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行政圈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1年10月4日) |
奧地利行政圈 Österreichischer Reichskreis | |
---|---|
1512—1806 | |
16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奧地利行政圈 | |
國家 | 神聖羅馬帝國 |
歷史 | |
• 成立 | 1512 |
• 廢除 | 1806 |
今屬於 | 奧地利 克羅地亞 捷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列支敦士登 斯洛文尼亞 瑞士 |
奧地利歷史 |
---|
歷史系列條目 |
奧地利行政圈(德語:Österreichischer Reichskreis)是神聖羅馬帝國一個行政圈。它是1512 年科隆議會之後根據法令創建的四個行政圈之一,此時最初的六個行政圈已建立了12年。它的範圍大致對應於今天的奧地利(薩爾茨堡和布爾根蘭除外)、斯洛文尼亞和意大利北部的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南蒂羅爾和威尼斯朱利亞地區,同時還包括前施瓦本公國的前奧地利領土。
範圍
奧地利行政圈在很大程度上與奧地利大公國統治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世襲土地」(Erblande)一致。除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之外,它還包括特倫托采邑主教區和布雷薩諾內采邑主教區。
根據1779年的泰申條約,行政圈獲得巴伐利亞因河地區。1803年世俗化後的薩爾茨堡選帝侯國和貝希特斯加登主教國(Berchtesgaden Provostry)被奧地利收回,奧地利行政圈的領土再次得到擴大。然而,隨着弗朗茨二世皇帝於1806年8月6日被迫退位,奧地利行政圈也隨之解散。
領土組成
該行政圈由以下諸侯國組成:
姓名 | 實體類型 | 註釋 |
---|---|---|
埃奇 | 騎士團屬地 | 大約在1260年建立,是條頓騎士團在蒂羅爾擁有的土地集合 |
奧地利 | 大公國 | 奧托二世於976年建立奧地利邊區,1156年被腓特烈·巴巴羅薩一世升格為公國,1278年由哈布斯堡統治,自1358年起自封為「大公國」 |
奧地利 | 騎士團屬地 | 條頓騎士團在奧地利擁有的土地集合 |
布雷薩諾內 | 采邑主教區 | 由康拉德二世皇帝於1027年建立,自1179年以來一直是采邑主教區 |
卡林西亞 | 公國 | 由奧托二世皇帝於976年建立,自1457年以來由奧地利大公持有,1564–1619年間屬於內奧地利 |
卡尼奧拉 | 公國 | 1040年,皇帝亨利三世建立卡爾尼奧拉邊區,1364年升格為公國,自1457年由奧地利大公持有,1564年至1619年屬內奧地利的一部分 |
庫爾 | 采邑主教區 | 建立於公元4世紀,自1170年以來為采邑主教區,自1367年以來為神殿聯盟所擁有的領土 |
戈里齊亞 | 伯國 | 大約於1127年與阿奎萊亞宗主教區分離,1500年由奧地利大公持有,1564-1619 年屬內奧地利,1747 年併入戈里齊亞和格拉迪斯卡伯國 |
伊斯特拉 | 邊區 | 1040年由亨利三世皇帝建立,主要部分於1291年歸威尼斯,剩餘的帕津附近的領土歸戈里齊亞伯國所有,自1374年以來由奧地利大公持有 |
施蒂里亞 | 公國 | 970年奧托一世皇帝建立施蒂利亞邊區,1180年升格為公國,自1192年以來由奧地利公爵持有,1564-1619年屬內奧地利 |
塔拉斯普 | 領地 | 自1464年以來由奧地利大公持有 |
特倫托 | 采邑主教區 | 1027年由康拉德二世皇帝建立 |
的里雅斯特 | 帝國自由城市 | 自1382年以來由奧地利大公持有 |
蒂羅爾 | 伯國 | 約1140年建立,自1363年起由奧地利大公持有,1504年升為"公國",1564-1665年加入前奧地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