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梆子 (樂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梆子是中國傳統的一類打擊樂器,亦稱梆板,屬於擊奏體鳴樂器。約在明末清初(17世紀左右)隨着地方戲曲中梆子腔的興起而廣泛流傳於中國各地。[1]

形制和種類

梆子大致分為兩種形制,木棒式和方框式。[1][2]另有橢圓形、圓柱形等多種形制的梆子。[3]一般多用紫檀、紅木、棗木心、花梨木、竹子或榆木、槐木等材料製作。[3]

木棒式梆子

其中一種為木棒式,由兩根長短不等的硬木棒組成,也稱北梆子或只稱為「梆子」或「梆」。[4][5]這類梆子音色清脆響亮、堅實,是梆子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常為唱腔擊拍,在一些民間器樂合奏中也常使用。[6]

南梆子

粵劇中使用的南梆子

另一種梆子的形制是方框式,與木魚發音原理同,由一塊兩邊開一條橫槽的長方形木塊構成,以圓形木棒(小木槌或鼓簽)敲擊發音,在南方較為流行,故而又稱南梆子廣東板[6]卜魚、「板」[5]等。[7]粵劇十番中就常使用此種南梆子。西安鼓樂[3]京劇中也會使用這類梆子。[7]此種梆子發音較圓潤柔和,較為短促,多用於傳統樂種合奏中擊奏強拍,也用於表現馬蹄聲效果。[7]

枕梆子

枕梆子亦稱大梆子,結構類似南梆子,但較大,形如古代的枕頭。一般用於坐樂演奏中,使用單槌擊奏。[3]

手梆子

手梆子類似一個中空的手鼓,梆身兩頭窄中間寬,演奏時一手執梆柄,一手拍擊梆身來演奏。[3]

腳梆

專用於河南墜子中擊節,以用腳蹬方式敲擊而得名。流行於河南、河北等省以及北京、天津、武漢、西安等城市。其來源是因為墜子演員四處奔波演出時,常常一人要兼奏多種樂器,因而產生了用腳擊打的梆子。[2]

參考資料

  1. ^ 1.0 1.1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中的條目:梆子(簡體中文)
  2. ^ 2.0 2.1 趙渢 (編). 中国乐器. 北京: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6.10: 94–95. ISBN 978-7-81096-784-6. 
  3. ^ 3.0 3.1 3.2 3.3 3.4 程天建; 張亞楠. 西安鼓乐演奏教程. 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19.09: 26–27. ISBN 978-7-5523-0211-0. 
  4. ^ 朱曉谷. 民族管弦乐队乐器法. 蘇州: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6.01: 207. ISBN 978-7-5672-1536-8. 
  5. ^ 5.0 5.1 權吉浩. 中西乐器法. 北京: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6.03: 368. ISBN 978-7-103-05114-6. 
  6. ^ 6.0 6.1 趙建培. 中国民族器乐审美及赏析. 瀋陽: 瀋陽出版社. 2019.03: 265–266. ISBN 978-7-5441-9754-0. 
  7. ^ 7.0 7.1 7.2 田潔.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传承与创编. 北京: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8.01: 111–112. ISBN 978-7-5068-5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