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市
庫爾勒市 ᠺᠣᠷᠯᠠ ᠬᠣᠲᠠ كورلا شەھىرى | |
---|---|
縣級市 | |
流經庫爾勒市的孔雀河 | |
庫爾勒市的地理位置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位置 | |
坐標:41°43′33″N 86°10′29″E / 41.7259°N 86.1746°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設立 | 1979年9月30日 |
政府駐地 | 民生路 |
面積 | |
• 總計 | 7,378.48 平方公里(2,848.85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779,352人 |
• 密度 | 106人/平方公里(274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490,961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新疆時間(UTC+6) | |
郵政編碼 | 841000 |
電話區號 | 996 |
車輛號牌 | 新M |
行政區劃代碼 | 652801 |
本地生產總值 | ¥653億 |
網站 | 庫爾勒市政府網 |
庫爾勒市(維吾爾語:كورلا شەھىرى;蒙古語:ᠬᠣᠷᠣᠯ,西里爾字母:Хурал),別名梨城,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轄縣級市,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庫爾勒市位於新疆中部,塔里木河下游,天山山脈南麓、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博斯騰湖西南。東與博湖縣相鄰,南與尉犁縣相接,西與輪台縣相依,北與焉耆回族自治縣相交。全市轄域面積為7,2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萬人,流動人口近40萬人,有漢、維、回、蒙等23個民族[2]。庫爾勒市城市建成區面積2013年擴大到113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73%[3]。
歷史
上古
新石器時代孔雀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市境大部曾屬西域36國之一的渠犁國。古絲綢之路也從這裏經過[2]。古渠犁國在且末西北,精絕(今民豐縣)之北,尉犁(今塔什店至博斯騰湖以南一帶)西南,山國(今尉犁縣鐵干里克東北)以西,烏壘(今輪台縣策大雅)東南,其範圍相當於今庫爾勒市境及尉犁縣西北、輪台縣東南一部分。居民主要是使用吐火羅語的高加索人種,信奉祆教。
前176年,匈奴冒頓單于由蒙古高原入侵西域,各小國紛紛臣服,匈奴右日逐王在焉耆、危須、尉犁三國之間設置僮僕都尉,管理西域屬國(僮僕)的貢賦,渠犁受僮僕都尉控制。
前101年,西漢進軍西域,在渠犁設使者校尉,往西域屯田。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賢撣投奔西漢,帶來了西域的宗主權,西漢政府便在烏壘(今輪台縣策大雅南)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鄭吉為首位都護,在河曲(今孔雀河的轉彎處)建造埒婁城,歸降漢朝的匈奴日逐王部眾也被安置在河曲。
16年,西域都護李崇被匈奴擊敗,撤退到龜茲(今庫車),埒婁城被匈奴攻下。46年,莎車王賢攻打龜茲,埒婁城被莎車奪走,屬於莎車國烏壘州。數年之後,龜茲殺烏壘王,取得烏壘國土地。74年,東漢派遣西域都護陳睦,重回埒婁城,但隔年埒婁城就被焉耆攻佔。
91年,東漢在樓蘭設立西域長史府總部。94年,班超利用龜茲、鄯善等八國兵征伐焉耆、危須、尉犁,斬焉耆王廣、尉犁王於埒婁城,東漢重新在西域站穩腳跟。127年,班超之子西域長史班勇與敦煌太守張朗分南北道攻打焉耆國,張朗由爵離城(即埒婁城)先至爵離關(今鐵門關),攻打焉耆王元孟,最後焉耆投降。448年(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北魏成周公萬度歸討伐焉耆,在當地設置軍事機構焉耆鎮,並在庫爾勒建立柳驢城。
中古
七世紀起,焉耆王龍突騎支開始與唐(桃花石)交好。630年(貞觀四年),玄奘取經經過庫爾勒。648年,唐朝軍隊進攻龜茲,在西域設安西四鎮,庫爾勒屬焉耆都督府。670年(咸亨元年),吐蕃攻陷安西四鎮,五年後被唐軍奪回。682年,吐蕃再次攻陷安西四鎮。三年後再次被唐軍奪回。687年,吐蕃第三次攻陷安西四鎮,五年後被王孝傑率領唐軍第三次奪回。此後歷經一段平和歲月,直到751年,唐在怛羅斯戰役大敗,元氣大傷。789年,吐蕃徹底奪下安西四鎮。
