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效應
暴力效應 A History of Violence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監製 | 克里斯·班德 J·C·史平克 |
劇本 | 佐殊·歐森 |
原著 | |
主演 | |
配樂 | 侯活·梭爾 |
攝影 | Peter Suschitzky |
剪接 | 朗奴·桑德斯 |
製片商 | 班德與史平克製片公司(BenderSpink) |
片長 | 96分鐘 |
產地 |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
預算 | 3200萬美元[6] |
票房 | 6138萬美元(全球)[6] 296萬新臺幣(臺北)[3]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暴力效應 |
臺灣 | 暴力效應 |
新加坡 | 暴力前科 |
《暴力效應》(英語:A History of Violence)是一部2005年劇情片,由大衛·哥連堡擔任導演,佐殊·歐森編劇,劇情改編自約翰·華格納與文斯·洛克創作的1997年同名圖像小說。本片講述平靜小鎮的餐館老闆湯(維高·摩天臣飾演)制服並擊斃兩名搶匪,此英雄行為使他聲名遠播,卻也導致他不為人知的黑暗過去找上他和家人。
本片於2004年9月至11月拍攝,雖然故事舞台位在美國,電影實際上是在加拿大拍攝[7]。《暴力效應》首先在2005年5月於第58屆康城影展上首映,後於同年9月在美國上映。本片備受影評人讚賞,入圍或榮獲多個獎項,演員威廉·赫特與編劇歐森分別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編劇本。
劇情大綱
本片設置在印地安納州的米爾布魯克鎮(Millbrook),這座小鎮偏僻且平靜。湯·史托是餐廳「史氏小館」(Stall's Diner)的老闆,愛妻伊蒂是律師,有一個在讀中學的兒子積和一個學齡前的女兒莎拉。一天晚上,史氏小館要打烊時,兩名搶匪上門,湯服從搶匪的要求以保眾人安全,但搶匪欲對女店員下手時,湯俐落地奪槍,並射殺兩人,不過腳被刺傷。
這件事很快眾所皆知,湯變成眾人和記者的焦點。以傅格迪為首的三名費城黑社會份子到鎮上騷擾湯和其家人,聲稱湯過去其實是個黑社會人物:喬伊·古薩克。湯堅稱自己是被認錯,但也做出警戒的行為,要伊蒂準備散彈槍以防萬一,令伊蒂和積惶惶不安。之後,積在校被同學巴比霸凌,巴比出言相譏提到湯,積一怒之下將巴比打到送醫。湯告誡積暴力無法解決問題,被積用先前餐廳搶案的事情反諷,湯一怒之下甩了積一巴掌,積離家而去。
不久後,傅格迪等三人押著積到湯家,以積為人質,要求湯跟他們去費城見一些人。湯確保積安全後拒絕服從,隨後打倒了傅格迪的兩名持槍手下。傅格迪持槍要殺死湯,積撿起散彈槍從傅格迪身後殺了他。親眼目睹湯殺人時的表現後,伊蒂懇求他說出實話。湯稱過去的自己「喬伊」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人渣,他花了數年時間「殺死」喬伊,改頭換面過上家庭生活,但遇到暴力場面時,喬伊就會浮現。
湯面對積與伊蒂的質疑與衝突,在變成喬伊的狀態下粗暴地與伊蒂做愛,事後黯然神傷。當晚,湯接到來自兄長——黑道老大瑞奇·古薩克的電話,為了避免對方直接前來,決定去費城將過去了結。湯開了半天的車抵達費城,見到了住在豪宅裏的瑞奇。然而瑞奇尋找湯是為了殺掉他,因為喬伊過去惹了很多麻煩,使瑞奇名望受損而當不上老大,折損傅格迪等人更讓瑞奇丟臉。面對這種情況,湯暴力地將瑞奇的手下全部殺死,最後手刃兄長。
隔天早上,湯在水邊洗滌,隨後開車回家。到家時家人正在用晚餐,莎拉將湯的餐盤拿給他。伊蒂原本低着頭,最後與湯相視而泣。
演員
備註:角色名翻譯取自臺灣版DVD,若無譯名則以原文表示
- 維高·摩天臣飾演湯·史托(Tom Stall),又稱喬伊·古薩克(Joey Cusack)。
- 瑪麗亞·貝羅飾演伊蒂·史托(Edie Stall)
- 艾·哈里斯飾演卡爾·傅格迪(Carl Fogarty),費城的獨眼黑道份子,前科累累的危險人物。
- 威廉·赫特飾演瑞奇·古薩克(Richie Cusack),喬伊的親生兄弟,費城的黑道老大。
- 阿什頓·霍爾莫斯飾演積·史托(Jack Stall),湯與伊蒂的兒子。
- 彼得·麥克尼爾飾演山姆警長(Sheriff Sam)
- 史提芬·麥克哈提飾演Leland Jones,搶劫史氏小館的搶匪之一。
- 葛瑞格·布萊克飾演比利(Billy),搶劫史氏小館的搶匪之一,是另一人的姪子。
- 凱爾·施密德飾演巴比(Bobby),積的同學,惡霸。
- Sumela Kay飾演朱蒂(Judy),積的女性友人。
- Gerry Quigley飾演米克(Mick),史氏小館僱用的廚師。
- Deborah Drakeford飾演夏綠蒂(Charlotte),史氏小館的女服務生。
- Heidi Hayes飾演莎拉·史托(Sarah Stall),湯與伊蒂的女兒。
