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正陽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正陽城門

正陽關北城門
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淮南市壽縣正陽關鎮
分類古建築
時代清朝
編號7-51
認定時間2012年

正陽古稱潁尾潁口陽石羊市羊石,位於中國安徽省潁河淠河匯入淮河處,曾為水陸要津,後因交通地位衰落而凋敝。淮河西岸稱西正陽,屬潁上縣;東岸稱東正陽,屬壽縣設有鈔關,稱正陽關,清末修築城牆,今設有正陽關鎮[1]

歷史興衰

正陽一帶地勢低洼,眾水匯聚,淮河先納右岸之淠河於清河口,再納左岸之潁河於沫河口。民間有「七十二水歸正陽」之說,當代實測正陽以上有淮河大小支流124條。此地不僅是淮河水運樞紐,還有多處渡口,陸運亦四面通達,故成為兵家要地、商貿重鎮。[1][2]

正陽歷史上多為行軍、屯兵、交戰之地。顯德二年(955),後周南唐李重進在正陽大破唐軍。南宋董文炳至元九年(1272)在正陽淮河兩岸築造城池,作為淮西之戰據點。咸豐七年(1857),軍與捻軍於在正陽關交戰半年,清廬鳳道台金光筯戰死,捻軍盟主張樂行拼死突圍。[1][3]

時期,西正陽商貿繁榮,熙寧九年(1076)所繳商稅為潁上縣城的兩倍以上。明朝東正陽興起,商賈雲集,有「中都第一鎮」、「淮南第一鎮」之稱。明成化八年(1472)設置壽州正陽鈔關。清朝在正陽鎮設立風陽關署,管理正陽關和臨淮關;又因商匯聚,設置淮北督銷正陽鹽厘督銷總局。[1][4]

中華民國初年,津浦鐵路開通後,位於鐵路與淮河交界處的蚌埠興起,取代了正陽的皖北交通中心地位。風陽關署遷至蚌埠;鹽業專賣取消,民間食鹽交易也轉至蚌埠。安徽政商各界曾規劃安(慶)正(陽)鐵路、蚌(埠)正(陽)鐵路,皆未能實現。1954年淮河發生特大洪水,地勢低洼的正陽鎮遭覆頂之災,人口銳減。1958年後,淠河中上游廣修水庫,導致航道斷航,正陽由此愈加蕭條。[1][5][6]:259,294

正陽關城

苗沛霖起事平息後,壽州知州施照同治五年(1866)在原有土圩上修建正陽城牆,同治十年(1871)完工,周長七百餘光緒七年(1881),鳳潁道台任蘭生撥款重修,並為城門題額:東門內額「朝陽」,外額「熙宇春台」;南門內額「解阜」,外額「淮南古鎮」;西門內額「西映長庚」,外額「淮流管鑰」;北門內額「拱辰」,外額「鳳城首鎮」。光緒年間,增開四座有門無的小門:南小東門,題額「引泉」;西小東門,題額「近聖」;小西門,題額「通濟」;水西門,題額「紫氣東來」。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城牆遭炮轟,西門被毀。1940年,桂系部隊拆除城牆,僅東、南、北三座城門保留至今。[7][8]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關傳友. 论寿县正阳关镇的历史地位. 淮南師範學院學報. 2017, 19 (6): 113-117.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編). 中国县情大全 华东卷.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1993: 848. ISBN 7-80088-206-3. 
  3. ^ 陳基余,趙培根 (編). 安徽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2: 159. ISBN 7-5326-0224-9. 
  4. ^ 江蘇省財政志編輯辦公室 (編). 江苏财政史料丛书 第1辑 第4分册.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 195. ISBN 7-80122-501-5. 
  5. ^ 黃華平. 中国近代铁路史探微. 合肥: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5: 55-64. ISBN 978-7-5650-2543-3. 
  6. ^ 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寿县志. 合肥: 黃山書社. 1996. ISBN 7-80630-121-6. 
  7. ^ 彭卿雲(主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续编).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 410. ISBN 7-5326-0407-1. 
  8. ^ 皖北文化九讲. 合肥: 安徽大學出版社. 2015: 79-80. ISBN 978-7-5664-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