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
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 | |
---|---|
出生 | 美國堪薩斯州萊文沃思堡[1] | 1954年8月14日
效命 | 美國 |
軍種 | 美國陸軍 |
服役年份 | 1976–2010[2] |
軍銜 | 上將 |
統率 | 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 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 美國中央陸軍 第75遊騎兵團 第75遊騎兵團2營 第504步兵團2營 第75遊騎兵團3營A連 第19步兵團3營A連 第7特戰群1營A連A分隊 |
參與戰爭 | 海灣戰爭 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 |
獲得勳章 | 國防部傑出服役勳章2次) 陸軍傑出服役勳章 國防部優異服役勳章2次 功績勳章 3次 銅星勳章 |
斯坦利·艾倫·麥克里斯特爾(英語:Stanley Allen McChrystal,1954年8月14日—), [3]退役美國陸軍上將,退役前於2009年6月15日至2010年6月23日擔任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司令,兼駐阿富汗美軍司令。[4]曾擔任聯合參謀部主任、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等職。長期在阿富汗地區服役,因擊斃阿爾蓋達組織重要領導人阿布·穆薩布·扎卡維受到好評,也曾因志願從軍的美國職業欖球運動員帕特里克·蒂爾曼友軍炮火誤傷事故死亡事件而飽受爭議。[5]麥克里斯特爾性格敢做敢為,據稱這也是他受命阿富汗原因之一。[6]
前任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曾讚揚麥克里斯特爾說:「是我見過的最好的戰士和戰場領袖」。[7]在滾石刊登了麥克里斯特爾及其助手對副總統喬·拜登及其他政府官員不敬和不職業的評論後,[8][9]麥克里斯特爾被總統奧巴馬召回國,奧巴馬總統接受了他的辭呈。[10][11][12]他在阿富汗的職務由副司令英國陸軍尼古拉斯·帕克爵士上將代理,奧巴馬總統提名時任中央司令部司令的大衛·彼得雷烏斯上將接替麥克里斯特爾[12][13]彼得雷烏斯的提名於當年6月30日獲參議院批准,麥克里斯特爾卸任後宣佈將退役,[14]隨後進入耶魯大學,在國際關係專業授課,其事蹟後被改編為嘲諷電影戰爭機器。
家庭生活
麥克里斯特爾的父親是退役美國陸軍少將赫伯特·麥克里斯特爾二世(1924—2013),母親是瑪麗·加德納·布萊特。[7] 家中5男1女,麥克里斯特爾排行第4,所有6個孩子均與軍隊結緣,在軍中服役或與軍人結合,哥哥斯科特任職隨軍牧師,以上校軍銜退役。[15]麥克里斯特爾於1977年迎娶了安妮·科克倫,也來自於軍人家庭,育有一子薩姆。[6][9] 據稱,麥克里斯特爾每天長跑11至13公里,只吃一餐,只睡4小時。[9][16]
早期軍旅生涯
1976年,麥克里斯特爾從西點軍校畢業,獲陸軍少尉軍銜。1976年11月第一被分配到第82空降師第504步兵團1營C連,擔任火力排長,1978年2月開始擔任步兵排長,1978年7月開始擔任連主任參謀。[5][17]
1978年11月,麥克里斯特爾參加了約翰·甘迺迪特種戰學校的特種部隊軍官課,在北卡羅萊納州布拉格堡服役,1979年4月完成課程,他留在布拉格堡,在第7特種兵大隊1營A連A分隊,擔任分隊長。1980年6月,他前往位於佐治亞州班寧堡的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參加步兵軍官高級課程。[5][17]
1981年2月,麥克里斯特爾來到韓國,在聯合國軍司令部所屬的板門店共同警備區擔任情報與作戰參謀。1982年3月,他回國來到佐治亞州斯圖爾特堡,在計劃訓練處,擔任訓練參謀。1982年11月,再次回到指揮崗位,在第24步兵師第19步兵團3營A連,擔任連長,1984年9月,擔任營作戰參謀。[5][17]
1985年9月,麥克里斯特爾來到第75遊騎兵團,在3營擔任聯絡官,3個月後,擔任A連連長, 1987年5月,再次擔任營聯絡官,1988年4月開始擔任營作戰參謀。1989年6月,麥克里斯特爾再次回到學校深造,這次來到羅德島紐波特的海軍戰爭學院,學習指揮和參謀課程。這段時間,麥克里斯特爾同時完成沙爾瓦瑞金納大學的國際關係學,獲得了理學碩士學位。[18] 1990年6月完成學業後,他被分配到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作戰處,擔任陸軍特種作戰行動參謀,直到1993年4月。期間,他隨部到前線沙特阿拉伯,參加了沙漠盾牌行動和沙漠風暴行動。[5][17]
1993年4月,麥克里斯特爾回到了軍旅生涯開始的地方第82空降師第504傘兵團,擔任2營營長,1994年11月,中途轉到第75遊騎兵團2營,擔任營長,直到1996年6月,期間還對當時的陸軍徒手格鬥課程完成了徹底的改造。[19]1996年6月開始,麥克里斯特爾在哈佛大學約翰·F·甘迺迪政府學院做了為期一年的研究員,1997年6月,擔任第75遊騎兵團團長,成為負責一個完整特種部隊的領導,完成2年任期後,1999年8 月,他又花了一年時間從事研究工作,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擔任研究員。[5][17]
將官生涯
麥克里斯特爾是在第82空降師副師長任上晉升準將的,從2000年6月擔任分管作戰的副師長,與2001年晉升準將,該部同時也是美國中央陸軍和科威特特遣隊,在科威特執行任務。2001年6月,麥克里斯特爾轉到第18空降軍,擔任參謀長,同時也是第180聯合特遣隊司令,在伊拉克進行持久自由軍事行動。[5][17]麥克里斯特爾這兩個任命都是取代了大衛·彼得雷烏斯。
2003年5月,伊拉克戰爭開始時,麥克里斯特爾在五角大樓工作,在聯合參謀部作戰部,擔任副作戰總監。[17] 麥克里斯特爾被指定在電視媒體面前發表國防部關於伊拉克軍事行動的簡報。[5][20][21]