- 艾登·德凡飾演查理·洛克(Charlie Roarke),傅格迪的手下。
- Bill McDonald飾演法蘭克·穆利根(Frank Mulligan),傅格迪的手下。
- Michelle McCree飾演魏珍納(Jenny Wyeth),試圖採訪湯的女記者。
- Ian Matthews飾演魯本(Ruben),在費城接應喬伊去見兄弟的人。
- R·D·瑞德飾演派特(Pat),史氏小館的客人。
- 摩根·凱利飾演巴比的哥兒們
製作團隊
取自片頭製作人員名單:[8]
- 導演:大衛·哥連堡
- 劇本:佐殊·歐森
- 原著作者:約翰·華格納、文斯·洛克
- 監製:克里斯·班德、J·C·史平克
- 執行監製:Roger E. Kass、佐殊·布拉恩、托比·艾默瑞奇、Justis Greene、肯特·阿特曼、凱爾·波耶特
- 攝影指導:Peter Suschitzky
- 美術設計:卡蘿·史匹爾
- 剪接:朗奴·桑德斯
- 服裝設計:丹妮絲·柯能堡
- 配樂:侯活·梭爾
- 選角:迪爾德麗·包溫
- 製片公司:班德與史平克製片公司(BenderSpink)
- 出品:新線影業
製作過程
發展
2003年3月20日,《荷里活報導》稱,圖像小說《暴力效應》的改編電影將由班德與史平克製片公司(BenderSpink)製作,新線影業出資,並由佐殊·歐森執筆劇本[9]。2004年2月13日,《每日綜藝報》報導,大衛·哥連堡將擔任導演[10]。柯能堡一向拍攝獨立電影,此次是他首度與大片廠合作製片[11]。2004年6月9日,《每日綜藝報》稱維高·摩天臣確定飾演主角[12]。2004年7月14日,《荷里活報導》稱,瑪麗亞·貝羅正在洽談飾演主角的妻子[13][14]。2004年8月2日,《荷里活報導》指出,威廉·赫特與艾·哈里斯也在協商參演,角色分別是緊追主角的壞人和主角失散已久的兄弟[15][16]。2004年8月23日,《每日綜藝報》稱,阿什頓·霍爾莫斯將飾演主角的兒子[17]。2005年2月25日,《每日綜藝報》報導,《暴力效應》定於該年9月30日在美國上映[18]。
拍攝
本片於2004年9月7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開拍[19],一直進行到同年11月[20]。本片的預算為3200萬美元[6]。
上映與票房
2005年4月,本片獲選為康城影展競賽片之一[21],於5月16日深夜在影展上放映(同時也是全球首映[22])。影展放映獲得觀眾起立鼓掌5分鐘[23],但最終未獲評審團青睞,一獎未得[24]。本片隨後也在多個影展放映,包含多倫多國際影展[25](9月10日[26])、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27]和根特電影節[28]等。
2005年9月21日[29],一場慈善首映會在Grauman's Egyptian Theatre舉行[30]。2005年9月23日星期五,電影在美國的14家影院先行限量放映[31][32]。本片在首映週末收穫50.4萬美元,被《每日綜藝報》視為強勁的票房表現[33],而最大的觀眾族群是25歲以上的男性[34]。隔週末,本片增開至1,340家影院,開始全國上映[34],收穫840萬美元,排名該週末第四[35]。再下一個週末,電影進帳510萬美元,位居第八[36]。最終,本片的北美總票房為3150萬美元,加上在其他地區收穫的2988萬美元,全球票房共計6138萬美元[6]。
迴響
評價
《暴力效應》獲得多數影評人的好評。根據匯總媒體網站爛番茄匯總的216篇評論文章,88%的評論家給予該作正面評價,平均分數為7.90分(滿分10分)。該網站總結的評論家共識是「《暴力效應》對暴力的本質拋出了引人深思的問題,導演大衛·哥連堡這部更為非典型的作品也代表着他的成功回歸。」[註 1][37]在Metacritic網站上,本片得到「普遍讚譽」的綜合評分,獲得了82/100分(37位影評人)[38]。據美國CinemaScore所進行的調查,觀眾的平均評價於A+至F間落於「C+」[39]。
獎項
- 註:以獎項名稱的原文首字母做排序
獎名或頒獎者 | 獎項 | 提名對象 | 結果 |
---|---|---|---|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40]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提名 |
最佳改編劇本 | 佐殊·歐森 | 提名 | |
美國電影學會獎[41] | 年度十大電影 | 入選 | |
第1屆柯士甸影評人協會獎[42]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獲獎 |
比利時影評人協會獎[43] | 大獎 | 提名 | |
第59屆波迪獎[44] | 最佳美國電影 | 獲獎 | |
第5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45] | 最佳改編劇本 | 佐殊·歐森 | 提名 |
