2.1 Al Weisel. LBJ's Gay Sex Scandal. Out Magazine. 1999-12 [2009-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1). 
  3. ^ New York Times: "Johnson Gives Wife, 51, Gift that Helped Him to Win Her," December 23, 196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4. ^ 4.0 4.1 4.2 4.3 威廉·曼徹斯特. 光荣与梦想 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海南出版社. 2006. ISBN 9787807000242. 
  5. ^ TIME: "The Jenkins Report," October 30,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5, 2010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White, Theodore, H. 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 1964. Atheneum. 1965. 
  7. ^ 7.0 7.1 7.2 7.3 Perlstein, Rick. Before the Storm: Barry Goldwater and the Unmaking of the American Consensus. Hill & Wang. 2001. 
  8. ^ 8.0 8.1 8.2 8.3 8.4 8.5 Dallek, Robert. Flawed Giant: Lyndon Johnson and His Times, 1961-197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9. ^ New York Times: "Fortas Asserts Police Need Time to Question Suspects," August 6, 196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10. ^ 10.0 10.1 10.2 Rowland Evans and Robert Novak. Lyndon B. Johnson: The Exercise of Power.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6. 
  11. ^ Thomas W. Benham, "Polling for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1964 Campaign," in Public Opinion Quartery, v. 29 (1965), 192
  12. ^ 12.0 12.1 New York Times: James Reston, "Setback for Johnson," October 15,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13. ^ New York Times: "Goldwater Says Morality is Demanded by the Nation," October 15,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14. ^ New York Times: E.W. Kenworthy, "Goldwater Asks F.B.I. to Explain Check on Jenkins," October 20,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January 24, 2011
  15. ^ New York Times: Gladwin Hill, "Miller Asks Data on Jenkins Case," October 16,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January 24, 2011; New York Times: Wallace Turner, ""Miller Stresses the Jenkins Case," October 22,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January 24, 2011
  16. ^ New York Times:James Reston, "Washington: Barry Goldwater Examples of Morality," October 23, 20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17. ^ New York Times: Charles Mohr, "Johnson Refers to Jenkins Case," October 298,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18. ^ The Bulletin (Bend, Oregon): Drew Pearson, "Homosexuality bipartisan problem in U.S. capital," October 19, 1964[失效連結],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19. ^ Beschloss, Michael. Reaching for Glory. Simon & Schuster. 2001. 
  20. ^ TIME: "Johnson & the Jenkins Case," November 6,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January 18, 2011
  21. ^ New York Times: "Jenkins Defended by Mental Group," October 22, 196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22. ^ Lady Bird Johnson. A White House Diary.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70. 
  23. ^ C. David Heymann. The Georgetown Ladies' Social Club: Power, Passion, and Politics in the Nation's Capitol. Atria Books. 2003. 
  24. ^ New York Times: "Air Force Reserve Accepts Walter Jenkins' Resignation," February 3, 196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25. ^ Barnes, Bart. LBJ Aide Walter Jenkins Dies. Washington Post. 1985-11-26: C4. 
  26. ^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Vanished (TV 1971)"],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