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態學
植物生態學是生態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研究植物的分佈和數量,環境因素對植物的豐度的影響,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1]。它們的實例是在北美溫帶落葉林的分佈,沙漠植物對水的競爭,或放牧的成群動物影響草原的組成,乾旱或洪水對植物生存的影響。
地球主要植被類型的全球概覽被O.W. Archibold提供[2]。他認識到11種主要植被類型:熱帶森林,熱帶稀樹草原,乾旱地區(沙漠),地中海生態系統,溫帶森林生態系統,溫帶草原,針葉林,苔原(極地和高山),陸地濕地,淡水生態系統,和沿海/海洋系統。 這個主題的廣度顯示了植物生態學的複雜性,因為它包括從單細胞浮游藻類到大型樹冠層形成樹木的植物。
植物生態學研究的環境條件包括氣候、光照、溫度、降水;土壤的質量、營養條件;其他當地動植物和微生物,地理情況,如地形、海拔高度、水環境等,以及人為的干涉,如農田等人工生態系統。
一種植物能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能力為其「生態幅度」,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同一種生物會變化以適應環境,產生不同的「生態類型」。
分佈
植物分佈受歷史因素,生態生理學和生物相互作用的組合支配。 可能存在於特定地點的一組物種受到歷史偶然性的限制。 為了表現出來,物種必須是在一個地區進化或分散在那裏(自然或通過人類機構),並且不能在當地絕跡。 當地存在的一組物種進一步局限於那些具有適應生存環境條件的生理適應。 這個群體通過與其他物種的相互作用被進一步的塑造[3]:2–3。
植物群落基於主要植物物種的形式廣泛分佈到生物群系(Biome)中。 例如,草地以草為主,而森林以樹為主。 生物群系由區域氣候決定,主要是氣溫和降水,並遵循一般的緯度趨勢。 在生物群系中,可能有許多生態群落,這些生態群落不僅受到氣候還受到各種小尺度特徵的影響,包括土壤,水文學和干擾狀況。 生物群系也隨着海拔變化而變化,高海拔的生物群系通常類似於高緯度地區的生物群系。
種間關係
競爭
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被定義為「在兩個物種或個體之間對兩者都有益的相互作用」。 植物中最普遍的例子可能是植物與真菌(稱為菌根)之間的互利關係。 植物有助於營養吸收,而真菌接受碳水化合物。 一些已知最早的植物化石甚至在其根莖上有菌根化石[1]。
食草動物
植物的一個重要生態功能是它們在食物網的底部生產用於食草動物的有機化合物。 從刺到化學防禦的大量植物特徵可能與食草動物的強度有關[4]。
其他議題
定殖和局部滅絕
植物生活型
參閱
參考文獻
- ^ 1.0 1.1 Keddy, Paul A. Plants and Vege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521-86480-0.
- ^ Archibold, O.W. Ecology of World Vegetation.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1995: 510 p. ISBN 0-412-44290-6.
- ^ Lambers, Hans; F. Stuart Chapin III; Thijs L. Pons.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Second. 2008.
- ^ Schulze, Ernst-Detlef; et al. Plant Ecology – (Section 1.10.1: Herbivory). Springer. 2005 [April 24,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5). ISBN 3-540-20833-X
擴展閱讀
- Keddy, Paul A. Plants and Vegetation: Origins, Processes, Consequ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521-86480-0
- Archibold, O.W. Ecology of World Vegetation.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1995.
- Crawley, Michael J. Plant Ecology.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7 [1986] [April 24,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7). ISBN 978-0-632-01363-0
- Gibson, J. Phil; Gibson, Terri R. Plant Ecology. Green World. 2006 [April 24,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6). ISBN 978-0-7910-8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