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媒體環境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媒體環境學Media ecology)是研究媒體的一個學派,將媒體作為環境進行研究,認為人類生活在媒體構成的環境中。[1]

譯名由來

Media ecology按照字面意思直譯本應為「媒體生態學」。崔保國首先將Media ecology翻譯為媒體生態學。他將媒體生態學的研究範圍界定為「研究媒體與其生存發展環境以及人與媒體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包括了媒體與人兩個視角;但同時將媒體生態學解釋為「社會大環境是水,媒體是水中之魚」 ,[2]導致國內學者所研究媒體背離了Media ecology的原本含義。[1]國內學者何道寬在與北美Media ecology主席林文剛商議後決定將北美的Media ecology譯為媒體環境學。[1]

背景

馬歇爾·麥克盧漢

馬歇爾·麥克盧漢於1934年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在學期間一位英語教授I. A. Richards英語I. A. Richards對他有很大的影響。Richards認為英語研究實質是對傳播過程的研究,也認為語言的結構是高度模糊的。[3] Richards關於媒體的觀點影響了馬歇爾·麥克盧漢對於一些概念的表達,如「地球村」、「媒體即訊息」這樣的短語。麥克盧漢認為,「如果語言是模糊的並且最好從它們特定的語境下研究潛在的影響而不是研究它們的「內容」,那對於其它人造物、車輪、印刷物、電報、電視也是同樣的道理」,[3]這樣的思想是他媒體環境學思想的開端。

尼爾·波茲曼

受麥克盧漢的啟發,尼爾·波茲曼於1971年在紐約大學建立了媒體環境學專案,進一步發展麥克盧漢建立的理論。波茲曼認為,媒體生態學着重於研究傳播與技術操控、散播資訊的環境以及這對於資訊接收者的影響。[4]波茲曼專注於媒體技術、過程和框架而不是內容,並且認為道德評判是媒體環境學的首要任務。「除了在道德或倫理範疇內,我看不到任何一個研究媒體的要點。」[5]波茲曼的媒體環境學提出來三個問題:這樣的協定有什麼樣的道德含義?後果是更加人道主義的還是反人道主義的?我們作為一個社會,是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還是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5]

核心概念

理論假設

  • 媒體無孔不入,內嵌於所有社會行為和行動之中。[6]
  • 媒體塑造我們的觀念,使我們的經驗組織化。
  • 媒體將我們的世界聯絡在一起。

媒體即訊息

「媒體即訊息」[7]是麥克盧漢最著名的見解。他認為媒體的特徵可以影響甚至決定傳播的內容,因此他強調媒體形式的重要性而不是資訊的內容。他認為,是媒體的形式改變了人類和社會。

例如,傳統媒體是人體的延伸,而新媒體是人類神經系統的擴充。新媒體的出現將改變人類的各個感官器官之間的平衡,影響人的心理和社會。 人的感官的延伸將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以及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 這就是為什麼麥克盧漢認為,當一個新的媒體出現,不管是什麼它傳播的具體內容,新的溝通形式本身就會帶來社會變革的力量。[8]

熱媒體與冷媒體

麥克盧漢提出了熱媒體與冷媒體的概念。熱媒體是指清晰度高的、對受眾參與度要求較低並且在在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個感官參與的媒體。這種類型的媒體不需要解釋,因為它提供了所有理解所必要的資訊。 熱媒體的一些例子是收音機、電子書、和講座。 冷媒體是指那些要求從觀眾的積極參與的媒體。冷媒體要求受眾積極活躍並且足夠的有智力上的參與,這是多感官的參與。冷媒體的一些例子是電視、研討會和卡通。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何道寬. 媒介环境学辨析. 國際新聞界. 2007-01-01, (1) [2016-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2. ^ 崔保國."媒體是條魚".人民網.2005-06-01.
  3. ^ 3.0 3.1 Marchand, Philip. Marshall McLuhan: The Medium and The Messenger : A Biography Rev Sub.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98: 37–39. ISBN 0-262-63186-5. 
  4. ^ Postman, Neil. "What is Media Ecology."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2009. Web. 29 Sept 2014.
  5. ^ 5.0 5.1 Griffin, Em. 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7th ed. New York, NY: The McGraw-Hill , 2009. Print
  6. ^ West, Richard; Lynn H. Turner. 25. Introducing Communication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4. New York: Mc Graw Hill. 2010: 428–430. ISBN 978-0-07-338507-5. 
  7. ^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 New York: Mentor. 1964. ISBN 978-0262631594. 
  8. ^ Chen, Xianhong; Guilan Ding. SPECIAL COMMENTARY New media as rel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ovember 2009, 2 (3): 367–369 [2021-09-05]. doi:10.1080/175447509032092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