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起義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6月14日) |
方臘起義是指北宋末年在浙江、江蘇一帶的一次民變。宣和四年(1122年),此次民變被北宋朝廷鎮壓。
過程
亂起
宋徽宗時,睦州青溪人方臘[1],原本是漆園主[2][3]。相傳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1月1日)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事,假託「得天符牒」,宣稱:「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且聲色、狗馬、土木、禱祠、甲兵、花石靡費之外,歲賂西、北二虜銀絹以百萬計,皆吾東南赤子膏血也!」「獨吾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一日飽食不可得,諸君以為何如?」青溪的農民聞風響應,人數到達萬人,其軍尊稱方臘為「聖公」,建年號「永樂」[4]。
宣和二年,宋徽宗下令停運花石綱,又以童貫為江浙宣撫使[5],譚稹任兩浙路制置使。
宣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臘軍在青溪縣息坑(今浙江淳安西)全殲兩浙路常駐官軍五千人,兵馬都監察顏坦被殺,繼續攻陷青溪,俘獲縣尉翁開,十二月初,克睦州,又下歙州,直趨當時花石綱指揮中心的杭州[6]。處州霍成富、陳箍桶等人皆加入戰局,衢州摩尼教的組織亦起兵響應。方臘軍在極盛之時建立了包括今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的六州52縣在內的政權,在當時對宋朝威脅極大。
十一月二十九日,方臘軍攻入杭州,殺死兩浙路制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掘蔡京父祖墳墓。這時太學生呂將建議,先進兵江寧府(今江蘇省南京市),據長江天險,以阻止官軍過江。方臘不聽,準備進攻後婺州、衢州。宣和三年正月,童貫與譚稹分兵兩路,分別向杭州和歙州進擊,預計在睦州會合。
宣和三年正月,方臘派遣方七佛北上,攻陷崇德縣,進入湖州(轄區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內,與王稟的東路軍激戰,方七佛戰敗,退守杭州[7]。這時方臘攻下婺(今浙江金華)、衢(今屬浙江)兩州。二月方七佛部糧盡援絕,被迫退出杭州。三月方七佛再犯杭州,王稟與之戰於城外,斬首五百級。又戰於桐廬,王稟連敗之[8]。
逆轉
杭州一戰,逆轉整個戰局。劉鎮部攻陷歙州,劉光世部收復蘭溪縣,王稟部收復青溪縣,郭仲荀部收復上虞縣。四月初二日,官軍攻下衢州,摩尼教教主鄭魔王被俘。童貫以中軍駐守杭州[8]。此時方臘殘軍尚有二十萬,雖力戰而敗,逃入幫源洞,深據其中,官兵不敢入。
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二十四日,官軍發動總攻擊。王淵的裨將韓世忠,潛行清溪溪谷,向一婦人問路,前搗清溪幫源洞,生擒方臘,後來忠州防禦使辛興宗領兵截住洞口,佔為己功[9]。方臘及其相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10],七月戊子,童貫俘方臘送往首都汴京[11],八月二十四日丙辰伏誅。該月童貫加太師,進封楚國公[11]。
餘戰
方臘餘黨散走浙東,五月,俞道安自溫州永嘉縣楠溪攻佔樂清縣,由郭仲荀與姚平仲繼續圍剿,宋軍姚平仲部攻陷台州仙居。六月,呂師囊轉戰黃岩,被宋軍折可存部擊滅於斷頭山。七月,俞道安部轉戰處州,十月戰死於永康縣山區。宣和四年三月全部平亂。
結局
方臘之亂,「凡破六州、五十二縣,戕平民二百萬。所掠婦女,自賊洞逃出,裸而縊於林中者,相望百餘里。」[12]
參考資料
- ^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 宦者三 方臘條. 《宋史》 (中文).
- ^ 《青溪寇軌》、《宋九朝編年備要》、《續宋編年資治通鑑》均載方臘「家有漆園」
- ^ 另說是萬年鄉幫源峒保正方有常家當傭工,《桂林方氏宗譜》中元人劉彭壽、徐直之的傳記稱方臘系「傭人」
- ^ 方勺:《泊宅編》。
- ^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五十二引《中興姓氏奸邪錄》稱:「宣和二年,以貫(童貫)為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企宗、宋江等軍二十餘萬往討之。」
- ^ 《宋史·陳遘傳》載宣和二年冬,方臘亂,陳遘言:「臘始起青溪,眾不及千,今脅從已過萬,又有蘇州石生、歸安陸行兒,皆眾黨應之。東南兵弱勢單,士不習戰,未必能滅賊。願發京畿兵、鼎灃鎗盾手,兼程以來,庶幾蜂起愚民,不至滋蔓。」
- ^ 方勺:《青溪寇軌》:「正月二十四日,賊將七佛引眾六萬攻秀州,統軍王子武聚兵與州民登城固守。屬大兵至,開門表悰合擊,斬首九千,築京觀五,賊退據杭州。」
- ^ 8.0 8.1 《宋史紀事本末》卷百四十一
- ^ 《東都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紀》稱「(宣和三年)夏四月庚寅,童貫以其將辛興宗與方臘戰於青溪,擒之。五月丙申,宋江就擒。」《宋史·韓世忠傳》稱辛興宗掠其俘以為己功,不賞韓世忠。
- ^ 方勺:《青溪寇軌》:「統制王稟、王渙、楊惟忠、辛興宗自杭趨睦,取睦州,與江東兵合,斬獲七百里,生禽方臘及偽相方肥等、妻邱、子亳二太子等,凡五十二人於梓洞石坑中……」
- ^ 11.0 11.1 《十朝綱要》
- ^ 《續資治通鑑》
參考書目
- 《宋史》列傳二百二十七方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