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都會 (1927年電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都會
Metropolis
基本資料
導演弗里茨·朗
監製埃里希·波默
編劇蒂婭·馮·哈爾博(原著小說)
弗里茨·朗(電影劇本)
原著大都會[*]
主演阿爾弗雷德·阿貝爾
布麗吉特·黑爾姆
古斯塔夫·弗勒利希
魯道夫·克萊因-羅格
配樂戈特弗里德·胡佩茨(最初版本)
攝影卡爾·弗羅因德
金特·里陶
瓦爾特·魯特曼
製片商烏髮電影公司
片長153分鐘(4189米)(德國首映版)[1]
114分鐘/25fps(1927年美國刪剪版)
104分鐘(1929年日本上映版)
147分鐘(2010年柏林影展復元版)
產地德國 德國
語言默片
德語(有字幕)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1927年1月10日(德國)
1927年3月6日(美國)
發行商烏髮電影公司(德國)
派拉蒙影業(美國)
預算5,100,000 帝國馬克(估計)

大都會》(中文另譯名《科學世界》)(德語:Metropolis)是德國知名電影導演弗里茨·朗所執導的表現主義科幻默片,也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於1927年1月10日於德國柏林首映。本片的製作成本達五百萬帝國馬克,是最昂貴的默片電影。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項目

概要

本片的初拍完成版本長達三小時半[2],德國柏林首映版本長達153分鐘(菲林長度為4189米,以每秒24格放映)[1][3],後由發行商剪輯成約兩小時的版本於德國以及海外上映[1]。不過基於票房收益與政治審查等因素,過去於世界各地上映的版本均為刪除了四分之一內容,片長不一的剪輯版。且自二次世界大戰後,本片的原始母片散佚世界各地難以尋齊,過去雖曾多次重映,但均非原本的完整版本。

2001年,穆瑙基金會主導的修復版本,在柏林影展面世[4],經多年發掘及考證後,約四分之一的片段在當時被認為可能永久散佚。同年9月4日,本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獻遺產

2008年,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電影博物館中,發現了本片的16毫米版拷貝,並找到其中約23分鐘失落片段畫面。影片經最新數碼技術修復,搭配現場演奏原始配樂的147分鐘(長度為3945米)復元版本,於2010年柏林影展中重新上映[1],此版本目前已經推出藍光光碟及DVD。

劇情簡介

故事設置在2026年,電影完成的100年後,人類被分為兩個階層,生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權貴和富人都住在夢幻般的富麗大廈裏,每天過着享樂的生活;而貧窮的工薪階層則長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與冰冷的機器相伴,過着勞碌辛苦的人生。

大都會統治者弗雷德森(Fredersen)的兒子弗雷德(Freder)有一次看見地下城的漂亮女子瑪麗亞(Maria)時,令他着迷,之後尾隨她去看地下城,目睹一次致命工業意外,看到工作者們幹活苦況,巨變便開始來臨。

弗雷德森發現兒子有異,擔心工人發難,找科學家羅特旺(Rotwang)幫忙。瑪麗亞在地下城的教堂有很大的影響力,弗雷德森要求羅特旺製造貌似瑪麗亞的機械人,用它來煽惑工人暴動,便可藉口鎮壓。原來羅特旺的舊情人凱爾(Hel)是弗雷德的母親,他一早已做了個凱爾樣貌的機械人,可是羅特旺不懷好意,意圖摧毀弗雷德森的整個都會作報復。他捉了瑪麗亞,把機械人換成瑪麗亞的樣子。

弗雷德知道科學家的詭計,欲充當調停者,可是機械人挑起暴動,工人搗毀機器,導致洪水泛濫。洪水把地下城淹浸機器失靈,於是弗雷德與瑪麗亞千辛萬苦把地下城的小孩救出來。與此同時工人以為他們的孩子困在地下城被淹,憤怒的工人把機械人捉住當作女巫燒死。這時科學家羅特旺發了瘋,追着真正的瑪麗亞,羅特旺與弗雷德打起上來,羅特旺從屋頂上跌斃了。最後,管工帶領工人到教堂,瑪麗亞促調停者弗雷德帶着管工與城主弗雷德森一起握手和解,代表智慧與勞動要用心結合起來。

主要製作人員

1930年的巴西廣告
  • 導演:弗里茨·朗
  • 原作、編劇:蒂婭·馮·哈爾博(Thea von Harbou)
  • 攝影:卡爾·弗羅因德(Karl Freund)、金特·里陶(Günther Rittau)
  • 特殊攝影:歐根·許夫坦(Eugen Schüfftan)
  • 美術:奧托·洪特(Otto Hunte)、埃里希·克特爾胡特(Erich Kettelhut)、卡爾·福爾布雷希特(Karl Vollbrecht)

評價

本片乃默片末期科幻片的經典之作,藝術價值非常之高,至今依舊極受推崇。片中犀利的思想性(以馬克思主義為起點,以基督教精神為終點)和壯觀的表現主義佈景設計(基於導演對紐約的印象)及特效,還有用人體組成的幾何圖形,使得影片成為德國電影黃金時代的代表作。

影響

本片可謂是科幻電影的類型鼻祖,包括《星際大戰》等著名現代科幻影片,都有許多場景借鑑本片的創意。2001年日本動畫電影《大都會》靈感也源於本片。

幕後花絮

  • 希特拉非常喜歡本片,多年後試圖說服導演為納粹效勞,但遭到拒絕。導演弗烈茲·朗本人具猶太血統,而他當時擔任本片編劇的妻子蒂亞·馮·哈爾博,則因後來政治立場傾向納粹,而造成兩人離異。
  • 本片初映時遭到廣泛排斥,其中一個原因是大蕭條時期的德國最大的問題不是工人累死累活,而是找不到工作。

註解

  1. ^ 1.0 1.1 1.2 1.3 2010年柏林影展官方網站 《大都會》新修復版的介紹. berlinale.de.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6) (德語). 
  2. ^ 黃海. 科幻文學解構 date = 2014. : 80頁 有提到此一事實,然而書中並未引注,不能排除黃海抄錄維基百科的可能. 
  3. ^ 第三十四屆香港國電影節 《大都會─終極修復版》的介紹.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3) (德語). 
  4. ^ 2001年柏林影展官方網站 《大都會》.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5) (德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