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
武訓 |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道光十八年十月十九日) 大清山東省東昌府堂邑縣西北鄉柳林鎮西武家莊 | 1838年12月5日
逝世 | 1896年4月23日 大清山東省東昌府聊城縣臨清御史巷 | (57歲)
國籍 | 中國 |
父母 | (父)武宗禹 (母)崔氏 |
武訓(1838年12月5日—1896年4月23日),山東省堂邑縣(今屬冠縣)柳林鎮武莊人,清朝平民教育家。家境貧苦。因家中排行第七,人稱武七,後改名武訓。武訓終身行乞辦學,身邊不留分文,為群眾辦學的先驅,受到朝廷的表彰。
生平
武訓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有兩個哥哥(武謙、武讓),四個姐姐,排行第七。父親武宗禹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去世,母親崔氏同治十二年(1873年)去世。武訓十六七歲時,母親安排他去館陶縣薛店的張變徵家做長工。張變徵即張老變,或張老辮,是武訓的遠房姨夫,是貢生,武訓在他家負責看果園、餵豬。武訓一生中,只有在張變徵家這一年或兩年是正式勞動務工。此後開始以乞討為生,遭到家人激烈反對,「親戚朋友斷個淨」。[來源請求]
從21歲(清咸豐年間)起,武訓以行乞的方式集資興辦義學,目標是「使他們(貧苦人家子弟)無錢也能讀書,使他們讀了書不再被人欺」。在30多年的時間內,武訓乞討的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省。武訓在行乞過程中,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奇特的造型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先是賣掉右邊的辮子,剃光了右邊的頭髮;後來又剃光了左邊的頭髮,而在右邊又留起一撮頭髮。也表演「拿大項」、「蠍子爬」的節目,或給人當馬騎,供人取樂,甚至吃糞便、磚瓦,以得到辦學的款項。[1]
到光緒十四年(1888年),武訓已經靠乞討所得的款項置買了230畝田地作為學田,積蓄3800餘吊錢。於是他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興辦起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學校建成後,他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並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當年就招收了50多名學生,學費全免,辦學所需經費就從他置辦的學田中支出。在這之後,每逢開學第一天時,武七都要先拜老師,次拜學生,這種儀式持續多年。[來源請求]
1890年,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莊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臨終那年,在臨清建成了御史巷義塾(現臨清武訓實驗小學)。[2]
武訓為了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甚至堅持一生不娶妻室。[來源請求]
武訓一生勞苦,對自己又十分節儉,終因積勞成疾,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二十三日,在臨清御史巷義塾內(現臨清實驗小學)含笑去世[3],終年58歲,葬於堂邑崇賢義塾東側。有萬人以上群眾,包括堂邑縣、館陶縣、臨清縣三縣全體官紳,參加了武訓的葬禮。[來源請求]
影響
武訓的義舉在當時受到各界普遍高度的評價。山東巡撫張曜下令免徵學田錢糧和徭役,並捐銀洋200兩。光緒皇帝封武訓為「義學學正」,賞穿黃袍馬褂[4],又敕建「樂善好施」牌坊。
1930年代,在中國投身於普及教育運動的一批教育家,也將武訓作為運動的先導,以及他們效法的楷模。如陶行知在他的《武訓頌》中這樣寫道[5]:
“ | 朝朝暮暮,快快樂樂。一生到老,四處奔波。為了苦孩,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公無靠背,朋友無多。未受教育,狀元蓋過。當眾跪求,頑石轉舵。不置家產,不娶老婆。為著一件大事來,興學,興學,興學。 | ” |
——陶行知,《武訓頌》 |
在臺灣有一位名為王貫英的老人,以資源回收、拾荒等方式支持圖書館與教育活動,在當地與武訓並稱,稱為「現代武訓」。臺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之前身乃「武訓中學」,創建於1959年。
相關影視作品
1950年,孫瑜導演、趙丹主演的電影《武訓傳》將武訓的傳奇故事搬上了銀幕。但在1951年,毛澤東發起對電影《武訓傳》的大規模批判,因為武訓及其故事所代表的實質上是地主階級的立場。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山東冠縣中學紅衛兵在老師帶領下,砸開武訓的墓,掘出其遺骨,抬去遊街,當眾批判後焚燒成灰。
1996年開播毛衛寧執導的同名電視劇,由陶澤如、王慶祥主演。
2006年,武訓墓及祠堂公佈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中國大陸電視劇《武訓傳》正式籌拍,高希希任導演[6]。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