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樂
西方古典音樂歷史 | ||||||||||||
---|---|---|---|---|---|---|---|---|---|---|---|---|
早期 | ||||||||||||
|
||||||||||||
共曉時期 | ||||||||||||
|
||||||||||||
轉向新音樂(現代音樂) 19世紀晚期、20世紀及21世紀早期 | ||||||||||||
|
||||||||||||
巴洛克音樂指歐洲在文藝復興之後開始興起,且在古典主義音樂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樂類型,延續期間大約從1600年到1750年之間的150年[1]。
巴洛克音樂的特點是極盡奢華,加入大量裝飾性的音符。節奏強烈、短促而律動,旋律精緻。複調音樂仍然佔據主導地位,調性音樂取代了教會調式,同時主調音樂也在蓬勃發展。於是複音音樂的對位越來越明顯。複調在J.S.巴赫時代發展到巔峰。數字低音及即興創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並且管弦樂團編制尚未普及化。
巴洛克(Baroque)詞語的來源說法不一。德國文學批評家認為,它來自西班牙語的"barrueco"和葡萄牙語的"barocco",法國文學批評家則說來自法語形容詞"baroque",意指形態不夠圓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築領域的術語,後逐漸用於藝術和音樂領域,然而意大利人卻指出它源自邏輯學中用來形容三段論法的一個名詞"barocco"。在藝術領域方面,巴洛克風格的特徵是精緻細膩的裝飾以及華麗的風格,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因為巴洛克時期是貴族掌權的時代,富麗堂皇的宮廷裏奢華的排場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藝術的發展中心,而這個大環境的改變也直接影響到了音樂家的創作。十七、八世紀宮廷樂師所寫的音樂作品,絕大部分是為上流社會的社交所需而做,為了炫燿貴族的權勢以及財富,當時的宮廷音樂必定得呈現出炫耀的音樂以及不凡的氣度,以營造愉悅氣氛。[2]
音樂創作
巴洛克音樂創作的發展中心以貴族的宮廷、私人組織的學會以及天主教教會為主,其中又以宮廷最具影響力。此時期的音樂創作除了適合在宮廷裏演奏的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以外,還有貴族沙龍裏帶有私密氣氛的小規模樂器奏鳴曲(Sonata);彌撒、神劇、受難曲 以及豐富的管風琴曲目,令教堂充滿了聖神的光彩;在巴洛克晚期時出現了交響樂的雛形即意大利語「Sinfonia 」(巴赫的三聲部創意曲也是Sinfonia),是一種三樂章題材的音樂;另外,歌劇在威尼斯快速興起,藉着音樂和戲劇的結合將情感抒發到最高點。音樂創作從此步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2]
樂器作品的類型
當時富有的貴族大多都擁有專屬的樂團,以便在宮廷中娛樂賓客,而變化多樣又音樂寬廣的樂器曲就廣受青睞。樂器曲崛起後,音樂的創意更有了發揮空間,音樂家開始發展出不同的樂曲類型:[2]
創作技法
- 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
- 頑固低音(basso ostinato)
- 對位法(fugual polyphony)
- 協奏曲(concertato medium)
- 即興演奏(improvisation)
主要作曲家
意大利:
- 蒙特威爾第
- 柯賴里(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
- 亞歷山德羅·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
- 韋華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
- 多梅尼科·史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
德國:
- 鮑海貝爾 (Johann Pachelbel,1653-1706)
- 泰利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
-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法國:
- 呂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
- 夏龐蒂埃 (Marc-Antoine Charpentier,1643-1704)
- F.庫普蘭(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
- 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
英國:
- 亨利·浦賽爾(Henry Purcell,1659-1695)
參考文獻
- ^ Palisca 2001.
- ^ 2.0 2.1 2.2 音樂史與欣賞:楊沛仁著,2001年,初版,美樂出版社 ISBN 97895784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