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西亞布蒂王朝
Pushyabhuti dynasty 普西亞布蒂王朝 | |||||||||||
---|---|---|---|---|---|---|---|---|---|---|---|
6世紀—7世紀 | |||||||||||
首都 | 坦尼沙城(今塔內薩爾) 曲女城(今卡瑙傑) | ||||||||||
政府 | 帝制 | ||||||||||
歷史 | |||||||||||
• 建立 | 6世紀 | ||||||||||
• 終結 | 7世紀 | ||||||||||
|
普西亞布蒂王朝(印地語:पुष्यभूति राजवंश,IAST:Puṣyabhūti-vaṃśa),也稱伐彈那王朝,為6至7世紀印度北部的一個王朝。其疆域在最後一位統治者曷利沙伐彈那治理下達到頂峰,佔據了印度北部及西北許多土地,向東延伸至迦摩縷波,向南拓展至了訥爾默達河。王朝統治中心起初位於坦尼沙城(今印度哈里亞納邦塔內薩爾),但曷利沙將都城遷移至了曲女城(今北方邦卡瑙傑),並在此一直統治到公元647年。
名稱
根據宮廷詩人巴納所著的《赫夏查利陀》, 王朝名為Puṣyabhūti或Puṣpabhūti[1]。在《赫夏查利陀》手稿中,其寫法為後者,但喬治·比勒認為正確寫法應該為前者,後者為抄寫錯誤[2]。現代學者多使用後者,但也有部分人使用前者[3]。
也有一些現代書籍稱其為「伐彈那王朝」,因為其國王名字的後綴為「伐彈那」。但也有其他王朝的國王名字裏擁有相同後綴,故有可能造成混淆。[1]
起源
王朝的起源已不可考。公元7世紀巴納所著的《赫夏查利陀》中對其起源的描述頗為傳奇,並稱普西亞布蒂為其建立者。普西亞布蒂定都於坦尼沙城,他是濕婆追隨者之一,因受到一位來自「南方」的老師Bhairavacharya影響,在一次儀式後皈依了怛特羅密教。之後一位女神為其灌頂加冕,並祈願王朝光輝偉大。[4]
《赫夏查利陀》中的普西亞布蒂可能為虛構形象,因為這個名字在其他來源中未有提及[5]。
歷史
普西亞布蒂王朝起初只統治着首都薩他泥濕伐羅周圍的一小片土地。阿底亞伐彈那娶了後笈多王朝統治者的妹妹[6],其繼任者——光增王波羅羯羅伐彈那通過武力擴張了領土[6],並將女兒曷邏闍室利嫁給穆克里國王伽羅訶伐摩,此後普西亞布蒂王朝與穆克里王國關係日漸緊密[7]。
根據《赫夏查利陀》記載,光增王死後,摩臘婆國王在高達國王支持下進攻曲女城。穆克里國王伽羅訶伐摩被殺害,王妃曷邏闍室利被囚於城內[8]。巴納未提及其名字,但歷史學家推測他是後笈多王朝統治者提婆笈多[9]。光憎王長子曷羅闍伐彈那將其擊敗,但遭到高達國王殺害[10]。
《赫夏查利陀》又記載道,次子曷利沙伐彈那發誓要為兄長報仇,並消滅高達國王及其同盟[11]。同樣,書中未記載高達國王的名字,但歷史學家認為他就是設賞伽。曷利沙還與迦摩縷波國王拘羅摩結成軍事同盟,東西兩面夾擊設賞伽,迫使其撤退。[12]606年,曷利沙伐彈即位,是為戒日王[13]。其統治了印度北部的廣大區域[14]。
曷利沙伐彈那最終定都曲女城[2],612年,伐彈那王朝與穆克里王國合併,是為戒日王朝[15]。曷利沙伐彈那一直統治到647年,但他死後並無子嗣,導致王朝終結[14]。
統治者
以下列出了普西亞布蒂王朝統治者的姓名及稱號:[17]
- 普西亞布蒂(可能為傳說)
- 那羅伐彈那 (約500年至525年)
- 曷羅闍伐彈那一世(約525年至555年)
- 阿底亞伐彈那(日增王,約550年至580年)
- 波羅羯羅伐彈那(光增王,約580年至605年)
- 羅伽伐彈那(王增王,約605年至606年)
- 曷利沙伐彈那(戒日王,約606年至647年)
參考資料
腳註
- ^ 1.0 1.1 D. C. Ganguly 1981,第240頁.
- ^ 2.0 2.1 Baijnath Sharma 1970,第89頁.
- ^ Max Deeg 2016,第99頁.
- ^ Hans Bakker 2014,第78-79頁.
- ^ Hans Bakker 2014,第80頁.
- ^ 6.0 6.1 梁捍江 2018,第126頁.
- ^ Hans Bakker 2014,第79頁.
- ^ Hans Bakker 2014,第81頁.
- ^ Hans Bakker 2014,第82頁.
- ^ Hans Bakker 2014,第85-86頁.
- ^ Hans Bakker 2014,第87頁.
- ^ 梁捍江 2018,第128頁.
- ^ Hans Bakker 2014,第88頁.
- ^ 14.0 14.1 Sukla Das 1990,第2頁.
- ^ 梁捍江 2018,第127頁.
- ^ CNG Coins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Ronald M. Davidson 2012,第38-39頁.
書籍
- 梁捍江. 一本書讀懂印度史. 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2018 [2018-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2).
- Baijnath Sharma. Harṣa and His Times. Sushma Prakashan. 1970. OCLC 202093.
- D. C. Ganguly. Western India in the Sixth Century A.D.. R. C. Majumdar (編). A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India. 3, Part I: A.D. 300-985. Indian History Congress /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1. OCLC 34008529.
- Hans Bakker. The World of the Skandapurāṇa. BRILL. 2014. ISBN 978-90-04-27714-4.
- Max Deeg. The Political Position of Xuanzang: The Didactic Creation of an Indian Dynasty in the Xiyu ji. Thomas Jülch (編).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Dharma Wheel: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ddhist Saṃgha and the State in Chinese History. BRILL. 2016 [2018-11-17]. ISBN 978-90-04-3225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4).
- Ronald M. Davidson. Indian Esoteric Buddhism: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antric Movemen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2018-11-17]. ISBN 978-0-231-50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Sukla Das. Crime and Punishment in Ancient India. Abhinav Publications. 1990 [2018-11-17]. ISBN 978-81-7017-05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Upinder Singh. A History of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India: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12th Century. Pearson Education India. 2008. ISBN 978-81-317-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