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懺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懺悔梵語kṣama-āpatti-pratideśana標準藏語sharpa),佛教術語,爲懺摩梵語kṣama)和āpatti-pratideśana)的組合詞,意爲對自己的過失、罪業表示,請求他人容忍、原諒,並決心今後永不再犯。懺悔在佛教儀軌中有重要意義。

釋義

懺摩(梵語kṣama),在梵語中意爲「(求)忍」,即對自己過去所作過錯表示慚愧,請求他人容忍、原諒。漢語中本無「懺」字,譯師以「忄」(心)作義符、「韱」(或爲「讖」省)作聲符,造出「懺」字,作為音譯字。後簡化字也作「忏」。一說懺的含義近乎漢語的悔,因此也將兩者組合爲「懺悔」,表示近似的意義;一說懺、悔二字義略有不同,「懺」表示對從前惡愆的後悔,「悔」表示今後不令再犯。[1]義凈法師認為,懺摩梵語kṣama)是請求對輕罪的忍諒,悔是梵語阿缽底缽喇底提舍那āpatti-pratideśana)之譯,即「犯、罪」(āpatti,阿鉢底)加「陳說」(pratideśana,缽喇底提舍那),表示發露、舉出自己的過錯,不覆藏己罪,也譯作「說罪」。[2]

儀軌和功用

懺悔在佛教中具有重要意義。懺悔是對自己從前所造之惡業,表示慚愧,請求諒解,並發誓今後永不再犯;是修行中不可缺少之功課;是重罪轉輕之助緣[3]:62。佛法中有多種懺悔法門,但從總相來說,有事懺和理懺,事懺之中又分作法懺和取相懺[3]:62

佛教常以種子長成樹木譬喻業因果報的關係,如同種子,在識田種下(造業)後,會隨着各種因緣成長,如果此時不加懺悔改正,如同樹木開花結果,必將成長為極大的惡報,但如果還未及樹木長成便深重懺悔,誓願不再犯失,就如同減損掉樹木長成的因緣,那麼樹木會變得弱小(重罪輕受)或者枯萎不熟(不受報)。

對於性罪,懺悔尚且有極大的滅罪功用,在佛教戒律制度中就更加重視懺悔。毀犯戒律者通過懺悔,或可使輕罪免受惡報並恢復戒體清淨,這些罪目如波逸提罪提舍尼罪。犯戒者可在僧團中向大眾發露懺悔,也可在佛前求懺悔。僧團每半月行布薩,每年的結夏安居中最後一日還有僧自恣日,都是專用於誦戒懺罪的[4]

大乘佛教,強調「神通不及業力,業力不及力。」,在諸佛菩薩(像)前懺悔,通過祂們的願力,可以蠲除種種罪業,即使是一些原本不通懺悔的大罪。因此在大乘和金剛乘中存在着多種懺悔法門,如水懺水陸懺法梁皇寶懺地藏懺法、八十八佛禮懺法門、百佛名懺法、藥師懺金剛薩埵百字明咒佛頂尊勝陀羅尼懺法等等。

漢傳佛教中的誦經功課通常設有《懺悔文》,每日誦持,長養懺悔心。常用的懺悔文為如下版本及其變形:

影響與對比

「懺悔」一詞在古時已成為漢語常用詞,並出現了詞義擴大,而更廣泛地指對一切世間錯誤表示痛心悔改。[5]在近代西學東漸的過程中,「懺悔」也被用來翻譯基督教等宗教中的相近概念(confession)。

然而,基督教中的懺悔(confession,原意是表白)和佛教的懺悔意義有不同。前者是指「罪人」向神父牧師耶穌基督告解自己的罪過,祈求上帝寬恕;後者的懺悔是無我無神論的。

註釋與參考文獻

  1. ^ 六祖壇經》: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
  2. ^ 見義凈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律藏《毗奈耶·卷十五》中的註釋
  3. ^ 3.0 3.1 觀成法師講述、陳其斌整理. 「《慈悲梁皇寶懺》淺談」〈懺悔的意義與方法〉. 《溫暖人間》第525期 (香港: 佛教溫暖人間慈善基金). 2019-10-03. 
  4. ^ 釋惠敏. 佛教忏悔法门之「逆转」情节——以《大方等陀罗尼经》为例. 法鼓佛學學報. [201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1). 
  5. ^ 《漢語大詞典》p.10398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