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期間
麥克里斯特爾領導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長達5年時間,2006年2月,同時為前線司令,雖然該職位應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但他大部分時間待在阿富汗、美國中央司令部位於卡塔爾的前線指揮部以及伊拉克,直接指揮特種作戰行動。[22] 當時,他的工作被認為是非常關鍵且核心的。[23] 2003年12月,成功捕獲了薩達姆·侯賽因,2006年2月晉升為中將。[5][17][24]
作為新聞周刊所謂「美國軍界最機密的部隊」的領導,麥克里斯特爾一直很低調,直到2006年擊斃阿爾蓋達組織重要領導人阿布·穆薩布·扎卡維。[20] 在麥克里斯特爾的部隊成功發現和鎖定扎卡維後,他命令空襲擊斃扎卡維,之後他帶領部隊空襲地點巴古拜附近的地堡,人為辨認屍體。[25]
麥克里斯特爾領導下負責扎卡維的部隊,6-26特遣隊因其非人道的拷問、虐待戰俘而被廣泛關注,特別是在納瑪軍營。2004年4月,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被曝光,隨後,34名特遣隊成員被紀律處分。[5][26][27]
在前職業美式欖球球員放棄運動生涯而從軍成為遊騎兵隊員的帕特里克·蒂爾曼因友軍炮火誤傷陣亡事件中,麥克里斯特爾在事件中擔當的角色廣受批評。事發當天,他得悉蒂爾曼是因友軍炮火誤傷而犧牲。蒂爾曼犧牲不欠後因英勇行為而追授銀星勳章,由麥克里斯特爾簽發。
在2004年4月28日,蒂爾曼犧牲的六天後,麥克里斯特爾向代理陸軍部長提交了批准授予蒂爾曼銀星建議草案,授獎的建議草案中故意未提及友軍炮火,但使用了「毀滅性的敵人炮火」一詞,甚至附有虛假的證人證詞。4月29日,麥克里斯特爾向白宮演講稿撰寫人發了緊急備忘錄,提醒在為總統布什撰寫稿件時不要提及授獎一事,因為它"如果下士蒂爾曼死亡情況公開可能成為不可收拾的公眾事件。[28] 麥克里斯特爾是五角大樓調查後建議給予紀律處分的八名人員之一,但陸軍拒絕對其給予處分。[5][29][30][31]
根據普立茲獎獲得者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的分析,2007年4月末聯合特種部隊司令部和中央情報局特別行動科的部隊發起了一系列高效的秘密行動,正好與伊拉克戰爭增兵周期吻合。他們的行動將在伊拉克殺死或捕獲的許多阿爾蓋達組織關鍵的領導人。[32][33] 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60分鐘節目採訪中,伍德沃德描述促使這一成功的一種新特種作戰能力,注意到是由中情局和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聯合團隊創造的。幾位高層美國官員指出,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和中情局的聯合高效的主要部隊是在伊拉克擊敗阿爾蓋達組織的最大貢獻者。[32][34] 記者彼得·伯根也褒獎麥克里斯特爾,認為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改革和現代化而成為前所未有的靈活且極具殺傷力的部隊,在近年伊拉克戰場扮演了極為成功的關鍵角色,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這寫成功應歸功於麥克里斯特爾的優秀領導。[35]
聯合參謀部主任
2007年,麥克里斯特爾曾被考慮接替布萊恩·布朗上將擔任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36] 或者接替大衛·彼得雷烏斯上將擔任伊拉克戰爭多國部隊司令,2008年也曾被考慮接替威廉·法倫海軍上將擔任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37][38][39]以上職位都是上將職位,但最終2008年2月,麥克里斯特爾被喬治·布什總統提名續任中將,擔任聯合參謀部主任,接替成功少將沃爾特·夏普中將。
該提名通常只是一個常規程序,但麥克里斯特爾的提名卻被美國參議院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一名參議員擱置,希望得到更多關於麥克里斯特爾麾下部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被指控虐待被拘留者的更多信息。[40] 在與麥克里斯特爾私下會面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最終確認了該提名,2008年8月,麥克里斯特爾正式上任聯合參謀部主任。
阿富汗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期間
在擔任聯合參謀部主任不10個月後,2009年6月10日,參議院通過了麥克里斯特爾晉升上將的提名,15日,他開始了新的在阿富汗的任職,擔任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司令,兼駐阿富汗美軍司令。[17][24][41]剛一上任,他便指揮了彎刀攻擊行動,是奧巴馬上任以來調整阿富汗戰略後最大的軍事行動。 [來源請求]
退役
在奧巴馬總統接受麥克里斯特爾辭去阿富汗美軍和北約軍隊司令一職後不久,麥克里斯特爾聲明他將從陸軍退役,[14]第二天,白宮發表聲明,麥克里斯特爾將被獲准以上將軍銜退役,雖然法律規定上將必須完成3年合格的任期,才能以上將軍銜退役,而麥克里斯特爾當年僅僅1年有餘。[42][43][44] 麥克里斯特爾的退役儀式於2010年7月23日在華盛頓特區的萊西·麥克奈爾堡舉行,當日,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凱西授予其陸軍傑出服役勳章,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授予其國防部傑出服役勳章。[45][46]
