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紡織業
中國是世界上棉紡織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棉花製品的主要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紡織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一方面遭受到了來自日本的戰爭和經濟侵略,另一方面收到了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整個紡織行業的發展遭到了停滯。但是在陝西、山西等未被日本佔領的地區,紡織行業有了新的機遇和發展。[2]
日本對中國經濟侵略的開始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 [3]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的經濟收到了很大的影響,一方面,為了減輕經濟壓力,日本政府向公民提高稅收;另一方面,日本也將注意力轉向中國來尋求資源。[4]
在簽署馬關條約之後,因為受到日本國內市場狹隘的限制,並且希望在中國尋求更多的經濟利益,日本的企業家已經逐漸打算在中國進行投資。[5] [6]
同時,中國的紡織工業也在逐步成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和其他國家因為把主要注意力放到了戰爭上,大大減少了對中國棉花的出口量。因此,棉紡織業發展的外部壓力減小,並且有了顯著的發展。隨者1914年一戰的爆發,外國棉紡織品進口量減少,歐洲國家不能增加對中國的投資,中國市場紗布價格暴漲。[7]
那些著名的老工廠,例如無錫振興廠,寧波合豐廠,天津恆源廠等都在這段時間取得了巨額的利潤並且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擴張。[8]
從1914年至1922年,54家紡織廠的成立反映出紡織業在中國的初步發展。那些著名的大型紡織廠,例如上海永安廠,天津華新廠,天津恆源廠和武漢玉華廠都是在這一時期建立的。[9]
相對於中國,日本在人力資源、紡織技術、管理模式以及資金等方面都具有優勢,而這些技術讓日本在中國具有較大的商業優勢,並且對中國紡織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從1921年到1922年,日本在上海和青島一共建立了15家紡織工廠,紡紗總數達到了近30萬,並且增加了1500台新機器。[10]
日本千方百計地將自己的資本注入一些遇到經濟困難的新建立的中國紡織工廠。在此期間,有13家紡織公司和日本的壟斷資本有着借貸關係。因此,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紡織工廠建立的浪潮消失了。[11]
截至1936年,中國的紡織工業主要集中在上海。上海擁有總共65家紡織工廠,其中只有31家為中國工廠。中國工廠共有266.7萬錠紡錘,只佔總數的41.8%。布匹生產量為13.31億件,佔總數的49.9%。擁有產布機8704件,僅佔總數的29.1%。而其餘都歸日本工廠所有。這說明日本資本在上海紡織業佔有絕對的優勢。[1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1937年,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日本佔領區的紡織產業受到重創。
在日本佔領的地區
日本佔領地區的經濟形勢十分嚴峻:他完全被日本所控制。日本是一個棉花生產量不多的國家。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從美國和印度進口的棉花來源被切斷,棉花和棉花製品成為了日本國內繼續的資源。在日本佔領地區,棉花供應是十分有限的,這迫使大多紡織廠停工。143年,在南京和上海,有資料表明今年能保證一些小工廠的生產來保障社會需求。[13]
上海,天津和青島因為紡織行業的發達被稱為「上青天」。[14]
上海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之後,抵制外國產品成為群眾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刺激了紡織行業的發展,這也使得上海的紡織工廠數量一度上升到73家。[15]
在1937年8月13日,一共有275,459錠紗錠和22家紡織廠受到了戰爭的攻擊和迫害。上海淪陷之後,紡織行業遷移到租界並得到了短期的繁榮發展。在日本戰敗之前,「捐贈運動」使得50萬紗錠被拆除。
天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佔領了天津多家紡織工廠。日本資本逐漸注入在天津的紡織工廠,先後收購了華新,裕元,裕大和寶成四座紗廠,並且先後建立了裕豐紡織株式會社天津工場,建立了上海紡織株式會社天津工場,建立了雙喜紡織株式會社天津工場,建立了大康紡織株式會社天津工場。日本的目的在於掠奪中國的資源,打擊中國的工業,並且為侵略戰爭提供軍需物資。[16]
青島
日本於1917年至1935年的18年之間,先後在青島建立了九個大紗廠。1937年12月,沈鴻烈在撤離青島前,將日本紗廠全部炸毀。1938年1月10日,日本第二次佔領青島,在原來廢墟上將紗廠修復。 [17]
國民黨控制的地區
國民黨政府採取嚴格的紗布和紡織品的控制,採購和銷售政策。統購統銷局規定的官價遠低於市場價格,紡織品價格低於生產成本。擴建工作使得種植棉花的工廠難以維繫,因此不得不減產停產。據統計,1942年,雖然大型紡紗廠紡紗錠數超過30萬錠,但只有17.6萬錠紗錠已投入生產。在這個階段,很難從紡紗機大規模購買設備。新的紡織工廠大多是小型工廠,只有2000錠。[11]
