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摩訶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摩訶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7-0709-3-007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摩訶庵,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街7號,原是一座佛教寺廟。摩訶庵始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華民國年間部分建築被用作八里莊小學校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部寺院建築全部作為小學校舍使用。該寺廟建築共分為中路建築和左右跨院三部分,其中大雄寶殿中保存有團龍藻井和釋迦牟尼及其弟子的鎏金銅造像。東跨院中的金剛殿內保存有三十二體篆金剛經刻石。2013年,摩訶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4年6月,改為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第一小學。[1]

歷史

佔用該寺的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第一小學

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太監趙政在今慈壽寺塔東捐資修建了一座寺廟,是為摩訶庵[2]:269。建成之後,摩訶庵的疊石杏花一度成為著名的園林景觀[3]:4。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徐雅池將宋代僧人道肯所書寫的三十二體篆[a]集字成金剛經,並交由張翱、李登雲刻在石頭上,共計刻石60方,鑲嵌於摩訶庵的金剛殿中[4]:567。天啟年間,魏忠賢派人毀掉了摩訶庵的部分建築[6]:325。清代時王崇簡王熙父子曾在此隱居[7]:315

中華民國年間,山門殿中的壁畫被庵中和尚倒賣,原有的壁畫位置被改塗為白灰。1934年,北平市政府將摩訶庵的東跨院等部分撥出,成立了八里莊小學[8]:196,19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當地人在摩訶庵下方挖防空洞時,發現了兩座瓮棺墓。這是北京及周邊地區首次發現瓮棺葬[9]:879,經鑑定這兩座墓葬均為戰國時期墓葬,墓主人均不滿3歲[4]:392。1957年,整座摩訶庵全部劃歸八里莊小學使用。大躍進時期,山門殿中的哼哈二將木雕塑被毀,鐘樓上的大鐘被附近的生產合作社挪用[b]。1963年,大雄寶殿被改建為學校辦公室[c],四周的壁畫和佛像得到妥善保護。1964年,鼓樓的鼓在房屋維修中被毀,同年鼓樓、鐘樓和山門殿均被改為學生的校舍[8]:196-199。1969年,考古人員發掘了趙政墓[9]:865

結構

摩訶庵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街7號,整體坐北朝南。院牆以虎皮石砌成,四個角各建有一座角樓。院內主要建築居中,可分為兩進院落,由北至南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山門殿、東西配殿、東西配房、大雄寶殿、後殿。山門殿又稱前殿,前檐正中下方鑲嵌有漢白玉刻字「摩訶庵」。大雄寶殿為明式建築,頂部為歇山式頂,頂下為一斗二升斗拱,樑上繪有旋子彩畫。殿頂中部建有團龍藻井,殿四角建有角柱。殿內北側佛台上供奉有釋迦牟尼坐像以及迦葉阿難的立像,三座造像均為鎏金銅塑像;東西兩側佛台上有十八羅漢木雕像。四周牆上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畫。後殿北側為趙政墓,現為學校操場所在地。墓室用漢白玉砌成,墓門的門額上題寫有「欽命提督五軍三千營軍務司設監太監趙公壽藏,大明嘉靖孟秋吉日」字樣。中路建築東西兩側各有一個跨院,其中西側跨院南端和北端各建有一座禪房,院中種有古柏、芍藥,牡丹等植物;東側主要建築為面闊三間的金剛殿。金剛殿現為海淀區八里莊小學的教師辦公室,殿內壁上嵌有60方明代三十二體篆集字[a]金剛經刻石,其中北牆10方,東牆25方,西牆25方。另在殿外的西南廊下的牆壁上鑲有一塊與經石同樣規格的跋[4]:567[5]:138[6]:325[7]:315[9]:864-865[11]:147

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摩訶庵一度被公佈為海淀區文物保護單位[6]:325。1987年,摩訶庵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被劃定[7]:315。1995年,摩訶庵被公佈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9]:865。2002年9月25日,北京市文物局出資修繕摩訶庵,該工程耗資共計159.54萬元人民幣[4]:758。2004年,摩訶庵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再次劃定,其保護範圍為院牆範圍之內[7]:315。2013年,摩訶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

註釋

  1. ^ 1.0 1.1 即各種由小篆稍加變化之後得來的美術字,由宋朝年間僧人道肯在五代末宋初僧人夢莫所創十八體篆的基礎上發展而成。這種字的結構還是小篆,只是將部分筆畫寫成各種花體,如柳葉、垂雲、龍爪、蝌蚪、鵠頭、瓔珞等圖案[4]:567[5]:138
  2. ^ 此鍾現存放於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中[8]:196
  3. ^ 大雄寶殿後來被改成了學校的多功能教室[10]

參考

  1. ^ 關注!首都師大附中第一小學正式亮相!
  2. ^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北京志·综合卷·总述·大事记·历史概要.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3-03-01: 868. ISBN 9787200096330. 
  3. ^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北京志·市政卷·园林绿化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09-01: 570. ISBN 7-200-04127-0. 
  4. ^ 4.0 4.1 4.2 4.3 4.4 張明義,王立行,段柄仁主編;宋惕冰(卷)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北京志·文物卷·文物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3-01: 784. ISBN 7-200-05631-6. 
  5. ^ 5.0 5.1 張連城,孫學雷編著. 北京的佛寺与佛塔.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4-09-01: 295 [2019-02-28]. ISBN 7-80145-812-5. 
  6. ^ 6.0 6.1 6.2 曹子西 (編). 北京史志文化备要.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8-10-01: 834. ISBN 978-7-5034-2128-0. 
  7. ^ 7.0 7.1 7.2 7.3 段柄仁主編;《北京文物百科全書》編輯部編 (編). 北京文物百科全书. 北京: 京華出版社. 2007-03-01: 304. ISBN 7-80724-339-2. 
  8. ^ 8.0 8.1 8.2 何卓新主編;王珍明(卷)主編;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編). 北京文史资料精选 海淀卷.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9-01: 304. ISBN 7-200-06536-6. 
  9. ^ 9.0 9.1 9.2 9.3 北京市海淀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北京市海淀区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4-04-01: 1063. ISBN 7-200-05091-1. 
  10. ^ 北大未名湖石舫坍塌 校园文保问题浮出水面(图). 北方網. 2009-02-24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中文(中國大陸)). 
  11. ^ 傳印 (編). 北京佛教寺院.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07-01: 156. ISBN 978-7-80254-036-1. 
  1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文物年鑑. 2014: 8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