退役後工作
2010年後離開軍隊,麥克里斯特爾進入了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擔任高級研究員,教授題為「領導力」的課程。該課程是一項主要面向研究生的講座,也為本科生預留一些位子,課程僅有20個位子,但2011年的申請量達到250人,2013年課程講授了三次。[47][48][49]
2010年11月,捷藍航空宣佈麥克里斯特爾將加入其董事會。[50]2011年2月16日,航星國際宣佈麥克里斯特爾將加入其董事會。[51]
麥克里斯特爾是西門子政府系統董事會主席,是國際知識戰略顧問委員會成員,一家與阿聯酋非常密切的經銷執照武器的公司。[52]他共同創立了麥克里斯特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家位於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的管理諮詢公司。[53][54]他的領導和組織建設思想是丹尼爾·列維京和他的暢銷書有條不紊的思路常引用的。
履歷表
序號 | 起始 | 終止 | 軍銜 | 職務 |
---|---|---|---|---|
1 | 1976年11月 | 1978年7月 | 第82空降師第504步兵團1營C連,火力排長、步兵排長 | |
2 | 1978年7月 | 1978年11月 | 連主任參謀 | |
3 | 1978年11月 | 1979年4月 | 約翰·甘迺迪特種戰學校,學習特種兵課程 | |
4 | 1979年4月 | 1980年6月 | 第7特種兵大隊1營A連A分隊,分隊長 | |
5 | 1980年6月 | 1981年2月 | 步兵學校學習步兵軍官高級課程 | |
6 | 1981年2月 | 1982年2月 | 聯合國軍共同警備區(板門店),情報、作戰參謀 | |
7 | 1982年3月 | 1982年11月 | 訓練計劃處,訓練參謀 | |
8 | 1982年11月 | 1984年9月 | 第24步兵師,第19步兵團3營,A連,連長 | |
9 | 1984年9月 | 1985年9月 | 3營,主任參謀 | |
10 | 1985年10月 | 1985年12月 | 第75遊騎兵團,3營,聯絡官 | |
11 | 1986年1月 | 1987年5月 | 3營,A連,連長 | |
12 | 1987年6月 | 1988年4月 | 3營,聯絡官 | |
13 | 1988年4月 | 1989年6月 | 3營,作戰參謀 | |
14 | 1989年6月 | 1990年6月 | 海軍戰爭學院,學生 | |
15 | 1990年6月 | 1993年4月 | 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作戰處,陸軍特種作戰行動官 | |
16 | 1993年4月 | 1994年11月 | 第82空降師第504步兵團2營,營長 | |
17 | 1994年11月 | 1996年6月 | 第75遊騎兵團,2營,營長 | |
18 | 1996年6月 | 1997年6月 | 哈佛大學約翰·F·甘迺迪政府學院,研究員 | |
19 | 1997年7月 | 1999年8月 | 第75遊騎兵團,團長 | |
20 | 1999年8月 | 2000年6月 | 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 | |
21 | 2000年6月 | 2001年6月 | 第82空降師,副師長(分管作戰) | |
22 | 2001年6月 | 2002年7月 | 第18空降軍參謀長 | |
23 | 2002年7月 | 2003年9月 | 聯合參謀部,副作戰總監 | |
24 | 2003年9月 | 2006年2月 | 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 | |
25 | 2006年2月 | 2008年8月 | 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兼前線司令 | |
26 | 2008年8月 | 2009年6月 | 聯合參謀部主任 | |
27 | 2009年6月 | 2010年7月 | 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司令,兼駐阿富汗美軍司令 |
晉銜表
標誌 | 軍銜 | 日期 |
---|---|---|
上將 | 2009年6月15日 | |
中將 | 2006年2月16日 | |
少將 | 2004年5月1日 | |
準將 | 2001年1月1日 | |
上校 | 1996年9月1日 | |
中校 | 1992年9月1日 | |
少校 | 1987年7月1日 | |
上尉 | 1980年8月1日 | |
中尉 | 1978年6月3日 | |
少尉 | 1976年6月2日 |
功獎[55]
步兵資質章 |
統帥級傘兵章 |
參謀長聯席會議參謀識別章 |
特種部隊臂章 |
突擊隊員臂章 |
英國傘兵章 |
參考資料
- ^ Nominations Before the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First Session, 111th Congress (PDF).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19).
- ^ Gen. McChrystal Ends Service ....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 ^ Elizabeth Bumiller, Mark Mazzetti. A General Steps From the Shadows.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5-12 [2009-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1).
