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弘仁寺 (北京西安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弘仁寺
弘仁寺舍利塔,1879年左右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北京市西城區西安門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開基康熙帝
開山時間1665年
乾隆京城全圖》中的弘仁寺
清朝北京皇城地圖,圖中北海西側標有弘仁寺

弘仁寺,俗稱zin1taan4,是清朝北京西安門內的一座藏傳佛教寺廟,於1900年在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被焚毀,今已無遺蹟存在,其原址位於今愛民街東側,北海公園以西,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大院內,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五醫院以北。[1]

歷史

弘仁寺位於北海西岸,其址明朝時為「清馥殿」。清康熙四年(1665年)改建為佛教寺廟。[1]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四十一·皇城三》載:[2]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四十一·皇城三》所載弘仁寺史料

增:弘仁寺,在太液池西南岸。(《城冊》)臣等謹按:弘仁寺地最爽朗,即明清馥殿舊基。康熙五年改建為寺,迎旃檀佛像居之,恭勒聖祖御製碑記。又六十年,聖祖御製旃檀佛西來歷代傳祀記。乾隆二十五年,皇上發帑重修,恭勒御製重修碑文。正殿額曰「祇林妙相」,後樓額曰「雲蔭樓」,皆皇上御書。

增:弘仁寺前樹二坊,東曰「廣恩敷化」,西曰「普度能仁」。入寺數武,白石甃方池上跨三梁,綠荷出水,朱魚吹藻,其西作龍首,自牆外汲太液水貫注之。池北天王殿,殿東西分峙兩樓以懸鐘鼓。再進為慈仁寶殿,左曰「弼教」,右曰「翊化」。又進為大寶殿,左曰「覺徳」,右曰「普慧」。旃檀佛像高五尺,鵠立上視,後瞻若仰,前瞻若俯,衣紋水波,骨法見其表,左手舒而直,右手舒而垂,肘掌皆微弓,指微張,而膚合三十二相中鵝王掌也。勇猛、慈悲、精進、自在,以意求之皆備。相傳為旃檀香木,扣之聲鏗鍧若金石,入水不濡,輕如髹漆,晨昏寒暑,其色不一,大抵近於沉碧。萬曆中,慈聖太后始傅以金。(《金鰲退食筆記》)臣等謹按:弘仁寺正殿及後樓額皆御書,已詳見前條。其餘坊殿諸額名俱仍舊,惟普慧、覺徳二殿額左右易置耳。

原:優填王勅國出巧匠,會以牛頭旃檀作佛像,形供養晨夕禮拜。是時,波斯國王聞優填王作佛像供養,亦召巧匠,語以如來形體,當以真金作佛像形,即令紫磨作如來相,亦五尺余。時閻浮提中始有二像也。(《增益阿含經》)

原:佛九十日在忉利天為母說法時,優填王思佛,請目犍連神通攝匠人俾雕佛匠,六雕得三十二相,惟釋摩梵音像雕不得。(《傳燈録》)

原:京師旃檀佛以靈異著聞海宇,王侯公相士庶婦女捐金莊嚴,以丐福利者歲無虛日。故老相傳雲,其像四體無所倚,著人君有道,則至其國。國初時,尚可通一線無礙,今則不然矣。(《輟耕錄》)

原:旃檀佛像,自仁智殿奉迎於萬安寺之後殿,百四十餘年迎於慶壽寺,至嘉靖十七年居百二十餘年,因寺回祿,表聞於上,奉迎於鷲峰寺至今。萬曆二十五年丁酉,居五十八年。計自優填王造像之歲,當穆王十二年辛卯,至今萬曆丁酉,凡二千五百八十餘年。(《瑞祥來儀記》)

以上四條原在城市門,今移改。

增:聖祖《御製弘仁寺碑文》:

朕惟佛教之興,其來已久,使人遷善去惡,陰翊徳化不可忽也。茲旃檀像自佛初成道刻表以來,屢著靈異,尤當景崇。今特擇景山西之善地創建殿宇,於康熙四年十月二十七日自鷲峰寺遷移供奉,配以菩薩從神,為宗社永呵護生民祈福佑威儀不逺資瞻禮焉是用,勅名「弘仁」,勒諸貞珉,以志不朽雲。

增:聖祖《御製旃檀佛曆代傳祀記》:

朕聞佛法誘善懲惡,有禆世教,故歷代尊崇,流傳靈異,厥跡甚著。按翰林學士程巨夫《旃檀佛像記》,佛道成思報母恩,遂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優填王欲見無由,乃刻旃檀為像。佛自忉利復下人間,見所刻像,摩頂受記曰:「我滅度千年後,汝往震旦,廣利人天。」自是,像在西土一千二百八十餘年,龜茲六十八年,涼州一十四年,長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復至江南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六年,北至燕京聖安寺十二年,又北至上京大儲慶寺二十年,南還燕宮內殿五十四年。元丁丑歲三月,燕宮火,復還聖安寺五十九年。至元十二年乙亥,迎供萬壽山仁智殿。二十六年己丑,遷大聖壽萬安寺後殿。又按萬曆釋紹乾《瑞像來儀記》,明初自萬安寺遷慶壽寺,嘉靖十七年寺焚,遷鷲峯寺一百二十八年。康熙四年,創建弘仁寺,自鷲峯寺迎供至今,又五十七年矣。計自優填王造像之歲,當周穆王十二年辛卯,至康熙六十年辛丑,凡二千七百一十餘年。昭昭瑞像,肇自西方,流傳中土,光明瑩潔,今古常存。考歷代之往跡,昭新創之宏規,勒諸貞珉,以記盛事,垂之永久,用志不朽雲。

增:皇上《御製重修弘仁寺碑文》

弘仁寺者,康熙四年奉勅所建,移供鷲峯寺旃檀瑞相於斯。我皇祖再世如來,現轉輪王相,以金仙象教流傳,資翊治化,因而逺溯靈蹤,俾人天廣利,迄今垂及百年。丹雘之煥者,日以剝,龍象之獰者,日以削。敬惟閛歲,為聖慈七旬大慶,今歲又朕五十誕辰,思所以繩寶構祝鴻禧者,爰以孟陬之吉,出內府帑,重加修葺。閱八月訖工,展禮為贊,有瑞紀庚辰,重輪奐奇,從辛卯肇胚胎之句,蓋志實也。朕惟君子體仁則為弘世尊,闡仁則為能彼弟子之未臻,師學者尚不識何為弘而何為能,有似與仁背馳,宜乎儒者之闢為異端矣。我皇祖內外一如,本末共貫六十一年,深仁厚澤,普被蒼生,則其弘也為何如,抑其能也為何如。此寺之建,豈徒以人天福徳供養世尊已哉。經言,世尊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然若以色見聲求,即毘首天匠徒勞畫炭,無有似處。設諸淨信一,舉念皈依,亦得即覩百千萬億化身,所謂即心即佛,不可言同,何況雲異。而彼優填王橅笵瑞相,譬如日光月光,本來圓滿,一切眾生,扣盤捫鑰,今將與操熒爝者求羲馭,曷若引金燧以晞陽,將與挹涓勺者擬望舒,曷若懸芳諸而衍潤。矧爾時授記真容威徳自在。乃者勝旛法鼓莊嚴端好,非謂與諸天寶網種種供養無二無別。以是助宣聖教永闡慈仁,即現無量壽身而為說法,則猶我皇祖上為宗社延庥,下為蒼黎祈佑之志,而瑞相因緣詳著皇祖御銘者,此不復書。

增:乾隆二十五年《御製重修弘仁寺敬贊旃檀寶相》:

忉利天宮去復回,旃檀摩頂記如來。自茲震旦輝佛日,不盡恆沙演法雷。瑞記庚辰重輪奐,奇從辛卯肇胚胎(釋紹乾《瑞相記》優填王造像之歲,當周穆王辛卯之年雲)。惟無量壽福無量,斂錫敷思遍九垓。

增:乾隆三十九年《御製過弘仁寺瞻禮作》:

飛來舎衛國,靈跡孰能詳。如是相好在,經過瞻禮常。當春忍草秀,不夜慧燈光。設繹弘仁義,吾尤勉未遑。

臣等謹按:弘仁寺御製詩,謹繹有關紀述者,恭載卷內,余不備錄。

原:程巨夫《旃檀佛像記》:

蓋聞道非有像作易者,必擬諸形容,法本皆空,度世則蹔資,於色相謂如指空為鏡,不若以鏡而喻空,即樹占風,將使識風而忘樹,是以雙林付囑舎利以凡聖而遍分,千輻經行足跡亙古今而長在,非炫神通於幻境,實開方便於迷津,所謂由目以會心,即心而印佛者也。按《大藏功徳經》,佛升忉利天度夏三月為母摩耶說法,爾時優填王常懷渇仰而不得見,勅彼國內巧工造佛形像禮拜供養,毘首羯磨天化為匠者,即白王言,但我工巧世中為上,王即選擇香木肩自負荷,持與天匠操斧斵木,其聲上徹三十三天,至佛會所,以佛神力聲所及處,眾生罪垢煩惱皆得消除。又觀《佛三昧經》,佛升忉利天既久,優填王不勝慕戀,鑄金為像,聞佛當下,以象載之,仰候世尊,猶如生佛,乃遙見佛足步虛空,蹈雙蓮花,放大光明,佛語像言,女於來世大作佛事,我滅度後,我諸弟子付囑於女,然則萬影沈江,如如不異,孤光透隙,一一皆圓,夫豈擇地而容,蓋亦隨緣而應望,默林而止渇,靡不同沾,泛竹葉以言歸,誰堪共載。