西元840年,回鶻受黠戛斯所迫,由懷建可汗厖特勒率領西遷,從吐蕃手中奪取焉耆各地。856年,懷建可汗西遷到焉耆,稱為「亦都護」(Idiqut,幸福之主),有20萬民眾。860年,懷建可汗被異母弟庫爾特勤擊敗處死,安西回鶻的重心移到北庭、吐魯番一帶。833年,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被刺殺。866年,西州回鶻首領仆固俊打敗吐蕃首領尚鞏熱,吐蕃勢力退出西域。此後兩百年間,受到喀喇汗國的影響,西域開始突厥化與伊斯蘭化。
1122年,西州回鶻降服於西遼(喀喇契丹)[4]。西遼大多採取宗教寬容政策,直到1211年,乃蠻屈出律篡奪西遼帝位,穆斯林與基督徒被強迫改宗佛教,遭到宗教迫害[5]。1218年,成吉思汗派哲別率軍攻打西遼,哲別進入喀什噶爾後宣佈宗教自由,西遼屈出律政府慘遭喀什噶爾人民報復,被蒙古消滅。此後巴音郭勒為察合台汗國及東察合台汗國封地,察合台後裔敗亡之後,成為南遷的瓦剌(衛拉特)蒙古游牧區。
近現代
1677年,白山派引噶爾丹進兵回疆,擊敗黑山派,開始準噶爾汗國的統治。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擊敗準噶爾,平定大小和卓木之亂以後,將焉耆定名為喀喇沙爾,派駐辦事大臣一員。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清於庫爾勒設三品阿奇木伯克一員,管理庫爾勒莊,並設守備駐軍。
1867年(同治六年),浩罕汗國支持哲德沙爾汗國(Yettishar)奪取庫爾勒。1877年(清光緒三年十月),清軍收復庫爾勒。維吾爾史家穆薩·賽拉米(Musa Sayrami)記載,1877年5月30日,哲德沙爾汗阿古柏(Yaqub Beg)在庫爾勒被葉爾羌哈基姆Niyaz Hakim Beg毒死[6],但其他說法表示阿古柏是自殺或戰死的[6][7]。
1887 年,榮赫鵬(Francis Younghusband)在從北京到印度的壯遊中途經「庫爾利亞」(Korlia)。他形容庫爾勒城繁榮昌盛,周圍鄉村農作良好,耕地面積很多。玉米似乎是主要作物,但也種植水稻。有一個漢人小城,大約400碼(370m)見方,泥牆高約35英尺(11m),還有一條護城河。角上有圓形堡壘,但城門沒有。以南一英里是突厥城,但城牆已成廢墟,城內有一條長約 700碼(640m)的大街。「商店比喀喇沙爾(焉耆)好一些,但不如吐魯番好。」[8]
-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喀喇沙爾直隸廳升為焉耆府。庫爾勒為焉耆府治地。
- 1917年,(民國六年),設庫爾勒縣佐,屬焉耆縣。
- 1920年,(民國九年)7月11日,設焉耆道,轄庫爾勒縣佐。
- 1930年,(民國十九年),焉耆道改為焉耆行政長官公署,同年庫爾勒縣佐改為設治局,屬焉耆行政長官公署。
-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庫爾勒設治局升格為縣,屬焉耆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 1950年4月12日,焉耆專員公署成立,庫爾勒縣為焉耆專署轄治。
- 1954年6月,撤銷焉耆專員公署,分別設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區(轄焉耆回族自治縣、和靖縣、和碩縣,州府駐焉耆)和庫爾勒專署(轄庫爾勒縣、輪台縣、尉犁縣、婼羌縣、且末縣)。庫爾勒縣為庫爾勒專署轄治。
- 1960年12月1日,庫爾勒專署併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由焉耆縣南遷庫爾勒縣城。
- 1979年6月23日,劃出庫爾勒縣的庫爾勒鎮、新城、團結3個辦事處和鐵克其、英下、恰爾巴格3個公社,以及原屬焉耆縣的塔什店辦事處,成立庫爾勒市。同年9月30日,庫爾勒市正式成立,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領導。
- 1983年8月19日,撤銷庫爾勒縣,縣所轄區域併入庫爾勒市。
- 1984年4月10日,庫爾勒縣正式併入庫爾勒市,仍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2009年7月20日,尉犁縣西尼爾鎮調整建制劃歸庫爾勒市管轄。
- 2012年,境內中部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的鐵門關市。
人口