- ^ Rajiv Chandrasekaran and Karen DeYoung. With McChrystal out, difficult Afghan mission gets harder. Washington Post. 2010-06-24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Is This The Man Who Will Get Bin Laden?. The Virginian Pilot. 2009-05-13: A1, A12.
- ^ 6.0 6.1 The, Guardian (UK). Stanley McChrystal: The president's stealth fighter. London: The Guardian (UK). 2009-09-27 [2009-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2).
- ^ 7.0 7.1 Sisk, Richard. Gates Wanted McChrystal to Fight for His Job. Military.com. 2014-02-03 [2015-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 ^ BBC News – Key players in Gen Stanley McChrystal meet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co.uk (2010-06-23); retrieved 2011-01-14.
- ^ 9.0 9.1 9.2 Michael Hastings. The Runaway General. Rolling Stone. July 8–22, 2010 [2010-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5).
- ^ Obama accepts McChrystal's resign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ashington Times; June 23, 2010
- ^ Gen. Stanley McChrystal Relieved of Command, to Be Replaced by Gen. David Petrae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BC News; June 23, 2010
- ^ 12.0 12.1 Wilson, Scott; Shear, Michael D. Obama relieves McChrystal of his duties; names Petraeus as replacement. The Washington Post. 2010-06-23 [2010-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 ^ Cooper, Helene; Shanker, Thom; Filkins, Dexter. Gen. McChrystal Is Relieved of Command.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6-23 [2010-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 ^ 14.0 14.1 Gearan, Annie. Stanley McChrystal Retiring From The Army After Firing By Obama. The Huffington Post. 2010-06-28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Assemblies of God (USA) Official web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1-01-14.
- ^ Starkey, Jerome. Burgers go way of booze as US general Stanley McChrystal bans junk food. TimesOnline (London, UK). 2010-03-30 [2010-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1).
-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Joint Staff General/Flag Officer Biographies. Lieutenant General Stanley A. McChrystal, Director, Joint Staff. Joint Chiefs of Staff.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8).
- ^ McChrystal ISAF Biograph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2月17日).
- ^ 75th Ranger Regt. wins team trophy at first All-Army Modern Combatives Championship. U.S. Army Training and Doctrine Command. 2005-11-18 [2013-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9).
- ^ 20.0 20.1 In hunt for terrorists in Iraq, general is no armchair warrior. The Washington Times. 2006-10-02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5).