《電影筆記》(2005年)[46] | 年度十大電影 | 第2名 | |
《電影筆記》(2010年)[46] | 2000年代最佳電影 | 第5名 | |
第58屆康城影展[47] | 金棕櫚獎 | 提名 | |
第31屆凱撒電影獎[48] | 最佳外語電影 | 提名 | |
第18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49]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獲獎 | |
最佳女配角 | 瑪麗亞·貝羅 | 獲獎 | |
最佳劇本 | 佐殊·歐森 | 提名 | |
第11屆影評人選擇大獎[50] | 最佳女配角 | 瑪麗亞·貝羅 | 提名 |
第11屆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獎[46] | 最佳影片 | 第8名 | |
意大利電影金像獎[46] | 最佳外語電影 | 大衛·哥連堡 | 提名 |
加拿大導演工會獎[51] | 傑出長片 | 獲獎 | |
傑出導演——長片類別 | 大衛·哥連堡 | 獲獎 | |
傑出電影剪接——長片類別 | 朗奴·桑德斯 | 獲獎 | |
傑出美術設計——長片類別 | 卡蘿·史匹爾 | 提名 | |
傑出音效剪接——長片類別 | 亞利斯特·格雷(Alastair Gray)與米高·歐費若(Michael O'Farrell) | 獲獎 | |
愛倫·坡獎[52] | 最佳電影劇本 | 佐殊·歐森 | 提名 |
第11屆帝國獎[46] | 最佳驚慄電影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維高·摩天臣 | 提名 | |
2006年法國影評人聯合會獎[46] | 最佳外語電影 | 獲獎 | |
金德比獎[53]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瑪麗亞·貝羅 | 提名 | |
最佳改編劇本 | 佐殊·歐森 | 提名 | |
第63屆金球獎[54] | 最佳戲劇類影片 | 提名 | |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 瑪麗亞·貝羅 | 提名 | |
金愚人獎[55] | 年度最佳女配角 | 獲獎 | |
第15屆哥譚獎[56] | 最佳長片 | 提名 | |
國際電影愛好者協會獎[57] | 年度十大電影 | 第3名 |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亞軍 | |
最佳改編劇本 | 佐殊·歐森 | 亞軍 | |
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家協會獎[58] | 最佳恐怖/驚慄電影原創配樂 | 侯活·梭爾 | 獲獎 |
第26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59] | 年度電影 | 提名 | |
年度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提名 | |
年度男主角 | 維高·摩天臣 | 提名 | |
年度女主角 | 瑪麗亞·貝羅 | 提名 | |
第31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60] | 最佳影片 | 亞軍 |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亞軍 |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獲獎 | |
第77屆國家評論協會獎[61] | 十大電影 | 第5名 | |
第40屆國家影評人協會獎[62] | 最佳影片 | 第2名 |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艾·哈里斯 | 獲獎 | |
第7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63] | 最佳影片 | 亞軍 |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亞軍 | |
最佳男主角 | 維高·摩天臣 | 亞軍 |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獲獎 | |
最佳女配角 | 瑪麗亞·貝羅 | 獲獎 | |
第9屆線上影評人協會獎[64] | 最佳影片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瑪麗亞·貝羅 | 獲獎 | |
最佳改編劇本 | 佐殊·歐森 | 提名 | |
最佳剪接 | 朗奴·桑德斯 | 提名 | |
