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特·紐曼
巴尼特·紐曼 | |
---|---|
出生 | 紐約市 | 1905年1月29日
逝世 | 1970年7月4日 紐約市 | (65歲)
國籍 | 美國 |
知名於 | 繪畫 |
知名作品 | 《拜苦路》、《狂野》 |
運動 | 抽象表現主義 色域繪畫 |
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1905年1月29日—1970年7月4日),美國藝術家,抽象表現主義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色域繪畫流派的先鋒。
生平
紐曼出生在紐約市,來自波蘭的猶太人家庭。他曾經在紐約城市大學學習哲學,並在父親的服裝工廠工作過。他也做過老師、作家、以及藝術批評家[1]。1930年代,他開始畫畫,據說當時的風格主要是受到表現主義的影響,但這部分畫作都已經被他本人毀壞。1934年,紐曼認識了藝術教師安娜莉·葛林浩斯(Annalee Greenhouse),兩人在1936年6月30日結婚[2]。
1940年,紐曼辭掉了高中藝術老師的教職工作,轉身投入到自然科學的研究當中。1940年至44年期間,他在康奈爾大學選修植物學和鳥類學的研究生課程,並在布魯克林植物園以及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進行相關領域的研究。
1948年,紐曼在貝蒂·帕森斯畫廊(Betty Parsons Gallery)舉辦第一次個展。在此之前,他為不同的畫冊寫前言和評論,也組織策劃了不少展覽。第一次展覽過後,紐曼曾在工作室35(Studio 35)的藝術家座談(Artist's Session)說過:「從一定程度上,我們正處在以我們自己的圖像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利用他寫作上的優勢,紐曼儘可能地推廣自己的繪畫作品,讓人熟知他所創立的新的繪畫形式。一個例子是他1955年4月9日寫給Sidney Janis的信:「羅斯科提到過對抗者,他也確實在做抗爭,然而其實只是漸漸服從和接受這市儈的世界。而我對待資產階級的抗爭是要對它全盤否定。」[3]
1940年代,他在樹立起個人風格之前始終受到超現實主義流派的影響。之後,紐曼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畫布上大面積的色塊被細長的線分割開來,這些線也被他稱之為「拉鏈」。紐曼最早這麼創作時,色塊是斑駁變化的,之後漸漸成為平整的純色。他自己認為從1948年開始創作的《太一》(Onement)系列達到了成熟的個人風格。「拉鏈」定義了他畫面中的空間結構,並且在構圖上同時起到了分割和聚合的作用。
此後,拉鏈成為紐曼繪畫作品的一貫風格,尤其是他50年代的創作。例如2.4米長但僅2厘米寬的作品《狂野》(Wild),「拉鏈」是畫中唯一的內容。紐曼也創作了一些雕塑作品,這些作品被認為是三維的「拉鏈」。
紐曼的作品看上去是純粹的抽象畫,其中有很多作品開始時都未命名,他後來起標題時往往會提到一些猶太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例如,1950年早期的兩幅繪畫,被分別命名為《亞當》和《夏娃》,此外還有《烏列爾》(1954年),以及一副深色的名為《亞伯拉罕》(1949)的繪畫,這是個猶太文化中族長的名字,也是紐曼父親的名字,他的父親在1947年時去世。
紐曼有一次心臟病發作,在康復後,他開始了一系列黑白單色的繪畫創作,題為《拜苦路》(The Stations of the Cross,1958-66年),這也被認為是他巔峰時期的代表作品。這一系列繪畫的副標題是」你為什麼離棄了我」(Lema sabachthani)——根據新約記載,這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時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紐曼在這些話中體會到了與他所處時代的共性。這個系列的作品也被認為是對猶太人大屠殺的一種紀念[4]。
紐曼晚期的作品,例如《是誰在害怕紅黃藍》(Who's Afraid of Red, Yellow and Blue)系列,大量使用了明亮鮮艷的純色,且作品的尺幅巨大;《安娜之光》(Anna’s Light,1968年)紀念他死於1965年的母親,是他尺幅最大的作品(8.5×2.7米)。他也創作過一些特殊形狀的繪畫,例如三角形的《沙特爾》(Chartres,1969年)。
大部分晚期的作品都更多地使用了丙烯顏料,而非油畫。在這一時期,紐曼也重新回歸了雕塑創作,其中最有名的是《殘破的方尖碑》(Broken Obelisk,1963年),一塊倒置的方尖碑其頂端與一座金字塔型椎體的頂端平衡相對。紐曼也有不少平版印刷作品,一組《18首歌》(18 Cantos,1963-64年)的創作初衷是為了喚起對音樂的視覺呈現,此外還有其他蝕刻版畫的系列等。
紐曼被普遍地認為是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因為他1950年代在紐約的系列創作,他與這個流派的其他藝術家一起發展並推動了一種異於歐洲傳統的抽象繪畫流派。但有所不同的是,他並不像克萊福特·斯蒂爾博物館(Clyfford Still)和馬克·羅斯科等人那樣重視畫筆的筆觸,而他硬朗又邊際分明的大面積色塊的個人風格,可以被視作是後繪畫抽象主義以及極簡主義的先驅,他對後來的藝術家例如法蘭克·史帖拉(Frank Stella)等人影響深遠。
紐曼還在世時,其藝術並沒有受到足夠的賞識,而色彩以及特徵更鮮明的傑克遜·波洛克則更受歡迎。直到去世後,他才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影響力深遠的藝術評論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後來就他的藝術寫過充滿溢美之詞的文章。
無論如何,他對後世藝術家的影響深遠有目共睹,包括唐納德·賈德、法蘭克·史帖拉和巴布羅等人。
紐曼1970年因為心臟病在紐約去世[1]。在他去世9年後,其遺孀安那李成立了「巴尼特·紐曼基金會」,目的是推動巴尼特·紐曼的作品研究[5]。巴尼特·紐曼基金會協助在2004年組織紐曼作品目錄[6]。藝術家權利協會(Artists Rights Society)之後從巴尼特·紐曼基金會手中獲得紐曼作品的專利權[7]。