2020年末,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779352人。[9]
地理
庫爾勒市位於新疆中部,地處塔里木盆地東北緣的庫爾勒綠洲,北倚天山支脈庫魯克山和霍拉山,南臨塔克拉瑪干沙漠,全市行政區域面積7268平方公里,東西長127公里,南北寬105公里。庫爾勒是南疆交通樞紐,國道218、314橫貫全境,南疆鐵路經此,並有民航班機通烏魯木齊。市區北面的霍拉山和東面的庫魯克山中間長達14公里的鐵門關峽谷為通往南疆的重要通道。源於博斯騰湖的孔雀河穿越鐵門關,流經庫爾勒綠洲中央。由於博斯騰湖的調節,孔雀河流量常年穩定,水清質好,平均年徑流量為12.1億立方米。塔里木河流經庫爾勒市西南邊緣。
庫爾勒市為歐亞大陸暖溫帶乾旱氣候,光熱資源十分豐富,全年總日照數2990小時,無霜期每年平均210天,年平均氣溫11.4℃,最低為–28℃,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年最大蒸發為2788.2毫米,主導風向東北風。由於北面有霍拉山,東面有庫魯克山的阻擋,北方的冷空氣和焉耆盆地的濕潤空氣侵入庫爾勒市境的勢力明顯減弱。鐵門關成為南北疆氣候的自然分界線。
庫爾勒市氣象數據(1971年至200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8.5 (47.3) |
14.0 (57.2) |
24.9 (76.8) |
34.6 (94.3) |
36.3 (97.3) |
38.2 (100.8) |
40.0 (104.0) |
40.0 (104.0) |
36.2 (97.2) |
29.8 (85.6) |
20.1 (68.2) |
9.8 (49.6) |
40.0 (104.0) |
平均高溫 °C(°F) | −1.5 (29.3) |
4.8 (40.6) |
13.3 (55.9) |
22.2 (72.0) |
27.6 (81.7) |
30.9 (87.6) |
32.8 (91.0) |
32.0 (89.6) |
27.0 (80.6) |
19.1 (66.4) |
8.8 (47.8) |
0.3 (32.5) |
18.1 (64.6) |
日均氣溫 °C(°F) | −7.0 (19.4) |
−1.3 (29.7) |
7.1 (44.8) |
15.5 (59.9) |
21.0 (69.8) |
24.6 (76.3) |
26.4 (79.5) |
25.4 (77.7) |
19.9 (67.8) |
11.3 (52.3) |
2.2 (36.0) |
−5.2 (22.6) |
11.7 (53.1) |
平均低溫 °C(°F) | −11.8 (10.8) |
−6.8 (19.8) |
1.0 (33.8) |
8.7 (47.7) |
14.4 (57.9) |
17.9 (64.2) |
19.8 (67.6) |
18.8 (65.8) |
13.2 (55.8) |
4.9 (40.8) |
−2.9 (26.8) |
−9.6 (14.7) |
5.6 (42.1) |
歷史最低溫 °C(°F) | −25.3 (−13.5) |
−20.7 (−5.3) |
−10.4 (13.3) |
−3 (27) |
1.6 (34.9) |
6.2 (43.2) |
10.6 (51.1) |
7.9 (46.2) |
1.9 (35.4) |
−4.4 (24.1) |
−16.6 (2.1) |
−24.4 (−11.9) |
−25.3 (−13.5)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2.0 (0.08) |
1.5 (0.06) |
1.2 (0.05) |
2.0 (0.08) |
6.7 (0.26) |
9.9 (0.39) |
12.4 (0.49) |
8.6 (0.34) |
7.0 (0.28) |
4.1 (0.16) |
0.6 (0.02) |
1.4 (0.06) |
57.4 (2.27)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2.6 | 1.0 | 0.8 | 1.4 | 2.6 | 5.2 | 5.8 | 5.3 | 2.7 | 1.3 | 0.6 | 1.7 | 31 |
數據來源:中國天氣網[10] |
經濟
