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最近的星系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最近的星系是以地球為中心測量之列表,由上至下以距地球由近至遠排列。

星圖

中心為銀河系

內容說明

  • 因為觀測技術使然,將會發現更多新的未知天體,所以本列表仍不可能是最完整的。讀者經常能在最新的信息中發現一些更為接近的天體,但他們卻未列入本表中。在我們銀河系背面的伴星系,特別是在遙遠邊界的,很難在隱匿帶內被辨認出來。事實上,任何的星系都有可能淹沒在其中。補充加入的、細小的、暗淡的星系,都會被列在最後,他們也是難以觀測到的,也沒有理由相信未來不會有新的發現。
  • 在即使是新的各國天文科普書籍仍然多把大小麥哲倫雲,當成最接近的河外星系,理由是雖然不是最近但實際亮度較高,反而可以被肉眼所觀測到的。反之近年發現的一些更近的星系都是非常地暗,在早年沒法測量其大小和距離,所以當時認為都是些很遠較大的星系,或是較星系小得多仍然在銀河系的球狀星團。故不推薦給業餘人士觀測,故從觀星角度上最近的星系仍然是麥哲倫雲。[註 1]
  • 天文學家會不斷修正表中星系的估計距離,本表中標示為最新或最近,並不能當成最終的認定。因此列表的順序也可能改變的。
  • 星系因為距離都很遙遠,多數不能以視差測量。因此只能用較不精確的方法,如造父變星或超新星等,這樣導致的誤差實無可避免。在某些情況下,誤差可以高達50%。
  • 從地球的角度看來兩個重疊或接鄰的星系,其實很可能是個別地分開很遠的,像光學雙星般的場合。在星系中便有仙女座IV,至今無法確認是否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 星系是巨大的天體集合,從最接近的邊緣(一個本身就不清楚的斑點)跨越數千光年,甚至是數十萬光年才抵達星系核。因此距離的估計可能只是對星系範圍內某一點的值。[註 2]