據統計,上海,常州,無錫等地的中國棉紡織廠直接損失棉花5220萬件,織機6000餘台。武漢和鄭州的棉紡織工廠遷往四川和陝西。據統計:到1939年3月,59個工廠被感動了,其中大部分是小型紡織廠,而只有九家工廠為中型工廠,即有着159,000件棉紡紗錠和800台機器 [18]
紡織工業的向內地搬遷
由於日本的經濟侵略對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政府無法向軍方提供物資和經濟支持。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主張將重要的工業設施轉移到大陸,並成立專門機構制定詳細的轉移計劃和方法:各工廠的物資集中在武昌,然後轉移到宜昌,重慶,西安,咸陽,岳陽和長沙;廣東方向的工廠被轉移到雲南和廣西,上海工廠的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等被包裝和運輸到了昆明等地.[19]
在上海工廠內遷的帶動下,中國沿海地區的其他工廠也紛紛內遷:慶豐,蘇倫,大成棉紡廠從江蘇省轉向後方;青島的華新工廠,河南的青峰廠和江西的玉盛廠也搬到了內地。[20]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西南地區的紡織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些內遷的工廠生產了大量軍用和民用產品,保障了戰時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前方的軍隊需求,同時也增強了中國人民在戰爭中的信心。同時,紡織工業的內遷也改變了過去中國紡織工業沿海發達內陸落後的不平等局面,為紡織行業的發展保留了大量原材料和技術人才,促進了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21]
共產黨控制的區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西北地區的手工紡織業發展較快。家紡行業不僅越來越受歡迎,而且手工紡織車間越來越多。 [2]
在甘肅,農村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發展迅速。當時,該省每年生產約420萬公斤棉花,有約9000萬公斤來自山西和新疆進口的棉花[2],這為家庭棉紡織業提供了原材料。雖然沒有關於全省棉花年產量的確切統計數據,但根據40年代初的幾項調查數據估算,該數字比戰爭前高出約667萬米[2]。1944年,650萬人中有73%的服裝家庭製造的。[2]有六個資本主義紡織合作組織[2]。從1942年到1943年,農民銀行設立了一個辦事處向農民提供貸款。甘肅省部分地區的棉紡織業已逐漸成為資本主義工廠。[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外部的棉花資源進口量減少,布料短缺。因此,陝西省的小規模棉花廠不得不自給自足、蓬勃發展。手工棉紡織工廠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陽,寶雞等地。. [2]1937年,西安有17家工廠,118台織機和173名工人. [2]。1940年,它已增加到109個,織機1100台,工人2000多人. [2]。1937年以後,開始採用「7.7」型圓筒紡織機. [2]。1943年,大約有900紡織廠,共約10000織機,達到手工紡織的高度發展。. [2]
羊毛和絲綢紡織業
同一時期,手工毛紡業也發展迅速。1944年,在山西建立了142家工廠,但大部分工廠缺少資金,同時他們手工生產衣服的方式受到質疑。[2] 根據1940年的統計,在農村地區,農民和牧民共有600家毛氈公司,有1000名員工。[2] 這種材料的年總產量約為45萬公斤,羊毛的總產量為150萬公斤[2]。每年約有30萬對氈靴,需要80萬公斤羊毛[2]。
二戰時期,陝南絲綢業發展狀況良好。從1940年開始,福利開始到來。南鄭僅有9家絲綢廠和80多名絲綢工人,年產2000米。有9家華絲葛工廠,80名工人,年產量達1600米。有17個棱工廠,100多名工人,年產量8萬米。還有16家年產8萬米的小型絲綢工廠。[2]
二戰期間,新疆和田開辦了一所養蠶學校,培養技術人才。同時,隨着絲綢業的發展,政府在新疆和田玉開了13家工廠企業,有11個工廠紡紗機和1300個腳踏板。[2]
產業合作運動
產業合作運動極大地促進了紡織工業的發展。[22]
中日關係爆發後,一些海外華僑發起了中國工業合作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北地區成為了早期積極運動區。西北地區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西北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舒適的金融環境中,分散的手工藝品組織的發展達到了頂峰,這使得他們能夠擴大生產以滿足合作生產運動的需要。[2]
1938年,陝甘地區,政府提出大力獎勵合作化手工業生產。延安,古藺,延川,新寧等地受到政府推動,家紡棉紡織行業開始走向成熟。[2]在1940年年底,國民黨開始製造衝突,西北地區面臨着來自國民黨政府的嚴密封鎖邊界,布匹和原材料無法運輸,其他日用工業品也減少。中共中央領導的邊界地區政府開展了大規模的生產活動。[2]第一次以家庭作坊的形式開發的是個人手工紡織品。其次是紡織合作社,從一開始,共產黨便建立了3101組織。[2]
面對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共產黨和陝北地區鼓勵當地積極發展手工業,滿足日常需求[2]和戰爭儲備。在生產上實現了突破,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23]
參見
參考書目
- 嚴中平. 中国纺织史稿..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中文(中國大陸)).
