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水稻紋枯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水稻紋枯病(英語:Sheath blight of rice),別名水稻雲斑病水稻雲紋病,俗稱花杆、花腳瘟。病原為立枯絲核菌英語Rhizoctonia solani, 屬擔子菌門真菌。病部的菌絲在表面集結成團,先為白色,後為暗褐色的菌核。

症狀

水稻紋枯病會影響穀物灌漿,引起植物枯萎倒伏,無法正常抽穗,降低水稻結實率,減少粒重,影響產量。施用氮肥過度,過度密植,氣候高溫高濕都有可能導致水稻感染枯紋病,分櫱盛期開始發病,圓杆拔節到抽穗期病害最為嚴重。發病初期,底部葉鞘出現橢圓形暗綠色的水漬狀病斑,以後逐漸擴大為雲紋狀,危害葉鞘,穗頸,嚴重時全穗枯死。

防治

  • 偏施氮肥容易產生稻熱病,紋枯病,白葉枯病。加強水稻水肥管理,均衡氮磷鉀配方,使前期不披葉,中期不徒長,後期不貪青。及時清理病株和雜草。
  • 化學防治:在分櫱期,枯紋病發生時就要及時用藥,早期防治效果明顯。可選苯甲·丙環唑、唑醇微、毗唑醚酯等藥。[1]

參考文獻

  1. ^ 中国植保病虫草害图谱大全暨防治宝典. 中原農民出版社. 2020. ISBN 978-7-80739-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