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崑崙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賓陽崑崙關位於中國廣西南寧市東北方向59公里賓陽縣城西南方30.5公里,處賓陽、邕寧兩縣交界。地處柳州至南寧咽喉地帶,崑崙山東側。[1]秦代尉屠睢征服嶺南後築關,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壘巨石為關,稱作「南雄關」,宋代改名為「賓陽崑崙關」,以崑崙關戰役而聞名。 242國道從此關口西側穿越經過。

歷史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壘石建關,名曰「南雄關」。宋朝易名為「崑崙關」直至今天,關門上刻有「崑崙關」三個大字。

皇祐五年(1053年),狄青在崑崙關夜襲儂智高,這一帶至今流傳着「上元三鼓奪崑崙」的故事。

北宋神宗熙寧九年的宋越熙寧戰爭,越軍李常傑率部圍攻邕州廣南西路安撫史劉彝命廣西都監張守節率3000援軍從桂州南下救援。但張守節畏敵在崑崙關逡巡不前,被李常傑調集主力在崑崙關圍殲,張守節被斬,其部眾投降李朝。由此邕州基本失去獲援的可能,成為孤城。在圍城久攻不克的情況下,越軍利用投降的張守節部會攻城特點,「囊土傅城」之法,將裝滿土的袋子不斷堆積在城牆下,作為登城依託。邕州陷落,全城軍民6萬餘人盡數被屠殺。

崑崙關戰役

1926年,南柳公路經山下繞關而出,順坡直下。賓陽崑崙關開始成為桂越國際交通線上之扼要關隘,它控制着賓邕公路,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1939年11月15日,日本軍在北海灣龍門港登陸,攻佔欽州防城後,以一個師團又一個旅團的兵力於24日沿邕欽公路北犯侵佔南寧,12月4日進佔賓陽崑崙關。桂南會戰打響。國民政府調集四個戰區五個集團軍的兵力參加桂南會戰,以確保桂越國際交通線的安全。

第三十八集團軍第五軍奉命主攻賓陽崑崙關,桂軍負責助攻。12月18日凌晨戰鬥開始打響,12月30日第五軍第三次攻克崑崙關,殲敵板垣征四郎精銳第21旅團5000餘人,21旅團班長以上的軍官死亡達85%以上,敵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這就是桂南會戰第二階段的核心戰役崑崙關戰役

參見

參考資料

  1. ^ 昆仑关——雄关独峙镇南天. www.nnklg.com. [2020-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