第10屆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46] | 最佳剪接 | 朗奴·桑德斯 | 獲獎 |
聖喬迪獎[46] | 最佳外語電影 | 獲獎 | |
第10屆衛星獎(2005年)[65] | 最佳電影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維高·摩天臣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瑪麗亞·貝羅 | 提名 | |
第11屆衛星獎(2006年)[66] | 整體最佳DVD | 提名 | |
第32屆土星獎[67] | 土星獎最佳動作或歷險電影 | 提名 | |
土星獎最佳電影男主角 | 維高·摩天臣 | 提名 | |
土星獎最佳電影男配角 | 威廉·赫特 | 提名 | |
2006年尖叫獎[46]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提名 |
最具英雄氣質演出(Most Heroic Performance) | 維高·摩天臣 | 提名 | |
「天啊!」/「從觀眾席跳起」獎(The "Holy Sh!t"/"Jump-From-Your-Seat" Award) | 餐館槍戰(The diner shootout) | 提名 | |
第2屆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46]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提名 |
第9屆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68] | 最佳影片 | 獲獎 | |
羅渣士最佳加拿大電影獎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獲獎 | |
土耳其影評人協會獎[46] | 最佳外語電影 | 第3名 | |
USC寫手獎[69] | 佐殊·歐森(劇本) 約翰·華格納、文斯·洛克(原著作者) |
提名 | |
第6屆溫哥華影評人協會獎[70] | 最佳導演 | 大衛·哥連堡 | 提名 |
村聲電影票選獎 | 最佳影片[71] | 第1名 | |
最佳導演[72] | 大衛·哥連堡 | 第1名 | |
最佳主演[73] | 維高·摩天臣 | 第7名 | |
最佳配角[74] | 瑪麗亞·貝羅 | 獲獎 | |
艾·哈里斯 | 第8名 | ||
威廉·赫特 | 第5名 | ||
最佳劇本[75] | 佐殊·歐森 | 第3名 | |
第58屆美國編劇工會獎[76] | 最佳改編劇本 | 提名 | |
第27屆青年藝術家獎[77] | 長片最佳演出——十歲以下(含)年輕女演員 | Heidi Hayes | 提名 |
家用媒體
2006年3月14日,本片的DVD和VHS在美國發行[78]。據《洛杉磯時報》報導,本片是最後一部發行VHS的主流荷里活電影[79]。
影響
《暴力效應》為2023年印度泰米爾語電影《啡常火拼》的故事靈感來源[80]。
備註
- ^ 原文:A History of Violence raises compelling and thoughtful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violence, while representing a return to form for director David Cronenberg in one of his more uncharacteristic pieces.
參考資料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5). catalog.afi.com.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9).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2005). BFI.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4) (英語).
- ^ 3.0 3.1 《2007年台灣電影年鑑》 2007,第250頁.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加拿大國家圖書館暨檔案館. 2015-05-12 [2022-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1).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filmportal.de. [2022-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4).
