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拿俄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納敖米(拿俄米)懇求路得和俄珥巴回到摩押地,威廉·布萊克

拿俄米(希伯來文:נָעֳמִי,意為「我的愉悅」),天主教譯為納敖米。是路得的婆婆,見於希伯來聖經路得記記載。後來,她對伯利恆的婦人自稱瑪拉(意為「苦」,路得記1:20-21):「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瑪拉,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因為她的丈夫(以利米勒)和兩個兒子(瑪倫和基連)都死了。在路得記1:13,她對兩個兒媳說「我比你們更是愁苦,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表明拿俄米確實是痛苦。巴里·韋伯指出,她的痛苦既有客觀因素(喪親,流離失所和貧窮),也有主觀因素 - 痛苦的感覺。[1]

Jan van Scorel:路得和拿俄米在波阿斯的田裏

拿俄米的一個兒媳路得決定追隨她,而她的另一個兒媳俄珥巴選擇回到摩押。路得嫁給波阿斯,他們的兒子由拿俄米養育,鄰舍的婦人說「拿俄米得兒子了」(路得記4:17)。這樣一來,這卷書可以看作是拿俄米的故事:格雷戈里·戈斯韋爾認為拿俄米是這卷書的中心人物。[2]這個孩子就是俄備得,後來成為大衛的祖父,也是耶穌的先祖。路得也是古代的希伯來人應該如何照顧他們的家族成員的一個例子。

參考文獻

  1. ^ Barry G. Webb, Five Festal Garments (Leicester: Apollos, 2000), 42.
  2. ^ Gregory Goswell, "What's in a Name? Book Titles in the Latter Prophets and Writings", Pacfica 21 (200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