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國
庸國(?-公元前611年),也被稱為鄘國,中國古國名,是西周、春秋時代的諸侯國之一。源出容成氏(又寫作庸成氏等)[1],其後裔傳到黃帝之「臣」容成這一代時[2],事跡才略有記載,其後裔氏族部落形成古庸國[3]。 「鄘」,拼音:yōng,南京官話:iong2,中古擬音:jyong,餘封切,音同「容」,從邑,庸聲。邑,表示城邑或區域。本義:古國名(周朝國名,在今河南省汲縣北,周武滅商後,使其弟蔡叔居之)。周武王滅商,分其京師之地為三國,即邶、鄘、衛,故地在今河南省衛輝市境。武王死後,武庚叛亂,周公便以其地盡封弟康叔,為衛國。故今《鄘風》存詩,皆為衛詩,用鄘地樂調歌唱而已。庸國與鄘國有無關係有待商榷。
疆域
庸國包括麇(jūn)、儵(shū)、魚、夔等附屬小國,其東部含古麇屬地,東南部含鄂西及湖南張家界市及慈利、桑植等縣,今巴東、興山、秭歸、建始等縣,是古代夔國的領地,當然也是庸國所屬。歷史上著名的屈原就是秭歸人,其先祖就是庸國的一位國君伯庸。
庸國建都於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一帶),《括地誌》載:「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頂上平,四面險峻,山南有城,長十餘里,名曰方城」。
庸國文化
古庸國屬地儘管現在大部分一分為三,分別隸屬現湖北、陝西、重慶、湖南三省一市,屬於不同的省、市管轄。但長期以來仍然保留着不少共同的地域文化特徵,如飲食文化、服裝文化、喪葬文化、婚姻文化、語言文化、娛樂文化、巫文化、道教文化等。有的文化現象一直成為史學界難解之迷。如懸棺、漢民族神話《黑暗傳》的形成、唱孝歌等。
古庸國國都所在地的周圍的地域,現今竹溪、竹山,極其相鄰地區平利、鎮坪北部、旬陽、鄖西,其方言、口音基本相同,現代漢語均歸屬一個方言區。這一方言暫以竹溪方言為代表,。竹溪地方話的形成,並且能長期延續下來,而且周鄰地區方言與竹溪話基本相同,只是某些口音有差異,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受古庸國語言文化的影響。
庸國喪葬文化的獨特之一是岩葬,即「懸棺文化」。懸棺一直是史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有些迷底長期無人揭開。古庸國人有岩葬文化的傳統,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進岩屋內,沒岩屋的地方將懸崖鑿個洞穴放進去。在竹溪河流域,兩岸懸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當地人稱之為「老人洞」。最近在水坪鎮洛家河一洞穴中還發現了完整的人骨。這些洞穴即古人喪葬之用。古庸人最初風行岩葬,後來變為人造洞穴,再後來逐漸演化為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屍體大多年長月久風化煙滅。
庸國喪葬文化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打夜鑼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鑼鼓一般有兩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鑼,圍着櫺柩邁着慢慢舞步,邊走邊唱,一應一對,或後隨一人跟唱。
古庸國是漢族巫文化發祥地之一。長江三峽的巫山古稱靈山。庸國所屬江漢西部各地,明、清以前均有「民多信巫」的記載。巫文化的另一方面,就是中草藥文化。鄂、渝、陝邊境地區民間中草醫頗具地方特色,積累着寶貴的經驗。
庸人善於歌舞,世有「吉甫作詩」之說,尹吉甫為周武王的大臣,其出身地即庸國的附庸之地麇國。
庸國還是中國鹽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早在夏商時期,庸人就開發了鹽泉,用以煮鹽,並打開了通往楚國、秦國等地的鹽道。秦地少鹽,楚滅庸後佔領了庸人的鹽泉,籍以控秦,秦國則派白起佔領了魚邑之地,奪取了鹽泉。
庸國盛產五金,是鑄鐘大國,掌握着先進的青銅技術,因此又被稱為「鏞人」。商代的許多鼎器、大鐘都是庸人的傑作。同時,庸人又因善於築城建房而被稱為「墉人」,周朝統治者就曾請庸人在雒邑(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建造都城。
滅國
公元前611年,楚國遇上嚴重災荒,許多百姓死於飢荒,楚莊王在韜光養晦「三年不鳴、不飛」。楚之四鄰乘其危難群起攻楚。庸國國君遂起兵東進,並率領南蠻附庸各國的軍隊會聚到選(今枝江)大舉伐楚,楚國危在旦夕。
楚莊王派使者聯合巴國、秦國從腹背攻打庸國。公元前611年,楚與秦、巴三國聯軍大舉破庸,庸都方城被包圍,遂為三國所滅,楚王實現了「一鳴驚人」的壯志。
庸國大事記
公元前13世紀末至公元前12世紀初,商王武丁為開拓南土,某年人月發兵至今湖北重慶交界處進攻歸國(夔國,今湖北秭歸)。商王令侯伯軍隊為先導,在舉行隆重的祭典後,親自率兵出征。參加作戰的還有貴族沚國。九月,擒獲歸伯。十月,商軍繼續進攻歸國附近的傭國(庸國),遷延數月,至次年二月,打到傭之西北,最後以商朝勝利而告終。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紂時,周武王聯合西土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方國,進攻商國。而庸國名列於八國之首[4]。
公元前611年(楚莊王三年),庸國趁楚國鬧饑荒之際興師進攻。楚莊王聯合秦國、巴國反攻,滅亡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