- 陳爭平.; 龍登高. 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 ISBN 9787302058427 (中文(中國大陸)).
- 森時彥.; 袁廣泉. 中国近代纺织史研究.. 北京: 科學文化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09712221 (中文(中國大陸)).
- 方顯延. 中国之棉纺织业..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ISBN 9787100074537 (中文(中國大陸)).
- 白壽彝. 中国通史-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的厄运.. Shanghai: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12.06.2018]. ISBN 9787208111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中文(中國大陸)).
參考資料
- ^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中国纺织史. [12.06.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中文(中國大陸)).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孫曉傑; 杜亮亮. 浅谈抗战期间西北手工业的发展. 2014 [12.06.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3) (中文(中國大陸)).
- ^ 王海明. 第二波.. Beijing: 中信出版社. 2006: 86. ISBN 9787508606149 (中文(中國大陸)). .
- ^ 邵永靈. 战争与大国崛起.. 北京: 遼寧人民出版社g. 2015: 210–212. ISBN 9789869323611 (中文(中國大陸)).
- ^ 王興龍. 大清王朝.. 北京: 中國戲曲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04030461 (中文(中國大陸)). .
- ^ Brasó Broggi, C. La guerra del algodón China y la industria textil en tiempos de la Gran Depresión.. Valencia. 2008: 177–192. ISBN 978-84-338-4870-3 (西班牙語). .
- ^ 梁玉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综述.. 黑龍江史志. 2014, (15)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中文(中國大陸)).
- ^ 陳爭平,龍登高. 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 110. ISBN 9787302058427 (中文(中國大陸)). .
- ^ 上海地方史辦公室. 上海地方志-棉纺织. [12.06.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6) (中文(中國大陸)).
- ^ /日军侵占上海的经济图谋. 解放日報. 09.08.2015 [12.06.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8) (中文(中國大陸)).
- ^ 11.0 11.1 胡喬木. 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 北京: 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 1326. ISBN 9787500079583 (中文(中國大陸)).
- ^ 陳爭平,龍登高. 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Beijing: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 231. ISBN 9787302058427 (中文(中國大陸)). .
- ^ 中国近代纺织史.. 北京: 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7: 266 (中文(中國大陸)).
- ^ 青岛市志:纺织工业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9: 3 (中文(中國大陸)).
- ^ 劉棟樑. /二战前上海日本棉纺织企业述评. (Master論文). 東北師範大學. 2010 [12.06.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 中国近代纺织史.. 北京: 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7 (中文(中國大陸)).
- ^ 青島日報. 日本在青开九大纱厂 后成青岛纺织业支柱.. 青島日報. 04.06.2014 [12.06.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2) (中文(中國大陸)).
- ^ 嚴中平. 中国纺织史稿.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国近代纺织史.. 北京: 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7 (中文(中國大陸)).
- ^ 吳靜. 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纺织工业向大后方的转移. (PDF). 紡織科技進展. 2018, (4): 6–9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6-12).
- ^ 郭宗英. 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工商企业.. 北京: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89 (中文(中國大陸)).
- ^ 菊池, 一隆. 抗日战争时期华侨和中国的工业合作运动 (PDF). 2003 [2018-06-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4-23)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国近代纺织史.. 北京: 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7: 191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