惟我聖天子道躋往聖慈等覺皇祝長樂之春秋,恆依佛地,企如來之歲月,坐閱人天,爰命集賢大學士李衎與昭文館大學士頭陀大宗師溥光等,大海雲寺住持長老某,大慶壽寺住持長老智延大原教寺住持講主某,大崇恩福元寺住持講主徳謙大聖壽萬安寺住持都壇主徳嚴大普慶寺住持講主某,緒究毘尼經典,討論瑞相源流,乃有阿閣鵷鸞法筵龍象五千四十八卷,歷刼藏心,十方三世諸尊宿生摩頂,莫不恪承淵旨,同述勝因曰:釋迦如來淨飯王之太子,生於甲寅四月八日,是為成周昭王二十四年。既生七日,佛母摩耶夫人往生忉利。至昭王四十二年壬申,太子十九棄位出家修道。至周穆王三年癸未,道成八年辛卯思報母恩,遂升忉利天為母說法。優填王欲見無從,乃刻旃檀為像,目犍連慮有缺謬,躬攝三十二匠升天審諦三返乃得其真。既成,國王臣民奉之猶佛。是年,佛自忉利復下人間,此像躬迎低頭問訊,佛為摩頂受記:我滅度千年之後,女往震旦,廣利人天。由是,像居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龜茲六十八年,涼州一十四年,長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復至江南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六年,北至燕京居今聖安寺十二年,又北至上京大儲慶寺二十年,南還燕宮內殿居五十四年。大元丁丑歲三月,燕宮火,尚書省舒穆嚕公迎還聖安,居五十九年。而當世祖皇帝至元十二年乙亥,遣大臣博囉等備法仗羽駕音伎四眾,奉迎居於萬壽山仁智殿,丁丑建大聖壽萬安寺,二十六年己丑,自仁智奉迎居於寺之後殿馬。元貞元年乙未,成宗皇帝親臨奉供,大作佛事。計自優填造像至今,奉詔纂述之歲,是為延佑三年丙辰,二千三百有七年。噫,四大海中,頓覺業風之息一彈指頃,不知賢刼之過,嘉與涵靈,從茲安隠。

於是集賢大學士陳灝以述上聞,有旨授臣巨夫,俾為之記。臣謹奉詔言曰:粵自古初,聖人教民,報本返始,而祭祀之禮居其一,廟則木為之主,饗則孫為之屍,及其後也,乃有像設焉,而不知其所從始。由斯觀之,其原於梵俗也。與夫佛為世中尊,又何俟於贊。然欲知佛之為佛,不當於其身,而況於其似。然茍不自其外而求之,又將無所措其力。是故佛雖多訓,然往往自即其身以言,蓋因以卜人心進退之兆,若於其麤者,猶惓惓不怠焉。則其進也殆,庶幾乎此佛之意也。陛下考百王之度,酌羣言之藴,上以惇孝,下以施仁,靳於厚天下者無所不用其極,至於規人於善足以輔吾政教之所不逮者,亦以天下之心為心而從之,而非若彼內祠秘祝者之為也。夫以金石之悍堅,猶未能必其可久,今以一木之為而綿歷,獨若此然,則佛之自衛者固甚周,而人之奉佛也,抑豈手足之功哉。於以見人心之仁,推諸四海而准,而性善之說,果不誣矣。嗟夫,遡沿二千年有奇,至於陛下,然後發徳音,紀鴻烈,非緩也。熙明之治,至是而始隆,雖典祀之外,猶必以斯文文之也。然則化之漸被者廣矣,不其盛與。記洛陽之伽藍,筆多慚於董史,頌西方之無量,心共祝於堯年。莫測真如,徒欣聖際,謹記。(《雪樓集》)

原:劉迎《旃檀像詩》

我昔游京師,稽首禮瑞像。堂堂紫金身,示現大法藏。莊嚴七寶幾,重疊九霞帳。光如百千日,晃耀不容望。想初法王子,運力攝諸匠。瓌材發神秘,妙斵出智創。風流蜀居士,翰墨老彌壯。雷霆大地底,音樂諸天上。猶疑三十二,不具梵音相。不知一點真,正勝千語浪。嗚呼五因縁,語綺反成謗。我今獨何幸,相見問無恙。文殊本無二,何處覓真妄。廣修香火供,獲脫煩惱障。天龍想驚喜,訶衛日歸向。已覺海潮音,人天會方丈。(《山林長語》)

