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史丹福·萊佛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湯瑪士·史丹福·萊佛士
出生1781年7月6日
牙買加 英屬牙買加莫蘭特港英語Port Morant
逝世1826年7月5日(1826歲—07—05)(44歲)
 英國倫敦
職業政治家
信仰聖公宗
萊佛士的塑像,位於新加坡河邊,是當年萊佛士登陸新加坡的地點

湯瑪士·史丹福·萊佛士爵士(英語: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1781年7月6日—1826年7月5日,萊佛士也譯作來福士)是英國殖民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新加坡共濟會會員。新加坡海港城市的創建者(1819年),英國遠東殖民帝國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貢獻包括把新加坡建立為歐洲亞洲之間的國際港口。

生平

萊佛士生於加勒比海牙買加(時為英國殖民地)離岸海上,幼年家境貧困,14歲被迫輟學,進入倫敦英國東印度公司充當僱員供養母親和4個姐妹。該公司是一家半官方性質的企業,負責英國在遠東殖民活動。他依靠自學,鑽研科學,學習數種語言,尤其對博物學頗有興趣。1805年他被公司派往馬來亞檳城,從此開始了他與東南亞的一段情誼。檳城是英國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立足點,他鑽研散居在群島上馬來亞人的語言、歷史和文化,贏得了印度總督明托勳爵的賞識。

當時正處於拿破崙利用爪哇為跳板,企圖摧毀和中國交往的英國商船的危險時刻,1811年萊佛士被明托任命為代理人進行從海路入侵爪哇的準備工作。由於他工作傑出,被明托任命為參謀,並隨明托航渡爪哇。1811年8月6日,英國遠征軍安全登陸爪哇,經過與荷蘭法國軍隊短期激戰佔領該島。明托對他的成功倍加稱讚,同年9月宣佈他為爪哇的代理總督。

在英國佔領了原本屬於荷蘭蘇門答臘島後,他很快被提升為蘇門答臘總督。不久明托前往加爾各答,年僅30歲的萊佛士不僅負起管理爪哇而且擔負起管理數百萬居民的群島殖民地的任務。統治期間,萊佛士嘗試實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廢除奴隸貿易,恢復了一些當地古蹟,其中包括婆羅浮屠的再發現最著名。並以新的土地租賃系統,取代過去荷蘭人統治時期的強制農業計劃。為了改變荷蘭殖民地制度,他進行了大量改革,改善了當地土著人的生活條件。他還撰寫了一部《爪哇史》,回顧該島的歷史。但是改革耗資甚大,因而改革夭折。由於健康不佳,妻子亡故,1815年英國將蘇門答臘歸還荷蘭,1816年3月萊佛士被召回國。此後,他雖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816年獲冊封爵士榮銜,但未能重新取得東印度公司當權者的信任。

1818年3月他又再度來到蘇門答臘,在擔任蘇門答臘西岸明古魯代理總督時,鑑於荷蘭重新控制海峽諸島推行商業壟斷政策,決定另外向東南亞發展英國勢力。他憑籍深厚的東方知識和卓越的口才,使當時的印度總督弗朗西斯·黑斯廷斯信任,為了保障英國貿易,必須馬上採取有力行動。1818年12月奉黑斯廷斯之命,在馬六甲海峽東面建立前哨基地,開闢了向中國海擴張的通道。他於1819年1月29日在馬來亞半島南端一個小島上,建立一個自由貿易港,即今日的新加坡。他在當日宣佈東印度公司已經從蘇丹手中獲得新加坡治理權,而事實上這個治理權來得並不完全合法:當時合法的蘇丹並未同意萊佛士的要求,萊佛士是在推翻了這個蘇丹,並另立蘇丹之兄為名義上統治者後,才取得新加坡。萊佛士成為新加坡總督,1823年1月正式宣告新加坡為自由港。根據1824年3月條約規定,荷蘭放棄對新加坡的一切要求。這時萊佛士健康狀況更趨惡劣,1824年返回倫敦,被譽為東方學專家,並資助建立倫敦動物園,當選為第一任園長。他也是倫敦動物學會的首任主席。

1826年7月5日,萊佛士爵士於倫敦即將年滿四十五歲之際與世長辭。

爭議

萊佛士佔領新加坡後不久,英國殖民者就把它變為加工、儲存、分銷的「鴉片中心」。他們從印度進口鴉片,加工後除了供應新馬及其它東南亞地區,主要是走私到中國去,因而在十九世紀中葉導致兩次「鴉片戰爭」。之後,由新加坡輸往中國的鴉片公開化、合法化,數量倍增、獲利更大。

萊佛士為了增加殖民地政府的收入,還將賭博娼妓合法化、規模化,甚至從東歐進口妓女。[1]

紀念

今天新加坡的頂尖學府萊佛士書院、萊佛士女子中學和萊佛士初級學院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此外萊佛士酒店則是新加坡最好的五星級飯店之一。

其他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場所還包括了萊佛士坊地鐵站、史丹福路、萊佛士城等。由淡馬錫控股下屬凱德置地在中國大陸的上海北京成都杭州重慶寧波深圳投資的一系列房地產項目,也被命名為「來福士廣場」。

參考資料

  1. ^ 莱佛士们的历史贡献. [2015-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