- ^ 6.0 6.1 6.2 6.3 A History of Violence. Box Office Mojo.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2) (英語).
- ^ Kelly, Brendan. The great wide north. Variety. 2005-09-08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Though the story is set in the U.S., pic was shot in Canada and observers have noted it’s a very Canadian take on the topic of violence.
- ^ 《暴力效應》片頭名單
- ^ Josh, Spector. Olson wields pen for NL 'Violenc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3-03-20 (英語).
New Line Cinema has hired Josh Olson to write the big-screen adaptation of the graphic novel "A History of Violence," which is being produced by Benderspink.
- ^ Brodesser, Claude. New Line hit by ‘Violence’. Variety. 2004-02-13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美國英語).
- ^ Brodesser, Claude. 'London' calls Cronenberg. Daily Variety 282 (61). 2004-03-22: 7- [2023-08-20] –透過Gale (英語).
- ^ Brodesser, Claude; Fleming, Michael. New Line sets return of king Mortensen. Variety. 2004-06-09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美國英語).
- ^ Kit, Borys. Bello turns to 'Violence' for N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4-07-14 [202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7-14) (英語).
- ^ Maria Bello signs on for A History of Violence. MovieWeb. 2004-07-14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英語).
- ^ Kit, Borys; Foreman, Liza. Harris, Hurt put dukes up for 'Violenc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4-08-02 [2023-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3-10) (英語).
- ^ Ed Harris and William Hurt join A History of Violence. MovieWeb. 2004-08-02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英語).
- ^ Feiwell, Jill; McNary, Dave. Ashton Holmes. Daily Variety 284 (35). 2004-08-23: 30 [2023-08-20] –透過Gale (英語).
- ^ Staff, Variety. Weekend Box Office Preview February 25, 2005. Variety. 2005-02-25 [202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7) (美國英語).
- ^ Filming outside the U.S.. Daily Variety 284 (48). 2004-09-10: 12+ [2023-08-20] –透過Gale (英語).
- ^ Filming outside the U.S.. Daily Variety 285 (36). 2004-11-19: 12+ [2023-08-20] –透過Gale (英語).
- ^ James, Alison. Comfy fest nest. Variety. 2005-04-19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2) (美國英語).
- ^ Fritz, Ben; McNary, Dave. New Line, BenderSpink draw sniper pic ‘R5’. Variety. 2005-05-17 [202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7) (美國英語).
The shingle is readying David Cronenberg’s 「History of Violence,」 which New Line just premiered at Cannes; and 「Red Eye」 for DreamWorks.
- ^ Harris, Dana. New Line gives a ‘History’ lesson. Variety. 2005-05-18 [202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7) (美國英語).
- ^ Elley, Derek. Cannes wild about ‘Child’. Variety. 2005-05-21 [202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7) (美國英語).
- ^ Kelly, Brendan. ‘Pirates’ pair pique auds at Toronto fest. Variety. 2005-09-12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118142453/http://www.e.bell.ca/filmfest/2005/films_schedules_gala.asp
- ^ Kelly, Brendan. Tyro Montreal fest unspools. Variety. 2005-09-16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Graydon, Danny. Kudos for Elvis songwriters, Badalamenti. Variety. 2005-10-16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SEPTEMBER/OCTOBER CALENDAR (PDF). American Cinematheque. [2023-08-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5-11-29) (英語).
- ^ Higgins, Bill. Gentle bow, violent movie. Variety. 2005-09-26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Variety Staff. Weekend Box Office PreviewSept. 23, 2005. Variety. 2005-09-23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Variety Staff. Get a life. Variety. 2005-09-23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Snyder, Gabriel. ‘Flight’ control. Variety. 2005-09-25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34.0 34.1 Snyder, Gabriel. Aqua actioner races space saga. Variety. 2005-09-30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Snyder, Gabriel. A plane weekend. Variety. 2005-10-02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Snyder, Gabriel. D’Works’ feat of clay. Variety. 2005-10-09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美國英語).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Rotten Tomatoes.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3) (英語).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Metacritic.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2) (英語).
