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外太魯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外太魯閣地區是太魯閣地區的一部分,是指住在中央山脈東走脊嶺盡端山脈,北起大濁水溪,南迄加禮宛山的太魯閣族生活領域,又稱外太魯閣蕃[1]

在文獻上稱外太魯閣蕃,太魯閣族人們稱其為「Mksiyaw Truku」,Mksiyaw意即「住在旁邊的」。其地主要分佈於中央山脈東走脊嶺偏東的山腹、河谷一帶的山區,海拔在26至800公尺之間。北起大濁水溪,南迄加禮宛山,東濱太平洋東臺縱谷西邊山麓上方,西面在卡奧灣(Qaugwan)、巴達幹(Batakan)、桑巴拉堪(Sonpalangna)一線以東之山區。[1]

外太魯閣地區的太魯閣族大部分曾經住於立霧溪中、上游一帶的蘇瓦沙魯、斯可依、巴支幹、恩玻奇恩、西寶、科蘭與馬哈卡奧等部落,約在兩百年與一百五十年前開始向東遷徙,截止大正3年(1914年),共建立了四十餘個部落。[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鴻義章,2016,《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太魯閣事件》原住民族委員會
  •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太魯閣事件
  • 台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