列表

# 星系 距離(光年)   註解
1.  銀河系   地球所在的星系
2.  大犬座矮星系 25,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3.  室女座恆星流 30,000  [1]  2005年10月發現
4.  人馬座矮橢圓星系 81,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5.  大熊座II矮星系 98,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6.  大麥哲倫星系 (LMC) 168,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7.  牧夫座矮星系 197,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8.  小麥哲倫星系 (SMC) 200,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9.  小熊座矮星系 240,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10.  玉夫座矮星系 254,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11.  天龍座矮星系 280,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12.  六分儀座矮星系 320,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13.  大熊座矮星系 330,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14.  船底座矮星系 360,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15.  天爐座矮星系 460,000    銀河系的衛星星系
16.  獅子座 II 矮星系 680,000  [2]
17.  獅子座 I 矮星系 820,000  [2]
18.  鳳凰座矮星系 1,300,000  [2]
19.  巴納德星系NGC 6822 1,630,000  [2]
20.  NGC 185 2,01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21.  仙女座II 2,13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22.  NGC 147 2,20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23.  獅子座 A 2,250,000  [2]
24.  IC 1613 2,350,000  [2]
25.  仙女座 I 2,43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26.  仙女座III 2,44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27.  鯨魚座矮星系 2,460,000  [3]
28.  橢圓星系M32NGC 221 2,480,000  [2]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29.  仙女座 Ⅶ 2,49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30.  仙女座 Ⅸ 2,50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31.  LGS 3 2,510,000  [3] 三角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32.  仙女座 Ⅴ 2,52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33.  仙女座 Ⅵ 2,55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34.  仙女座星系(M31) 2,560,000  [3]
35.  三角座星系 (M33) 2,640,000  [3] 肉眼能看見的最遠天體
36.  M110NGC 205 2,690,000  [3]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37.  仙女座 Ⅷ 2,700,000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38.  杜鵑座矮星系 2,840,000   
39.  仙女座 Ⅹ 2,900,000    仙女座星系的衛星星系
40.  飛馬座矮不規則星系 3,000,000  [3]
41.  沃爾夫-隆達馬克-梅洛帝星系(WLM 星系) 3,040,000  [3]
42.  寶瓶座矮星系 3,490,000  [3]
43.  IC 10 4,200,000   
44.  人馬座矮不規則星系 4,200,000   
45.  六分儀座 A 4,310,000  [4]
46.  NGC 3109 4,500,000   
47.  唧筒座矮星系 4,600,000   
48.  六分儀座 B 4,700,000   
49.  UGCA 92 4,700,000   
50.  UKS 2323-326 4,700,000   
51.  IC 5152 5,800,000   
52.  NGC 55 5,87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53.  UGCA 86 6,200,000   
54.  ESO 294-010 6,26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55.  ESO 410-G005 6,26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56.  Camelopardalis A 6,500,000   
57.  IC 5152 6,75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58.  NGC 300 7,01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59.  UGCA 438ESO 407-018 7,27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60.  NGC 1560 7,500,000   
61.  NGC 1569 7,500,000   
62.  GR 8 7,900,000   
63.  NGC 404 8,000,000   
64.  UGC 8508 8,350,000  [5]
65.  NGC 3741 10,210,000  [5]
66.  NGC 2366 10,40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67.  DDO 44 10,40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68.  UGC 4483 10,47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69.  UGCA 105 10,630,000  [5]
70.  NGC 2403 10,76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71.  Camelopardalis B 10,800,000  [5]
72.  DDO 6 (ESO 540-031) 10,9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73.  NGC 1560 10,960,000  [5]
74.  Holmberg II (DDO 50, UGC 4305) 11,06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75.  ESO 540-030 (KDG 2) 11,1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76.  FM1 11,15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77.  ESO 540-032 11,2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78.  KK 77 11,35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79.  DDO 71 11,42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0.  M82 11,51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1.  KDG 52 11,58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2.  NGC 2976 11,61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3.  DDO 53 (UGC 4459) 11,61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4.  NGC 4945 11,700,000  [8] 半人馬座 A/M83星系團的成員
85.  KDG 61 11,74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6.  M81 11,84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7.  UGC 5442 (KDG 64) 12,07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8.  KDG 73 12,07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89.  NGC 5102 12,100,000  [7] 半人馬座 A/M83星系團的成員
90.  DDO 78 12,13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91.  F8D1 12,30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92.  BK5N 12,33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93.  Camelopardalis A 12,330,000  [5]
94.  NGC 3077 12,46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95.  Holmberg I (DDO 63, UGC 5139) 12,52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96.  BK6N 12,56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97.  NGC 7793 12,8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98.  KKH57 12,82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99.  NGC 253 12,9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100.  UGC 6541 12,920,000  [5]
101.  DDO 82 (UGC 5692) 13,05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102.  BK3N 13,11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103.  IC 2574 (DDO 81) 13,11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104.  NGC 247 13,3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105.  玉夫座矮不規則星系 13,4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106.  UGC 7298 13,600,000  [5]
107.  Sc 22 13,7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108.  半人馬座A 13,700,000  [7] 半人馬座 A/M83星系團的成員
109.  ESO 471-06 (UGCA 442) 13,9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110.  UGC 7242 14,00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111.  ESO 245-005 14,400,000  [6] 玉夫座星系團的成員
112.  UGC 6456 14,45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113.  NGC 4236 14,51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114.  NGC 5204 14,510,000  [5]
115.  DDO 165 (UGC 8201) 14,910,000  [5] M 81星系團的成員?

註釋

  1. ^ 雖然編者已儘可能瀏覽所有文獻,但一定仍有漏網之魚未列入這份表內。
  2. ^ 這些距離是從地球測量的。也許一個與地球在銀河系同側的伴星系距離比在另一側的伴星系更近地球,但實際上後者距銀心卻更接近。

參考文獻

  1. ^ astro-ph/051058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van den Bergh, Sidney. Updated Information on the Local Group (PDF). The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April 2000, 112 (770): 529–536. [永久失效連結]
  3. ^ McConnachie, A. W.; et al. Distances and Metallicities for 17 Local Group Galaxies. MNRAS. 2005, 356: 979. . 
  4. ^ Dolphin, Andrew E.; et al. Deep Hubble Space Telescope Imaging of Sextans A. II. Cepheids and Distance (PDF).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March 2003, 125: 1261. 
  5. ^ Karachentsev, I. D.; et al. The M 81 group of galaxies: New distances, kinematics and structure (PD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2, 383: 125–136. 
  6. ^ Karachentsev, I. D.; et al. Distances to Nearby Galaxies in Sculpt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June 2003, 404: 93. . 
  7. ^ J. L. Tonry.; et al. The SBF Survey of Galaxy Distances. IV. SBF Magnitudes, Colors, and Distances.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1, 546: 681–693. doi:10.1086/318301. . 
  8. ^ I. D. Karachentsev.; et al. New distances to galaxies in the Centaurus A group.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2, 385: 21–31 [2024-04-10]. doi:10.1051/0004-6361:200200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2.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