2013年,庫爾勒市GDP總量653億元 (折合約105億美元)。庫爾勒市在「2013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位居第58位,較2011年躍升16位,並首次榮獲2013年度中國「十佳『兩型』中小城市」和「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稱號。[3]主要景區、景點有鐵門關景區、孔雀河風景旅遊帶、龍山景區、東歸塔、庫爾勒大清真寺等。[11]2004年11月,被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國家環保模範城市」。2006年4月,被國家建設部授予「國家園林城市」。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為西北五省區首座全國文明城市。
行政區劃
團結街道、薩依巴格街道、天山街道、新城街道、建設街道、朝陽街道、梨香街道、塔什店鎮、上戶鎮、西尼爾鎮、鐵克其鄉、恰爾巴格鄉、英下鄉、蘭干鄉、和什力克鄉、哈拉玉宮鄉、阿瓦提鄉、托布力其鄉、普惠鄉、庫爾楚園藝場、包頭湖農場、普惠農場、巴州阿瓦提農場、巴州沙依東園藝場、巴州奶牛場、普惠牧場、經濟牧場和庫爾勒市良種場。
交通
主要火車站為庫爾勒北站(貨運站)、庫爾勒站(又名庫爾勒東站,客運站)、庫爾勒西站(貨運站)、庫爾勒開發區南站、塔什店站。機場為庫爾勒機場。庫爾勒火車站,又名庫爾勒東站,三等站,南疆鐵路上的一站,南接庫格鐵路,隸屬於烏魯木齊鐵路局。上行第一站塔什店站,下行第一站庫爾勒北站,即庫北站。途徑14趟客車,其中4趟本站到發。所有進或出南疆車都要在本站摘掛機車。
美國曾在新疆庫爾勒附近建立監測蘇聯核武器和導彈試驗的監測站,取代了原設在伊朗的監測站。[13]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2.0 2.1 库尔勒概览. 中國庫爾勒市人民政府.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6).
- ^ 3.0 3.1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庫爾勒市人民政府入門網站.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2).
- ^ Golden, Peter. B., The Karakhanids and Early Islam, Sinor, Denis (編),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57, 1990, ISBN 0-521-24304-1
- ^ C.M.ドーソン『モンゴル帝國史』1巻(佐口透訳注, 東洋文庫, 平凡社, 1968年3月)、147-148頁
- ^ 6.0 6.1 Kim, Hodong. Holy War in China: The Muslim Rebellion and State in Chinese Central Asia, 1864–187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67–169 [2021-09-29]. ISBN 9780804767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3).
- ^ Central and North Asia, 1800–1900 A.D.. metmuseum.org. 2006 [December 14,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4).
- ^ Younghusband, Francis E. (1896). The Heart of a Continent, p. 148. John Murray, London. Facsimile reprint: (2005) Elbiron Classics. ISBN 1-4212-6551-6 (pbk); ISBN 1-4212-6550-8 (hardcover).
- ^ 中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2-25].
- ^ 库尔勒 - 气象数据. 中國天氣網.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2021-12-01].
- ^ 库尔勒市景点景区. 中國庫爾勒市人民政府.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4).
- ^ 2023年库尔勒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胡為眞《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 從尼克森到克林頓》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