- ^ 需在「FIND CINEMASCORE」下面的搜尋方塊輸入電影原名「HISTORY OF VIOLENCE, A」,頁面會自動顯示評分: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2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6) (英語).
- ^ The 78th Academy Awards (2006) Nominees and Winners. 影藝學院 (AMPAS). [2011-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 ^ AFI Awards 2005. 美國電影學會. [2022-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8).
- ^ 2005 Austi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柯士甸影評人協會.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4).
- ^ Kim Ki-duk, Grand Prix de l'UCC. La Libre Belgique. 2006-01-09 [2012-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2) (法語).
- ^ 2006. Bodilprisen. 2015-11-20 [2021-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6) (丹麥語).
- ^ BAFTA Awards: Film in 2006.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 2006 [2016-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1).
- ^ 46.00 46.01 46.02 46.03 46.04 46.05 46.06 46.07 46.08 46.09 46.10 A History of Violence - Awards. IMDb. [202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0) (英語).
- ^ Festival de Cannes: A History of Violence. festival-cannes.com. [2009-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 ^ The 2006 Caesars Ceremony. 凱撒電影獎.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0).
- ^ 1988-2013 Award Winner Archives.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The BFCA Critics' Choice Awards :: 2005. 評論家選擇協會. [2015-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9).
- ^ "David Cronenberg sweeps Director's(原文如此) Guild of Canada awar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BC Arts, October 15, 2006.
- ^ Category List – Best Motion Picture. 愛倫·坡獎. [2022-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9).
- ^ 2005 Gold Derby Film Awards. Gold Derby. 2016-03-07 [2016-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A History of Violence – Golden Globes. 荷里活外國記者協會.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 ^ GOLDEN SCHMOES WINNERS AND NOMINEES (2005). JoBlo.com. [2021-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6) (英語).
- ^ 2005 Winners and nominees. Gotham Independent Film Awards. [2017-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9).
- ^ 2006 ICS Award Winners. International Cinephile Society. 2010-06-14 [2010-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 ^ IFMCA. 2005 IFMCA Awards. IFMCA. IFMCA. 2006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9).
- ^ London Critics Circle nominations announced. Time Out Londo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5).
- ^ The 31st Annual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 ^ 2005 Award Winners. 國家評論協會.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4).
- ^ Past Awards. 國家影評人協會. 2009-12-19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 ^ 2005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紐約影評人協會.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8).
- ^ 9th Annual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2005). 線上影評人協會. 2012-01-03 [202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1).
- ^ 2005 Satellite Awards. 衛星獎.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4).
- ^ 2006 Satellite Awards. 衛星獎.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30).
- ^ Past Saturn Awards. 土星獎. [2008-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4).
- ^ Past Award Winners.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 2014-05-29 [2022-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3).
- ^ Past Scripter Awards. USC Scripter Awards. [202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 ^ 6th Annual VFCC Award Winners. Utah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06-02-07 [2006-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 ^ Best Film. Village Voice. [2006-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英語).
- ^ Best Director. Village Voice. [2006-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6) (英語).
- ^ Best Performance. Village Voice. [2006-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6) (英語).
- ^ Best Supporting Performance. Village Voice. [2006-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6) (英語).
- ^ Best Screenplay. Village Voice. [2006-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26) (英語).
- ^ Awards Winners. wga.org.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201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5).
- ^ 27th Annual Young Artist Awards. YoungArtistAwards.org. [2011-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4).
- ^ Fienberg, Daniel. A History of Violence. Morning Call. 2006-03-14 [2019-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2).
- ^ Boucher, Geoff. VHS era is winding down. Los Angeles Times. 2008-12-22 [202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2) (美國英語).
- ^ Abrams, Simon. Leo movie review & film summary (2023) | Roger Ebert. www.rogerebert.com. [2023-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2) (英語).
參照作品
- 書籍
- 《2007年台灣電影年鑑》 (pdf). 臺灣: 國家電影資料館. 2007年12月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14) –透過國家電影資料館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 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暴力效應》的資料(英文)
- AllMovie上《暴力效應》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A History of Violence》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A History of Violence》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A History of Violence》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