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使館舊址
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 | |
---|---|
奧匈使館舊址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北京市東城區東華門街道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近代 |
編號 | 5-474 |
認定時間 | 2001年 |
奧匈使館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台基廠頭條3號,是奧匈帝國駐華使館舊址。
歷史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奧匈帝國任命了第一任駐華公使喜理治。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公使館代辦阿圖爾·馮·納色恩購買了北鄰東長安街、西臨台基廠大街約12800平方米的地產,經過兩年多施工建成奧匈帝國駐華公使館,由一棟二層主樓和配樓組成,周繞外廊,是殖民地式風格建築。1900年遭義和團燒毀。《辛丑條約》簽訂後,奧匈帝國駐華公使館趁機擴大範圍,向南拓展到台基廠頭條(原名Rue Hart,即赫德路),面積擴大了數倍。其東部是使館,西部是兵營。新建的使館主樓保留至今。[1]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參加協約國,並對德、奧宣戰,驅逐了屬於同盟國的奧匈帝國的公使。留下的館舍託名在荷蘭大使館成員的名下,保留了原奧匈帝國公使館辦公室官員及警衛隊員。奧匈帝國分裂為奧地利和匈牙利後,該公使館劃歸匈牙利所有,實際上該時期一直是白俄將軍霍爾瓦特的公寓。1938年,該建築物被德國使館接收,並加以修繕。1940年,德國將大使館從南京(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首都)遷此。1945年,美國人沒收了這處房產,在此設立盟國資產管理處。[1]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處被收為中國政府所有。[1]1970年,中蘇邊界談判在台基廠頭條3號外交部賓館舉行,蘇方代表團團長先由蘇聯外交部第一副外長庫茲涅佐夫擔任,後因庫茲涅佐夫生病,1970年8月起團長改由伊利切夫副外長擔任。正式會談之外,平時雙方通過聯絡員保持各級別聯繫。[2]
1983年,周南和柯利達就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第二階段談判的議程達成了一致,決定先談1997年之後的安排,再談1997年之前的安排,最後談「關於主權移交事宜」。議程問題解決後,雙方商定於1983年7月12日開始正式舉行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第二階段會談的第一輪談判。談判在北京台基廠頭條3號舉行。會談時間和地點本來保密,但來北京採訪中英會談的許多香港記者清早便守候在英國駐華大使館門口,一見使館車隊開出大門,香港記者們便搭乘出租車追蹤,甚至不惜出高價要出租車司機闖紅燈。會談地點台基廠頭條3號由此被記者發現。會談中方由姚廣任團長,英方由柯利達大使任團長。大致每月舉行一輪會談,每輪會談為期兩天。[3]
台基廠頭條3號後來成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所(今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含掛靠在其下的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國委員會、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和學術交流基金會)的所在地。
建築
現存使館主樓及大門,保存較好。[1]
- 使館主樓:上下兩層都帶外廊。東西約52米,南北約23米。造型簡潔,是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南立面分成五部分,中央及兩側翼頂部都冠有三角形山花,並且都略向前凸。中央入口處是三開間,兩側翼是兩開間。柱廊底層是方柱,二層是圓柱,都是塔司干柱式。檐部無裝飾,二層有瓶式花欄杆。中央主入口處是三開間大門廊,兩側有弧形坡道。其上是二層大廳的陽台。從底層進門之後,兩側是管理用房,過二道門是門廳,正北是雙分式大樓梯。室內的門窗、金屬欄杆、天花分格都是原樣。但原有衛生間等已被改成辦公用房,門廊的柱子及檐部被改貼上了瓷磚。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使館主樓後面加建了房屋,前院西南部新建了圖書館,東南部增建了新建築。[1]
- 使館大門:風格和主樓一致,主體是三間,下面有基座,基座上面是塔司乾式雙圓柱,檐部飾有三壠板,上用三角形山花結束。中央柱間開有大門,兩側實牆開有窗戶。門樓兩側是弧形環抱的側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