- ^ Loughlin, Sean. Pentagon: 'Major combat' over, but smaller fights remain. CNN International. 2003-04-14 [2015-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 ^ Haddick, Robert. This Week at War:McChristal Pulls out Old Playbook. ForeignPolicy.com.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2009-12-18 [201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0).
- ^ Kaplan, Robert D. Man Versus Afghanistan. Atlantic Media Company. 2010-03-09 [201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5).
- ^ 24.0 24.1 Naylor, Sean D. Wide support for SEAL tapped to lead JSOC. Military Times. 2008-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16日).
- ^ M.J. Stephey. Stan McChrystal: The New U.S. Commander in Afghanistan. Time. 2009-05-12 [2010-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5).
- ^ Schmitt, Eric; Marshall, Carolyn. In Secret Unit's 'Black Room,' a Grim Portrait of U.S. Abuse. The New York Times. 2006-03-19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9).
- ^ Bowden, Mark. The Ploy. The Atlantic. May 2007.
- ^ Rumors & News Bring Out Old News. Waronterrornews.typepad.com. 2009-05-12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 ^ Lindlaw, Scott; Mendoza, Martha. General Suspected Cause of Tillman Death. Associated Press. 2007-08-04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7).
- ^ Barnes, Julian. General in Tillman case may lose star – The retired officer faces demotion for misleading investigators in the 2004 friendly-fire death of the Army ranger. The Los Angeles Times. 2007-07-27: A-13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6).
- ^ Krakauer, Jon. Gen. McChrystal's Credibility Problem. The Daily Beast. 2009-10-14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 ^ 32.0 32.1 Woodward, Bob. (2008) The War Within: A Secret White House History 2006–2008. Simon & Schuster
- ^ Secret killing program is key in Iraq, Woodward says. CNN. 2008-09-09 [201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8).
- ^ New U.S. Commander In Afghanistan To Be Tested. NPR. [2010-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
- ^ Bergen, Peter. Manhunt: The Ten-Year Search for Bin Laden From 9/11 to Abbottabad (2012). pp. 152–158 and captions.
- ^ Lardner, Richard. Socom Leader To Retire; His Deputy Likely Successor. The Tampa Tribune. 2007-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17日).
- ^ Gordon, Michael R.; Schmitt, Eric. Pentagon Weighs Top Iraq General as NATO Chief.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1-21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 ^ Klein, Joe. Who Replaces Petraeus?. Time Swampland. 2008-03-05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3).
- ^ Bush seeks a 'quick study' to replace Central Command chief. USA Today. 2008-03-13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1).
- ^ Dreazen, Yochi J. Lawmakers Hold Up a Top General's Nominati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8-05-01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1).
- ^ McMichael, William. Troop cuts possible in fall, Petraeus says. Army Times. 2008-05-25.
- ^ O'Keefe, Ed. Stanley McChrystal to retire with four-star rank. The Washington Post. 2010-06-29 [201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 ^ McChrystal will retire as four-star general: White House. New York Post. 2010-06-29 [2015-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 ^ New York Post (June 29, 2010). "McChrystal will retire as four-star general: White Hou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2010-07-04.
- ^ Bumiller, Elisabeth. McChrystal Ends Service With Regret and a Laugh. Nytimes.com. 2010-07-23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 Gen. McChrystal's retirement ceremony marked by laughter, regret. Washingtonpost.com. 2010-07-23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 ^ "McChrystal to Teach Course at Yale", nytimes.com, August 16, 2010; accessed September 18, 2014.
- ^ Jane Darby Menton, "Applications for McChrystal seminar op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yaledailynews.com, November 2, 2012; accessed September 18, 2014.
- ^ Ryan Grim, Stanley McChrystal: Lobby Shop Working With Former Gener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uffingtonpost.com, May 16, 2011; accessed September 18, 2014.
- ^ Fired McChrystal to join airline board. Melbourne: News.theage.com.au. 2010-11-10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 ^ "Ret. Gen. Stanley McChrystal joins Navistar board", bloomberg.com, February 16, 2011; accessed September 18, 2014.
- ^ Roston, Aram. McChrystal Working for UAE-Owned Arms Brokerage. Defense News (Gannett Government Media). 2012-12-13 [2012-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1).
- ^ Kate Ackley, "McChrystal's New Consulting Firm Taps Hill Aid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llcall.com, January 29, 2011; accessed September 18, 2014.
- ^ Kate Ackley, "Former Appropriations Aides Launch New Lobby Sho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ollcall.com, May 13, 2011; accessed September 18, 2014.
- ^ Biography of General Stanley McChrystal –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6-29.. CFR.org. Retrieved on 20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