參考資料
- ^ 1.0 1.1 The Barnett Newman Foundation website: Chronology of the Artist's Life page. [2017-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8).
- ^ Roberta Smith (May 13, 2000), Annalee Newman, 91, Muse And Support for the Art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 ^ John P. O'Neill (編). Barnett Newman Selected Writings and Interview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201.
- ^ Menachem Wecker. His Cross To Bear. Barnett Newman Dealt With Suffering in ‘Zips’. The Jewish Daily Forward. August 1, 2012 [August 8,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4).
- ^ The Barnett Newman Foundation website: About the Foundation page. [2017-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The Barnett Newman Foundation website: Catalogue Raisonne page. [2017-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Most frequently requested artists list of the Artists Rights Society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July 2, 2015,.
相關文獻
- Ellyn Childs Allison, ed., Barnett Newman: A Catalogue Raisonn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300-10167-8
- Bruno Eble. Barnett Newman et l'art roman. Paris: L'Harmattan. 2011. ISBN 978-2-296-55188-6 (法語).
- Yve-Alain Bois. "Perceiving Newman," in Painting as Model (Cambridge, MA/London: MIT Press, 1995).
- Mark Godfrey. Abstraction and the Holocaus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1–78. ISBN 978-0-300-12676-1.
- Marika Herskovic, American Abstract Expressionism of the 1950s An Illustrated Surve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ew York School Press, 2003.) ISBN 0-9677994-1-4
- Ann Temkin, Barnett Newm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Catalogue for the Exhibition "Barnett Newman,"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March 24 to July 7, 2002; Tate Modern London, September 19, 2002, to January 5, 2003] ISBN 0-87633-156-8
- Jean-Francois Lyotard, "Newmann: The Instant", in: Jean-Francois Lyotard, Miscellaneous Texts II: Contemporary Artists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90-586-7886-7
外部連結
- Barnett Newman at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Barnett Newman Found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巴尼特·紐曼作品
- Barnett Newman at the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 Newman's page at the Tate Galle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cludes images of the 18 Cantos and other works)
-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Dept. of Anthropology correspondence with Barnett Newman and Betty Parsons, 1944-194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Smithsonian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