以上二條原在城市門,今移改。臣等謹按:旃檀佛像源流,元明以來惟程巨夫所記甚詳,其言自西土至龜茲尋入中國,自是而涼州而長安而江南而淮南,復自淮南至江南,由汴京而至燕京,復自上京還燕京,皆有年歲可考。其系干支者,與歷代年表頗相合。明萬曆間,釋紹乾作《瑞像來儀記》,雖亦原本巨夫之說,而紀年訛舛甚多,如周穆王五十一年為庚午,而紹乾誤作壬申,元太祖即位十二年為丁丑,至世祖至元十二年乙亥計五十九年,而紹乾誤作一十九年,其不及程記之足據明矣。又紹乾記謂像自金時至燕京,初居憫忠寺,又北至上京大儲慶寺,復還燕京居於內殿。及元代,因內殿火,像移聖安寺,後迎入萬壽山仁智殿,嗣復移奉大聖壽萬安寺。明初,自萬安寺遷慶壽寺。嘉靖間,寺毀,遷鷲峰寺。所記金元時事,與程記略同,惟紹乾雲像初居憫忠寺,而程記作聖安寺,今考憫忠寺並無瑞像遺蹟,而聖安寺則有笵銅瑞像,並刻像於碑,與旃檀像相髣髴,碑為明僧通月記,亦止言居聖安而不言憫忠,則紹乾記之不及程記益明矣。考聖安寺,明正統間改為普濟寺,寺有二碑,詳修葺始末,閱年既久,頹圯特甚,茲奉勅重修,復以聖安為名。其寺中舊有銅像,視旃檀像較小,不足傳信,特命迎奉大內詔所司虔選旃檀肖瑞像雕制,還之聖安寺,以存舊跡,其功徳益不可思議矣。

又按:仁智殿應在今白塔山,其遺址已無可考。至大聖壽萬安寺,即今妙應寺,慶壽寺,即今雙塔寺,俱無瑞像源委。兩寺皆系燼後重修,其不復有蹤跡可尋,固無足怪。惟鷲峰寺,今為西長安門西之臥佛寺,本朝康熙四年自鷲峰寺移奉弘仁寺,見於聖祖仁皇帝御製碑記,則鷲峰為像所經歷,信而可征。今瑞像供奉弘仁寺中,莊嚴相好,經久長新,寺因是並有旃檀之名。若夫瑞像因縁,自有聖祖御碑足以傳信,萬世來儀記之傳聞異辭,乃緇流考訂之疎,更無庸深辨矣。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春,義和團於弘仁寺(旃檀寺)及大光明殿設壇練拳,這兩個壇遂成為義和團火攻西什庫教堂的後援據點。與此同時,被義和團抓住的「二毛子」(洋教徒)嫌疑者均被集中在這兩個壇「焚表明心」,若焚表不「起」(就是焚燒疏表的時候,火焰未能借空氣噴出)或燒香時燒不出「主香」(就是燃燒一股高香時,其中無不倒不化的香炷),即確認此人是「二毛子」,立斬無赦。這兩個壇成了義和團「老團」的核心。同年八月,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後,便當即佔領了這兩個壇。為了進行報復,八國聯軍乃縱火燒毀了弘仁寺與大光明殿及其附屬殿宇。[3]當時,弘仁寺(理藩院喇嘛印務處所在地)、仁壽寺大光明殿天元閣四師廟等均被焚毀,弘仁寺在法國兵縱火時「僧眾死有八九」。[4]

建築

弘仁寺坐北朝南。該寺南面有一座戲台,坐南朝北同山門呼應。山門外東西兩側各有一木製牌樓。西牌樓額書「普度能仁」,東牌樓額書「廣恩敷化」。[1]

山門內有石橋三座,橋下是方形水池,池中水來自寺東的北海。池北為天王殿,殿前東西分別有鐘樓、鼓樓。[1]

天王殿後為慈仁寶殿,殿前兩旁有配殿,東配殿為弼教殿,西配殿為翊化殿。[1]

在慈仁寶殿與大雄寶殿之間,有藏式佛塔一座。塔前立有石碑多通。[1]

塔後為大雄寶殿,其左右兩側各有一座經房。殿前有東西配殿,東配殿為普慧殿,西配殿為覺德殿。[1]

旃檀佛

康熙四年(1665年),西單鷲峰寺內的一尊旃檀佛被移入弘仁寺。傳說該佛像是由西域工匠製做,用旃檀木雕刻的釋迦牟尼立像,所以弘仁寺又俗稱「旃檀寺」。旃檀佛高大約五尺,《金鰲退食筆記》稱,「旃檀佛扣之聲鏗訇若金石,入水不濡,輕如髹漆。晨昏寒暑,其色不一。」1900年弘仁寺被焚毀,旃檀佛下落不明。[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宏仁寺考,中國民族宗教網,2011-01-08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4-02.
  2. ^ [清] 于敏中 等編纂,日下舊聞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3. ^ 常人春,西城小天壇——大光明殿,北京文史2008年第2期
  4. ^ 李文海, 匡繼先,世紀噩夢: 近代中國不平等條約寫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7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